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是关乎国民生计的基础性工程,对国际经济发展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革的不断发展,对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标准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由于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与国家经济发展有直接关系,国家和政府应该高度重视。本文主要从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现状及工程质量角度进行总结,并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工程质量;保障措施
一、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技术图纸不够规范
现代水利施工企业的发展往往过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企业经济效益上,存在重工期轻质量的现象,为了赶工程进度,在施工技术细节处理上不够严谨。在施工前期的图纸制作上不够规范,这就对日后的实际施工引来了诸多模糊之处,当实施施工与图纸设计存在冲突时,没有按照正确的“修改图纸--施工方案预调整--具体施工改进”方式及流程进行,这就导致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
2、水利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水利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制约了水利施工技术的发展。因为,施工企业是水利施工技术的“前线单位”,如果施工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水平低下,内部管理结构混乱,缺乏系统的财务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施工现场管理机制,不仅直接影响到水利施工的整体质量,同时也会降低施工企业在行业间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导致水利施工产业链的整体质量下滑。
3、缺乏先进技术,专业含量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水利施工技术的革新上却赶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科研资金投入的不足,科研项目的停滞不前导致施工技术的最新技术往往被少数发达国家所控制,这也变相地提高了施工技术成本的投入,更拖缓了国内水利施工技术的发展进度。
4、检验设备不够先进
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节约施工成本,对施工设备的资金投入不够,设备老化问题严重,同时未能做到对设备进行定期的养护和检修。其中检验设备不能及时更新,降低了施工质量检验和控制水平,这就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改进和优化传统的施工技术
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传统施工技术存在的缺陷,根据水利工程施工的新要求,要不断的改进和优化施工技术,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综合性施工,它不仅需要专业的水利工程建设知识,更需要掌握其他学科内容,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技术的调整,以便更好的促进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发展。例如,在控制爆破中,基岩保护层原为分层开挖,现在发展到水平预裂爆破,加快了施工进度,确保了开挖质量,特殊部位的控制爆破技术解决了在新浇混凝土结构“基岩灌浆区”锚喷支护区附近进行开挖爆破的难题。在水利工程预应力铺固施工时,通过应用先进的GPS定位技术,提前对基岩或建筑施加预应压力,更好的实现对基岩或建筑的加固效果和增强其受力条件,更好的达到施工要求;施工技术不断提升,导致了新机械的不断更新,水利工程建设实施爆破技术的同时,机械化的施工设备为其爆破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设备支持。传统的爆破技术都是手工进行钻探,不仅难以掌握施工技术的准确度,更是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施工效果差,难度大,都会影响着水利工建设的发展。然而机械设备的发展却大大改变了这一现状,为其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采用自动爆破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精准度,而且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这完全是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结果。
三、水利工程的质量保障分析
水利工程技术要求专业人员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设计、公路设计、航道工程学、水利经济学、航道工程学和水利工程工程监理概论等相关水利工程一系列的专业基本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引进新技术
投资方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保障条件是有先进的施工技术,例如:采用挤浆法进行石材砌筑。根据当地气温变化和气候特点,控制砌筑中砂浆的粘稠度,这决定整个工程质量。此外砌筑石材的方式也是有规定的,经过实践证明,最佳的砌筑方式是同时砌筑石材的拐角处和交接处,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不存在可以同时砌筑的石材面,这时砌筑可以留有一定的空隙采用斜搓法,此外特别注意在砌筑时应该保证石材表面的湿润并在施工过程中清除砌筑石材表面的污垢。
3.2现代化施工管理
最常用的现代化施工管理是技术算计远程,在闸门用于调节上游和下游的水位和水量,实现防洪、灌溉、供水、发电、通航,并且能够排出泥沙、冰块等,所以灵活控制闸门是水利工程中重点项目。在以往的闸门设计中,通常采用在输水管道上设置节制铸铁闸门,以此来调节流量,并在泵站的进水口和涵管等设置检修闸门,在开放泄水时采用分阶段按钮式控制,而采用计算机远程控制能够节约人力和资金,与此同时,该系统能够分析上下游水量,能计算出准确的开放泄水量,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开关闸门。
3.3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水利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进程。对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必须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检查,严禁不合格材料在施工现场的使用。在进行抽样检查时,针对不合理材料要及时处理解决,与此同时,要不断加强对建筑施工人员的管理,提升他们自身的责任感以及对工程建设的认真态度,针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合理的重点分析与总结,重点解决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主要矛盾,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
3.4改善传统的施工工艺
根据施工的要求和任务,改进传统技术。例如:在以往的施工中采用整体柱状支撑体,起到框架和支撑作用,但是将整体分割,改变为柱状分块,这样可以增强抗震度。在进行水利工程的测量工作时,在原有的测量方法上引进GPS定位技术,不仅减少了测量工作的难度,还使得测量数据更加的准确;CIS技术的应用,可以说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三维全景虚拟的实现对整个施工的布置工作,生动直观的反应各施工部分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联系,实现对各种信息的查询、分析、处理,做到了对水利工程的施工全过程动态仿真演示,生动形象的描绘了整个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动态过程。在水利工程的设计和资料管理中,计算机及其应用软件能更好的实现对水利工程设计中各个体形衔接处的相交线,工程横断面、纵断面图的绘制以及断面面积等一些较难处理的数据的计算、分析及管理,帮助更好的做好设计与资料管理。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的施工质量。
3.5重视人才的引进
检测人才的培养,将会成为检测行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发展的重点,所以检测单位要做好人才的储备是必不可少的。第四,质量检测必然离不开数据,解决好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等这些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运用数理统计,要按照严格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处理,这样对水利工程质量才会得以保证。最好,在进行水利工程检测的过程中,要秉持科学的态度,还要有优秀的检测人员,专门的负责人来保证检测结果的权威性。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工艺、材料和装备等方面都获得了较大发展,尽管技术不断更新完善,但是我国的水利施工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只有在施工的关键性技术上有所突破,才能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进一步提升我国水利施工的速度和规模。
参考文献:
[1]武庆玲.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及工程质量保障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2).
[2]刘绪峰.试论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及工程质量保障[J].城市地理,2015(01).
[3]罗显贵.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及工程质量保障方法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07).
[2]朱生华.浅谈水利工程建设工程质量控制[J].治淮,2013(25):148-149.
论文作者:孙小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水利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闸门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