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罗甸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5501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与护理的护理重点。方法: 选选取我院2018的1月~2019的1月救治的1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针对性的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急救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对比急救成功率研究组98.48%高于对照组87.88%%;两组患者在不适反应发生率方面相比较研究组发生心力衰竭、休克、心律失常的概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与护理工作,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为良好预后打下基础。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救; 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重症,不仅发病率高,还具有死亡率高的特点。疾病发生后,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及时开展抢救有着重要意义。一般急性心肌梗死多发病于中老年人,治疗依从性偏差且病情更加严重,为保证急救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开展高效的护理配合,保证急救质量,可降低疾病死亡率[1]。本文分析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和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的1月~2019的1月救治的1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标准:①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②临床资料完整。③无意识障碍、语言障碍。排除其中残疾患者;存在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患者;精神障碍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前后,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均有66例患者。对照组内有男36例,女30例;平均年龄(57.27±0.57)岁。研究组内有男35例,女31例,平均年龄(57.30±0.60)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是:接诊后,根据患者病情准备相关急救物品与设备,达到现场后,开展急救,对患者血压、心率等指标进行监测,询问家属病史情况,及时告知医院的医护人员患者具体情况,让其准备好手术室。
研究组则以提高救治效率、护理质量为重点,开展针对性更强的急救护理服务,具体如下:接诊后,根据患者病情准备相关急救物品与设备,出诊过程中与家属取得联系,询问患者状态,并制定初步急救方案,指导家属进行基础的护理,比如调整患者体位等,并询问患者病史、过敏史、发病时间等情况。达到现场后,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对患者进行降压、溶栓、吸氧等治疗,若患者机体疼痛剧烈,合理应用镇痛药物,加强对患者神志、面色方面的观察,当患者状况保持稳定后,转运到急救车上。同时,告知医院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开通绿色通道,让科室人员实施救治。在开往医院过程中,护理人员安抚患者与家属的情绪,让其放松,相关准备工作已做好,不可让其情绪波动疾病。为患者开辟绿色通道,做到边评估边进入急救室,流程化落实各项服务,尽可能缩短操作时间。配合医生尽快将患者情况明确,以利于开展后续治疗。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干预,强调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给予患者鼓励和足够的心理支持。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对急救成功率,观察急救过程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急救成功率
对照组急救成功58例(87.88%),死亡8例(12.12%); 研究组急救成功65例(98.48%),死亡1例(1.52%);两组患者对比急救成功率研究组98.48%高于对照组87.8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不适反应发生率
两组患者在不适反应发生率方面相比较研究组发生心力衰竭、休克、心律失常的概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中老年人群高发疾病,近年来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此疾病发生率有逐年递增趋势。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因素较多,主要为情绪激动、过于劳累、摄入食物过多、处于温度较高的环境等[2]。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发作时间无规律性,但疾病一旦发作,若不及时进行干预,死亡率高。部分患者发病初期,机体反应不明显,但会突然出现腹部疼痛,服用药物无治疗效果,少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头疼与牙痛情况[3]。发病后1h是治疗此疾病最佳时间,若错失抢救时间,患者生命安全随时受到威胁。心脏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后,30min左右心肌会逐渐坏死,若在此时将阻塞的血管打开,可减少患者死亡情况。所以,急救的时间决定患者生死。
当医院接到患者电话后立刻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并告知家属让患者保持平卧姿势,并给予患者硝酸甘油等药物,保持安静的环境,并指导家属进行基础的护理,当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刻进行吸氧治疗。对急救过程中的护理流程进行优化,提高接诊后护理人员反应速度,并进行科学、合理的电话指导,这有利于改善患者机体状况。同时,达到现场后立刻配合医师进行相关治疗与护理,控制疾病发展,为后续治疗赢得更多的时间,保证患者生命安全[4]。此外,还需重视参与急救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的提高,定期开展培训,提高其对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认知,从而完善自我能力,丰富护理技巧,优化自我护理能力,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5]。结合本文结果可以证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不仅提高急救成功率,还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这对临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加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与护理工作,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为良好预后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玉凤 . 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观察 . 中国数字医学 , 2016, 34(12):188-189.
[2] 周二霞 , 李戎霞 . 急救护理路径在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16, 20(6):1-3.
[3] 张雪云.分析急诊心肌梗死抢救中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效果[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6):120-121.
[4] 邱静雯 , 翟锦华 . 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中西医结合护理 ( 中英文 ), 2016, 2(2):26-28.
[5]陈 攀,吴德坤.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213-214.
论文作者:陆霓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疾病论文; 时间论文; 效果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