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北林业局医院 黑龙江鹤岗市 154212
【摘 要】目的:浅谈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和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近年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的11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并对其护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冠心病心绞痛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来自多个方面,需要认真分析总结并给予相应的防范对策。结论:明确岗位职责、健全规章制度,增强法制观念、规范护理记录,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护理水平,改善服务态度、加强护患沟通,改善病房环境、强化安全管理,对有效减少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至关重要。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
心血管内科护理是医院中具有高医疗风险的疾病之一,其相关疾病具有突发性和多变性的特点,使得护理更有其特殊性,进而导致护理风险伴随着整个医疗活动的全过程。随着人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提高,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而且,患者大多病种复杂,病情较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同时也是医疗纠纷高发的科室之一,使得其护理也具有较高的风险,容易因护理不当而引发法律纠纷。因此,认真剖析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探索相应的防范对策,提高护理人员的抗风险能力,是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面前的首要任务。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心血管内科患者115例,男69例,女46例,年龄43-81岁,平均59.7岁。其中高血压冠心病59例,心肌梗死56例。对所有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1.2问卷调查方法
选择2014 年10月-2015年10月之间,我院所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115例,采用本医院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包括患者自评、医院管理、护士评价三个项目。在问卷填写前对填写者进行培训,并在工作人员监督下完成问卷填写,最后100%回收,缺填、漏填问卷视为无效问卷,本次问卷的信度、效度良好,且回收问卷均为有效问卷。若选项中的一项被评为不合格(如专业技术水平低下、设施缺陷、配合度弱等情况)则统计为患者、医院或护理人员为不安全因素,将相关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学分析,总结并归纳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1.3护理方法
心血管内科护理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更是影响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所以在老年人护理过程中,心血管患者一定要做好护理的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来讲,患者需要要注意防暑降温,还要保持情绪稳定,起居要有序。同时,生活要有规律,节制饮食、戒烟、忌烈性酒、适度活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冠心病患者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黑木耳、豆制品,可适当吃一些瘦肉、鱼类,尽量少吃过于油腻或高脂肪食物。为防止心肌梗塞的发生,如遇剧烈的心绞痛,如持续时间较长,未见缓解者,应高度警惕心肌梗塞可能,必须立即去医院急诊为妥。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在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来了统计学软件SPSS15.0,并进行了通过统计学软件的分析结果χ2检验。通过统计学软件的检验我们发P<0.05,本研究数据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来自多个方面,需要认真分析总结并给予相应的防范对策。在我院所收治的这115例患者中,治愈恢复的患者约为50例,病情有所改善的患者为43例,其余22例患者均被证实死亡,说明该病的死亡率还是蛮高的。为了避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我们需要对患者进行悉心照料,尽量避免护理过程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3.讨论
3.1护理人员的不安全因素
由于心内科护理人员中的工作量较大,大多数护士长期超负荷工作,精神紧张度高,容易产生厌烦心理,服务态度差,甚至出现差错事故,导致护理纠纷的产生。加上个别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不足,其法制观念、安全意识达不到社会及人们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部分护士不能和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没有对其护理行为履行告知义务,这也是导致护理纠纷的主要原因。此外,护理记录作为司法鉴定的法律依据,其书写规范与否也是比较突出的风险因素。
3.2患者自身的不安全因素
护理工作是一项需要护患双方协同参与的活动,因此需要得到患者的密切配合与大力支持。由于心血管内科中的很多疾病的病情变化快,随时会有生命危险。而部分患者未能严格执行医嘱,未经告知就私自离开病房、医院,有时请假后也不及时返回,使得外界很多不确定因素导致患者旧病发作,给下一步的治疗和护理均带来不安全隐患,使得护理风险明显上升。此外,由于部分患者和家属对心血管内科疾病缺乏认识,对治疗效果要求过高,一旦患者出现病情恶化,就把责任完全推给医护人员和医院,从而失去了及时治疗与抢救的时间,进而引起法律纠纷。
3.3医院的因素
我院心血管内科的病房床位多、相对拥挤、噪声大,特别是在夜间治疗操作时容易影响到患者的睡眠,使患者对环境因素产生很多抱怨。同时,医疗费用是院方不安全因素较为突出的问题,由于心血管内科治疗的费用一般较高,护士在催款时的语气不当易导致纠纷。此外,患者对有些医院的护理规章制度不太理解,对医院饮食不满意,做检查时的等待时间偏长等因素均可能引发纠纷。
3.4应对措施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是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差错事故的关键。全体护理人员应清楚各自的职责权限,特别是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和相关操作规程等均应严格遵守。同时还要增强法制观念,规范护理记录;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护理水平。我们还需要应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和谐的休息环境,这就要求医护人员要以身作则,从我做起,坚决杜绝医源性噪音,充分发挥主人翁的作用,对影响患者休息的各种现象要委婉制止,树立良好的医护形象。总之,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应在充分认识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健全规章制度,增强法制观念、规范护理记录,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护理水平,改善服务态度、加强护患沟通,改善病房环境、强化安全管理,杜绝各种护理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梁秀萍.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外医疗,2014,31(31):182-183.
[2].龙姝伶.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2013,6(1):109-110.
[3].周柳嫦.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5,7(16):197-198.
论文作者:王玉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4
标签:心血管论文; 患者论文; 内科论文; 不安全因素论文; 问卷论文; 医院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