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奶业发展模式与经验借鉴论文

澳大利亚奶业发展模式与经验借鉴论文

澳大利亚奶业发展模式与经验借鉴

孙志华1,张丹辉2

(1.全国畜牧总站,北京 100125; 2.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81)

摘 要: 通过对澳大利亚奶业的考察,总结出澳大利亚奶业主要有以家庭牧场为主、监管体系健全、出口竞争力强等特点,提出我国奶牛养殖要种养结合、要支持奶农发展乳制品加工、强化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健全奶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澳大利亚;发展模式;经验;借鉴

2018年,笔者随团考察了澳大利亚奶业情况,走访调研了塔斯马尼亚州有关乳制品企业、家庭牧场和科研机构,通过与奶业官员、企业代表、牧场主和科研人员座谈交流,对澳大利亚奶牛养殖、乳制品加工和奶业科研等方面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入的了解,收获颇丰。总的来看,澳大利亚奶牛养殖推行放牧半放牧方式,种养结合,成本较低;家庭牧场发展模式有效联结养殖、加工双方利益;产业监管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能够为奶业发展保驾护航;以上这些方面都值得我国借鉴。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澳大利亚奶业概况

澳大利亚国土面积769.2万km2,总人口2 486万,其中农业人口约90万。奶业在澳农业产业中位居第三,仅排在小麦和牛肉之后。2018年,全澳共有5 699个奶牛场,约占农牧场总数的3.2%;有奶农4.26万人,约占农业人口总数的5%;奶牛存栏156万头,场均存栏273头。奶牛年均单产6.07t,2017年牛奶产量929万t,生鲜乳产值47.3亿澳元(约合人民币236亿元)。奶牛养殖大部分集中在澳南部沿海地区,以维多利亚州、新南威尔士州和塔斯马尼亚州为主。其中,塔斯马尼亚州共有牧场412个,奶牛平均存栏规模为392头,2017年牛奶产量91.3万t,约占全澳总产量的10%。

2 澳大利亚奶业的主要特点

2.1 推行放牧半放牧养殖方式,生产成本较低

澳大利亚气候温和、幅员辽阔、地广人稀,适合饲养奶牛。澳法律规定,每公顷土地饲养奶牛不得超过4.3头,合每亩饲养奶牛不能超过0.28头。在访问塔斯马尼亚大学农业和奶业研究所时了解到,该所长期致力于奶牛放牧半放牧、补饲营养等研究,最新科研成果是给牛头上装笼头感应器,详细纪录奶牛采食、反刍等活动,以此进行科学的营养调控。独特的放牧半放牧养殖方式,高效的种养结合发展模式,配以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有效降低了奶牛养殖成本。团组考察的Kr Braid牧场,饲养奶牛700头,其中泌乳牛392头,单产5.5t。该牧场共拥有7 284亩农牧业用地,其中2 425亩用于饲养奶牛,其余土地用于种植大麦、玉米等饲草料作物。为降低饲料和人工成本,牧场在冬天枯草季节将奶牛干奶(调控奶牛不产奶)。据牧场主介绍,每头产奶牛每年只饲喂1.2t精料,以牧场种植的大麦、玉米等谷物为主。每千克生鲜乳的成本折合人民币约为2.1元(比中国低40%),利润折合人民币约为0.4元,饲养一头泌乳牛年收益折合人民币约2 200元。此外,牧场还对外开展休闲观光业务,向每个游客收取5澳元的参观门票费(儿童免费),以增加牧场收入。

这间小花厅是上房大客厅和前后院朝东的厢房交聚的所在,屋内一共有四个出入的门路。屋右一门通大奶奶的卧室,门前悬挂一张精细无比的翠绿纱帘,屋左一门通入姑奶奶——曾文彩,嫁与留过洋的江泰先生的——睡房,门前没有挂着什么。(曹禺《北京人》)

