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会计——将环境因素纳入管理决策中

环境管理会计——将环境因素纳入管理决策中

谭键维[1]2007年在《战略成本导向的环境管理会计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的人类社会在取得巨大物质成就的同时,却让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近30年来,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全球环境破坏态势愈演愈烈,环境保护运动蓬勃开展,环境问题得到强烈关注的社会背景下,以环境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石,环境会计应时而生、应需而生。企业对环境负责能带来战略竞争优势这样一种认识逐渐形成,再加上会计参与环境管理的特殊优势,促使环境会计研究深入了一个新的方向——环境管理会计。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环境管理会计和战略成本管理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可持续发展、环境经济学、战略管理等理论为基础,从环境管理会计的内容体系和实施现状出发,分析了其与战略管理和成本管理之间的耦合性。然后将战略管理与成本管理的方法和思路融入到战略成本导向的环境管理会计体系中,构造战略成本导向的环境管理会计的实施框架,实现其在理论上的创新。最后,从实施战略成本导向的环境管理会计的环境要求与实施案例两个角度,分析并给出了我国企业实施战略成本导向的环境管理会计的政策建议李晗。本文的创新观点:(1)构造了战略成本导向的环境管理会计框架。(2)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给出了政策建议,试图对微观企业环境管理行为提供帮助与指导。

郑玲[2]2011年在《基于生态设计的资源价值流转会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施环境战略和低碳经济的要求,推动了环境管理会计和环境成本核算的发展。对此,学术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众多理论与方法,然而,由于未能找到直接的成本动因,环境管理会计及环境成本核算仍不能为企业环境经营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生态设计作为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问题的一种有效技术方法,不仅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而且对其成本的形成和物质流与价值流的优化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将生态设计思想与方法引入资源价值流转会计,进行知识嫁接、理论融合和模式创新,目的是通过多学科的集成研究,构建基于生态设计的资源价值流转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通过企业资源流转物质流和价值流路线的优化,实现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内外部成本的整体降低、产品性能和价值的提升以及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的提高。这对于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实践应用价值。环境战略的实施只有与企业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才能得到企业的认可并产生持续影响。因此,如何让企业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以积极的愿景达成良性的环境保护行为成为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本文立足于微观的企业层面,结合生态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跨度研究其资源价值流转的核算、评价与优化控制问题。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生态设计和资源价值流转会计分属不同的学科范畴,但两者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和目标追求,本研究通过分析其互动机制和逻辑关联,在两者之间建立全面对接,构建了基于生态设计的资源价值流转会计逻辑框架。以此为基础,本文的研究沿着成本上衡量并挖掘相关数据、经济上进行效率评价分析、方法上进行优化控制的逻辑路线展开:基于生态设计的资源价值流转会计核算模型,将核算边界由企业系统扩展到产品系统,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将企业资源流转的内外部成本由叁类拓展为八类,形成既界限分明又全面综合的成本分类体系。该体系可为衡量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资源损失与环境污染程度提供更具相关性和更为准确的成本信息;评价体系在融合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特征和企业资源价值流转评价原理的基础上构建而成,包括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资源价值流转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基于生态设计的资源价值流转因子分析模型两部分。前者使企业及相关人员从总体上把握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资源价值流转状态及产品生态设计的水平;后者通过构建资源效率、经济效率、环境效率等核心评价指标,针对产品性能、价值以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等进行具体评价和分析,揭示产品生命周期资源价值流转的症状及潜力所在;生态设计优化控制策略对资源流转的物质流和价值流的影响既有协同性又有冲突性。如何在其间实现最佳权衡是实施优化控制策略的关键。本文以构建PCEI总体循环模式为基础,设计了八条具体路径,将不同的优化控制策略和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相结合进行描述,便于管理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抉择,最大化其协同性同时化解其冲突性,循此可实现企业资源流转物质流和价值流路线的不断优化,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同共生。本文是集多学科理论与方法进行的集成研究。其创新之处主要是用生态设计的生命周期思想扩展资源价值流转会计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空间,将生态设计的物质流分析和资源价值流转会计的价值流分析进行集成研究。主要创新内容包括理论框架的构建、核算模型的扩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创建等叁个方面。

