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给排水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论文_任荣

城市给排水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论文_任荣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勘测设计研究院 青海省西宁市 810000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在我国的一些城市,遭遇到暴雨等恶劣天气时,发生了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事件,这充分暴露了我国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弊端。如何提高城市给排水系统的性能,降低恶性事件的发生亟待解决。海绵城市理念便应运而生。海绵城市理念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实践和发展,在城市给排水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得到了更大范围的认可。海绵城市理念,主要是对雨水径流进行控制,以达到缓解恶劣天气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对城市交通进行更好的控制和改善的目的。以此,进一步增强城市安全,减少汛期恶劣天气对城市交通运行和出行安全的影响。

关键词:城市给排水建设;海绵城市理念;应用

引言

给排水系统的建设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规划设计的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排水系统是否完备,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发展。如果给排水系统的设计科学合理,可以大大减少缺水和径流污染问题,同时可以有效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对生产用水的需求外,还可以极大提高用水效率,使城市的发展更便于人们的生活,所以,不仅要优化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还要把自然优势和设计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为了深入掌握海绵城市,城市供水和排水通过海绵城市的概念。从这个角度来看,研究海绵城市的理念在城市的给排水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我国是水资源大国同时也是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国家,如何在城市的有限空间中实现雨水收集利用已经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海绵城市的建立,是从解决城市雨涝问题出发,完善城市雨水管理体系,涵养地下水资源,形成良性水循环,最大程度的修复生态环境。作为海绵城市的实体单元———雨水花园,承载着控制雨洪和优化生态、促进水净化循环等主要任务。而如何有效地选择适宜的植物材料,通过构建高效的群落生态系统达到预期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海绵城市的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雨水花园是众多生态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集雨水利用及景观效果于一体,是一种生态高效的雨水利用措施。雨水花园能够收集滞留雨水,缓解雨水径流量,降低城市洪涝灾害,雨水花园作为LID技术有效的措施之一,具有削减径流量、调峰、延缓径流速度、雨水净化的作用,拥有很好的经济、美学、生态效益。植物由于其同时具有净化雨水和景观提升的功能,所以由植物营造的雨水花园成为生态基础设施中重要的角色。

2城市给排水建设中贯彻海绵城市理念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没有合理利用雨水资源

据有关资料显示,雨水的自然规律是大部分会渗入水底,只会损失一小部分,其大部分是用来渗入地下补充城市地下水,这样从城市给排水的角度保证城市人民生活能够正常运作,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许多城市道路已经被沥青所替代,在发展经济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随之带来的是80%以上的降水不能被很好地利用,对城市的给排水工作带来了非常严峻的考验,体现在城市地下水无法及时补充,使可用水资源相对减少。由此可见,交通运输的发展虽然可以带来城市建设的繁荣,但会对给排水工作造成不好的影响,这二者之间的矛盾直接提现是城市的给排水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目前来看,供排水管网系统已经过时,迫切需要更新。否则,社会的发展需求就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排水设施欠账多,不能满足城市发展要求

城市面积变得越来越大,建筑物整体高度也在增加,地下建设项目不断变化,现在供水管道的长度以及构造和它们具体的使用性能,都可当前城市发展不能相匹配,城市面积变得越来越大,以及水资源短缺情况的出现,就很难契合城市居民平时生活的要求打地面。另外,人们总是持有一种”重地上轻地下”的观点,但是相关的专业人才十分欠缺,随意”开拉链”的情况非常常见,很多的城市地下管线的测绘、排查还不成熟常常带有一种“重建设轻管养”的观念,也就没有真正把城市中已建设市政排水管网中的维护工作做好。

2.3排水设施老旧,并且缺乏整体性

很多城市的排水管道设施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严重制约了其功能发挥。另外,城市给排水系统在设计之初,缺乏对于城市整体性的考虑,也忽略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现实,导致排水设施衔接容易出现问题,管道结构不尽合理,管道长度离实际需求还有一定距离。尤其是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现了一些新的给排水管道设施,这些设施与原有的给排水系统之间难以衔接,导致了整个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功能受到严重制约。

3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给排水建设中的应用

3.1海绵城市中“蓄”的理念应用

第一,蓄水模块的设计。蓄水模块(PP模块)是一种新技术的产物,它可以在有效空间内达到良好的蓄水能力,并将蓄水再做回用。第二,地下蓄水池的设计。在进行雨水的收集时,设计的地下蓄水池主要有沉沙井、进出水管、池体、高低位通气帽、溢流管几个部分组成。当绿化植物选择的为灌木之类的植物时,通常选用粒径在25mm以上的轻质多孔粗骨料进行搭配,并将蓄水层的深度设置为60mm以上;当绿化植物选择的为藤本植物的时候,通常选用粒径在15~20mm的陶粒进行搭配,并将蓄水层的深度设置为80mm以上。

3.2进行试点,落实责任主体

我们可以多引导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做好一定的试点工作,在具体的实践环节当中,要对目前城市基础设施方面进行认真的分析,在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以及让水安全的性得到得到保障的基础上,进行统筹规划,相应的部门要把自身的工作进行落实,在实践中要多去分析、探索雨洪水利用的创新技术,科学合理运用其先进且切实可行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重视借鉴海绵城市建设的可行性操作技术,让自身操作更为具备规范化、标准化特征,从而提供一定经验给全国海绵城市的建设工作,为接下来的城市给排水管网建设工作提供前提。

3.3注重规划引领,开展科学建设工作

在城市总体规划以及相应的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当中,要从整体上进行考虑以及分析,在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基础上来进行,对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要有充分的把握;并对城市开发区域、项目特点确定相应的规划控制指标进行有机的融合,把低影响开发设施建设的主要方式以及内容方面的工作真正做好。注重管理强化对城市径流雨水的排放工作,从而把城市内涝工作做好,从真正意义上解决径流污染的情况、将雨水方面的资源合理的利用起来,努力实现城市景观环境等多各方面的目标,从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及落实良好水循环系统的设计工作。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花费时间较长的工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我们就要注重把”大规划”的理念树立起来,在科学分析和展望未来前景的基础上,把针对本地本区域特点的措施制定起来,才能推动建设工作的更好进行。

结语

总之,海绵城市理念在实践中综合使用了渗、滞、蓄、净、用、排等各种方法,充分考虑了各个环节对给排水的影响,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的自然修复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与自然成为一个有机结合体,得到和谐发展。最为重要的是,海绵城市理念还充分注重解决和谐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促进水资源再生利用。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给排水系统建设的实践和应用中,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理念的应用要充分考虑城市现状和独特性,对城市基础设施给排水系统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真正实现改善城市给排水系统质量的初衷。

参考文献:

[1]陆亭颖.城市给排水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8(2):222-223.

论文作者:任荣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  ;  ;  ;  ;  ;  ;  ;  

城市给排水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论文_任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