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道德,回归本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源论文,道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利”字本身是一个中性词,并不是坏的,看你是利己还是利他,利他就是仁义,只利己不利他就是不仁不义。人人都能利他了,这个社会自然就能够和谐了。
“人之初,性本善”,仁、义、礼、智、信是我们每个人本有的德性,即每个人本来就具有仁、义、礼、智、信这五种基本道德。现在就是因为物欲,追求利益,追求欲望,把这本有的道德给障碍掉了,现在我们要回归。这不是外来,不是从外面抓回来,它没有真正地失去,我们只是需要回头。
(一)归仁——仁者以财发身
《大学》讲:“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什么意思?一个人如果是仁者,他要有仁爱的心灵,仁者爱人,他要有爱心。考虑到自己就考虑到别人,这是仁者。他用他的财富使得他的道德能够提升,是用于修身。
我认识一位企业集团的当家人,这是一个家族集团,就是赖福金集团:一个母亲带着几个儿女,是个家族企业。我跟这位老母亲很熟,我们都尊称她为赖妈妈。这个集团在马来西亚做棕榈生意,做得非常大。他们也很有爱心,常常做慈善,在马来西亚沙巴这个地方建了一个“福群医院”,一个五星级的慈善医院。
在2008年医院启动典礼上,集团的董事兼总经理赖蔼芳女士致辞中谈到:“人生永远都是来也空空,去也空空。当我们去的那一刻,任谁也带不走一分一毫!有钱而不舍得用,与穷人没两样,花在自己身上是享福,福尽悲来!但是若能取之社会而又能回馈社会,彼此感恩,又能行善,让这无常、宝贵的生命价值重如泰山而不枉此生,自己修福积德而又造福人群,一举两得,我们又何乐而不为?”
这使我们想起宋朝的范仲淹先生(范文正公),他可以说是当时宋朝举国上下最受尊敬的人物。坐了这么高的位子,也就是做总理了,但是他自己的生活非常地清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范文正公曾经买了一个住宅,是苏州南园这个地方。当时有一个风水先生看了这块地,他说这个地方不得了,将来会出现很多人才,你的家族会很兴旺。范先生一听这个话,立即就把住宅用地捐出来建了一个学校,为国家培养人才。既然出人才,为国家培养人才多好。有舍才有得,结果他自己四个儿子都做了高官,有儿子做到宰相,有做到公卿、侍郎,个个都是有德有才。而且范家阴德德荫子孙,到了800年以后,范家还是举世敬仰,800年不衰。范公出将入相几十年,所得的俸禄全都做救济之用,家里非常节俭,只能穿布衣。他去世的时候连丧葬费都没有,全给施舍掉了。
孟子里面有一句话说“为富不仁,为仁不富”。假如我们只想自己富,自己去争利,这个人一定是不仁。为仁者,像范公不想自己富,而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虽然物质生活上不富,但是他的精神生活富有,不是常人所能及。
(二)归义——义者自利利他
义与利早在两千年前孟子见到梁惠王时就辨明了。梁惠王见到孟子就说,你老人家来我们国家,给我们国家带来什么利益?孟子告诉他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为什么开口就说利益?你讲仁义,那是真正最大的利益。为什么?因为人有了仁、有了义才能够互利,只利他而不是只想利己这就是仁。
“利”字本身是一个中性词,并不是坏的,看你是利己还是利他,利他就是仁义,只利己不利他就是不仁不义。人人都能利他了,这个社会自然就能够和谐了。
怎么办?要靠教育。清朝的曾国藩先生,他当时是位高权重,做了清朝四省总督,在汉人里面没有超过他的,在清朝政府也做到极点了,在职20年。可是在他死的时候,他家里只剩2万两银子和家乡一个老屋,在省里没有造过一个房子,没有买过一亩田地,做官做到这个样子可谓是清官了。曾先生对他自己的僚属宣誓:不取军中的一钱,寄回家里。数十年如一日,与三国时代的诸葛公是同一风格。
他家里开银票行的,当时家里能够有一张银票就是很富有的家族,几万两银子。对他们家来讲,家里有几十张银票是很正常的现象,也不属于贪污受贿。可是他不用自己的特权,严令禁止自己家人从事银票的购买,所以家里始终没有一张银票。因此,这个家族能够长盛而不衰。
