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旭东, 马磊, 赵洪芹, 李宏, 刘凤林[1]2002年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颈部大动脉的彩超检测及其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attackk,TIA)患者临床特点与彩超检查所发现颈部大动脉病变的部位、性质、血流动力学特点的关系。方法选取10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55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和46例颈动脉TIA)及7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对照者进行检查,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测定了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颈外动脉(externalcarotid artery,ECA)、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颅外段、和锁骨下动脉(subcIavian artery,subA),检测各血管的内径、血流速度、脉动指数、阻力指数及斑块部位、大小等指标。结果①颈动脉系统TIA组颈总动脉后壁及分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斑块发生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显着性(P<0.05),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组锁骨下动脉起始处斑块发生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显着性(P<0.01)。②颈动脉系统TIA组的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斑块发业率较高,而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组锁骨下动脉起始部斑块发生率较高,差异有显着性。③椎-基底动脉系统TIA者一例椎动脉血管走行异常、迂曲、内径变窄发生率较颈动脉系统TIA组和对照组增高,椎动脉横突孔段血流缓慢,脉动指数、阻力指数增高的情况也显着高于颈动脉TIA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颈部大动脉的病变有显着关系,不同部位、性质的血管病变可能产生不同的临床症状。
马磊[2]2001年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颈部大动脉的彩超检测及其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患者临床特点与彩超检查所发现颈部大动脉病变的部位、性质、血流动力学特点的关系。方法 选取10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55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和46例颈动脉TIA)及7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对照者进行了调查,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测定了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 ,CCA)、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CA)、 颈外动脉(external carotid artery, ECA)、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 ,VA)颅外段、和锁骨下动脉(subclavian artery, SubA), 检测各血管的内径、血流速度、脉动指数、阻力指数及斑块部位、大小等指标。结果 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动脉硬化斑块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WP=4>着性。②颈动脉系统TIA组的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斑块发生率较高,而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组锁骨下动脉起始部斑块发生率较高,差异有显着性。③椎-基底动脉系统TIA者一侧椎动脉血管走行异常、迂曲、内径变窄发生率明显高于颈动脉系统TIA组和对照组,椎动脉横突孔段血流缓慢,脉动指数、阻力指数增高的情况也显着高于颈动脉TIA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结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颈部大动脉的病变有显着关系,不同部位、性质的血管病变可能产生不同的临床症状。
潘旭东, 马磊, 王维娟[3]2002年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部大动脉斑块的彩超检测及其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是神经科常见病 ,是急性脑梗死的警报性症状。本研究探讨了TIA患者临床特点与彩超发现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部位之间的关系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1.患病组 :2 0 0 0年 7月至 2 0 0 1年 7月确
张弘娟, 常海, 邵春香[4]2014年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人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特点,探讨TIA与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88例TIA病人为观察组,8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了解动脉粥样斑块的特征及颈动脉狭窄情况。结果 TIA组斑块检出率为63.64%,高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稳定斑块检出率TIA组为66.10%(37/56),对照组为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基底动脉系TIA组锁骨下动脉起始处斑块发生率高于颈内动脉系TIA组(24.32%vs 5.66%,P<0.05)。颈内动脉系TIA组颈动脉中度以上狭窄率为20.93%高于椎基底动脉系TIA组(4.44%)和对照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TIA的发生关系密切。
