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精神文明创建十项重点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点论文,精神文明创建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关键一年。做好2016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着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良好的文化条件。 根据中央文明委2016年工作安排,文明办系统今年要认真抓好的十项重点工作。 深化文明城市创建,辐射带动社会文明程度整体提升 创建文明城市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龙头工程,在各种创建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标志性强、荣誉度高,各级领导上心,社会普遍关注。今年的创建工作,要全面贯彻五中全会精神,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结合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断提高创建水平。一是做好统筹规划、顶层设计。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新任务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发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指挥棒”作用,中央文明办将在深入调研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完善测评体系,引导文明城市创建与“十三五”规划相一致,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协调,与新型城镇化战略相配套,推动兴起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热潮。要更加突出软环境建设,突出社会风尚建设,突出市民素质建设,突出城市文化建设,打造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要着力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和人民生活质量,创造优良人居环境,做到保护自然景观、延续历史文脉、保持特色风貌、宜居宜业宜游,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要加强城市精细管理,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增加便民利民设施,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适、更安全,进一步提升幸福指数。二是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召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经验交流会,举办全国直辖市城区和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培训班,总结交流经验,深化规律认识,研究部署工作,切实增强创建工作的实际效果。三是加强督促检查、动态管理。组织对87个全国文明城市(区)进行专项督查,对123个地级以上提名城市(区)进行年度测评,对165个县级提名城市进行随机抽查,落实“负面清单”,完善淘汰机制,促进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常态发展。今年,要将县级文明城市创建作为工作重点。县及县级市,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独特作用,也是在文明建设中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结合部。我国目前共有359个县级市和1575个县。从现在情况看,县级文明城市创建的差距还不小,发展空间很大。调动县级创建文明城市的积极性,是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5年中提高县市文明程度和群众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要通过抓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不断扩大文明城市创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深化文明村镇创建,促进农村乡风民风、人居环境、文化生活美起来 建设美丽乡村,是党中央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在农村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抓手。要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奇葆同志在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口号不变、咬定目标,坚持不懈、日久为功,努力实现“三个美起来”,这对于亿万农民享受美好环境、养成美好品德、过上美好生活,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大意义。一是继续推进重点项目。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中央文明办主任黄坤明同志在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讲话中,已经把美丽乡村建设任务细化为12项具体项目,今年要抓好这些项目实施,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二是推动各地在“十三五”时期实现50%以上村镇达到县级及县级以上文明村镇标准。这一目标即将纳入国家“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各地要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推动目标早日实现,切实改变广大农村面貌,让农民群众真正分享改革发展和精神文明创建的成果,让人们感受到农村确实是全面小康的样子。各地务必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列出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强督查,抓好落实。去年浙江会议,各省(区、市)都选派了一位县委书记参加,今年,中央文明办和各相关省、市、县一起努力,把参会的这31个县抓成工作示范点。三是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任务,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脱贫攻坚的重点在农村,文明村镇建设要为如期完成这个硬任务担负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加强贫困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扶贫济困传统美德,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改变落后风俗习惯,激发贫困群众奋发脱贫的热情。中宣部即将在全国实施“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中央文明办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工作将纳入“十三五”规划,预期在全国新建8000个少年宫,各级文明办要配合落实好这些文化惠民扶贫项目。四是加强城乡统筹、以城带乡。