(赤峰市元宝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内蒙古 024076)
摘要:目的 分析2010-2014年元宝山区梅毒的发病情况及其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元宝山区梅毒发病数据,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4年我区累计报告梅毒341例.病例分期以隐性梅毒为主,占47.51%;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年龄分布以20~49岁人群为主,占62.46%;男女性别比为0.92:1;职业分布以家务待业和农民为主,占65.69%;地区分布以城区和城乡结合部为主,共272例,占79.76%。结论:应根据梅毒在我区的流行特征,加强梅毒防治知识宣传及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控制梅毒在我区的发生与流行。
关键词:梅毒; 流行病学; 疫情分析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可通过性、血液和母婴途径传播[1]。为进一步了解梅毒在我区的流行状况和发展趋势,掌握其流行特征,研究、探讨防治策略,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对我区2010—2014年梅毒发病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2010—2014年梅毒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2]。
1.2统计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有关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2]。
2结果
2.1发病概况 2010—2014年我区累计报告梅毒34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1.22/10万。报告发病率2012年最高,为28.81/10万, 2010—2012年逐年上升,2013年比2012年下降,2014年比2013年上升。见表1
2.2 梅毒病例分期 报告的病例中以隐性梅毒为主,报告162例,占47.51%;Ⅱ期梅毒报告106例,占31.09%;Ⅰ期梅毒报告67例,占19.65%;胎传梅毒报告6例,占1.76%;III期梅毒无病例报告。
2.3 时间分布 从发病情况看,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
2.4 年龄分布 1—14岁无病例报告,其他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 以20~49岁最多,报告213例,占62.46%;其他依次为:≥50岁,报告117例,占34.31%;0岁报告6例,占1.76%;15—19岁报告5例,占1.47%。
2.5 性别分布 男性163例,占47.80%,女性178例,占52.2%;男女性别比为0.92:1。
2.6 职业分布 职业分布广,共涉及11种职业,以家务待业和农民最多,共224例,占65.69%;其他9种职业共117例,占34.31%。
2.7地区分布 以城区和城乡结合部为主,共272例,79.76%;其它地区共69例,占20.23%。
3.讨论
2010—2014年元宝山区梅毒疫情分析结果显示,我区的梅毒病例在年龄、职业、地区分布上都有明显的流行病学特征,年龄分布以20—49岁为主,该年龄段人群社会活动较频繁,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职业分布以家务待业和农民为主,这部分人知识水平比较低,接受宣传教育的渠道较少,对梅毒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低,自我保护意识差;地区分布以城区和城乡结合为主,可能与这些地区管辖范围广,人口密度大,公共场所比较密集,流动人口多有关。
目前,我国梅毒流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我区梅毒防控工作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整合资源,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为指导原则[1]。结合我区实际情况,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普及梅毒防治知识。加强大众人群宣传教育,对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要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梅毒的危害、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提高人群的自我防护意识。2、开展综合干预,阻断梅毒传播。加大对流动人口、高发人群的监管力度和干预措施,在公共场所和高危人群中经常性的开展性健康教育活动和行为干预措施,落实公共场所安全套推广使用措施;依托医疗机构开展预防干预,动员社会组织参与,扩大干预覆盖面。3、加强梅毒疫情监测工作,提高监测质量,开展主动监测,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规范化梅毒医疗服务。4、健全工作机制,开展预防服务,预防和控制先天梅毒。 5、制定积极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控制梅毒在我区的发生和流行,减轻梅毒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卫生部.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S].2010-06-03.
[2]张利芬,张凤贤,王大伟,呼和浩特市2005—2010年梅毒疫情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2,6(4):230-231.
论文作者:于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9
标签:梅毒论文; 报告论文; 我区论文; 病例论文; 疫情论文; 人群论文; 元宝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