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必须在确保完成工程进度,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将造价管理在最低限度,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阐述了了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主要特征,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与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特征;问题;对策;策略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是项目工程成本控制的关键阶段,其是有效降低项目工程成本以及提高项目工程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因此为了保障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有效性,以下就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主要特征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特征主要表现为:(1)先行性特征。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一般是在施工开始前及施工进行过程中,对所需投资实施科学的预算,有效的控制,其相较在施工完成后,对于已经事实存在的施工投资进行的造价审核,有着极大区别,具有较强的先行性。(2)动态性特征。建筑工程施工时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造价人员需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各个不同的阶段,结合实际情况,跟踪调查并控制造价的变化,对于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突变因素,需要进行准确预测,所以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具有一定的动态性特征。
二、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1、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设计问题。目前部分设计人员常常依赖项目地形图、地下管网图等数据信息,较少到拟建项目现场勘查,设计的图纸往往与现场实际结合不够,极易在工程施工后发生设计变更,导致工程造价增加;某些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经济观念不强,在设计中将技术与经济分离,常重技术、轻经济,更多的是关注现代建筑形式、功能和美观,忽略现代建筑的经济性;某些设计人员缺乏各专业间的相互衔接,可能会出现如建筑专业图纸与结构专业图纸标注不一致等图纸缺陷,而这些图纸缺陷的往往将对工程造价带来影响。(2)材料设备使用管理问题。材料采购过程中由于采购人员不专业造成的采购成本过高,或所购材料设备不合格在施工中造成浪费;在施工现场材料到处堆放,管理不力,损坏丢失等;因抢工期而造成下料太多等。(3)施工现场机械的使用和养护问题。由于技术员的操作不当对设备造成损害,机械设备老化不能适应工程所需,机械与机械操作员分配不合理,进而影响项目经济效益,增加项目成本。(4)人工成本问题。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及素质问题,导致人工费用增加,此外施工人员安排不合理等问题,也会增加人工成本。
2、施工阶段造价管理问题的对策分析。主要体现在:(1)严格建筑工程设计造价管理。基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有些设计人员只重视技术的先进性,忽视了经济的合理性。目前的设计收费标准基数是工程造价,没有明确设计造成浪费的标准,也没有合理的控制策略,造成设计人员不重视经济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设计也进入了市场化,设计企业需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设计费发生改变,主要是向建筑单位收取,而不是政府拨款,建筑设计需要满足建设企业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此形式下,部分设计人员为了达到中标的目的,盲目迎合建筑单位的需要,造成经济性不合理。建筑市场应该建立完善的设计监理制度以及设计索赔制度,加强管理,使经济性和技术性都能得到保障。设计人员要树立造价管理的意识,在建筑工程设计时需要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重视降低建筑工程成本。(2)加强材料使用管理。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材料成本节约是降低工程成本的关键。首先做好预算,有详细的采购流程和监督策略,并聘用具有专业知识的采购人员,避免暗箱操作,人为抬高采购成本。其次,建立施工现场材料管理责任制,推行限额发料和三级收料,增加领料审核环节,严格控制材料使用量,控制材料出入。第三,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要详细了解计划书,合理安排工程进度,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材料和用工。(3)强化施工现场机械的使用和保养。首先选配和利用机械设备,确保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其次落实机械操作员的职责,确保每天的用和养护记录,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其次,合理安排机械的使用和机械操作手,确保充分使用机械设备,实现设备效率最大化。另外项目管理人员还可以对施工进度制定网络计划,找出关键线路,通过网络图合理安排每道工序的施工顺序以及人、材、机的到位时间和数量。(4)人工费控制对策分析。施工阶段的人工费控制时,可以采取以下方式:第一,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技术效率以及遵守制度;第二,将非生产人员数量做好合理安排,从而提高人工费的控制水平。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策略分析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策略主要有:(1)加强施工方案审核。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能够达到有效控制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目的。施工方案是否完善,是否合理,是否先进直接影响着建筑施工质量与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因此,应在保证施工质量、工期进度的前提下,比较与分析各个阶段的是施工方案,并召集专业技术人员来审查投标文件中的施工组织设计,核查施工阶段的专题施工方案,并实地考察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与地质情况,从而提出合理的优化意见,让人力、物理、财力等各方面要是都能有效发挥其作用。(2)严格合同管理。规范施工合同、承包合同的签订是遏制施工阶段造价问题的源头。制定经济、合理的合同,有利于防止施工过程中随意变更价格和工程量所带来的费用增加,保障了建设单位的权益。此外,施工合同还是整个建筑施工阶段的重要依据,它是制约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和投资三方面的重要因素,合同一旦确立,便受到法律效力的保护。所以必须要明确合同内容,对容易发生争议或模糊的问题要明确协议条款,比如合同中涉及到的定价、工期和费用,违约责任和争议问题的处理方式等,这些都是影响造价的主要因素。同时,为了保证合同的顺利履行,除了明确双方的权责关系外,还要详细对一些重点问题、不可抗因素和不明确条款专门立项补充说明,防止合作单位钻文字漏洞,尽量做到文字严密、避免闪烁其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合同在施工过程中的法律效力和约束力。(3)及时把控市场动态。把握建筑市场动态,并且配套相应的控制策略,比如在材料市场价格的波动较大时,对于供货方面找规模大的,信誉好有实力的供应商,在签定材料供应和承揽工程的合同时事先商定价格浮动的计算公式(即材料上涨超出一定的范围时,工程款也要上涨),以减小自身的损失风险。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关于价格的基准价可以参考政府部门每月公布的材料定额;在控制材料的品种上要根据工程的用料性质,抓住主要材料,按照工程的进度计量,通过正规的招投标、规范的操作程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关系到建筑项目工程的经济效益,并且随着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使得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日益重要。因此为了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张银川.浅析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J].名城绘,2018(05)
[2]李成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8(09)
[3]邹显锋.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管理[J].低碳世界,2018(02)
论文作者:涂雪英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阶段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造价管理论文; 材料论文; 造价论文; 项目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