高岩[3]2011年在《循环经济下企业环境成本的计量及信息利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为之付出的环境成本代价正成倍递增。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应运而生,它涉及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发展,尤其要求在经济发展中必须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它为可持续发展找到了具有应用价值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将环境作为一种成本纳入到价值分析的系统中,使传统价值链向循环经济价值链转变。在循环经济模式下,环境成本成为影响企业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环境成本进行有效计量,可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继而实现其既定的发展战略,满足经济发展过程中决策与控制的现实需要。针对循环经济下的环境成本计量问题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环境成本理论,提高环境成本计量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决策相关性,从而为企业提供优质的环境成本信息,促进其制定并实施有利于企业和社会共同协调发展的战略决策。对环境成本的理论分析及计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于循环经济下企业的经营运作及战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循环经济、环境管理会计、环境成本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结合循环经济的特点,对循环经济下的环境成本进行重新定义,并分析其内涵、外延和分类方法,总结出环境成本的特点,分析论证了环境成本信息的价值。其次,将循环经济和价值链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二者的统一性,并基于循环经济对价值链进行重构,探索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对于环境成本的信息需求。再次,对环境成本的计量问题进行全面分析,阐述循环经济下环境成本计量的意义,并对循环经济下的环境成本计量方法进行设计。针对循环经济外部和内部价值链,分别运用投入产出原理和作业成本法对环境成本加以计量,以此为循环经济下企业的各项决策提供全面、有效的环境成本信息,并说明环境成本信息在企业成本控制、经营决策、投资决策和战略决策中的需求和利用方式。最后,运用前述的环境成本计量方法,结合具体案例,对计量的结果信息加以综合利用和分析。