要坚持城市支持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公共文化资源均衡配置,推动城镇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延伸。要把更多的资源向农村和农民倾斜,着力发挥城市对农村的支持辐射和示范带动作用。 深化文明单位创建,激发文明创建的基层基础活力 创建文明单位,是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任务落到基层的有效途径。一是抓好示范带动。窗口服务行业与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密切相关,要继续以此为重点,进一步把核心价值观融入体现到各种服务守则、行为准则、规章制度、行业规范之中,坚守职业道德,提升服务水平,树立行业新风。建设企业文化、团队文化、单位文化,都要以核心价值观为魂。中央文明办将以这些思路为导向,着手修订《全国文明单位测评体系》,引导各级文明单位始终保持先进性。二是宣传先进典型。推出一批在践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中走在前列的文明单位标兵,开展观摩交流和风采展示活动。三是组织结对扶贫。中宣部和中央文明办正在筹划发挥文明单位优势、结对帮扶贫困乡村的工作,希望各地文明办积极响应,引导各级文明单位履行社会责任,开展精准扶贫,综合运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文教扶贫、科技扶贫、捐赠扶贫等多种方式,帮助贫困乡村、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应有贡献。 深化文明家庭创建,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云山同志、奇葆同志也多次强调要加强家庭文明建设。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庭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给家庭文明建设带来了新的课题。我们要深入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按照“三个注重”要求,深化家庭文明建设,使千千万万个家庭真正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一要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伴随一生、受益终身,要努力使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基础文明教育从家庭起步,引导家长提高素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二要重视家风建设。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传承好家风好家训,让核心价值观在家庭里生根、在亲情中升华。今年要着重在“孝”字上下功夫、做文章,宣传孝老爱亲的正面典型,曝光不孝子孙的恶劣案例,用社会舆论激发人们的道德良心。三要评选表彰全国文明家庭。今年,要在城乡基层广泛开展各类创建文明家庭特别是在全国妇联的传统名牌“五好家庭”活动基础上,以中央文明委名义评选表彰全国文明家庭,树立全国性的标杆。四要营造有利于家庭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今年,要完善促进家庭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近期要抓紧研究制定《关于深化家庭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制定《全国文明家庭评选标准和评选办法》,筹备召开全国深化家庭文明建设工作会议,推动形成文明委牵头抓总,文明办、妇联等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 深化文明校园创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国有2.7亿青少年在学校,他们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人群。抓好文明校园创建,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塑造美好心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培育基础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文明办要把这项工作统起来,重视发挥教育部门的主体作用,把文明校园打造成精神文明创建的又一响亮品牌。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设好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引导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二是提升学生文明素养。积极推动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引导孩子们从小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养成文明行为习惯。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弘扬良好校训校风,普遍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创建,积极开展团队活动,管好校园宣传文化阵地,加强心理健康辅导,美化校园环境,形成良好育人氛围。抓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要认真落实中央文明办和教育部的实施意见,加快制定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测评办法,筹备召开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会议,推动活动普遍开展。要继续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类主题实践活动,修订测评体系,组织年度测评。 深入宣传学习道德模范,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道德模范是道德实践的榜样,是时代的英雄、人格化的价值观。推进道德建设,必须用好道德模范这一“精神富矿”,深入开展宣传学习活动,创新形式,注重实效,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亿万群众的生动实践。一是充分展示道德模范先进事迹。运用基层巡讲、“故事汇”巡演、出版报告文学集、拍摄电视专题片、举办事迹展览等形式,弘扬他们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二是广泛开展学习道德模范活动。召开座谈会,发挥道德模范感召示范作用,引导广大群众向道德模范看齐,形成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社会氛围。三是关爱帮扶道德模范。针对道德模范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通过安排专项资金、发动社会捐助、协调慈善救助、走访慰问关心等多种方式,让道德模范在工作上、生活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支持,树立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 深入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打造不敢不能不愿失信的制度环境 诚信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也是市场经济重要基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不仅是道德问题,而且与经济关系息息相关。