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农户大病风险及其经济成本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贫困地区论文,农户论文,大病论文,成本论文,风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农村地区医疗费用增长速度超过了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1998—2003年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增长了2.5%,而年人均医疗卫生支出却增长了11.8%(卫生部,2004)。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导致农户面临支付不起医药费的局面。对于贫困农户医疗费用更是沉重的经济负担。疾病的经济负担远不止医疗费用,还包括患病者和照料者劳动时间损失的机会成本。现有研究从医疗费用角度认知大病(高梦滔和姚洋,2005),忽视了大病对那些因为经济困难而医疗花费较少的贫困农户的影响。本文基于农户对大病的认知,研究中国农户的大病认知、大病风险及经济成本。利用深度访谈资料归纳农户对大病及其影响的认知;利用农户数据考察贫困地区农户患大病情况和疾病系统别的大病发生状况;分别估算农户的大病经济成本,分析经济成本的构成特点;提供相关建议。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本课题组2007—2009年对湖北省红安县和孝昌县农户问卷调查和村访谈资料。农户样本选取基于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在每个县随机抽取3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10个村,每个村随机抽取约100户。两个县实际获得6077个农户样本。村访谈调查是在每个调查村组织一个由村民代表组成的小组进行访谈。湖北红安县和孝昌县都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两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农户对大病及其影响的认知
(一)农户对大病概念的认知
通过村访谈调查,以开放式的提问了解农户对大病概念的认知。农户从多个层面理解大病(见表1)。农户认为,大病是“住院的、需要动手术的或者需要住院但住不起”的疾病;是“花钱多、医疗费用几千元、治不起的疾病”;是“癌症、脑溢血,意外伤残”等慢性疾病;是“肺结核、乙肝”等严重传染性疾病;是“致命的、难以治愈”的疾病;是“长年吃药、甚至需要照顾的或者因病部分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疾病。
农户主要从疾病治疗方式、医疗费用、患病严重程度、疾病类别和治疗疾病的医院级别5个角度认知大病。多数农户从疾病类别和患病严重程度方面认知大病;一部分农户从疾病医疗费用认知大病;少数农户从疾病治疗方式和治疗疾病的医院级别认知大病。红安县农户较多地从疾病治疗方式和医疗费用角度判断患大病与否,这可能是与该县已经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关。孝昌县尚未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户多从严重程度方面判断患大病与否。
1.农户从疾病种类上认知大病。列举的大病主要有癌症、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非传染性慢性病;乙肝、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及骨折损伤也被列入大病的范畴。不同类型的癌症是被广泛认同的大病。农户认知的大病多为非传染性慢性病(占农户列举疾病的2/3)。
2.农户从疾病的严重程度来认识大病。其中多数农户认为致命的、难以治愈或者长年吃药甚至需要照顾的疾病才属于大病。也有相当部分农户认为导致部分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疾病才是大病。大病是“对人的生命有很大影响的病”,“常年生病,包括一些慢性病,不能下地干活的病”,“残疾是一种大病,常年慢性病、影响劳动的病也叫大病”,“常年生病又治不好的病,长时间影响到不能下地干活的病算是大病”。
3.农户认为大病是那些治病花钱多、可能超过家庭经济能力的疾病。从相对数来看,农户认为疾病导致医疗费用超过家庭经济支付能力的才是大病。
4.农户从疾病治疗方式和治疗疾病的医疗机构级别来认知大病。“需要住院,但是住不起院的病”,“在乡镇级以上医院住院的病”,“乡镇医院看不好的,要去县级以上医院确诊治疗的病才是大病”。
(二)农户对大病影响的认知
通过深度访谈总结大病农户对大病影响,大病主要影响农户的生产、收入、消费、人力资本、社会交往,还导致农户精神负担加重。(1)大病影响农户生产。大病可能导致农业生产管理不善,农作物收成减少;大病的花费影响第二年的生产投资;长期大病导致劳动能力下降,从而改变农业生产活动。(2)大病影响农户收入。大病可能使农户失去收入来源,需要照料而使照料者劳动时间减少。大病导致农户收入减少,甚至出现生活困难。(3)大病影响农户消费。大病使农户减少生活开销,比较常见的是减少食物开支;农户可能改变消费习惯,如减少烟酒消费;大病甚至影响了农户办“大事”,农户可能因为高额医疗费用而推迟结婚、建房等消费。(4)大病影响农户人力资本。大病影响患病者劳动能力和劳动时间;影响家庭成员的劳动时间分配;影响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大病开支可能挤占家庭教育投资,导致学生辍学外出打工。(5)大病影响农户社会交往。患大病农户的社会交往减少,患有传染病的农户还可能受到社会歧视和排斥。(6)大病导致农户精神负担加重。大病导致患者身心痛苦和照料者担心,大病导致家庭债务更是沉重的精神负担。