《大学》里面有一句话说得好:“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当然,对家而言,也是如此。曾国藩家族不是聚敛财富,而是守着仁义道德。如果家里有聚敛之臣,一个国家官员只想着搜刮财富、聚敛财富,这个危害比一个偷盗的官员还要更可怕,这会产生民怨。所以国不能以利为利,应该以义为利,真正的利益是讲求仁义,社会和谐了人人都幸福。要是大家都争利,到最后不仅仅是危机,民怨产生起来就不得了了。
历史上所谓改朝换代都是因为上下争利。孟子说:“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争利国家就危险,真正的君子有大道,这个大道是什么?就是讲仁、义、礼、智、信。既然有了大道了何必还要聚敛?这是一种境界,要我们去真正力行。
(三)归礼——礼者谦逊自持
《孝经》云:“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在上不骄”,是指当官的、富贵的人,在高位不骄慢,那么处在高位也不危险。这是很显然的,骄奢就会有腐化,就会有危险。高而不危才能够常守贵,才能保护你的官位,像曾国藩先生做了20多年高官,实在不容易。“制节谨度,满而不溢”,你能够节俭,能够修身,能够自己控制自己的私利和欲望,能够谨慎,虽然富足,但是不会溢出来,就不会破家,不会有危机。“满而不溢”才能够常守富。溢是什么?骄奢。
世界上第二大富翁巴菲特常常做慈善事业,自己生活也是非常节俭的。他慈善捐款总额已经达到370亿美元了。在一次电视专访中,我们才了解到他的生活:他现在还是住在50年前所买的一套房子,三间房的house,没有篱笆,没有围墙,更没有保安。他自己亲自开车,没有司机。他虽然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私人喷射飞机公司,但是自己从来不搭私人喷射机。他从来不参加上流社会的社交活动,每天休闲生活是弄点爆米花看看电视。从来不带手机,桌上也没有电脑,不发电子邮件,这是满而不溢。你看这么富有的一个人,生活都这么节俭,所以我们能想到他能够保持他的家业长久不是没有道理的。而他最难得的是能够多做布施,他把80%-90%的财产都捐作慈善资金,用来做慈善事业。
有千金之产者必然是千金人物。真正富有的那个人,他肯定有一定的德行。这个德行其实是做慈善的习惯,所以他这一生富贵。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好几年前曾经和巴菲特见过一次面。第一次见面,本来盖茨认为巴菲特先生是一种“另类”,没有打算跟他见很长时间,安排了半个小时。结果两个人一谈,谈了十个小时,盖茨也成了他的信徒。盖茨自己表态,只留给他的子女一千万美金的资产和一座价值一亿美元的房子,对他的财产来讲,这是小意思,其他财产全部捐给慈善事业。所以,我们看到这些大富长者,还有我们讲的真正的贵人,都有一种内在的德行,这就是不骄奢,而能够多做慈善,多帮助别人,这是人生的意义之所在。
(四)归智——智者把握根本
智慧是什么?懂得抓住根本。人如果是不懂得抓住根本而盲目地去追求利益,往往是利令智昏。赚到的钱也会因为没有智慧而不知道怎么用。所以,智慧是什么?教我们能赚钱,也能花钱;该怎么赚,该怎么花。
这个根本是什么?《大学》讲:“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一个君子首先讲的不是财力,而是德行。为什么?因为有了德行就有人来追随他,帮助他。
“有人此有土”,过去是农耕社会,土地是最重要的资源,现在泛指一切的资源、资本,帮助你生产,帮助你发展。
“有土此有财”,财富来了,你的投入就有了回报。
“有财此有用”,关键是会用。怎么用?又反过来帮助你去行德,这就是所谓的以财发身,这是仁者。
那小人正好倒过来,他先追求财富,把德行败了,德行败了之后,财也不懂得怎么用。这使得他自己在物欲追求当中既丧失了德行,最后结果很可能会是身败名裂。
所以,很多时候当我们不断地向外争利的时候,需要退一步海阔天空,回头想想人生的意义是在哪儿?这是根本的智慧。
(五)归信——民无信不立
《弟子规》上讲:“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出言一定要讲究信义,怎么能够欺诈和打妄语?
