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分析论文_常玥

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分析论文_常玥

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 内蒙古包头 014040

摘要:当前,计算机技术正被广泛应用于铁路运输生产的各个部门,涉及车、机、工、电、辆等业务领域。对铁路工务设施的有效管理,一直是国内外铁路工作者的研究重点。经过多年来的铁路信息化工作,国内外在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关键词: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

1铁路工务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

随着路网干线提速及高速、重载铁路的发展,路网维护已经成为运输生产组织、行车安全中的关键问题。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利用轨检车、动检车,车载式线路检查仪、添乘仪、探伤车等动态检测数据和轨检仪、线路精测、人工检测等静态检测数据,综合列车密度、载重、速度等多种影响轨道恶化因素,通过综合统计分析,找出线路质量变化趋势,探索轨道状态变化规律,辅助制定维修计划,落实“零误差”和“精检细修”维修历年,逐步实现铁路工务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已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目标。实现铁路工务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有助于工务部门落实“零误差”维修理念,有利于科学指导维修作业,及时消除故障隐患,确保线路质量良好、安全可靠,促进工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为铁路固定设备安全保障体系提供技术支撑,达到工务决策科学化、全面提升工务管理水平。

2国内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现状

随着近年来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及深人,铁路设备计算机管理提上了日程,八十年代逐渐开始使用计算机技术对工务设备进行管理,开发出一些局部的软件系统。为了弥补系统的不足,1998年铁道部提出在工务段中进行工务设备的计算机全面管理。在此基础上,国内出现了多个工务管理信息系统。以下是一些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简介。铁道部电子中心开发的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PWMIS)涵盖了铁路工务部门的主要业务,应用了工务线路综合图的自动生成及工务大桥略图的自动生成技术,同时采用Mapstreme作为GIS平台,并有B/S模式,目前已在一些路局得到应用。上海铁路分局使用的“沪宁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微软公司的5QLServer7.0数据库、以PowerBuilder、VisualC++6.0为开发工具,实现按线名检索和查询分段存放的地形图和航空照片图像数据、按里程查询浏览地形图和航空照片图象数据,检索按线名存放的活动图像数据;播放线路的活动图像并同时显示相应里程及相关信息;查询、显示、输出线路设备数据。沈阳铁路局使用的“铁路工务设备综合管理系统”可以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视频图像,并与数据库相结合。该系统可以及时检索事故、灾害现场的线桥设备概况,为指挥现场抢险救灾、事故处理做出正确决策提供直观的影像及数据资料。广铁集团和同济大学合作开发的广深线养护维修计算机管理系统针对广深线特点,应用TQI评估轨道质量状态,指导大型养路机械施工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养修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3国外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现状

西方国家铁路信息化工作起步较早,有许多经验教训可供我国铁路地理信息系统工作参考。从各国铁路工务管理侧重点上,可以分为两类,即侧重于铁路轨道养护的轨道管理系统及侧重于所有铁路基础设施设备管理的系统。

3.1铁路轨道检测养护方面

加拿大在铁路维修方面开发了轨道管理系统、轨道维修咨询系统和轨道养护维修辅助决策系统,是较早实现信息系统商品化的国家之一。轨道管理系统利用轨道检查车动态检测数据结合现场人工测量数据,评判线路质量状态和线路各部件的质量状态,并且结合线路运输状况预测线路质量恶化趋势。轨道维修咨询系统是对轨道动态检测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的系统,于90年代在太平洋铁路中开始应用。轨道养护维修辅助决策系统在轨道维修咨询系统的基础上,定量预测轨道不平顺和钢轨伤损等指标的变化,结合线路设备的基本信息以及运输状况辅助制订轨道部件的更换计划以及线路大中修计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该系统注重对于维修信息的管理,考虑经济和资源因素,制定各种计划,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合理分配资源,优化安排养修作业。

3.2铁路基础设施设备管理

斯洛文尼亚铁路公司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准确地处理铁路线的规划、设计和维护等铁路基础设施状态的数据,另一方面保证用户在线实时获取数据信息,提供数种分析手段以支持决策和设计功能。该地理信息系统分为4个部分:数据库、报告系统、优化模型及专家系统。

4 铁路工务工作面临新形势

六次大面积提速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迎来新一轮大规模的高速铁路建设高潮。在运输条件和铁路建设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铁路工务工作面临更复杂的形势和更高的要求。

4.1有砟、无砟轨道并存

我国铁路既有线的轨道基本上都是有砟轨道,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城际铁路以无砟轨道为主,时速200km客运专线以有砟轨道为主。工务部门既要应对有砟轨道的问题,又要解决无砟轨道的问题。

4.2高速、重载同步发展

重载铁路列车轴重大,对基础设施的破坏剧烈,其结构要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可维修性:高速铁路速度密度大,要求基础设施有很高的平顺性,其结构要求具有高可靠度,修理工作应尽量少。

4.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进步是工务管理关键环节。工务部门在观念、技术、管理等方面都面临创新的问题。

4.4改革、建设同时进行

在新的形势下,管理模式的变化不可避免,而管理模式的变化对工务工作必然会带来巨大变化。无论是设备管理、技术管理、施工作业等各个方面都会带来深刻变化。

4.5外部环境压力增大

列车速度提高、货车轴重加大、行车密度增加等都给工务工作带来了新难题。

4.6工务信息化管理

工务信息化管理是工务现代化管理的一个较高层次。目前来看,工务信息化管理已经基本实现了设备管理、技术管理、财务管理、安全管理、生产管理的现代化。利用工务信息化管理,既可避免养护维修的盲目性,又可保证养护维修的及时性;既可节省养护维修费用,又能确保行车安全;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少了浪费。因此工务信息化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铁路工务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结: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是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经营的关键之一,也是缩小与发达国家铁路管理水平的差距,提高铁路行业市场竞争能力的需要。同时指出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体系,其建设必须统一考虑,长远规划、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和可扩展性以及管理制度的严格性和可执行性。

参考文献:

[1]任晓春,沪宁线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铁路计算机应用,2001(9).

[2]刘志荣.北京铁路局工务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铁路航测,2001(8).

[3]孙美,徐文荣.Gls在铁路工务方面的应用.铁路计算机应用,2001(l).

论文作者:常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  ;  ;  ;  ;  ;  ;  ;  

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分析论文_常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