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三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34
摘要:干混砂浆是一种由水泥、砂子、矿物掺合料、化学添加剂等均匀混合而成的新型建筑材料。本文主要探讨了矿物掺合料、化学添加剂对地坪砂浆性能的影响。以及添加经焚化处理的生活废渣、甲基羟乙基纤维素和可再分散乳胶粉等外加剂在单掺和复掺条件下对干粉砂浆保水率、抗折抗压强度、粘结拉力和抗渗性能的影响。经过优化研究确定地坪砂浆的最佳配比,既能满足砂浆的施工性能,又能降低砂浆的成本。
关键词:干混砂浆;地坪砂浆;生活废渣;最佳配比
0前言
由于我国的人口较多,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也就随之较多,焚烧后的垃圾量也非常可观.研究发现焚化站生活废渣含有CaCO3、MgCO3、SiO2、Fe、Al、Mn等具有胶凝作用和膨胀作用的固体。近年来干混砂浆逐渐兴起,与传统的砂浆比较,使用干混砂浆在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保护环境与节约原材料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
本文,将焚化站生活废渣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到地坪干混砂浆中,取代部分砂,分析其各项指标
1干混砂浆试件的成型及试验
1.1 干混砂浆试件的制备
各材料用量见表1(砂为天然河砂,水灰比为1:0.5)和表2(砂为机制砂,水灰比为1:0.5)。试件的尺寸为40mm × 40mm × 160mm棱住体。
由图1,2,3,4可看出:用天然砂和机制砂制作的干混砂浆试件中,选用机制砂和天然砂都可以满足地坪砂浆抗折、抗压强度的要求,但天然河砂的价格比较高,在性能差别不太大的情况下,可多选用机制砂。
由图3-4可见,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抗折强度也随之增加,而抗压强度的波动不是很大,保持性能稳定,成本低廉的前提下选择用配合比B作为最佳水泥用量。
3.3 确定外加剂的用量
由上两步分析可以得到水泥:砂:废渣:重钙比例为1:1.36:1.47:1.26:0.5。按照标准的比例给出的掺量(见表2-2)加入外加剂,其基本的初步比是:水泥:砂:废渣:重钙:水:乳胶粉:纤维素:减水剂=1:1.36:1.47:1.26:0.5:0.0668:0.004:0.01按照这样的材料用量根据砂浆净浆的凝结时间的规范性试验测得其终凝时间大于72小时,而且浆体比较粘稠,流动性很小,显然这样的结果是不利于地坪干混砂浆的流动,终凝时间太长,对施工质量和时间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经过测试,当水灰比为1.5时,砂浆的流动度可达到165mm,但终凝时间还是大于72小时。
为缩短凝结时间,根据经验性的理论先按照2.4%的掺量加入石膏,其他比例不变。,分别将石膏用量改为4.8%、2%和1.5%,测得流动度和终凝时间为为120mm、9小时、150mm、21小时和152mm、23小时,显然按照4.8%掺量终凝时间太早,不能满足要求,而按照2%和1.5%的掺量都能满足要求,考虑经济性的因素,选择用1.5%掺量。
试验中,乳胶粉和纤维素都有保水性的作用,二者搭配使用的效果最好。通过对试件性力学性能的测试,以及砂浆保水性、流动性、净浆的终凝时间的测定,得到地坪干混砂浆的初步配合比是:
水泥:砂:废渣:重钙:水:乳胶粉:纤维素:减水剂=1:1.36:1.47:1.26:1.5:0.067:0.004:0.01
4 结论
(1)通过对地坪干混砂浆试件抗折、抗压强度的测定。发现当废渣占集料52%的时候能够满足地坪干混砂浆所需要的抗折、抗压强度,且能大大节约砂的用量,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废渣的堆放问题,环保节能。
(2)虽然通过试验,得到了满足性能要求的地坪干混砂浆的配合比为:水泥:砂:废渣:重钙:水:乳胶粉:纤维素:减水剂=1:1.36:1.47:1.26:1.5:0.067:0.004:0.01
参考文献:
[1] 莫健瑶.干混砂浆浅探.广东建材2005年
[2] 曾光远. 新型建材预拌干粉砂浆简介.上海.2004
[3] 王冬梅.新型绿色环保材料——干粉砂浆.天津.2005
[4] 王能关.干粉砂浆技术发展与展望.北京.2001
[5] Raymondsim,杨光廷.干混砂浆发展缘由和发展历程[J].混凝土,2004
[6] 王培铭,张国防.干混砂浆的研究进展[A].,2006
[7] 任俊,徐海军.商品砂浆应用技术指标探讨[[J].混凝土,2005
[8] 张杰.可再分散乳胶粉在自流平地坪材料中的应用[[J].新型建筑材料,2003
[9] 吴自强.新型墙体材料〔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10] 张雄,李旭峰,杜红秀.建筑节能外加剂[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胡项禹,1984.2,本科,工程师,中交三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邮编:430034.
论文作者:胡项禹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3
标签:砂浆论文; 地坪论文; 废渣论文; 抗压强度论文; 用量论文; 乳胶论文; 纤维素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