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论文_赵月英,苏海利

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论文_赵月英,苏海利

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 河北邯郸 056000

摘要:随着当前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虽然其具体的建造技术和水平得到了较好的优化提升,但是人们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从建筑工程项目的应用安全性方面来看,更是需要得到较好的保障,抗震性能方面的保障就是其中比较核心的一点。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抗震性能就需要重点从建筑设计着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控制,切实提升建筑抗震设计的效果,确保建筑物应用的安全性。

关键词:建筑设计;抗震设计;重要作用

1 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1.1 强化建筑抗震设计的效果

在建筑抗震设计中,可以对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加以运用,以此强化建筑抗震设计的实际效果。其次,在目前很多建筑物存在屋顶与地步重心不在一条水平线上的现象,对于建筑物会产生扭转效应,进而削弱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为了有效解决这一设计缺陷,就可以在建筑抗震设计中合理运用建筑设计的方法,对建筑物的刚度与强度进行增加,实现设计方案的优化,如此一来,建筑物的高度与体积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使自身强度得到有效提升。

1.2 改善建筑抗震设计的内部性能

为了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还需要对建筑结构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同时还要提高建筑构件布设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如此才能够从根源上使建筑物内部的稳定性、合理性与安全性得到提升,例如在设计中预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保障人们在发生地震时可以顺利逃生。作为设计工程师,必须以建筑设计的相关规范标准为依据,对建筑抗震设计方案进行完善与优化,以建筑结构的剪力墙布置为例,应对相关信息进行细致分析,使剪力墙得以均匀分布,并在建筑物整个底部得以贯穿,使建筑结构中心位置断裂问题得以有效避免。

1.3 建筑设计与建筑抗震设计的关系

现代建筑物设计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而建筑抗震性能设计则是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有效提高建筑使用性能,使其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得到有效强化,就必须从建筑抗震设计方案的优化入手,使建筑物使用寿命得到最大限度的延长。现阶段,我国建筑抗震设计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设计理念,对于抗震设计可理性与科学性的提升而言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为建筑产业规模的扩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因此,了解建筑设计与建筑抗震设计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部分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都需要综合考虑建筑抗震性能的各方面影响因素,并对相关处理手段加以运用,使建筑抗震设计中有效运用到先进的建筑设计方法,以此实现建筑抗震设计方案的优化,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通过项目施工前的建筑设计,能够为后续施工计划的制定提供合理的参考。而在具体设计中,需要对建筑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进行分析,设计人员应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此完善施工计划,使建筑工程施工得以顺利实施。由此可见,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项目的建设水平与效率。鉴于此,在建筑设计中融入抗震理念,能够从根源上使建筑抗震性能得到改善,使建筑物的稳定性得到可靠的保障。作为建筑抗震设计的基础,建筑设计能够为抗震设计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在二者有机结合之下,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才能够得到有效提升。通常情况下,在制定完建筑设计方案之后,只能够对其进行小幅度修改,而设计人员则需要在这一过程对建筑物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并考虑建筑结构的布局与构件设置的合理性,如此才能够使建筑设计方案得以确定,使建筑物抗震效果得到有效强化。

2 建筑设计中建筑抗震设计相关的原则及问题

2.1 相关的原则

为了在建筑抗震设计中更好地体现出建筑设计的先进理念,技术人员需要在二者相互融合的过程中遵循一定的原则,从根本上保证最终得到的建筑抗震设计方案的适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原则主要包括:(1)设计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行业的参考标准,加强对各项步骤的实施监督;(2)选择抗震技术时应该充分考虑它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并对施工区域的地质状况进行必要地分析,及时地消除设计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3)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建筑设计与建筑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后期这些设计方案使用中发生安全事故。

2.2 存在的问题

结合目前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实际的发展现状,可知其中依然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现阶段相关的理论基础不完善,运用建筑设计理念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2)无法有效地处理建筑设计和抗震设计之间的关系;(3)技术人员从国外引进的理论和措施有时并不适用于我国的建筑物,二者之间相互结合的过程中创新力度不够;(4)我国的抗震设计理论研究起步晚,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对于地震研究的过程中存在着漏洞,对于地震现象和产生的原因缺乏有效地认识;(4)运用建筑设计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过程中,由于各种客观存在因素的影响,设计方案的适用性有待加强。这些方面的内容,客观地反映了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消除这些问题带来的影响,是未来我国建筑抗震设计重点的发展方向。

3 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建筑构件与连接部位的抗震设计

在人们对居住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对质量控制予以高度重视,而建筑构件的搭设与连接点设置则与建筑施工整体质量有着密切联系。目前,在建筑设计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与材料,如此一来建筑设计的难度也随之提高。以建筑物外部设计为例,大理石、瓷砖等新型材料的运用使得建筑设计需要对材料的抗震性能进行考虑。站在工程施工的角度,必须严格控制材料质量与施工技术,如此才能够使抗震設计的效果与作用得到发挥。