温玉梅[5]2016年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部大动脉病变的超声学评估》文中指出目的: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国民脑血管病发病率明显增加,而且脑血管病发病趋势有逐渐年轻化的迹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作为神经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相当一部分病人进展为脑梗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心理和经济上的负担,还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因尤为必要。通常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分为颈动脉系统TIA和椎基底动脉系统TIA两种。临床症状包括肢体无力麻木、一过性头晕、一过性语言障碍、黑曚、吞咽困难、跌倒发作等。颈部大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形成以及管腔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原因,只有提高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病变的检出率,才能了解颈动脉病变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地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生,降低其带来的全球性的社会、经济负担。本研究主要是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部血管的病变特点,以及TIA与颈部大动脉病变的关系,对于明确TIA的病因,减少TIA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集河北省人民医院和张家口市第二医院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共100例作为TIA组,同期来河北省人民医院和张家口市第二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群共69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着,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入选患者均行CT或MRI、心电图、血压、血糖、血脂等检查。观察受检者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颅外段、椎动脉颅外段及双侧锁骨下动脉,测量各血管的管腔内径及各动脉的血流速度、斑块的部位、形态、大小及性质,有无管腔狭窄及其狭窄程度。超声诊断标准:(1)硬斑的二维图像显示为强回声,后方可伴有声影;(2)软斑的二维图像显示为低回声或中低回声;(3)混合斑的图像显示为回声强弱不均;前者为稳定斑块,后两者为不稳定斑块。管腔狭窄程度计算公式:管腔狭窄率%=(1-最小残余管腔/远端正常原血管管腔直径)×100%[9]。如果同一血管内有多处斑块或狭窄,分析管腔狭窄程度时仅仅分析狭窄最严重的部位。血管狭窄程度按以下标准分级:轻度狭窄:0~49%;中度狭窄:50%~69%;重度狭窄:70~99%;完全闭塞:100%。结果:1 TIA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糖、吸烟、肥胖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TIA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及空腹血糖水平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胆固醇的水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甘油叁酯含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TIA组斑块检出率80%,其中易损斑块68例,检出率为68.0%;对照组斑块检出率36.2%,其中检出易损斑块12例,检出率为17.5%,TIA组斑块的发生率和易损斑块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TIA组斑块以软斑多发,构成比为62.2%,与对照组的16.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以硬斑多发,构成比为66.7%,与TIA组的25.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组、颈动脉系统TIA组及对照组的斑块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系统TIA组锁骨下动脉起始处斑块发生率低于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组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组一侧椎动脉血管迂曲、走行异常、内径变窄发生率和椎动脉血流缓慢、阻力指数、脉动指数增高的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和颈动脉系统TIA组高,差异有显着性(P<0.01),而颈动脉系统TIA与对照组各项作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监测TIA患者颈部动脉病变的可靠方法,可作为TIA重要的普查筛选手段,对预防TIA的发生、发展以及TIA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朱艳[6]2008年在《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相关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hilips IE33型彩色超声多普勒仪、7.5MHz脉冲探头,对57例TIA患者进行颈部超声探查,同期来院老年健康体检者78例为对照组,检测内膜-中层厚度(IMT),有无斑块形成,进行斑块质地判断。结果:1.TIA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2.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好发部位以BIF处最为常见,以扁平斑多见。3.不同性质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TIA的影响不同。弱回声斑块和性质不稳定的斑块(软斑及溃疡斑)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而强回声斑块和性质稳定的斑块(硬斑)造成症状出现的危险性较低。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检测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的可靠方法。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TIA的发病密切相关。
崔伟[7]2015年在《颈动脉斑块或狭窄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分型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使用MRA及CTA进行筛查,记录颈动脉斑块或狭窄的发生部位、解剖位置及狭窄程度,同时对缺血性脑卒中进行分型,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早期判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类型,为治疗及合理预防提供依据。方法筛选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天津市宁河县医院神经内科病区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4例。全部病人均行头颈部MRA或CTA检查,并有明确的颈动脉斑块或狭窄。入选的所有患者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急性脑梗死两大类,经神经专科评估证实TIA患者的临床症状与颈动脉狭窄具有相关性,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按中国缺血性脑卒中亚型(CISS)分型进行分组[1]。