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 训练 关注——拓展探究类试题例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考试与备考的“对接”一直困惑着高中语文教师,很多教师高一高二的教学与高三的备考似乎是两个独立的“板块”。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都要以课标为依据,如果我们认真分析题型的测试内容①,弄清楚《考试说明》对课标的呼应,也许能够实现教学、考试与备考的对接。近两年高考拓展探究题的测试内容与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就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②下面就以2007-2009年高考试卷中的拓展探究题为例进行简要分析。
一、考查积累整合的厚度
拓展探究题大多是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领悟、探究与阐释,要求考生能够联系文本以外的知识、经验来探究问题。如下面的题目设置:
【示例1】
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分析他为什么是“通人”。(不超过45字)
鲁迅 朱光潜 马克思 爱因斯坦
(2009年上海卷《专家与通人》)
什么样的人是“通人”在文本中阐释得比较清楚,题目要求考生根据文本内容分析文本外的“人物”。下列文化背景有助于考生的拓展探究:
1.鲁迅弃医从文的经历,对文字学的精深研究,对文学史的巨大贡献。
2.朱光潜的美学研究涉及文学、艺术、音乐等很多艺术门类。
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曾经提到“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4.爱因斯坦非常喜爱音乐,演奏小提琴的水平很高。
本题向文本外拓展的倾向很明显,侧重于考查“文化积累”的厚度。
【示例2】
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
(2009年浙江卷《魔盒》)
文学作品的标题是文学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作品的主题思想有着密切联系。作者常常借助标题提出主题,帮助读者认识和理解作品的内容。《魔盒》主要叙写在我因乡愁而伤心沮丧时,热情而善解人意的房东贝格斯太太用她一直珍藏的空盒子告慰我:每个人离家时总会留下一点属于他的风味;永远随身带着一点老家的气息和回忆,会让日子过得充实而快乐。如果考生平时关注文章标题和主题思想的关系,在积累整合中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标题阅读意识,探究就容易走向深入。
【示例3】
请结合阿庆这一形象,探究作者提出的“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的观点。
(2009年福建卷《阿庆》)
本题将分析人物形象与探究人文意蕴融为一体,是一道综合性比较强的拓展探究题,考生在阅读过程中至少要关照到下面的内容:
1.作者在写阿庆拉胡琴之前,写了阿庆的“谋生手段”,关注到这一点才能理解“有时”。
2.文中强调阿庆“下午空下来,就拉胡琴”,商店里的人“下午空闲下来,出几个钱买精神享受”,说明在物质生活之外人们还需要精神生活。
3.文章结尾说阿庆“孑然一身,无家庭之乐。他的生活乐趣完全寄托在胡琴身上”,说明精神生活带给人的乐趣是物质生活不能替代的。
阅读的目的性直接影响“阅读注意力”,如果考生清楚“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就能关注到“有时”的意味,就能沿着这个思路去“搜索”文本中的信息,否则,很容易忽略作者对阿庆谋生手段的叙述,把文本强调的“重在精神”,理解成“只在精神”。
拓展探究题与一般的阅读鉴赏题不同,一般的阅读鉴赏题,答案常常就在文中,解题关键在于搜索、筛选、整合。拓展探究题既要紧扣文本,又要借助平时的积累:懂得哲学,才能从哲学的高度探究;懂得审美理论,才能从审美的角度探究;了解时代和社会,才能联系背景探究……以上三个题目示例表现出拓展探究题的命题倾向:以积累整合的内容作为文本解读的知识背景,在考查阅读能力的同时考查文化知识、文学常识、精神体验和生活体验积累的厚度。
二、考查思考领悟的深度
“文贵有我”,读文也贵“有我”。课程标准提出“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拓展探究题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引导考生深入到文章的内里,结合个人的情感体验去领悟解析文章更深层的问题。如下面的题目设置:
【示例4】
有人说:“河的第三条岸”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象征着“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如果这样,那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持何种态度?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2008年广东卷《河的第三条岸》)
这道题根据文本内容能够作答,但结合自己的体验才能谈得深刻。“我”对“父亲”的态度,就是“世人”对“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的态度。阅读文本是“深入”思考的契机,引领考生比较文本中的情感体验与自己的情感体验,从“单一”的情感深入到复杂的情感,进而理解“我”的无畏和兴奋、关心和同情、惘然和恐惧。
【示例5】
小说中将“校园渐向公园靠拢”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请结合这一背景,谈谈这篇小说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2009年安徽卷《董师傅游湖》)
