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088
摘要: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传统的粗放式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从而进一步影响了道路使用者的主观情绪,易造成交通事故。因此提出了绿色公路的概念,主要内涵体现在“表现绿”、“措施绿”和“心情绿”。路基路面作为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环境破坏的主要来源,因此在设计中需着重体现绿色公路的生态、环保、低碳、高效。
关键词:绿色公路;生态环境;路基路面
1.背景
近几十年来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打破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和平衡机制,直接加快了生态退化的速度。国家和人民对生态环境的恶化越来越重视。因此交通运输部提出了“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的发展要求,发布了《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及《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十三五”发展规划》。并先后在全国确定了三批共33个典型示范项目。要求推进绿色公路建设,丰富绿色公路新内涵,强化绿色公路设计、建设、运营。
2.绿色公路的定义及内涵
绿色公路是绿色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按照系统论和周期成本思想,统筹公路建设质量、资源利用、能源耗用、污染排放、生态影响和运行效率之间的关系,统筹公路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以最少的资源占用、最小的能源耗用、最低的污染排放、最轻的环境影响,获得最优的工程质量和最高效的运输服务,实现外部刚性约束与公路内在供给之间最大限度均衡。
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中的十五条主要任务,其核心是公路“建设期低碳(低能耗)、运营期高效(高绿化)”
3.绿色公路在路基路面中的体现
公路是联系城市、乡镇之间的带状构造物,通常里程较长,所经的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必不可少的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因此要通过对项目区域自然条件、人文条件、历史条件的理解与归纳,在路基路面设计中确立“零弃、少借”和“标准化、生态化”的绿色创新主题,通过对安徽某高速公路的总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打造填挖平衡,力争零弃少借
该高速起点至中点段为丘陵平原区地貌,地形起伏小,填挖交界。中点至终点段为中低山地貌,地形起伏大,挖方山渣较多。
①路基设计中挖方段土石方尽量全部利用,减少弃方;平原微丘区结合岗地挖方放缓坡率取土;中低山区结合地质条件,现状边坡状况等选取陡挖方坡率,尽量减少挖方量;
②山间冲沟通过现场调查及汇水量计算在有条件做路的地方,优先考虑路基方案,尽量消化弃渣;
③路基填筑后山间洼地剩余面积较小时采用挖方山渣填平,使司乘人员视野开阔,并减少高速边坡积水及路基防护、增加道路景观效果;
④分离式路基中间部分填方弃土,既减少弃方、减少防护排水工程量,又增加路基安全性;
⑤施工期间,还尽量将废弃土石方综合利用,如将质量合格的废弃石方用于附属工程和临时工程的建设,以及对沿线的河堤、圩岸进行加固,对施工进场道路进行加宽等,这样既解决了当地人民的交通问题,综合利用保护了环境,又方便了沿线群众;
⑥对满足要求的隧道洞渣通过再加工,用于路基边沟、拱护等预制构件以及路面碎石;
⑦对部分风景优美路段,结合弃土设置汽车露营地或观景台。
3.2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推行标准化、工厂化制造
将“融入自然”,呈现“本土文化和原生态之美”的景观设计理念贯穿到全线的防护设计中,全线优先考虑采用生态防护技术,必须采用工程防护时,则力图将工程防护措施与景观处理融为一体,以达到断面变化连续自然、景观优美、生态环保的效果。
①持续推进标准化、工厂化制造,防护排水小型构件(拱形骨架护坡、六棱块、梯形排水沟、土路肩硬化等)采用预制构件,标准化生产,工厂化制造,保证工程质量、提供施工便利性;
④探索创新新型结构,部分段落作为科研课题,尝试采用装配式挡墙;
⑤鼓励建筑信息模型(BIM)新技术应用于高边坡工点设计中。
4.结论
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路基路面中所体现的绿色公路对其使用质量和寿命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着显著的社会效益。本文通过对已建和在建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绿色公路的实施情况的总结和概括,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项目内的资源需充分利用,尽可能多利用社会闲散资源,如废旧轮胎用于橡胶改性沥青、建筑垃圾加工后用于路基填筑、城市开发地下工程的弃方用于路基填筑等。
(2)多采用标准化、工厂化制造的构件,经济环保、质量可靠、维修便捷,如拱护、排水沟、土路肩硬化均可采用预制构件。
(3)积极采用节能环保材料或措施,如路面采用温拌技术、边坡采用植物纤维毯防护等。
(4)公路主要服务于社会,路域环境应符合项目区域内的人文、地理环境,应充分了解不同地域范围内的人文、景观特点,让公路使用者能够始终保持绿色心情。
论文作者:陈小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路基论文; 公路论文; 挖方论文; 路面论文; 公路建设论文; 交通论文; 防护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