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部县第二中学,四川 南充 637300)
摘要:构建有效课堂是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话题。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许多弊端。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在新课改全面展开、深入推进的今天,探讨有效教学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文章就高中历史有效教学构建这个话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有效课堂;主要途径
高中历史主要内容是古今中外、我国以及世界范围内发生的事情,历史教学就是对这些知识和内容进行教学的学科。基于历史的学科特点,历史应该趣味盎然,可是分数至上、成绩决定一切的高考制度导致了历史学科的枯燥和乏味,学生学得被动,困难重重,质量低下,与新课改、新课标的理念相悖。为此,探讨有效教学具有实践意义和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师生有效互动是有效课堂的保障
互动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学,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平等对话、自主交流,引发学生自主思考、乐于探究,是我们追求的新型课堂。
师生互动建立在教师的有效导学行为之上,如设计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发表观点和看法。如必修三的第三课《宋明理学》的教学,教师提出思考性的问题:隋唐时期“三教合一”,为什么少数民族的统治者也提倡儒学?再给出朱熹关于“天理”的看法的材料,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朱熹主张什么思想?你怎么看朱熹的思想恶化主张?对于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也让学生在理解这些理念的基础上自主讨论和总结。
再如《开辟新航路》的教学时,让学生根据“新航路开辟”的两种观点——“灾难说”和“进步说”,从生产力的角度讲哪种观点更合理?你怎样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这样的问题提出,让学生充分讨论和交流,学生不再在课堂上沉默,而是主动起来,走进教材中,走进历史事件中。
二、实施分层教学,促进整体提高
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是学生的全体参与,学生的整体提高。而传统的“一刀切”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和整体提高。
那么,高中历史教学中怎样实施分层教学呢?首先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将学生按基础、兴趣、态度等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并设计问题和任务,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收获知识,增长技能。
如《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的教学,笔者在教学目标上进行了分层,对于基础较落后的学生,让他们严格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主要包括:
1.理解人文主义的内涵;
2.古希腊的智者学派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和主要的观点。
这些是最基本的知识,需要人人掌握。而对于学习能力好的学生,教师应给出有难度的问题,如智者学派的主张有哪些?影响如何?
这些问题更为具体和深入,需要运用比较的方法去综合性、创造性学习,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综合能力,而不局限于知识的表面、概念性的理解和掌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分层教学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抓住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和能力发展的总体要求,在能力范围内“跳一跳、够得到”,从而实现快乐学习,发展创新学习,在自己的目标范围内收获成功的喜悦。
三、熟练运用教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历史的学习是一种积累,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本上所固有的知识点,教师应该通过教材对相关知识点有所拓展,并渗透于诸多学科之中,更应该具备挖掘课程资源的能力,因材施教,向学生推荐相关的历史典籍书或报刊等。这样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另一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决定课堂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清楚优美的语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觉得听课是一种享受,而这便对教师提出了颇高要求,深厚的历史人文素养、对历史专业的理解、熟练的历史典故等都必不可少,并要通过不断的训练来提高自己表达能力。
四、波动性和开放性有效结合的教学原则
“波动性原则”是历史教学中的一大推力,它是指在这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有起有落,呈现曲线动态效果。历史就是关于时间长河的变化故事,而曲折起伏、一波三折的故事是最能吸引人、也是最受欢迎的。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声音节奏、各阶段内容、间隔变化等能够精准把控。而“开放性原则”其实由来已久,国外实行多年,它旨在创造个性化、多样化、自主化的学习形式,达到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对话等目的,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而不是只作为一个听众。这要求教师和学生心理空间的交互,达成“学习共同体”,利用历史知识来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再加以指点,从而达到帮助学生快速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五、巧妙利用多媒体教学,打造个性化课堂
多媒体教学已经越来越普及。这种科学技术带给教学上的方便和多样不言而喻,教师更是应该利用这一特性,巧妙利用多媒体教学,从而打造个性化课堂。教师可以尝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新闻时政,用身边最贴切的生活来培养学生利用科学的理论和观点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历史观,而这也符合“新课标”所提出的对学生融会贯通的要求。另外,还可以尝试老照片教学法,老照片本身就是历史的一种,并且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下历史,无论是科学技术、还是人文环境、或者审美变迁等,都可以在老照片中一目了然。与此同理的便是现代的思维导图教学法,图片的视觉记忆远比文字视觉记忆来得更深刻也更直观,图像化的利用可以改变学生的思维结构,从而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历史事件的时序性和跳跃性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学生的记忆混乱,而在消化知识点时也更是缺乏自己的思考,从而造成记忆不牢固、张冠李戴、逻辑混乱、难以运用等问题,而思维导图就是将这一过程简单化,利用核心关键词通过图片和线条将历史梳理清楚,这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历史难度大,教学内容枯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繁琐而杂陈,教学中,教师应考虑到这一点,改变传统的“给予”,利用自主先学、分层教学、融入历史故事、结合历史案例等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增强历史的趣味性,创新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汪强.探求有效途径 构建高中历史有效课堂[J].考试周刊,2017(A5):155.
[2]赵建永.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研究[J/OL].学周刊,2018(03):148-149..
论文作者:吕亮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5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学生论文; 历史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能力论文; 自己的论文; 高中历史论文; 《知识-力量》5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