这个问题的深度在于要从文本中读出给“自己”的启示。“校园渐向公园靠拢”是大的社会环境,在大环境改变的情况下应该如何生存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董师傅的方式、小翠的方式、董师傅对待小翠的方式都能给我们带来启示——适应生存环境,让心灵得到安静,热心助人创造和谐的氛围。题目要求考生在阅读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在别人的生活中思考自己的生活,走进文本的精神内涵。
【示例6】
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你怎样看待这种人生态度?假若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2007年山东卷《灯火的温情》)
本题要求考生由文本中谈到的现象说开去,谈“自己”的观点和做法,意在引导考生对文章做深度阅读,读出作者隐含在现象中的观点——身处逆境,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在心中点一盏温情的灯。思考领悟到这个深度,就挖掘到了文本的人文内涵。
拓展探究题考查思考领悟的“深度”,就在于题目超越了一般的文字理解、文学技法,加入了“人”的因素,凸显文章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作用,着力于考查考生思考人生的深度。
三、考查感受鉴赏的高度
感受鉴赏的内容一般包括语言、表达手法、艺术形象、思想内容、作者情感等等,表达感受鉴赏结果的方式一般有提取信息、形成解释、作出评价三种,其中作出评价的要求最高。拓展探究题主要考查阅读评价的能力,强调感受鉴赏的高度。例如下面的题目设置:
【示例7】
作者认为“大雅寓于大俗,无俗也就无雅,不俗也就不雅,俗雅其实是一体的”。结合全文,请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
(2009年重庆卷《瓷器的意味》)
本题要求考生评价作者的观点,即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对作者的观点作出价值判断,考生首先要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观点,然后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观点,最后才是判断这个观点怎么样。题目超越了“是什么”“为什么”两个阶段,直接指向“怎么样”,对考生的感受鉴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示例8】
孕妇并不认识石碑上的字,也不会写字,却十分努力地描画着它们,后来还感叹:“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小说这样来写孕妇,有人认为让人感动,也有人认为有些做作。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2009年宁夏、海南卷《孕妇和牛》)
这道题突出了拓展探究的特点,考查了思维的发散性。题目要求考生针对某一问题,结合文本发表看法,而不是漫无边际的评价。这样的感受鉴赏,要求考生多维度多层次地思考,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示例9】
本文与《故都的秋》都写了南北景象,其用意各不相同,请加以评析。
(2009年上海卷《春声和春深》)
题干中的“评析”将本题与一般的鉴赏评价题区别开来,考生要有“评”,即结合文本深入感受鉴赏,表达自己的见解。题干形式的变化,显现的是测试内容的高度:考生不仅要明了“用意有什么不同”,还要探求“景物描写与作者情感表现的关系”。这种带有限制性的适度开放,促使考生以文本作依托多角度思考问题,将感受鉴赏上升到个性化评价的高度。
从以上三个题目示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拓展探究题考查感受鉴赏的倾向:站在评价的高度考查感受鉴赏,要求考生对文本作出合理的个性化的价值判断。
四、考查应用拓展的广度
应用拓展的广度也是拓展探究题关注的测试内容,“应用”是探究的最终结果,题目大多指向利用文本中的观点解决现实问题,考查考生能在多大范围内利用阅读收获。例如下面的题目设置:
【示例10】
文章的结尾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请结合全文,探究时代的“寂静”与产生钱钟书这样的大师之间的关系。
(2009年福建卷《寂静钱钟书》)
文本阐释的观点是:这个时代不再寂静,这个时代也再没有了钱钟书。这个问题要辩证地分析——人才的成长与时代有紧密的关联,但成为大师的关键在于自身能默守寂静,恪守完整人格。考生能够在文本中读出作者的观点,还要在现实问题与作者观点之间建立联系,用自己的思考结果去解决现实问题,即由文本观点向社会生活拓展。
【示例11】
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突出特色?请结合本文谈谈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2008年山东卷《歌德之勺》)
设置本题的重点在于“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叶圣陶在《写作是件平常的事》一文中曾经说过:把人家的“怎样”看出来是一层,把自己的不“怎样”看出来是一层,用人家的“怎样”矫正自己的不“怎样”,使它成为自己的习惯,又是一层。本题就在引导考生用人家的“怎样”矫正自己的不“怎样”,要求考生在阅读中汲取写作的营养,即由文本阅读向写作实践拓展。
【示例12】
第四部分中提到“有学者说,语言就像河流,你不能阻碍它”。余光中认为“有河流就有两岸,两岸如果太模糊了,这河流就不晓得流到哪儿去了”。请联系中文的纯洁度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2009年山东卷“杨澜对余光中的访谈”)