3.2 建筑物顶部抗震设计

目前,很多建筑工程存在顶部过高与过重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在建筑抗震设计中就必须对顶部对建筑墙面产生的压力进行分析与考虑,并对建筑物抗震性能进行强化。在建筑设计中,应对建筑物整体性进行提升,并围绕合理的重心采取优化措施,并合理选择施工材料,对于重量轻、刚度均匀的材料应优先考虑,如此才能够有效发挥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

3.3 合理选择建筑场地

在建筑设计中,对建筑场地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筑场地的合理选择,能够使建筑抗震设计的难度得到降低。作为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在建筑工程建设场所的选择中一个有效考虑开阔、平坦的地段,并且还要确保施工场地具有理想的地质条件,在硬性与密度方面与建筑结构的荷载承重需求相适应。此外,在选择建筑场地时,对于一些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地段应尽量避免,如果有需要,那么也要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以改善该地段的地质条件及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如此才能够使建筑物能够有效抵御地震灾害。

3.4 建筑设计中的设计限制问题

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前期需要对建筑物抗震等级进行确定,同时还要充分结合建筑物使用需求,按照按照规范表对,对建筑物抗震性能进行合理设计,对于墙体开裂与坍塌现象,应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4 建筑设计中抗震设计措施

4.1 建筑细部节点抗震设计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上提升,人民对建筑物的要求不仅是局限于其使用功能上,建筑物的美观性和其他功能上也有着较高要求。建筑构件是组成建筑物的重要环节,不仅承担着建筑荷载,在建筑美观度上也有着更高要求。随着建筑造型和建筑新材料的不断涌现,这对建筑构件的抗震性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在使用大理石或者瓷砖进行外部施工时,一定要确保材料本身的质量,避免使用不合格材料: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应该保证施工质量,对建筑细部的重点环节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建筑的总体抗震性能。

4.2 在建筑物顶部的抗震设计

我国现阶段建筑物都以高层、超过高层建筑物为发展趋势,因此对建筑物顶部设计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从实际施工以及设计中来看,高层、超高层建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建筑顶部设计过高。在顶层封顶之后,还有20-30米的顶部设计;除了顶部过高之外,建筑顶部过重也是影响建筑抗震性能的因素之一。这样过高或者过重的顶部,不仅加大了建筑物的形变,该结构也不利于建筑抗震,建筑物主体结构和建筑顶部的中心应该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但由于建筑顶部过高或者过重,建筑物顶部的抗侧力不足,导致其受力水平不一致,则会带来地震的扭转作用,这样不利于建筑物整体抗震性。为了增强建筑物顶部的抗震性能,在顶部设计中常常采用材料质量较轻的建筑构件和建筑造型,这样能合理分配建筑物的结构质量和建筑刚度,一旦遇到地震能够合理的分担地震力量。建筑顶部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为要保证建筑主体中心和建筑顶部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而在超高层建筑中,应该在建筑顶部设计中采用轻型材料或者合理的建筑抗震形态,以此保证在地震来临时不会发生地震扭转效应。

4.3 建筑设计中关于设计限制的问题

在建筑抗震设计中,建筑物的抗震横墙间距和局部墙体建筑尺寸应该依据国家标准进行设计。例如:在建筑设防烈度要求为8时,多层的砌体结构抗震横墙建筑不应该超过15米,而当建筑物底层框架为多层砖房时,建筑的抗震横墙建筑应小于等于18米,对建筑物的横墙建筑进行控制,是因为当建筑的横墙过大时,建筑物的楼盖平面就会被削减,一旦受到地震的侵袭,建筑物所受的水平地震力不能及时削减,会使纵墙的形变增大,建筑的抗震能力削弱:进而对建筑物造成更大的伤害。此外,要想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控制房屋局部墙体尺寸也是最佳方法之一。例如:建筑物的承重墙和非承重墙,建筑物内墙的阳角以及建筑屋面的女儿墙不应该小于国家标准的最低限制值,墙体截面的抗震强度就不能达成标准,就会降低建筑抗震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来说,建筑抗震设计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这种建筑抗震设计需要考虑的内容和要素是比较多的,尤其是要具体到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设计细节以及建筑结构中进行分析,确保其具备着理想的稳定性效果。

参考文献:

[1]孙作芹.分析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0:221.

[2]程新波.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1:33-34.

[3]金乃聪.解析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作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9):2437-2437.

[4]李野.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作用探究[J].四川水泥,2016,(8):66-66.

论文作者:赵月英,苏海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  ;  ;  ;  ;  ;  ;  ;  

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论文_赵月英,苏海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