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超前到滞后:中国农业改革开放的轨迹分析_农业论文

从超前到滞后:中国农业改革开放的轨迹分析_农业论文

从超前到滞后:中国农业改革开放的轨迹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超前论文,中国农业论文,改革开放论文,轨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众所共知,在中国近20年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样一条轨迹:农业曾一马当先,破坚冰,开航导。然而,当改革开放发展到大跨度、高层次、纵深化的时候,蓦然回首,却发现农业改革开放迟滞延宕、步履维艰,农业经济连续10多年停滞不前。

一、中国农业在改革开放中曾一马当先

1.率先冲破“大集体”的禁锢,实行包产到户。通过1978、1979年小范围的农业改革试点,在1980年9月中央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后,短短两年多时间,农业彻底冲破“队为基础、三级所有”的“大集体”禁锢。1983年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4.5%,强制性制度变迁初步获得成功。

2.率先冲破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有计划的市场调节。农业改革旨在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防线,发展商品经济,使农业生产经营和各种生产要素进入市场,由市场按竞争规律进行配置。至此,计划经济的缺口首先从农业撕开。

3.率先冲破平均主义,实行多劳多得。改革开放前,分配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一大、二公、三拉平”,这种分配体制打击了先进,保护了落后,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脱离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家庭联产承包制,首先矫正扭曲的分配方式,打破农民长期固守的“大锅饭”,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为按要素分配走出了关键的一步。

4.率先冲破封闭的国门,走向贸易一体化的国际大市场。改革开放后,我国农副产品以巨大的比较优势迅速在国际市场上占了一席之地,为国家赚取了大量外汇,为其他产业的发展积累了资金,为我国经济纳入国际大循环拉开了序幕。

中国改革开放首先在农业取得成功,为全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二、目前中国农业改革开放滞后的表现

1.在全国招商引资中,农业所占份额越来越小。截至目前,全国批准成立的“三资”企业27万多家,实际利用外资1400多亿元,规模居世界第二位,但投入农业不足10%。

2.在全国引进的技术和人才中,属于农业的几乎没有。由于对农业改革开放存在认识误区,从改革至今仍未建立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的良性机制,同时,从事农业的机会成本高,技术成果转化慢,农业部门比较利益低,从而导致农业引进技术和人才几近空白。

3.“均田制”已成为阻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一大绊脚石。由于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尚未建立,以固定的“均田制”为统一模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没有解决生产、交换、消费领域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土地使用权封闭性、凝固性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与高速工业化的矛盾,与日益发达的大市场的矛盾,与生产性积累和吸纳先进技术、人才的矛盾根深蒂固,阻碍了农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4.市场始终未能成为配置农业生产要素的主要手段。其中之一就是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严重滞后,尤其是土地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和技术市场已远远滞后于农产品商品市场的发展,农业仍游离于市场。

5.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法还是原来催耕催种的老一套。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使农户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但是中国封建传统既悠久又顽固,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在广大农村有深厚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再加上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模式的熏陶,广大农民与基层干部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市场意识都不能与新体制相适应。其一,农户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成为微观经营实体,农户对政府依赖程度相当高。其二,很多村级组织观念没有更新,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着行政职能的角色,经营方向选择,粮食和棉花的分配、销售方式确定,施肥、施药的指导等均带有很浓厚的行政指令色彩。

6.政府对农业的调控仍是直接调控,经济杠杆始终未能发挥作用。农业改革开放历经17年,但政府仍然直接调控农业:主观臆想的粮棉价格;指令性的商品粮基地;刚性的农产品结构;单一多环节的农产品流通渠道;扭曲的农业利润分割方式;脱离资源优势的农产品加工项目,等等,都是由上级政府直接下达给下级政府,形成“金字塔”般的调控体系,农业对市场和市场对农业的影响甚微。

农业改革开放滞后对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和全国改革开放的整体推进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是“二元经济结构”构筑了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贸易壁垒,使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不能在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正常循环,加速发展的工业受农业“瓶颈”制约,“李嘉图增长陷井”日趋明显。