张亚连[4]2007年在《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瞬息万变,企业管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处理企业现实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均衡是每一个管理者必须首先考虑的课题,而生态环境管理作为均衡现实与生态环境的载体,自然而然地冲到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前沿。不容置疑,同企业其他管理一样,企业生态环境管理也需要会计。但目前的企业会计只能对那些可以被计量的东西加以确认,只是一种注重企业经济成功或效率最大化的传统会计。对于生态环境管理而言,如果会计所描绘的基本要素有所遗失的话,依此来作为行动和决策的基础肯定是具有误导作用的。现在的资源和环境危机实际上就是以经济成功或效率为衡量标准进行决策的结果。在相当大程度上,会计构成了这种成功或效率评价的主要基础,因为会计就相当于一个记分员,这个“分数”并没有考虑生态环境因素。资源和环境危机是我们传统会计处理方式下的一个必然结果,传统会计对于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理应承担着重大的责任。鉴于此,可以认为,传统会计已不能适应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建立适应企业生态环境管理要求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这种认识,本论文试图从生态经济系统这一研究视角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进行研究,希望通过该研究,既能体现现代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先进性和超前性,又为企业环境管理的实践工作提供可操作性的指导。本论文在回顾和整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适当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环境管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相关理论,将现代管理会计的一些基本思想和方法融入到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中,通过对现代管理会计方法的改进和与企业生态环境管理手段相结合,使企业在决策、控制和业绩评价等活动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最优和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本论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既立足于已有研究成果的归纳和总结,更着眼于现代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力求本研究成果能对这一会计新领域的早日成熟有所贡献。全文共分为七章,各章的内容梗概如下:第1章介绍本文写作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简要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本文的研究方法、基本思路、逻辑结构及主要创新点与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交代。第2章主要考察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的历史演进。首先从经济学的角度讨论了“生态环境”概念的内涵及外延,并以此为基础,对管理会计的历史发展进程进行了回顾,以探索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接着对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产生的背景及研究现状分别进行分析和述评,归纳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然后对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的内涵进行透析,并设定了其所涵盖的基本框架;最后对几组易混淆的概念进行探讨。第3章主要研究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框架。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框架中的理论基础、目标、特征、原则、内容等基本要素的梳理、阐释或重塑,本研究认为,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搭建了其理论研究框架的基石;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目标是建立其理论研究框架的逻辑起点;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的特征是构建其理论研究框架中的知识体系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的原则是构建其理论研究框架时所需遵循的准则;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的内容则是构成其体系运行的中介,主要包括基于生态经济系统的决策、控制和业绩评价等叁大领域。第4章主要探讨在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中如何进行基于生态经济系统的决策。首先对基于生态经济系统的决策风向标——环境成本的概念、分类和作用进行了探讨;然后提出以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成本评估作为基于生态经济系统的决策方法,并对此决策方法作了较为详细的应用分析;最后以具体的实施案例结束对本章的研究。第5章主要探讨基于生态经济系统的控制的一些基本理论、程序开发及方法。本章的思路是逐步阐述以下基本问题:第一,简要阐释了控制概念,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基于生态经济系统的控制的动因分析,并从生态经济系统角度阐释了成本控制的真正内涵;第二,以产品生命周期环境成本为内核,分析和阐述了开发基于生态经济系统的控制程序的可行性、特点、基本步骤及应注意的问题;第叁,以产品生态设计作为一种前瞻性的生态控制方法,阐述了产品生态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针对产品生命周期的资源、制造及弃置等阶段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了生态设计的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第6章主要研究在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活动中如何实施基于生态经济系统的业绩评价问题。在对企业的“叁重盈余”业绩、环境业绩和经济业绩的概念及特点进行认识和考察的基础上,首先界定了对基于生态经济系统的业绩评价(即进行生态经济效率的评价)的内涵,紧接着讨论了两类应用较为广泛的业绩评价方法:单一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并对几种常见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综述。然后对生态经济效率评价方法做出基本选择,即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企业环境业绩,功效系数法和综合分析判断法综合评价企业经济业绩。最后以制造型企业为例,着重对生态经济效率评价体系的框架进行设计,并分别构建企业环境业绩评价指标和经济业绩评价指标的参考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基于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的企业环境业绩综合评价模型,并予以初步应用。第7章主要分析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的实施现状和相应对策。本章立足于我国现实,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国企业环境管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寻求实证支持,旨在通过从客观的角度描绘出我国企业环境管理的现状及我国企业传统管理会计缺陷的深层原因进行分析,促使企业加强对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的关注及实践,并花费一定的笔墨指出我国企业运用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构筑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系统顺利运行的支撑环境所应采取的相应对策。本研究的主要贡献有四:其一,对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的若干相关概念进行了理论上的阐释和界定,以便准确把握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和理论研究框架。其二,对生态经济系统内涵进行了剖析,从而赋予可持续发展在微观领域的新内涵,为本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其叁,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分析框架,以利于后续研究的展开;基于环境成本的相关研究,尝试性地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成本评估的决策方法以及产品生态设计这一前瞻性的生态控制方法;设计了生态经济效率评价系统的框架结构及评价指标的参考体系,并建立了基于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的企业环境业绩综合评价模型。对于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系统的正常运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四,在应用问卷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对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的前景进行了实证分析,进而讨论了构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系统顺利运行的支撑环境所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冯歆[5]2008年在《公司环境管理会计研究》文中认为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后,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环境持续恶化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随着各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与环保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公司面临的环境风险越来越大,公司必须将环境保护和对环境污染的预防与治理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管理会计工作也应当适应这种需要,研究与环境相关的成本会计、投资决策和业绩评价,环境管理会计应运而生。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回顾了环境管理会计的产生过程和当前发展,系统介绍了环境管理会计的研究框架,然后重点就考虑环境因素的公司投资决策和业绩评价问题进行了探讨。在考虑环境因素的公司投资决策方面,建立了相关的目标和模型,提出了投资方案综合效益指数这一概念。投资方案综合效益指数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公司投资方案的经济、环境、社会叁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评价的总体综合指标,以其最大作为项目投资决策评价的目标。通过建立考虑环境因素的公司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体系,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针对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考虑环境因素的公司投资决策进行评价。在考虑环境因素的公司业绩评价方面,建立了由环境守法指标、资源消耗指标和污染物产生指标等主要指标构成的公司环境业绩指标,并应用考虑环境影响方面的综合计分卡的方法,对考虑环境因素的公司业绩进行评价。最后重点分析了环境管理会计在我国公司推广应用的巨大作用和意义,以及在我国国情基础上环境管理会计推广的难点和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建立了合理的考虑环境因素的投资决策模型、初步构建了公司环境业绩评价指标以及提出了考虑环境影响方面的综合积分卡。