2.2 家庭牧场发展乳制品加工,延伸产业链条

澳大利亚奶牛养殖的经营主体大多是家庭牧场,占比达90%以上,具有生产灵活、少量雇工、成本低廉的特点,可以有效保证养殖收益。有的家庭牧场不仅养牛,还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乳制品加工,生产巴氏杀菌乳、奶酪、黄油等深受当地居民喜爱的乳制品。位于塔斯马尼亚州的Ashgrove牧场,是一个典型的家庭牧场开办奶酪作坊的实例,每年可生产500~600t奶酪,种类丰富、规格不一、销售稳定。牧场主告诉我们,为了不受制于加工企业,他同自己的兄弟、儿子、侄子共4人养殖奶牛、生产奶酪,雇2人打理奶酪商店,实行养牛、加工、销售一体化。除了在工厂就地开设奶酪商店,奶酪产品主要在当地大型超市的熟食柜台销售,一部分还销往航空公司、酒店、餐厅等,还曾经出口销往中国,后来由于产量供给不够,停止了出口业务。Ashgrove牧场生产的奶酪曾多次在澳大利亚获奖,已成为塔斯马尼亚州的明星品牌,曾吸引新加坡某电视台专程前来采访拍摄。考察团一行观看了该电视台为牧场制作的奶酪加工全中文宣传片,品尝了各类奶酪产品,对这种家庭特色乳制品作坊的经营模式感受深刻。

2.3 监管体系健全,牛奶品质有保证

澳大利亚乳制品国际竞争力强,是重要的乳制品出口国。虽然澳生鲜乳产量仅占全球总量的1.2%,排在世界第12位,但全澳生产的乳制品三分之一用于出口,其乳制品出口份额可占全球的6%,在世界乳制品贸易中排名第4,仅次于新西兰、欧盟和美国。2017年,澳乳制品出口总量为69.2万t,比上年减少6.6%;出口总金额17.7亿澳元,比上年增长8.7%。出口量下降、出口额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澳在积极调整乳制品结构。据恒天然澳大利亚公司代表介绍,公司正在逐步减少大包奶粉的生产,转而增加奶酪等附加值高的产品生产和出口。澳乳制品主要出口国家包括中国、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对中国出口量位居第一。2017年澳向中国输出乳制品17.3万t,占中国进口总量的7.0%;销售额5.6亿美元,占中国进口总额的6.4%。除了乳制品贸易,澳奶牛种牛出口量也较大,出口品种以荷斯坦牛和娟珊牛为主,普遍具有较为出色的适应能力、生产性能和遗传潜力,性价比较高。

随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战略在我国的部署和统筹推进,我国环境整治的决心空前,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一些奶牛养殖企业面临较高养殖成本和高额环保投入的双重压力,生存较为艰难。澳大利亚将养殖与种植紧密结合,有效解决了奶牛养殖带来的环境问题,降低了养殖成本,保障了养殖收益,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我国奶牛养殖大多实行舍饲圈养,普遍追求标准化、规模化,高投入、高产出,但收益无法保证。对此,可借鉴澳大利亚种养结合的成熟经验,因地制宜推广养殖、种植结合发展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一是牧区,可采取与澳大利亚相似的半放牧、半舍饲的奶牛养殖方式,不单纯追求高投入和高产奶量,寻求投入与产出相适应的最佳赢利点,降低养殖成本,实现养殖收益最大化。二是农区和农牧交错带,可按照每头奶牛配备3~5亩土地的标准,合理设定养殖规模,大力发展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同时将养殖产生的粪便就地就近还田,既解决奶牛吃的饲料问题,又解决奶牛排的粪便问题。

2.4 发展出口型奶业,产业竞争力强

澳大利亚对奶产业链条划分详细,将其分为农场前、农场、运输、加工、销售、上市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健全的制度,并要求严格执行。在Mersey Vale牧场调研期间了解到,奶牛喂养、挤奶、疾病处理等各个环节和技术细节都有详细的规定和监督,对农场灌溉牧草和牛群饮用的水也会定时进行检测。澳奶牛健康水平较高,据澳大利亚乳业局官员介绍,他们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开展疫病净化行动,历时22年,投入资金7.5亿澳元,消除了牛布病和结核病。目前,奶牛一般注射的疫苗是“七联苗”,可以预防软肾病(肠毒血症)、慢性肝炎、破伤风、黑腿病、恶性水肿、钩端螺旋体哈尔乔型和钩端螺旋体波莫纳型等七种疾病。当然,奶牛良好的健康状况,既得益于其健全的奶牛疫病防控体系,也离不开良好的饲养环境和较低的养殖密度。考察时看到,在蔚蓝的天空下,茂密的树林郁郁葱葱,碧绿的牧草一望无际,奶牛在农场里悠然漫步,显得幸福满满。