二是农村市场发育不完善,市场体系不健全,价值规律被扭曲。农业生产要素不能在边际收益相等的条件下在所有农户之间自由流动,优化配置。

三是农业集体生产的统一指挥者与农户之间存在信息非对称性,一则导致农村集体经济萎缩,集体组织和制度缺少创新;再则导致农户生产经营决策权受行政干预过多。农业微观经营主体缺位,农户缺乏独立的人格。

四是宏观调控手段弱,内容过多,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随意性强,有时过度,有时软弱;有些环节过度,有些环节软弱,导致农业经济起伏不定,市场波动很大。

五是城乡剪刀差、工农产品剪刀差进一步加大,农产品购销倒挂,从农机会成本进一步上升,农业比较利益持续下降,导致农业资源、人才外流。

六是农业招商引资极度匮乏,不能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对农业进行深度和广度开发,不能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不能对传统的耕作制度、经营方式、产业组织进行创新,阻滞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跃进。

三、农业改革开放的局限性、不彻底性及其根源

(一)农业改革开放的局限性、不彻底性、不配套的具体表现。

1.虽然分田到户,但是土地使用权却不能自由流转,生产经营决策权受国家产业政策制约过多。“家庭联产承包与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两权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问题,但是在改革开放深化的过程中,“两权分离”还有不尽人意之处。一个突出问题是土地产权及其派生的权能主体缺位,使用权不得自由流转,农户经营决策权受国家所有权主体的直接约束。事实上,家庭经营不过是原来大部分生产队单一经营格局的简单衍生化形态。

2.虽然农产品实行市场调节,但粮棉等主要农产品却采用“双轨制”。无论分配还是流通,计划经济的色彩都很浓,现国家还控制着70%的粮食和全部棉花的流通与分配。

3.虽然有农民外出打工,但是标志着地位和身份的户籍制度与城乡分割的身份管理依然把农民拒之门外。许多在城市有栖身之所,有稳定收入的农民,依然被视为盲流,其工作、子女就业、读书都受到岐视,更谈不上享受社会福利。

4.虽然打破了集体“大锅饭”,但是农民负担这个大锅饭依然压得农民喘不过气来。虽然中央三令五申强制减负,但是农民的负担却有增无减。这些负担基本上是按人头收取或按田亩摊派,是一种深层次的“大锅饭”。

5.虽然提出“党政分家”、“政社分开”,但是政府依然利用其代理人——村自治组织,对农民扮演着行政领导的角色。不断干预农民的生产经营决策,使微观经营主体被掩盖或替代,农户缺少独立的人格,对村自治组织依附性强。

(二)农业改革开放局限性、不彻底性的根源。

1.大部分农产品以市场为取向,控制粮棉等主要农产品,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利益分配问题。一是国家和农民的利益分配问题,即“取与予”、消费和积累之间的问题;二是工业和农民的利益分配问题,即以农育工或以工哺农的问题;三是流通环节和农民的利益分配问题,即如何解决全国几百万粮食系统职工、棉麻系统职工的就业问题。三方面的分配格局,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只好继续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使农民无法以平等微观经营主体的身份取得社会平均利润。

2.“分田到户”但禁止土地自由流转,这涉及到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现行的“均田制”不仅要求具备经济功能,更需要为经济当事人提供社会福利和生活保障功能,允许土地自由流转,由市场配置,在二、三产业极不发达的情况下,必然会使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形成大土地所有者,造成农村严重的两极分化,使大部分农民失去公平的社会福利和生存、养老保障。

3.彻底改革城乡户籍制度,涉及到农民与工人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如果取消城乡户籍界限,农民自由到城市谋生,从而形成庞大的产业后备军,加重了城市工人就业压力、工作压力,使本已饱和的城市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劳动力价格下降,工人收入降低,另一方面,进城的农民加大了城市负担,分享了城市工人的社会福利。

4.实行政社分开,涉及乡村干部与农民的利益。目前,乡村党政部门机构臃肿,冗员过多,如果政社彻底分开,必然要精简机构,裁撤冗员,而精简干部的分流更难,因而这部分干部依然要农民养着。

