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商品的风险_经营风险论文

论信息商品的风险_经营风险论文

论信息商品的风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风险论文,商品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K0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019 (2000)04-0080-04

信息商品的风险是指在信息商品生产经营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随机出现的对信息商品生产经营及消费主体利益损害的可能性。对信息商品风险的研究,有利于生产经营者认识和掌握信息商品的风险规律,采取正确的风险策略;有利于消费者合理选择与适时利用信息商品,提高信息商品的利用效率。

一、信息商品风险的产生及其特征

风险是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开放度提高,经济主体与各种经济因素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和普遍,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发生作用的随机性越来越大,从而使不确定性成为经济活动中的普遍现象,风险因素的存在与作用也就成了经济活动的伴随物。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从其本质功能来讲,旨在减少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降低经济主体利益受损的可能性。但由于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依附于物质产品的生产与流通,又以其独立形态成为经济活动的有机构成部分,因而信息商品在其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风险,首先,由于信息商品的时效性强,处于流通过程中的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可能低于生产完工时的使用价值,这就会给信息商品的经营者带来风险。其次,由于信息商品价格的波动性,供求关系的隐蔽性,信息商品的生产经营者面临着产品开发决策、市场营销决策失误的风险。第三,由于信息商品生产的或然性,对于信息商品的投资者、生产者来说,还面临着投入大于产出的风险。第四,在信息市场上,各经济主体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时刻面临着生存、发展与破产的考验,存在着机遇与风险的选择。

一般来说,信息商品的风险具有以下特征:

1.客观性。从信息产业的角度讲,信息市场是信息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桥梁和纽带,其基本功能是实现信息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从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角度看,信息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信息的反映功能、预示功能等揭示其他商品市场运行的状况与改革趋势。这就决定了信息市场在运行过程中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这些因素及其变化会给信息商品的生产经营者带来一系列风险。如市场价格的波动、需求变化的频繁,等等,尤其是远程通讯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信息商品交换活动后,使信息商品供需的空间范围迅速扩大,在同一信息商品处于待售状态时,需求者数量的变化将是无法预知的,这更使得信息商品的风险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存在。研究信息商品的风险,旨在预防、控制、降低风险,但事实上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旧的风险源消失了,又会产生新的风险源。信息商品的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只能把风险减少到最小程度,而不能完全消除它。

2.偶然性。风险虽然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在何时何处发生何种风险、以及怎样发生、损失有多大,则是一种偶然的、无序的组合和不定的结果,理论上讲,只要信息商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联系和影响因素存在,风险就一定存在。

3.可缓解性。风险的出现通常有一定征兆,因此,只要重视风险,密切关注信息商品的生产与流通过程,就可以避免或缓解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首先,通过市场调查、研究和分析,可以预测某些风险的发生。其次,对可能发生的风险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可以预防、控制、回避、驾驭,从而使风险降低。

4.孪生性。风险与机遇同时存在,并且相互转化。一般来说,风险与机遇是正比例关系,风险越大,发展机遇越多,盈利机会就越大,一旦成功,便可获得高额风险利润。反之,低风险投入,只会有低风险收益。一般而言,信息商品生产经营的风险性强于物质商品生产经营的风险性,这主要是由信息商品生产的或然性和信息商品的时效性决定的;信息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收益也应高于物质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收益,这既源于信息产业的高附加值,也源于信息商品生产经营的高风险。因此,既要正视信息商品的风险,又要敢于和善于冒风险。只有不断进取的信息商品生产经营者,才可能在风险条件下获得发展与良好的效益。

二、信息商品风险的类型

出于信息商品生产与流通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广泛存在,因而信息商品的风险也是多种多样的。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划分,有不同的风险类型。按风险性质划分,有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按经营者的直观感觉划分,有有形风险和无形风险。按风险产生的区域划分,有生产风险、经营风险、盈利风险、信誉风险、事业发展风险,一般按照风险产生的区域来划分信息商品风险的类型。