故所有入选病例应分为6组,分别为TIA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LAA)组,心源性脑栓塞组(CE)组,穿支动脉疾病(PAD)组,其他原因的脑卒中(SOE)组以及不明原因的脑卒中(SUE)组。其中我们不能完全确诊SUE病人,故将此部分病例排除,因此剩为5组。所有入选病例的诊断均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2010年制定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2]。观察并记录上述病例的颈动脉狭窄发生部位、具体的血管解剖位置、狭窄程度等相关指标,应用SPSSl7.O和PEMS3.1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一般情况:符合标准的10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颈动脉斑块或狭窄的患者中,其中确诊为TIA 40例,脑梗死64例;其中男性患收集69例,女性患者收集35例,男性患者平均年龄64.46±9.23岁,女性患者平均年龄69.03±10.53岁,经比较女性患者平均年龄大于男性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患者在各个年龄组中所占的比例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合并高血压78例,糖尿病19例,心房纤颤8例,高脂血症40例。(2)危险因素:所选的10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颈动脉斑块或狭窄的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比较,合并高血压的比例最高,比例为75%,然后依次为吸烟,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酗酒,糖尿病,心房颤动,所占比例分别为59.6%,38.5%,36.5%,23.1%,7.7%。各临床类型之间进行危险因素比较,其中LAA与SOE、PAD与SOE组高血压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LAA与SOE组、PAD与SOE组高脂血症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证明SOE合并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的较少;糖尿病及心房颤动在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3)临床分型:104例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颈动脉狭窄的病人中,脑梗死病例64例,TIA 40例,脑梗死所占比例较高,脑梗死按CISS分型后的进一步比较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占38.5%,LAA型为脑梗死常见类型,34例,占32.7%,其次为PAD型,17例,占16.3%。(4)颈动脉狭窄程度:104符合标准的病例中提示颈动脉狭窄程度以轻度狭窄最多,其次为中度狭窄、重度狭窄,严重闭塞比例最少,所占比例分别为54.8%,20.2%,15.4%,9.6%;而脑梗死CISS分型中以LAA合并颈动脉狭窄最多见,其次是PAD组。颈动脉狭窄的具体血管分布以颈内动脉最多见,其次为颈总动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狭窄在管腔内的具体位置以后壁居多;解剖位置以颈内动脉C5-C6段居多,其次为颈内动脉C1段,颈总动脉以分叉处最常见。(5)脑梗死解剖位置分型:符合入组标准的64例脑梗合并死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其中皮质梗死34例(53.1%),皮质下梗死20例(31.3%),分水岭梗死10例(15.6%),多发梗死共17例,所占比例为26.6%。(6)进展性脑梗死与非进展性脑梗死:符合入组标准的64例脑梗死患者按临床表现分为进展性脑梗死和非进展性脑梗死两种临床亚型。将发病后6小时至2周内神经系统症状呈持续性或阶梯式加重的脑梗死定义为进展性脑梗死。其中进展性脑梗死20例,占31.3%,非进展性脑梗死44例,占68.7%。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高危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中-重度颈动脉狭窄与进展性脑梗死相关性最高。结论(1)所有入选的缺血性脑卒中伴颈动脉斑块和(或)狭窄病例,脑梗死所占比例高于TIA,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男性患者在各个年龄组中所占的比例高,而女性的平均年龄大于男性。(2)所有入选的缺血性脑卒中伴颈动脉斑块和(或)狭窄病例,危险因素分析合并高血压的比例最高,然后依次为吸烟,高血脂,高同半胱氨酸型血症,酗酒,糖尿病,心房颤动;脑梗死CISS分型之间危险因素比较分析发现SOE合并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的较少。(3)在所有入选的病人中,脑梗死所占比例为第一位,其次为TIA;脑梗死CISS分型中LAA为常见类型,其次为PAD。(4)在所有入选的病人中,颈动脉狭窄程度以轻度狭窄最多,脑梗死CISS分型LAA合并颈动脉狭窄最多见,其次为PAD组。狭窄的大体血管分布以ICA最多,解剖位置以颈内动脉C5-C6段居多。(5)所有入选的脑梗死病例,根据脑梗死解剖位置分型,皮质梗死最多见,其次为皮质下梗死、分水岭梗死。(6)所有入选的脑梗死病例中,提示颈动脉中-重度狭窄与进展性脑梗死相关性最高。
王秋杰[8]2013年在《颈部血管彩超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文中指出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点,探讨颈部血管彩超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入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短暂性脑缺血组(N=40)和脑梗死组(N=60),另设健康对照组(N=30),全部病例利用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位置、性质、硬化及脉狭窄程度。结果:TIA组62.5%(25/40)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易损斑块占18.0%(7/40),例稳定斑块占45%(18/40);脑梗死组中83.3%(50/60)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斑块占50%(30/60),稳定性斑块占20%(12/60),对照组发现斑块30%(9/30),均为稳定性斑块,未检出易损斑块。脑梗死组和TIA组与对照组比较发现颈动斑块数有显着性差异(P<0.05),脑梗死组与TIA组比较颈动脉IMT≥1.Omm,管腔中度及以上狭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TIA组和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及高血压、饮酒、吸烟及血脂水平有显着性差异(P<0.05)。脑梗死组和对照组比较C-反应蛋水平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颈动脉脉粥样硬化斑块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0mm以及颈动脉中度以上狭窄与发生脑梗死密切相关;颈部血管彩超在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首选筛查手段;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及吸烟是形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血清CPR水平与脑梗死相关,高危人群的CPR水平增高可作为预防脑卒中的参考依据。
