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第三人民医院50病区;214400)
【摘要】目的:探析对老年痴呆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干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期间入我院精神科接受诊疗的9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家属在对研究知情的情况下签署同意书参与其中,以此为前提根据随机双盲法将病例分为康复组(50例,康复护理)、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两个组别,护理前后患者MMSE及 ADL评分对比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组间对比康复组MMSE及 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有助于显著改善其精神状态和生活自理能力,应用效果值得肯定。
【关键词】康复护理; 老年痴呆; 生活自理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3-0111-02
老年痴呆是一种精神衰退型疾病,呈慢性进行性状态发展,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病症一样是老年常见死亡病因之一,我国是老年痴呆发病大国,约占全球总例数的1/4,随着国内老龄化趋势的加重,其发生率还在持续上升,因此可以说老年痴呆俨然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问题,受到大众关注。老年痴呆本身治疗比较困难,康复过程长,加上发病人数不断增多,因此关于该疾病的康复护理随之也成为精神科医护人员的重点课题。本文就将探析对老年痴呆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干预应用效果,特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期间入我院精神科接受诊疗的90例老年痴呆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期间入我院精神科接受诊疗的90例老年痴呆患者,其中男35例,女55例,年龄60-77岁,平均年龄(68.51±12.26)岁;病程5-30个月,平均(17.52±10.66)个月。研究病例纳入标准:无严重躯体疾病;中度和轻度老年痴呆者;受教育经历,具备一定认知力;生命体征稳定。排除意识障碍者和对研究不知情者,所有病例“老年痴呆”诊断标准符合美国精神医学会制定的相关内容。根据随机双盲法将病例分为康复组(50例,康复护理)、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两个组别,两组对象一般资料、病程、痴呆程度等方面对比,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有可比性。
1.2 方法
康复护理首先建立起家庭支持体系,病人出院需要接受持续护理,因此家庭支持是干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在进行以下锻炼及生活起居训练时需要有一名家属陪同执行,即争取社会情感支持,又方便后期延续护理。
(1)强化基础护理 基础护理内容主要包括饮食干预、心理护理、用药护理、日常生活能力护理、病情观察、睡眠护理、环境护理、安全护理等,做好基础护理为康复护理及训练打下基础。(2)康复护理 ①认知功能训练,在患者经常活动区域,重点地方坐上标识,以强化其记忆力;闹钟定点,提高老人规律作息认知;每天讲述年轻时记忆犹新的事件、翻看照片介绍亲朋、回忆家里用品等,记忆训练时间不低于20min/次。②语言康复训练,每天护理人员和老人保持沟通,每天讲述一件小事,接着让患者重复,间隔十几分钟后再次重复,以提升病人语言能力,在一旁照顾的亲属还可引导多讲,讲述内容可以是家庭琐事、当天吃的饭菜名称等。③执行力训练,每天20min肢体活动,可以是写字、剪纸、绘画等,在具体活动中改善患者大脑执行力[1]。④日常生活行为康复训练,随着病情的好转,引导患者自己多参与到日常生活行为中,示范并引导刷牙、穿衣、整理床被等,反复多次让病人模仿,之后在慢慢使其单独执行,以逐步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⑤定向力训练,室内摆设不变,为训练患者定向力,可使用醒目图画来做引导,慢慢让他们能明确指示想去方向、行为目的。
1.3观察指标
干预前后对每位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对比干预效果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3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比较“t”检验,并以 “平均值±标准差”表示,若p值低于0.05则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分析干预效果,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单组干预后分别和干预前对比,MMSE及 ADL评分均有一定程度改善,干预后组间对比康复组MMSE及 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MMSE及 ADL评分及对比情况(,分)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疗事业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了护理的重要性,伴随多种护理应用模式的改变,医务工作者在患者诊疗中不仅重视整体护理,还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康复护理在病情转归、康复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老年痴呆呈进行性发展,属于典型的慢性病症,由于精神功能状态逐渐衰退,病人可表现出判断力、定向力、记忆力减退或明显障碍现象,到后期可发展为生活不能自理,并且基本是不可逆的,因此医学除临床有效治疗措施外,还应辅以优质康复护理[2]。
基于老年痴呆患者常见功能障碍表现,对病人实施康复护理,主要内容包括认知功能训练、语言康复训练、执行力训练、日常生活行为康复训练、定向力训练等,护理过程中联合家庭支持,帮助病人延缓病情进展速度,促进改善语言表达力、记忆力,通过日常生活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组间对比康复组MMSE及 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多沟通、多活动病人精神状态有所改善,而且生活质量也有显著提升。
综上,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康复护理,通过语言训练、认知训练、强化记忆力、生活行为练习等措施可明显改善病人精神状态,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孟花.康复护理对老年痴录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6):69-70.
[2]聂宏伟.综合康复护理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9):93-95.
[3]李丽.康复护理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体会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202-203.
论文作者:钱叶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患者论文; 老年痴呆论文; 病人论文; 日常生活论文; 能力论文; 评分论文; 效果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