诚信的背后是信用,没有信用就没有市场经济,没有诚信就没有信用。必须紧紧围绕诚信文化培育、政策法律规范、约束惩戒失信等方面努力推动诚信建设制度化。一要深入持久开展诚信宣传教育。广泛开展诚信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宣传诚信人物、诚信企业、诚信群体,推介各地各有关部门诚信建设先进典型。组织媒体开展经常化舆论引导和监督,高高举起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价值导向大旗。各行各业都要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定诚信守则,让人人行有所循,行有所止。二要用信用记录规范引导人们的行为。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建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加强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完善失信“黑名单”制度,构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三要积极推动信用法律法规建设。鼓励各地区各部门大胆探索实践,出台更多符合改革精神、管用实用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深入实施失信违法联合惩戒,构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社会环境。 持续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要发挥好文明委、文明办的牵头抓总作用,发挥好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等社团的优势,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把志愿服务与学雷锋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一要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要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专业化支撑,保持活动经常有效开展。要倡导社区化扎根、组织化规范,推广社工加义工的工作模式,发挥党员志愿者示范带头作用,鼓励离退休人员的积极性,把志愿服务做到基层做进社区做进家庭。要积极培育志愿文化,倡导生活化融入,使参与志愿服务成为一种时尚,形成弘扬志愿精神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志愿服务既要多做锦上添花的项目,更要多做雪中送炭的项目,尤其要在脱贫帮扶中大显身手。二要完善嘉许激励机制。志愿服务要有一定的激励作为保障,要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嘉许制度和回馈制度,增强志愿者的积极性和荣誉感。要探索和推广为志愿者建立保险的制度,维护志愿者和服务对象的合法人身财产权益,免除志愿服务的后顾之忧。三要健全法律法规。推动《志愿服务条例》尽快出台,促进各地各部门完善政策法规、制定相关配套办法,形成上下一体、相互衔接的制度体系。认真抓好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基本规范》的推广应用,逐步实现全国志愿者统一注册、志愿服务证统一发放,以及服务记录跨地域跨系统的转移接续。要通过信息化建设,切实解决志愿服务供需信息不对称问题,有效整合资源,提高服务效率。近期,中宣部、中组部、中央文明办等13个单位组织开展宣传推选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近期要召开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交流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揭晓先进名单,发挥典型引领作用。 扎实推进文明旅游工作,不断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文明旅游特别是出境游 不仅体现着公民个人的文明素养和道德水平,也关系着中国形象和国家软实力。去年我国出境公民超过1亿人次。在我国旅游业特别是出境旅游迅速发展的今天,迫切需要提高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养成良好的出游行为习惯。一要运用好协调机制。切实发挥提升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部际联席会议作用,在组织协调、调查研究、检查督导等方面持续用力,推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各地齐心协力做好文明旅游工作。二要坚持国内游出境游一起抓。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切实把好签约组团、办证通关、行前教育、行程监督等各环节,有针对性开展教育引导工作。实施游客旅游不文明记录管理办法和民航旅客信用信息记录制度,推进依法管理,强化公民文明出游意识。三要加强舆论监督。协调各级各类媒体把引导公民文明旅游作为经常性工作,既做好正面宣传,推出一批“最美导游”“最美游客”,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也要抓好反面曝光,把那些违反公德、有伤风化、损害国家形象的种种丑态公之于众,形成警示效应。特别要在元旦春节、暑假、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形成宣传规模和声势。 深入开展网络文明建设,让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主动适应这个大趋势大潮流,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把网络作为重要工作阵地和传播渠道,积极倡导网络道德和网络文明,在网上唱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一要大力传播社会正能量。加强网上思想阵地建设,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加大网上正面宣传力度,发展健康向上网络文化,开展网络文明传播活动,积极扩展红色地带、有效转化灰色地带、坚决打击黑色地带。二要加强对网络的依法管理。着力净化网络环境,在内容审查、信息发布、队伍建设、人员准入等方面制定严格管理办法,全面落实网站主体责任,切实做到配好刹车再上路、修好堤坝再蓄水。三要广泛开展网络公益活动。互联网日益成为公益活动的重要平台。要推动各级各类网站开展扶贫济困、扶老助残、慈善捐助、救灾助学、义务献血、环保宣传等网络公益活动,强化网站社会责任,吸引网民广泛参与,让公益正能量传导到网络的每个角落,让网络公益弥漫网络空间。要建好用好中国文明网,坚持标准保持格调,办出质量办出水平,不断增强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传播力。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一张覆盖全国的文明大网,充分发挥网络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因此,希望各地文明办要高度重视对本地文明网的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强化责任意识,强化使用意识,强化管理意识,真正做到用得上、管得住、能发展,善于运用互联网新技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此策划第二部分、第四部分来源于中国文明网,本刊略作编辑)标签:全国道德模范论文; 志愿服务论文; 精神文明论文; 文明发展论文; 服务文化论文; 道德论文; 农村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