三、农户大病风险发生状况
在农户调查中将以下任一种情况视为大病:需要住院治疗、农户认为医疗花费很大的疾病,通常是急性病;患病者长年用药并导致较大经济开支的疾病,通常是慢性病;农户认为病情严重、影响正常劳动和误工达到一定时间的疾病,通常是因缺乏经济能力没有就医的疾病。本文以此为基础,考察农户大病风险及其经济成本。
表2显示了不同经济状况农户① 的患病情况。63.8%的样本农户报告遭受了大病;贫困户中患大病农户的比例比较高,而且18.2%的贫困户患有3例及以上的大病。本文根据调查中收集的8种主要慢性病考察了慢性病② 发生情况。贫困户中患慢性病的比例较高。
按疾病分类看,8类慢性病占大病总数的比例达17.9%。慢性病主要利用门诊治疗方式。按各类疾病占患病总数的比例排序,排在前4位的疾病系统如表3所示。消化系统疾病占大病总数的比例最高。53%~66%的病例采用了门诊治疗;9%~12%的病例采用了住院治疗;而没有采用正式治疗方式的比例在24%~35%。
四、农户大病经济成本
从对家庭和个人影响的角度看,大病的经济成本主要表现为财务成本和时间成本(Sauerborn,1996; Diane Mcintyre,2005)。财务成本为大病求医过程中发生的直接医疗费用和间接费用,包括住院费、门诊费和自我治疗费用,以及交通费、伙食费、住宿费等;时间成本为患病者和照料者劳动时间损失的机会成本,具体为患病者和照料者的误工总天数与普通劳动者日工资乘积计算而来的误工收入损失。
(一)农户的大病经济成本
表4显示了不同经济状况农户大病经济成本的平均数和变异系数,并检验了不同经济状况农户经济成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大病导致的户均经济成本达8027元/年,其中时间成本约为财务成本的1.6倍。住院费用、门诊费用是财务成本的主要构成要素,患病者误工损失是时间成本的主要构成要素。
分不同经济状况农户来看,贫困户大病经济成本分别是一般户和富裕户的1.5倍和1.7倍。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大病的经济成本存在显著的差异。从大病经济成本构成来看,大病农户的时间成本更高,是财务成本的1.6倍,贫困户高达1.8倍。贫困户因大病损失的劳动天数超过半年(达198天)。农户因病误工损失中患者误工时间损失占2/3。
(二)不同人群的大病经济成本
以0~14岁为未成年人群,15~64岁为劳动力人群,65岁及以上为老年人群。表5显示了不同年龄人群人均大病经济成本的平均数和变异系数,并检验了各年龄组人群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
劳动年龄人口人均大病经济成本显著高于其他年龄人群,而且其时间成本是财务成本的1.7倍。老年人群人均大病经济成本较低。未成年人群的人均大病财务成本较高,且与老年人群的人均大病财务成本存在显著的差异。未成年人群的住院费用占其财务成本的比例较高,老年人群的门诊费用占其财务成本的比例较高。大病导致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时间损失较高,其中患病者的误工时间是主要构成要素(占78.5%)。
五、结论与讨论
(一)农户对大病及其影响的认知
农户主要从疾病治疗方式、医疗费用、患病严重程度、疾病类别和治疗疾病的医院级别5个角度认知大病。大病对农户家庭的农业生产、收入、消费、人力资本、社会交往产生了重大影响,甚至导致农户沉重的精神负担。
(二)贫困地区大病风险和经济成本较高
贫困地区发生较严重的大病风险,大病经济成本较高。贫困户中患大病的农户比例相对较高。人们患消化系统的大病可能性较高,且较多地利用门诊方式治疗大病。户均大病经济成本和劳动力人均大病经济成本分别为8027元/年和6043元/年,贫困户的户均大病经济成本显著高于非贫困户,劳动力的大病经济成本显著高于非劳动年龄人群。大病经济成本中,时间成本是财务成本的1.4~1.8倍。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在时间成本的差异是构成其大病经济成本差异的主要原因。贫困户大病导致的劳动时间损失显著高于非贫困户。一旦患大病,贫困户更可能发生因病误工和陪护时间损失而陷入“贫困—大病—贫困”的恶性循环中。
(三)缓解贫困农户大病风险的政策指向
针对调查农村地区农户大病在很多程度上仍然采取门诊方式治疗的现象,应尽快制定和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门诊治疗方式补偿的政策。许多地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经开展了大病门诊的补偿试验,需要总结经验,围绕农村主要的门诊大病或慢性病流行模式开展针对具体疾病的门诊补偿支持政策探索。
建立减少患者和照料者因病照料时间的政策支持是必要的,这种政策可能超越了仅从医疗费用保障的角度缓解农户“因病致贫”问题,可能指向提高农村人口大病照料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尤其是随着农村劳动力流动频繁和老龄化程度加重的出现,必将要求农村疾病照料的社会化程度提高。应该围绕政府财政支持和市场商业化的照料服务两方面同时进行。
需要建立贫困户专项贷款优惠制度和完善弱势人群医疗救助制度,提高农户抵御大病风险能力,从而缓解农户“因病致贫”。应以不同地区贫困人口主要疾病流行模式为依据,提高救助水平和扩大救助对象,从而完善贫困医疗救助制度。
注释:
① 根据村干部对农户经济状况的评价,将农户分为贫困户、一般户和富裕户三类
② 本文分析的慢性病包括: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病、慢性支气管炎、肝病硬化、类关节炎共8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