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浅述论文_张林

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浅述论文_张林

阜宁县测绘队 江苏省盐城市 224400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规模不断的扩大,人们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更好促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得到较好满足,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要求,并且保障后续建筑物的安全有序运用,必然需要重点围绕着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不断优化,提升其管理效果。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表现出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应该在未来予以高度重视,加强质量标准化管理落实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建筑工程的需求量逐渐加大,与此同时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还应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采用标准化管理模式,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更加的科学、有效,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满足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需求。

1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要求分析

结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有效应用,其相对于传统施工质量管理模式确实能够表现出较强的积极作用,可以明显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效果,有效规避各个方面可能存在的明显违规行为。为了更好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效果,需要首先明确其基本要求,能够实现质量标准化管理的规范落实,首先,需要重点确保其能够体现出较强的标准化和规范性,这也是质量标准化管理的核心要求,只有能够完全符合国家相关规范以及具体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标准要求,进而才能够确保其管理具备更强实际效益;其次,还需要保障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能够体现出较强的全面性,应该促使其能够关注到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手段以及核心区域,更是需要加大管控力度;最后,在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中,还应该体现出较强的全过程特点,强化质量过程控制,达到“管理制度标准化、技术交底标准化、样板引路可视化、施工标示规范化、通病防治制度化、分户验收标准化、细部做法精细化、成品防护及时化”的标准要求。

2建筑质量标准化的作用

2.1加大对建筑安全文化观念的确立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历史特殊原因,造成了对建筑行业认识出现诸多偏差,只是单一片面的认为建筑工程施工属于低端粗狂型行业,并没能充分了解掌握其实质性与意义性。以往我国部分建筑企业管理发展还处于相对落后的传统阶段,对其施工安全管理更是不加重视,甚至抱有“可有可无、得过且过”的消极管理态度,对其日后的施工作业质量安全造成了极大的隐患威胁。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建筑行业计划体制改革突飞猛进。安全管理作为当下较为主流的学科方法日益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与重视。安全管理从单一的基础理论通过工程现场施工的磨砺,结合我国建筑工程安全保障的具体需求,已经发展成相对独立学科体系,将传统的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演化为具有现代化性质的安全文化,将这种文化观念进行树立与传递,有利于工程施工实际质量安全标准的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加快对建筑安全行为方式的创新

现阶段,建筑行业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基础性项目工程建设之一,对国家经济建设与百姓民生大计起着至关重要的关键作用,更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保障。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对其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更加重视,并提出了相关的规划措施与整改意见,将层次化的安全管理工程切合实际的落实到实处。这种力度的实施也改变了相关施工企业以往的安全观念,将过去的“应付防范”变成现在的“主动防范”;将过去的“应付处理”变成现在的“提前预防”;将过去的“不知所措”变成现在的“应急措施”,使建筑安全管理逐渐实现系统化、标准化与规范化,进而更有力于促进科学化安全管理的形成。

2.3促进建筑安全工作质量的提高

由于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的特殊性,继续标准化的质量安全管理模式。其中“标准”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对规范与措施进行相对的细化,提出最低限度保障的基本定标要求。因此,实现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可以提高工程安全施工作业。但由于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环境相对复杂,有其一定的流动性与固定性,对施工建材、施工工艺、人力资源、机械设备等缺乏统一的安全机制管理,进而对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的开展造成了较大的难度与阻碍。虽然荆棘密布,但落实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化势在必行,是现阶段乃至未来建筑工程施工的主流发展方向。

3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要点

3.1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开展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必须完善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一是在企业内部应由企业法定代表人牵头成立的推行工程质量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本项工作的严谨性、全局性和可持续性。通过设置该机构来制定和落实企业内部各管理部门及各岗位的职责,确保质量管理责任落实到人。二是制定可行性的企业质量管理目标,针对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修正和完善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制度。同时在企业层面上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部门,配备足量质量检查人员,加强企业对项目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力度。三是通过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奖惩考核机制及企业文化。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奖惩考核机制,并与员工的个人薪酬挂钩,从而提高全体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责任感及归属感,通过加强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内容和方法,避免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走马观花和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发生。

3.2要关注进场材料的质量管理问题

加强进场材料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一些新材料的推广使用问题也值得关注,如果材料管理不到位,材料不符合规范标准的要求,将会给工程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目前大多数施工现场在工程材料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材料进场质量检查验收不够严格,一般都是先进场再检验,或仅限于厂方提供的合格证明等;二是材料进场保管并未完全按要求分类进行存放,未对材料的保质期定期检查,尤其是露天堆放的材料。例如,钢筋堆放露天时间过长造成生锈等问题,保管不善必定会影响工程施工质量。

3.3图纸会审标准化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标准化管理中,为了更好提升其后续施工操作的标准化效果,需要首先从图纸会审入手进行标准化控制,能够较好发现设计方案中存在的明显缺陷,进而予以标准化控制。具体到图纸会审的标准化控制中,需要围绕着平面图、剖面图以及立面图进行详细全面审查,避免出现任何遗漏问题,对于借助于BIM等技术进行设计的工程,更是需要在建筑信息模型中进行详细审查,确保各个参数指标以及处理方式符合当前我国建筑施工标准和规范的限定要求。结合图纸会审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问题和缺陷,还需要针对设计方案进行二次深化设计,保障其可以在后续施工中具备更强的可行性效果,能够辅助技术交底工作的落实,形成图文并茂的交底效果,规避后续施工操作中可能存在的任何违规行为。

结语

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稳定实施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应是所有建筑企业肩负的重大责任,对此,建筑企业要身体力行落实好住建部《通知》精神,努力提升整个行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魏劲松.工程监理标准化管理程序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9).

[2]周敏玲.浅析建筑工程监理的发展与特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1):2575—2575

[3] 赵晓东.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监督管理与对策[J].科技展望,2017,26(27):158.

论文作者:张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浅述论文_张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