3 借鉴和启示

3.1 推进奶牛养殖种养结合发展模式

那些年,报刊上发表杂文逐渐多了起来,书市里也能够见到杂文集子,我读了不少,还做了一些剪贴。我的杂文创作也进入了一个高峰期,早已不再为发表而创作了。我曾经在许多省市的日报和晚报上发表过作品,多数是在那个时期以杂文去“敲门”出现的。上海《解放日报》副刊部主任沈扬老师发了我第一篇约稿之后,几年中“每发必中”,可至今我们都未曾见过面。

3.2 支持奶农发展乳制品加工

我国奶业发展的实践表明,奶农只卖原料奶,既难以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增值收益,也容易受到不公平对待。应借鉴澳大利亚奶农(合作社)发展乳制品加工的经验,大力支持养殖环节发展乳制品加工,推动产加销一体化,破解“养牛不赚钱、加工赚钱多”的难题。一是解除奶农发展加工的政策限制,尽快修订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放宽加工布局半径和日处理能力等准入门槛,百花齐放,百舸争流,打破加工企业垄断的格局。二是合理安排乳制品质量安全检测投入,参照“三小”食品生产经营管理或餐饮食品管理的办法,不再强制要求奶农建实验室、装备相关检测仪器等,允许其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代检,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选准加工销售的产品,综合考虑生产成本、销售半径和渠道等因素,生产加工适销对路的巴氏杀菌乳、酸奶和奶酪等特色乳制品,与大型乳制品企业形成差异化竞争。

综上所述,碳交易可以减少碳排放数量,抑制气候变暖,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碳交易虽然会增加企业的短期经济成本,但是可以促进企业改善技术水平,提升长期经济效益。所以,碳交易可以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3.3 强化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

澳大利亚高度重视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了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独立的第三方检测体系、成熟的产品追溯召回制度及乳制品企业严格的HACCP管理等。我国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是在2008年婴幼儿奶粉事件之后逐步建立起来的,起步较晚,一些制度还不完善。应借鉴澳大利亚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经验:一是进一步完善乳制品法规标准,加快修订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提高生乳等乳制品质量安全标准,完善乳制品监测指标、检测标准和方法,用健全的制度规范奶牛养殖、乳制品加工、运输销售等行为。二是指导奶牛养殖者和加工企业按标依规生产,加大奶牛布病、结核病净化补贴力度,规范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使用,严格执行休药期等规定,规范乳制品加工流程,把严乳制品质量安全的每一道关口。三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压实乳制品生产者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依法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建立企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加大罚处力度,增加质量安全违法和失信成本。

3.4 健全奶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澳大利亚奶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奶牛育种、防疫、废弃物处理利用、乳制品质量安全检测和行业发展咨询等方面都有专业的服务组织,因此养奶牛并不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情。近年来我国奶业现代化进程很快,但为奶业生产服务的专业化组织发展相对滞后,这也反映出奶业发展的成熟度还不够。因此,一是需要政府、行业协会、科研单位和企业共同重视和努力,大力推进奶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夯实我国奶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二是着力创新服务载体,充分发挥各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和企业的专长,做好组织服务、技术指导、销售服务等工作。三是着力加强技术集成示范应用,将组装配套的技术标准化、轻简化、模块化,形成易学、易懂、易操作的通用养殖技术模式。四是着力加强生鲜乳质量检测体系建设,政府通过资质评审、能力验证、绩效考核等方式对承担服务任务的机构进行评价,提高质检机构特别是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地位和权威。

中图分类号: S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264(2019)06-0061-03

DOI: 10.19305/j.cnki.11-3009/s.2019.06.015

收稿日期: 2019-03-19

标签:;  ;  ;  ;  ;  ;  

澳大利亚奶业发展模式与经验借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