综上所述,农业改革开放滞后,难以进一步深化的根源就是利益分配问题。

四、深化改革开放的措施

1.正确对待工业化中期农业发展、改革、开放的问题。要把工农业放在整个大局中来考虑,不能顾此失彼。工业化中期,在利益上,要坚持工农各自发展,不应以工哺农或挖农补工。要把工业化、农业发展、城市化看成是关系改革开放的三篇大文章,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前进,配套发展,否则哪一方面的改革孤军深入都将难以为继。

2.积极拓展农业利用外资的渠道。要积极拓宽农业利用外资招商引资的力度,引导外资流向。一是除直接利用外国金融资本外,还可利用外国生产资本,直接投资农业生产项目、农产品加工项目。二是招商引资充分发挥地方、企业、农民的积极性,提倡直接招商引资,从事营利性外向型农业开发,发展创汇农业,使农业经济技术国际合作充满活力,从而形成资金滚动良性循环,以外促内全面提高的新格局。三是经营方式可象工业一样建立“三资农业”,还可以搞一些股份合作农庄和股份责任农场。

3.下大力改善农业投资环境。一是完善农业投资法规,特别是完善外商、国有工商企业投资农业的立法。二是实施保护政策。完善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才能激励国内外更多投资者进入农业领域。三是实施优惠政策。因为农业投资风险高,效益低,没有特别的优惠政策,不要说外商,就是国内的投资者也不愿涉足。四是加强硬件建设。大力发展农业地区的能源、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五是注重软件建设。农业投资“软件建设”主要指对农业税费的管理,一定要规范化,要坚持只收税、不收费。

4.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深化农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的改革。农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以市场导向为基础的宏观调控机制。农业宏观调控和市场导向是农业运行机制的两个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方面,宏观调控以市场导向为基础,市场导向又要依靠宏观调控,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有可能把农业引向良性循环的轨道。城乡管理体制的改革:一是改变集体经济组织的功能,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一分为二,一个为纯经济组织,一个为处理日常事务的自治组织,互不干预,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二是改革户籍制度,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分流提供内在动力,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科研人员下乡、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有助于最终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的格局;三是改革城乡分割的局面,使物资流、人才流、信息流、资金流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在统一的市场上优化配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允许土地使用权有偿自由转让,提倡适度规模经营和专业化生产,走种养加、农科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产业化道路。积极而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将农村依靠土地均包格局的社会保障功能转变为依靠集体组织和社会保障等方式的社会保障功能。采取“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形式多样、农民自愿”的原则,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地兴办养老、医疗、财产、生育等保险。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对粮棉等主要农产品价格由市场决定,但面对农业组织化程度低的现状,必须规定最低限价以保证农民获得平均利润。另外,要完善国家和地方的粮棉储备制度和风险基金制度,以便及时吐纳,平抑物价,稳定市场。乡镇企业的改革:一是明晰产权,从法律上明确乡镇企业的产权主体,大力推进股份合作制、股份责任制。二是彻底和乡镇行政组织脱钩,使之成为独立的经营实体。三是理顺乡镇企业存量资产和增量资产的产权关系,把好资产评估关,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四是把乡镇企业发展与农村小城镇建设及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在交通条件较好,基础设施较好,人才、技术和资金比较集中的城镇,建立工业园小区、科技园小区,重点发展农业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以工补农,以工建农,以工哺农,从而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5.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农业工作的方法。基本准则就是要尊重价值规律,按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组织发展农业经济。农业改革开放要建立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宏观调控体系为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

6.设立农业开放区,以起示范和带头作用。在改革从“体制外”推进到“体制内”,已进入以旧体制的核心部分为对象的“攻坚”阶段以后,建立若干个农业改革开放开发区很有必要。一是可以避免一哄而上、一哄而下造成重大的损失,二是能够起示范带头作用,三是成为改革政策的试验区,成为培植新增长点的摇篮,四是符合“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农业改革开放的原则。

标签:;  ;  ;  ;  ;  

从超前到滞后:中国农业改革开放的轨迹分析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