冯娟[6]2013年在《关于企业环境管理系统的思考》文中提出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但是一直以来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目前,环境条件的不断恶化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可持续发展观要求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共同发展,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不仅是资源的主要消耗者,还是污染物的主要生产者,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环境责任,在追求经济业绩的同时提高其环境业绩。环境管理系统是企业管理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进行环境管理的工具。通过建立环境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将环境纳入到管理决策当中,完成其环境目标。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要阶段,环境问题严重,生产中存在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等问题,某些企业虽然建立了环境管理体系,但是没有真正将环境目标转为内部经营管理目标,环境管理体系流于形式。本文首先对目前世界上应用比较广泛的叁种环境管理系统ISO14001、IEMS、EMAS进行了介绍,并通过比较分析,发现随着环境管理体系的不断发展,其计量工具从无到有,并不断进步。本文全面比较了全成本法和物量流成本法,通过案例说明物量流成本法对环境管理系统实施的促进作用。最后,结合物量流成本法在日本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企业建立环境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郭晓梅[7]2001年在《环境管理会计》文中研究指明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由于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无限制地滥用资源,随意向外界环境排放污染物,导致了环境的不断恶化。近叁十年来,环境恶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在环境经济学的指导下,许多国家的政府纷纷采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对企业滥用资源的行为进行干预。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使人们对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有了新的认识。1989年,皮尔斯(Pearce)在(绿色经济蓝图》中首次阐明了将环境因素融入政府的政策和企业的经营之中的重要性。政府对环境的管理,除依靠法律和经济手段外,还依赖环境技术的进步,即由尾端治理技术向综合治理技术转化,实现全面控制,鼓励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企业的利益关系人环保意识高涨,对企业环境责任的期望值增加:保险机构希望企业改善环境行为,减少环境负债;金融市场的评级机构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可持续机会和风险进行评估,供投资者投资时选择;消费者则以选择绿色产品的方式来表明其为环境负责的行为。在这种形势下,环境因素已成为影响企业战略和经营活动的主要因素,并使企业的管理发生了重大转变。人们认识到,仅仅做到符合环境法律的要求是不够的,企业必须超越符合性要求,考虑其行为对当前和未来的环境影响,考虑其长期的成本和收益。如果在决策中不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和利益关系人的需求的变化,将可能给企业、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例如90年代的SHELL石油公司的钻井平台事件(详见案例1-1),由于在选择方案时未能考虑利益关系人对保护环境的要求,选择了法律上所允许的深海处置方案,而不是成本较为高昂的生态处置方案,其产品遭到消费者抵制,所丧失的现金流量远远大于生态处置方案的成本。 在这种形势下,企业的经营目标开始从为股东负责,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转为为众多的利益关系人负责,追求利益关系人价值最大化,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服务。为此,企业必须承担起为环境负责的义务,有效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将环境目标融入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决策和会计等信息系统中,环境管理会计利用一系列的方法,“对环境成本进行辨认、计量和分配,将环境成本融入企业的经营决策中,并在嗣后将有关信息传递给公司的利益关系人”。包括通过改进成本计算方法,使管理者了解环境成本的类别和构成,分析与不同决策相关的环境成本,使管理者作出有利于环境,同时又能保证财务目标实现的决策。通过对传统的投资决策框架进行改进,考虑当前和未来的环境管理手段对企业的影响,以全面评价投资项目的可行性。通过建立综合的环境业绩评价体系,计量企业的环境业绩,并将其融入企业的综合业绩评价体系,保证有关诀策的实施。在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不仅有助于促成环境目标的实现,而且也可使企业获得所要求的财务利益。企业可借此更好地了解企业当前发生的环境成本的来源和动因,认识企业的行为在产品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上的环境影响和相关的成本与收益,以更好地对其进行官理,通过与改进产品设计、生产流程、作业成本管理、全面环境质量管理等活动相结合,有效地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减少未来环境成本的发生,改善企业的社会“形象,增强产品的竞争优势,实现环境目标和财务目标的双赢,最终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本文是围绕着在环境成为企业经营的主要影响因素时,企业如何利用环境管理会计为决策提供支持,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展开的。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环境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回顾。第一章环境问题的产生,首先应用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对环境问题的本质和成因做了分析,这是政府实施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也是环境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接着阐述了发展理论的演变,指出在环境保护运动高涨的形势下,企业面临着环境压力,必须转变经营策略,提高经营的可持续性。这部分还对我国的环境问题做了分析。第二章利用文献,对环境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做了分析和评述,指出环境会计源于社会会计最终独立于社会会计并产生了诸多分支的发展历程,并重点对当前环境管理会计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指出本文的写作意义和写作方法。。 第二部分环境管理会计理论。首先阐述了环境管理会计研究的前提:企业经营目标由追求经济价值转化为追求生态经济效率(可持续性)。接着,结合对有关文献的回顾,剖析了环境会计在不同研究层次上的含义,概括出环境会计的框架,并将本论文的研究定位干以企业为主体的微观环境会计的领域,目的在于为内部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的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环境管理会计的定义和作用,并通过环境管理会计的框架,揭示环境管理会计与环境管理、财务会计、生态会计的联系。由于环境管理体系是企业改善环境行为的系统化保证,为此,还重点分析了环境管理会计对环境管理体系的作用。