古谚语也讲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这里不是说大家不要赚钱了,还是应该有一些人要发展经济。但是在发展经济的时候,要取之有道,这个道就是道义,具体来讲就是仁、义、礼、智、信。不要急功近利,明了人生意义的时候,其实赚钱多少没有什么太大差别,反正你都是为社会来做贡献,你赚钱不是为自己。就像刚才讲的李嘉诚,赚钱真正是为了有用,用于社会,帮助人。有多有少跟自己是没有关系的,多了就多做,少了就少做,自己没有憾事。
这个“信”非常重要,金融的市场其实是建立在信用的保证上。为什么?比如说银行把款贷给你,是因为你有一点信用,所以银行敢于把款贷给你。假如没有信用就不能贷款,贷款本身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国家也是如此,一个社会也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
2500年前,孔老夫子跟他的弟子子贡有这样一段对话,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他讲治国三大要素:“足食”,老百姓要吃的,这叫足食;第二个“足兵”,就是发展国防,国家机器;然后“民信之矣”,人民老百姓对国家信任,当然人与人之间要讲究信任。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这讲到三条:食、兵、信三者,非要去掉一个,先去哪一个?曰:“去兵。”也就是说如果必须要去掉一个,先去掉国防,去掉国家机器。这个国家少了国防还行,但是少了经济,少了信用不行。历史上朝代的更替往往是因为人民没有东西吃了,不信政府了。所以政府有国防,有国家机器也没有用,还是被推翻。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剩下两个一个是食,一个是信,这两个要去掉哪一个?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也就是说老百姓即使是吃不上饭,也不能没有信仰,国家也不能没有信用。
我们再看李嘉诚先生,华人首富。这个人很讲求生意上的诚信。为什么?他母亲对他从小进行教育,他听话,听话的孩子有福。他母亲教诲他说:“经商如同做人,诚信当头,则无危而不克了。”李嘉诚的座右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是孔老夫子的话。你看看真正的首富没有把富贵作为第一,而把道义作为第一。不义的富贵就像浮云一样,是不是真的像浮云?的确像浮云。我们看黄光裕赚了这么多财富,不就是浮云吗?最后能不能得到?能不能带走?因此李嘉诚宣布把个人财产的三分之一注入专门的基金会,作为慈善之用。在过去二十多年来他捐出约77亿元,其中64%用于内地的助教兴学、医疗扶贫和文化体育事业。他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说:“金钱不是衡量财富的准则,更不能决定生命的价值。”这是一个过来人讲的话。
《大学》里面讲道:“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所以君子先慎乎德,先在自己道德上扎根。有了德就有了人,有了人就有土,你看李嘉诚最明显:原来没有财富,很穷。但他有孝德,有了孝德就有人跟随。他能诚信,所以他的部下跟他几十年没有离开过。即使是公司在低潮的时候,也没有人跳槽。为什么?信是李嘉诚的德行。“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用在什么地方?还是回馈社会。所以德是根本,就像一棵树,根能够牢固,枝叶就能够繁荣。
和谐世界的问题早在2500年前就有结论了,《孝经》云:“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圣人具有大智慧,他们有至高无上的道德,他们的方法是什么?让天下都和顺,人民和睦,上下都没有怨恨,没有民怨,这不就是和谐社会吗?怎么做?就是靠孝道。“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是道德的根本。我们刚才说道德教育是唯一出路,从哪里教起?从教孝道教起。
(摘自《找寻中国精神》,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6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