1.经营风险。是指在信息商品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相关因素的变动或预测、决策的失误而导致经营收入下降、甚至破产的可能性。由于信息商品的特殊性,信息商品的经营风险可能涉及到生产者、中介方和需求者。有些信息商品,尤其是深化型信息商品,其生产动因可能源于需求者的生产委托,在产品开发之前,生产者,中介方、需求者共同出资,联合开发;其生产动因也可能源于生产者对市场的预测结果,但为了降低风险,要求需求者联合开发;或者由于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以及需求方对供给方的约束,产品采用入股分红方式计价。另外,信息商品的流通渠道可以在产销分离型、产销合一型中选择,产销合一的经营者既是经营者又是生产者,这些导致了经营风险可能是生产者、中介方、需求者多方共同承担的。根据信息商品经营活动的内容,经营风险又可以进一步分为:(1)价格风险。 即在信息商品经营中或由于国家价格政策的调整,或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动而引起市场价格波动,可能给经营者带来的损失或收益。1985年1月,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技术转让的暂行规定》中提出“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条件下技术也是商品。单位、个人都可以不受地区、部门和经济形式的限制转让技术”,这虽然明确规定了技术类信息商品的价格放开,但事实上,信息商品的价格在由买卖双方议定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畸高或畸低”的现象。国家的价格政策仍然要起相应的调节作用,国家价格政策对价格风险的影响变化仍然存在而且有必要适时存在。在信息市场上主要的价格风险来源于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引起的价格波动。同类信息商品的市场供给增加必然会带来相应的价格风险。(2)效用降低风险。是指由于技术的进步、替代商品的产生或消费需求的变化而引起的信息商品贬值对经营者带来损大的可能性。信息商品的时效性很强,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会降低甚至全部丧失,因此,信息商品在流通领域的时滞不能太长,不然会给经营者带来损失。信息商品需求也是变化的,这一方面源于替代商品的产生,另一方面源于非商品化信息满足途径的产生。因此,对于经营者而言,不同的信息商品的效用风险不同,一股来说,时效性强、容易替代、提供途径多样的信息商品的经营,其效用风险较大。(3)质量风险。是指由于信息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问题而给经营者带来的损失。联合开发的信息商品,由于其针对性强,商品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适用程度,商品不适用,不符合需求者的特定要求,就会出现退货现象,从而给经营看带来质量风险,售后服务对信息商品而言很重要,信息商品的采用,可能会使用户的主产方式和管理方式都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信息商品的经营活动要延续到信息商品的使用过程中去,售后服务包括使用咨询、人员培训、问题解决等环节,任何一个环节解决不好,都会影响信息商品作用的发挥,进而影响用户的收益和经营者的收益。这种影响,对采用入股分红方式销售信息商品的经营者尤为明显。(4)信用与汇率风险。从信息商品的交付方式看,有钱货两清式、先交货后付款式、先付款后交货式,不同交付方式的选择,与信息商品的性质关系密切,简单的、价值不高的信息商品一般选择钱货两清式,供不应求的、效用明确的信息商品一般选择先付款后交货式,效用不易确定且价格较高的信息商品一般选择先交货后付款式。对于前两者,信用及汇率风险较小:对于后者,信用及汇率风险较大。因为信息商品交付使用后用户是否及时付款,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信息用户的信用程度,不讲信用的用户可能故意拖欠而使经营者蒙受损失;二是信息用户的收益状况,用户收益状况不好,无力支付,也会使经营者蒙受损失。汇率风险是指汇率变动在结算过程中引起的贬值或升值。因为合同约定支付货款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这期间汇率是经常变化的,汇率风险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

2.盈利风险。对信息商品经营者而言,获取盈利的条件是购进的信息商品价格低于销售的信息商品价格并且一定要把信息商品销售出去,或者信息商品的生产投入、低于销售产出。这种相互制约的关系本身就包含着风险。信息商品能否销售出去,实现商品向货币的转化,本身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因素又是不断变化的。仅就进货(或生产)和销售两个环节看,进价低了不能购进信息商品,进价过高或生产成本过高又会影响销售,冲减盈利;售价高了消费者和用户不接受,售价低了也会冲减盈利。这就使得盈利的风险时时存在而且复杂,再加上竞争因素,盈利风险就变得更为复杂且难以预计。

3.信誉风险。信誉风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就某一信息商品的具体交换过程来看,经营者的商誉会影响交易的实现与盈利程度。二是从整体来看,信息用户对生产经营者的整体印象和评价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失和收益。良好的信誉会赢来用户的信任和更多的用户,从而促使盈利提高,而良好的信誉又是在提高生产经营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以及让利的基础上实现的,因而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而又相互排斥的。信誉好的企业赢得的是喝彩,信誉差的企业赢得的是利润,这种现象只是个别的局部的现象。从长远看,信誉好的企业,由于有广大信息用户的支持和依赖,会赢得超额利润,信誉差的企业会由于失去信息用户而不能实现信息商品的价值,最终导致失败。

4.事业发展风险。经营成功、盈利丰厚、信誉良好是事业发展的前提,但这些条件即使具备发,要扩大经营规模也还面临着风险。因为在事业发展中,还有其他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如资金、贷款,各项费用和扩大规模后的效益等又会影响到事业的发展,构成事业发展的风险。