张英[8]2005年在《构建我国环境会计体系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以及环境管理的需要,环境会计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目前我国正在向小康社会努力,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环境污染和过度的资源耗费,如何规划企业的经济行为,使全社会能够向和谐社会转变,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信息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因素,因为掌握足够可靠的会计信息不仅可以及时纠正曾经的错误行为,还有助于在诸如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建设中防止出现更多的环境问题。经济发达国家首先认识到了环境信息的重要性,叁十多年的环境会计研究与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借鉴蓝本。加入WTO后的国际贸易,企业认识到环境壁垒使其在国际竞争中败下阵来;近几年气候改变与新疾病频发,社会公众日益强调爱护我们唯一的地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逐步完善,国家领导人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国策,多次强调实行循环经济,向和谐社会迈进。所有这些政策、战略、法规的出台与意识形态意义的强调,以及经济与自然环境的现实,都从更深层意义上对构建我国环境会计体系起到了重要的强化作用,现今环境会计信息在经济管理中尤其重要已成为不争之实。 本文站在大会计学科角度,将宏观环境会计、微观环境会计、环境管理会计与环境审计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探讨能够建立一个有助于社会实现可持续性的大会计信息系统。首先综合论述了环境会计体系产生的理论基础,指出环境经济学为环境会计的形成提供动力和理论指导,环境管理学的对象、手段及环境标准丰富了环境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借助于传统会计提供的理论框架,从一个总括的角度探讨了环境会计体系的理论构成及多元组合。其次探讨了基于环境问题影响,环境会计体系各个部分的主要目标、内容与技术方法。宏观环境会计在原有国民经济核算中心体系之外,需要增加包括防护活动核算、环境资源核算在内的环境卫星账户,通过提供真实的国内生产总值实现国家有效的宏观调控;微观环境会计的实施是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表现,受到众多利益关系人的关注与约束,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导致了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成本与环境收益,在确认、计量这些要素的同时,还需要在企业对外报告中予以披露;环境管理会计对于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信息提供作用,主要包括环境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投资项目的环境评价以及生态信息的提供等方面;为了保证环境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以及环保活动与政策的效益与效率兼顾,环境审计担负起了鉴证评价职能,本部分探讨了提高环境审计质量的技术与方法,介绍了我国的环境审计主体构成及其应担负的职责,并从我国实际出发分析了环境审计实行的障碍因素与解决对策。文章的最后是构建我国环境会计体系的现实考量,从总体上阐述了环境会计体系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在我国构建环境会计体系进行了宏观与微观影响因素的现实分析,指出构建环境会计体系是与世界接轨的现实趋势,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政府与企业的共同努力。本文在坚持规范研究占据主导地位的前提下,注意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统一和有机结合。在规范研究方法方面,综合运用归纳演绎法、历史法、比较法、系统法等技术手段,在实证研究方法上,综合采用了调查法、档案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 本文在理论探索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取得了一些独创性的成果,主要体现在:

孙晶[9]2009年在《企业环境成本管理会计理论框架构建》文中研究指明在人类迈向文明的阶梯上,发展所付出的最大的代价就是对自然界的破坏,留下了污染以及环境破坏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及时重视这些问题,必将影响和制约到人类今后的发展。在人们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同时,企业作为资源消耗和污染生成的主要主体,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在环境问题上的制约,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隐性的环境风险的承担,而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就是将环境成本从“隐形”的状态显现出来,使企业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环境成本支出和正在或即将面临的潜在的环境风险,以此来认识并对自身的环境行为进行管理和规划,而这一将环境成本“现形”的任务就是由环境成本管理会计来完成的,正是环境成本管理会计这一信息转换系统,将隐性的、潜在的、不易纳入企业管理决策的环境成本提炼出来,提供给企业的相关活动,在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兼顾了环境效益,从而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最终目标,所以有必要将环境成本管理会计这一学科独立研究,在完善了环境成本管理会计的基础上,企业的其他环境管理决策才能有可能实现。本文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借鉴国内的研究成果,对环境成本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做初步研究。文章认为,由于环境成本信息的生成对整个环境管理会计系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环境管理会计其他活动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其相关的理论和方法也自成体系,因此,有必要将环境成本管理会计从环境管理会计中独立出来,形成环境管理会计的二级学科——环境成本管理会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自身的理论框架是该学科独立的标志,也是学科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要求,因此,本文以构建环境成本管理会计理论框架为研究的主要内容,提出了以环境成本管理会计的环境为逻辑起点,包括环境成本管理会计职能、对象、目标、假设、要素、信息质量特征这几项理论要素的环境成本会计理论框架。环境成本管理会计的环境决定了环境成本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因此作为整个理论框架研究的逻辑起点;环境成本管理会计的职能和对象分别明确了环境成本管理会计做什么和其运作的范畴,由环境成本管理会计的环境所决定。环境成本管理会计的目标明确了环境成本管理会计期望达到效果,是环境管理会计职能的具体化,因此由环境成本管理会计的职能决定;环境会计的假设,是基于对环境成本管理会计对象的分析而形成的,所以,环境成本管理会计的对象决定了环境成本管理会计的假设;由环境成本管理会计的目标和假设共同决定了环境成本管理会计的要素和信息质量特征,由此形成了环境成本管理会计的理论框架体系,并据此指导环境成本管理会计的方法体系和实践活动。

葛建敏[10]2007年在《企业投资项目环境成本效益分析》文中指出环境是人类及其子孙后代所共有的“特定财产”,应该在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各代人之间合理地进行分配,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然而,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引发了严重的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的利益关系人环保意识高涨,消费者则以选择绿色产品的方式来表明其环保意愿。在这种形势下,企业必须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对环境负责的义务,将环境因素融入企业的管理之中。企业投资项目的环境成本效益分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大大弥补了传统投资项目决策的缺陷。企业投资项目的环境成效益分析从属于企业环境管理会计的范畴。本文在借鉴前人经验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案例研究、比较研究、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立足于企业,对微观层面上投资项目的环境成本效益分析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期为企业正确地作出投资决策尽微薄之力。首先,在文章开头阐明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环境成本效益分析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综述;接着阐述了环境成本效益分析所依托的理论基础,并界定了企业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的概念和分类;然后探讨了企业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的计量方法,进而探讨考虑环境因素的投资项目决策方法并总结出一套相应的环境成本效益分析指标体系;最后阐述在我国应用环境成本效益分析进行项目决策存在的困难和相应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战略成本导向的环境管理会计研究[D]. 谭键维. 湖南大学. 2007

[2]. 基于生态设计的资源价值流转会计研究[D]. 郑玲. 中南大学. 2011

[3]. 循环经济下企业环境成本的计量及信息利用研究[D]. 高岩.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1

[4]. 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研究[D]. 张亚连. 西南财经大学. 2007

[5]. 公司环境管理会计研究[D]. 冯歆. 江西理工大学. 2008

[6]. 关于企业环境管理系统的思考[D]. 冯娟. 中国政法大学. 2013

[7]. 环境管理会计[D]. 郭晓梅. 厦门大学. 2001

[8]. 构建我国环境会计体系的研究[D]. 张英. 东北林业大学. 2005

[9]. 企业环境成本管理会计理论框架构建[D]. 孙晶. 内蒙古大学. 2009

[10]. 企业投资项目环境成本效益分析[D]. 葛建敏. 天津财经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环境管理会计——将环境因素纳入管理决策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