访谈中观点的提出是比较含蓄的,余光中的观点是:语言的发展需要“规范”,需要“约束”,不能听之任之。访谈的中心是语言问题,题目要求考生用这个观点分析中文的纯洁度问题——中文既要不断丰富和发展,更要保持其特色和纯洁度。题目指向考生的“迁移”能力,用文本的分析角度和方法去分析其他的问题,即将文本内容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
以上三个题目示例的共同点是要求考生从文本阅读中“跳”出来,借助文本提供的观点、技巧、方法去解决新情境中的新问题,旨在考查应用拓展的广度。
五、考查发现创新的力度
从理论上来说,探究与创新是紧密相连的,拓展探究的结果应该各不相同,因此大多数拓展探究题要求考生自成一说,在阅读过程中有独到的阅读发现,个性化地、有创新地解读文本,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例如下面的题目设置:
【示例13】
小说最后描写了蛮儿一帮年轻人炸掉了遗璞,并用它去修水渠。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2009年辽宁卷《遗璞》)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地解读的能力,题目要求考生探究的问题有争议,回答问题的角度是多元的,要求考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理解文本。本题的答案也不唯一,说“合理”,要在文本中找到解释“合理”的信息,说“不合理”,也要找到解释“不合理”的信息。无论是谈“合理”还是谈“不合理”,都有多个解释角度——情节、主题、现实意义、时代要求、叙事手法……题目重在考查考生能否发现文本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是否对文本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的理解,是否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
【示例14】
文章最后一段说:“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美丽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请结合全文,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
(2009年山东卷《记住回家的路》)
这段文字可以从很多角度来体味、感悟:开放与坚守,广博与精深,个性与现实……关键在于考生能否在文字和自己的生活之间找到契合点,能否用自己的思考去触摸文字,能否有个性化的阅读发现。
【示例15】
文中说:“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的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这句话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2009年宁夏海南卷《寻找教育的曙光》)
《寻找教育的曙光》一文中既有“浪漫主义的理想家”的相关信息,又有“脚踏实地的实干家”的相关信息,考生在阅读过程中对哪一点有所发现就可以谈哪一点。不同的答案反映出不同的创新力度:
1.陶行知献身乡村教育的实干精神值得学习。他激情满怀,永不满足,不断追求新的目标;他乐于接触贫苦群众,善于动员志同道合者加盟;他为实现理想而自我牺牲、呕心沥血。
2.陶行知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值得学习。他注意调查研究,善于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也要有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3.陶行知从改造乡村教育入手改造中国的理想在当时是行不通的,他认为“国运盛衰决于一转念间”,这种认识过于简单化,他教育救国的构想过于理想化,脱离社会实际。
答案3结合当时的历史现实讨论陶行知的“理想”和“实干”。这显然要比单纯谈“陶行知的理想、实干值得学习”更能体现创新意识,创新的力度更强。
创新的力度是由考生的阅读意识决定的,“创新”就是用自己的视角发现,用自己的思想感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创新的力度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考生“自我表现”的程度。
综上所述,《考试大纲》中“探究”能力层级的设置与课程标准的理念契合,“拓展探究题”的测试内容与课程“总目标”有明显的对应关系。“拓展探究题”体现了课程改革与考试改革的统一,统一的基础是学生拓展探究能力的发展、语文素养的提升。这种统一让教学、考试与备考的对接成为可能:拓展探究题以“能力立意”,我们的教学也要以能力立意,要在教学中完善学生的阅读过程,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阅读策略,形成个性化的探究思路与探究方法;备考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完善探究结果的呈现方式,用清晰的思路、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悟与思考。拓展探究题的出现提醒我们——拓展探究能力要在考试中自然呈现,在备考中强化训练,在教学中长久关注。
注释:
①测试内容就是依据测试目的及相关的政策、课程所确定的考查范围及考查层次。具体到文本形式,就是各省市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考试大纲》制订的《考试说明》中规定的一系列内容。
②语文素养是综合素养,各个测试内容在拓展探究题中是综合考查的,具体到某个题目上测试内容可能有交叉,本文按照题目的考查重点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