三、信息商品风险的作用形式

信息商品的风险存在于其生产、经营与消费过程中。就信息商品的生产经营而言,首先,信息企业获取利润以增加财产的诱力和生存、发展与破产的压力是其动力因素,信息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或为了生存与发展,或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必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生产经营活动本身就是一种风险性活动,在生产经营中不同的生产经营范围、不同的生产经营方式会带来不同的收益,而不同的收益又与不同的风险相连,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性会促使它选择风险大收益高的生产经营活动范围与方式。其次,信息商品的生产有一定程度的或然性,按照信息商品生产的不同特征,可以将信息商品分为物质型信息商品、扩张型信息商品、深化型信息商品,物质型信息商品即同一信息内容重复翻印而得到的信息商品,扩张型信息商品即不断拓宽信息内容和范围且信息量增加的信息商品,深化型信息商品即将信息内容不断深化切增加信息量的信息商品。物质型、扩张型、深化型信息商品生产的或然性依次递增,而其风险也相应依次递增。再次,信息商品经营过程中要受市场运行机制的制约,风险机制是在信息市场运行与其他运行机制联合互动而发生作用的,其他运行机制的要素在发展变化中为风险机制的作用创造条件。比如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价格的变化,价格的变化引起利润的增减,利润的增减又促使企业对风险经营作出判断和选择,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应对可能的风险。同时,其他机制的相互作用,直接形成风险机制的结果。利润的增减,是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发生作用而形成的,也是风险机制的结果。破产是风险机制的结果,但却是在市场运行中企业之间相互竞争、优胜劣汰而导致的。正是在获取利润的诱力和生存、发展压力的驱使下,信息商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得以产生,而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市场因素的变化而引发了包括风险机制在内的市场运行机制的作用,最终导致了信息商品生产经营者利益的增减和信息企业的生存、发展与破产状况。就信息商品的消费而言,消费者的最大愿望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福利的最大化。消费的目的不外乎生产消费与终级消费,在生产消费中,消费者面临着信息商品受时效性强的制约而效用降低的风险,也面临着受使用条件限制而效用得不到预期发挥的风险,还面临着附加投入不断增加的风险。消费风险是通过对信息用户生产工艺的改变、生产要素的追加以及产品的改变而发生作用的,预期的结果是理想的,而实际情况可能适得其反。

四、信息商品风险的控制

在信息商品的运行过程中引起风险的因素以及各种因素发生作用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从风险发生的原因看,有的风险是由主观因素引起的,有的风险是由客观因素引起的,有的风险是由主观、客观因素共同起作用而引起的;从风险的性质看,有的风险是可以预测的有的风险是难以预测的;从风险的作用看,有的风险只会给信息企业和用户带来损失而不会带来机会和利益,有的风险在给信息企业和用户带来损失的可能性的同时,又会带来机遇和利益。因此信息企业和用户需要以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为控制对象探求其发生、变化的规律,认识和估价风险所造成的危害,选择适当的处理风险的方式,便风险损失尽量减少或避免以保证生产经营和消费活动的稳定性,信息商品风险控制的任务是要分析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动趋势,判断未来风险的性质,并采取灵活的对策,趋利避害,以实现信息企业和用户的经济目标。风险控制要实现三个相互联系的目标。一是减少风险因素。风险因素的存在决定着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如决策失误因素、市场失控因素等,是引起或增加风险的因素,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尽量减少。二是减少风险事故。风险事故是造成风险损失的直接原因,是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应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加以防范,尽量减少风险事故。三是减少风险损失,风险事故发生后,应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补救,尽量减少风险损失。

风险控制的具体方式很多,作用也不尽相同。具体控制方式的选择,要以经济性为准则,实现以最小的风险控制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和经济效益。常见的风险控制方式有:

第一,回避风险。就是在生产经营与消费活动中为了避免预期的风险而不进行与该风险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消费。远离风险,虽然可以达到回避风险的目的,但也必须放弃某项生产经营与消费活动,从而失去与该项生产经营与消费活动相关联的利益,在信息商品的生产经营与消费过程中,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企图一味地回避风险是不可取的,正确的态度应是正视风险,对可控制的风险不回避,对不可控制或损失太大的风险尽量回避。

第二,驾驭风险。即在信息商品运行中准确判断风险可能发生的环节,正确选择应对策略主动驾驭风险或减少风险。这种方式是最为理想的方式,但实际运用中容易出现偏差。

第三,预防风险。即采用各种预防措施,减少风险因素,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尽量减少风险损失。预防风险的措施很多,如对信息人员进行风险教育,推行风险责任制,等等。

第四,转移风险。即将风险发生后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与机构。如通过保险转化由保险公司承担风险,通过联合生产经营,由生产者、中介方、需求者共同承担风险。

收稿日期:2000-04-30

标签:;  ;  ;  

论信息商品的风险_经营风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