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广泛运用,不仅在电气工程的未来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提高了该工程的工作质量,使得电气工程的运行更加安全与稳定,从而受到电气领域的普遍认可。目前,在电气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完善下,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气工程;融合运用
当前,国内社会经济的迅速进步带动了各方面技术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国内各电气工程当中得到了更为普遍的应用,实现了电气系统智能化、自动化控制与调节外,保障了有关设施运行管理的稳定性、安全性,并促进了国内工业生产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的生产、生活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变得更为关键。
1电气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及其构成
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内容有接收有关装置信号传输的专门部分、对接收信号做出及时处理的部分、对电气设备有关信号进行输出的组成部分。另外,发电厂与变电站等执行终端和调度控制端为该系统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但电气系统的此两个构成部分却拥有完全不同的工作内容,其根据顺序实现自身的工作内容,进而对整个电气系统的有效数据做出分析与控制。具体而言,其工作内容如下:首先,收集执行终端系统的运行信息和有关参数,进而由调度完成此部分作业;其次,对取得的电气系统的运行情况做出准确的预测和详细的剖析,此部分工作需要由控制端操作;最后,就是在电气系统控制端对其进行预判并形成计划指令后,再把有关设备的处理及参数调整等指令传递至执行终端,目的是保证按时、顺利完成测控任务。除此之外,电气系统的自动化系统具备遥信、控制、调整及遥测四项基本功能。
2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的应用前景
科学的发展,技术的革新,推动了电气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和应用,给我们的生活、生产提供了极大便利。像我们现在出门乘坐的轻轨、地铁等交通工具已大都是电气控制,住房建筑中的电力、排水、消防也都是智能控制,农业生产中的大棚技术和无土栽培等也都通过电气自动化来实现实时监控,而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也大多是电气自动化。可以说,电气自动化已无处不在,成了我们生活生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是通过调控完成的,其完成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持,所以只有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辅助功能才能使电气自动化更好的发展。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只有通过高效的数据收集处理才能保证其稳定运行。另外,电气自动化结构的多元化使其运行中会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要想降低风险,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引入科学科学的安全方案,从而降低电气自动化运行中非安全领域的成本投入。
3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运用
3.1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电网调度自动化是电气工程中使用电气自动化最有效的一条途径。通过对这种模式的运用,能够对整个电网的发电与供电工程进行保障,以此让电气工程实现自动化管理。在具体的运程中,主要是以下方面:①保障电网监控工作稳定运行,保障电网的运转方式连接性与安全性。这项工作需要经由电力系统调度方面的专业人员进行,主要是对电网系统中电压、负荷、周波以及潮流等相关的指标进行全面监管和控制。在控制方面还有计算机控制系统。在整个电气工程中的供电、配电以及发电等相关的作业都是由计算机系统进行控制,其中包含控制程序编程、控制软件应用等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指标能够对电力系统运行的情况进行真实的反映;②在使用电气自动化系统对电网运行时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处理与解决。在此基础上保障电网运行状态的更加稳定与安全,进而保障人们的正常安全用电。
3.2在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中的运用
把电气自动化技术融合到发电厂的分散测控系统时主要运用的结构是分层分布结构,该结构主要包含太网、工作站等各个分单元。在这些分单元中,工作站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提供人工以及计算机的接口,所以把工作站分为两个部分,即工程师工作站和运行员工作站。其中,运行员工作站在运行期间主要是从过程控制单元中接收有效的信息,并接收工作站所发送的命令,与此同时,工程师工作站将做工程师的设置与维护工作,事实上,运行员工作站和工程师工作站的完美结合将是实现工作站功能的重要保证。在进行过程控制单元上,电气自动化的关键作用在于在生产过程中的直接应用,并对电气系统设备在运行期间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控制,从而完成对整个生产过程的有效监控。
3.3应用于变电站
目前,我国用电情况多元化,不同场所对于用电量和所用电压的要求各不相同。变电站需要按照各个用电场所的需要完成不同电压的配送。所以,变电站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和不可预知的危险,自动化控制系统能规避人工触电的风险,节省人力物力,不仅提升了生产的安全性,还降低了运营成本,进一步提高了变电站对电力控制的智能化水平,从而提升了变电站管理自动化和运行自动化的效果。电气自动化在变电站中的应用实现了多学科、多技术的交叉融合,主要涉及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变电站中的自动化系统具有智能化和集成化的特点,它可以优化和重组信号管理系统、自动化装置、测量装置和继电保护装置等,利用先进的电子金属对变电站的线路和设备进行全面监控测量和实时检测,这些数据会被整理并存储在计算机中,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查看和分析。
4推动电气自动化发展的策略
为了能够实现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就需要重视电力系统中开发平台的建设,在现阶段的电力系统管理程序中,其主要就是在开发平台或者国外的电气控制平台当中,在这当中,由于开放平台有着一定的局限性,程序的功能很难全面的体现出来,所以,在电力自动化管理平台当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缺少相应的针对性平台,和我国各个部门以及企业之间的业务发展不是很适应,因此,对于电气自动化的发展需要将对平台建设的重视。其次,在电气自动化发展实际当中,也需要加强人员思想认识的提升,尽管现阶段电气控制水平技术的发展以及管理系统自动化水平获得了很好的发展,但是在这当中也需要加强人员的有效控制。因此,在电气系统实际活动中,人员是主要的主体,在整体的管理平台设计中一定要加强人的工作方法以及思维的重视,从而将操作程序进行提高,确保人性化设置,以此来将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行提升。
5结语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促进国家建设发展的基础性技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电气工程领域的应用,有效提高了电气工程对电的控制力,推进了电气工程向自动化控制的智能化方向快速。但是,今后我们还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继续优化技术手段,进一步扩大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发挥电气自动化的优势和潜能,不断探索适合于我国电气工程发展的应用模式,推动我国电气工程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丽.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7):196.
[2]林鹤,朱俊龙.浅析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3):84.
论文作者:鞠立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电气自动化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变电站论文; 电气论文; 技术论文; 工作站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