许靖[9]2012年在《TIA与TIA形式的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TIA及TIA形式的脑梗死临床特点,探索其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临床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神经内科收治的83例初步诊断为TIA并在症状首发后24小时内行常规MRI及DWI检查的患者,发病1周内行颈部动脉血管彩超、TCD和(或)头颈部CTA。记录一般危险因素、临床特征、相关检查结果及发病后7天内的临床转归。根据DWI结果分为DWI+组及DWI-组,DWI+组为DWI显示与TIA症状和体征相关的高信号责任病灶组,即为TIA形式的脑梗死组;DWI-组为DWI扫描未见高信号病灶组。确定DWI阳性率。比较DWI+组及DWI-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相关检查结果的差别。分析2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性质、数量及颅内外血管狭窄的部位、程度。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DWI阳性率为36.1%,DWI+组30例,其中累及颈内动脉系统24例、椎-基底动脉系统6例;DWI-组53例,其中累及颈内动脉系统26例、椎-基底动脉系统27例,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p=0.006)。(2)DWI+组与DWI-组相比,在年龄、性别、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病史、糖尿病、心房纤颤、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史、吸烟史、血脂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3)DWI+组与DWI-组相比在运动障碍、构音障碍、感觉障碍、中枢性面瘫、偏盲、单眼或双眼一过性视物不清、晕厥、复视、眩晕、共济失调、发作性跌倒、耳鸣、症状持续时间≥30分钟、DWI检查前TIA发作次数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4)DWI阳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P=0.03),与颈部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目相关(P=0.04),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类型不相关(P=0.23),与颅内及颈部动脉血管中、重度狭窄程度不相关(血管彩超统计结果:P=0.99;头颈部CTA结果:P=0.41),与病变血管分布不相关(血管彩超统计结果:P=0.51,头颈部CTA结果:P=0.40)),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不相关。(5)TIA症状首发后7天内,30.0%DWI+组患者TIA症状反复发作或表现为临床症状持续存在,高于DWI-组(22.6%)。DWI+组中,16.7%TIA反复发作,13.3%表现为临床症状持续存在;DWI-组中,22.6%TIA反复发作,病人进展为脑梗死,两组在临床转归上有统计学差异(P=0.006)。结论:(1)临床表现为TIA的病例大于1/3急性期DWI检查可发现阳性病灶,即已经形成了脑梗死,颈内动脉系统多于椎-基底动脉系统。(2)DWI+组与DWI-组比较在一般危险因素、临床特征等方面未见明显的统计学差异。(3)DWI阳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越多,DWI阳性的可能性越大,与血管狭窄程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及病变血管分布无关。(4)DWI+对临床症状表现为TIA的病人预后具有提示作用,与是否形成临床症状持续的脑梗死具有相关性,DWI+的病人7天内更易进展。(5)传统TIA的概念不再是区分是否发生缺血性损伤的标准,更准确的标准依赖包括DWI在内的MRI检查,DWI检查对症状表现为TIA的病人必不可少。
朱继荣[10]2005年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48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为了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的病因、临床表现、持续时间、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及转归,我们对2003-2004 年在我院门诊就诊及病房收治的148 例TIA 患者进行了为期1 年的跟踪随访,对随访结果进行了前瞻性分析,结果显示TIA 的病因主要为微栓塞、血管痉挛、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等。颈内动脉系统TIA的临床表现以发作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为主;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以发作性眩晕、复视、共济失调、吞咽困难、交叉瘫为主要表现。头CT 及MRI 检查可发现大多数患者存在以腔梗为主的陈旧性病灶,TCD、颈动脉彩超、CTA、DSA 可以发现动脉的病变部位。及时适当的治疗是防止TIA 复发及发展成为脑梗死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颈部大动脉的彩超检测及其意义[C]. 潘旭东, 马磊, 赵洪芹, 李宏, 刘凤林. 第五届全国颅脑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2002
[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颈部大动脉的彩超检测及其意义[D]. 马磊. 青岛大学. 2001
[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部大动脉斑块的彩超检测及其意义[J]. 潘旭东, 马磊, 王维娟.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2
[4].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探讨[J]. 张弘娟, 常海, 邵春香.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部大动脉病变的超声学评估[D]. 温玉梅. 河北医科大学. 2016
[6]. 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相关性[D]. 朱艳. 吉林大学. 2008
[7]. 颈动脉斑块或狭窄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分型的关系[D]. 崔伟. 天津医科大学. 2015
[8]. 颈部血管彩超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D]. 王秋杰. 延边大学. 2013
[9]. TIA与TIA形式的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D]. 许靖. 吉林大学. 2012
[1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48例临床分析[D]. 朱继荣. 吉林大学. 2005
标签:神经病学论文; 颈动脉论文; 脑梗死论文; 缺血性脑卒中论文; 颈动脉狭窄论文; 颈动脉彩超检查论文; 椎动脉论文; 动脉硬化症论文; 大动脉论文; 心血管病论文; 健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