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可久散曲研究

张可久散曲研究

王莹[1]2007年在《张可久散曲用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张可久不仅是元代散曲保存作品最多的作家,还是历代散曲学史上一位最受关注的人物,其散曲的创作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然而,今天的研究者在探讨张可久对后世的影响时,往往仅着眼于语言、意境、风格、审美情趣等方面,而对于张可久散曲曲律、用韵方面的特点却罕有人问津,即便是偶有提及,也是一带而过,浅尝辄止,还没有人做过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旨在沿着前贤对元代重要曲家用韵研究的轨迹,来填补张可久用韵研究这项空白。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文章首先对元曲用韵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从宏观上确立了本文用韵研究的角度。随后,文章对张可久及其作品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从而明确了本文的选题价值并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最后,对本文所采用研究方法分别加以阐释。第二章对张可久散曲用韵进行了全面的、穷尽式的研究,文章对张曲中1535个韵字,6598次押韵情况进行了逐一的分析、归纳;系联出了张可久用韵的阳声韵部和阴声韵部,并将其同《中原音韵》十九韵部进行了比较。同时,我们对张曲各韵部所出现的合韵、出韵现象,分别从语音演变、方言体系、版本校勘等各各角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力图探寻其真实的原因。最后,我们还将张可久的用韵同关、郑、白、马元曲四大家以及乔吉的元曲用韵列表比较,从而得出了张曲用韵最为严格、精当的结论。第叁章对张可久散曲中的入声韵字进行了专门的研究,这里我们主要考查了张曲入声韵字“入派叁声”的情况。文中列出了张曲中所有入声韵字的中古音韵地位及其《中原音韵》的归派情况,并将这些入声韵字与张可久用韵的实际情况以及曲谱的韵例进行比对,从而得出结论。第四章是对张可久散曲韵字与《中原音韵》收录字的比较研究,这一章列出了张曲用韵中不见于《中原音韵》的所有韵字,然后对照各家研究成果,分叁类进行详细分析,从而对目前研究中大多只统言未收字,而不细加分辨的混杂局面进行了疏理。第五章是对全文的总结。

王月欣[2]2003年在《张可久散曲研究史论》文中研究表明张可久不仅是元代散曲保存作品最多的作家,还是历代散曲学史上一位最受关注的人物。目前,曲学界虽有人对历代张可久散曲(以下简称张曲)评论做过一些再批评的工作,但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之研究还少有人做。本文志在填补这项缺憾,全面回顾、梳理六百多年来张曲研究的成果,描述其几经起落的盛衰消长轨迹,分析其中的优势所在和薄弱环节,展望未来前景,为张曲研究搭建一个学术平台。 本文分叁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是对历代张曲研究全景的鸟瞰,以横向分类、纵向分期的方式展现全貌、梳理线索。根据研究方向之不同,分为生平研究、选集和别集的刻印、曲律研究、曲论四部分。根据前后模态和审美观的不同,将历代张曲研究以20世纪二十年代为界,分为古典传统时期和近代科学时期两大阶段。同时,以其自身盛衰消长的轨迹和阶段性特点为依据,前者细分为元、明、清叁期,后者以1949年建国为界分为两期。 第二、叁部分为古代张曲论和近代张曲论,是对第一部分的截取及延伸。视角由宏观转向微观。曲论成为本文新的生长点。我们将张曲论置于相应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曲学审美体系中加以审视,考查张曲审美价值的不断开掘与不同时代曲论家散曲审美观、散曲文学观等一系列观念变更之间的关系。

赵德坤[3]2003年在《张可久散曲研究》文中认为散曲是中国诗歌的第叁种也是最后一种古典体式。无论就内容抑或形式而言,都可以说是对唐宋及其以前的诗词的承接与发展。有元一代涌现出大批散曲作家,在元代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之下,散曲由雅文学的宫殿,走向朴实自然的民间。而发展到后期,却向传统回归。张可久散曲,被推尊为元散曲文学之冠,恰是这一发展趋势的典型代表,且自元至清,颇多盛评与赞语。本文拟从叁个方面对张可久及其作品展开文化解读:张可久散曲的思想内容,重点分析其作品所表现的生命悲剧意识;张可久散曲的艺术风格,突出强调其作品风格中的“清”与“雅”;张可久散曲风格的成因,分别从传统和现实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全文采取逐层深入的逻辑结构,以期达到这样的目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力求有所开拓与突破。传统文化对封建文人的生活方式,思想风貌有着深长的影响,正是这样,传统文化精神得以薪火相传,保持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即便是今天,无论西方新锐思潮如何斑斓、如何汹涌,国人灵魂深处依然积淀着厚重的民族精神。关爱人生,珍惜生命,中庸思想,和谐意识以及天人合一等等,至今依然是世界文化遗产之精华。唯其如此,华夏文明犹如一轮太阳,恒久地热烈而灿烂,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愈来愈显示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张剑舒[4]2012年在《张可久散曲语言的修辞艺术——以辞格运用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张可久在元代散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工于炼字,精于比喻,善于对偶,其散曲创作趋于雅化,形成了"清""雅"的艺术风格,对后世影响很大。本文试图从辞格运用的角度入手,选取张可久散曲中常用的几种辞格:比喻、重迭、对偶和引用,以探讨他散曲语言的独特性以及在形成清雅风格中的作用。

陈双蓉[5]2010年在《张可久散曲风格新探》文中研究说明张可久散曲体现了清与丽、华与平淡的统一,并由此而有超越的意味,受到元后期曲坛的激赏,成为当时散曲创作的时尚和主流。从他的散曲中可以窥见元后期仕人的审美心态。

史庭宇[6]2007年在《元代湖南散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就整个元散曲的研究来说,地域性和群体性研究始终是最薄弱的。作为元散曲组成部分的元代湖南散曲,零星而分散,目前尚无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研究,而且,研究的方法和视角度大都没跳出社会学和文艺写作学范畴。本文拟采用考证与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前提下,全面整理和解读元代湖南散曲,力求展现其整体风貌,并从湖湘这一地域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和揭示元代湖南散曲具有的特质。故而,本文的撰写具有文献整理、文本价值挖掘和地域文学特质的文化观照叁重意义。本文在整理解读元代湖南散曲时,依据不同的作家类别和文本形态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一是对湖南本土散曲作家,考证其生平创作,分析其全部作品;二是对流寓湖南的散曲作家,考证其做官寓居湖南或客游湖南的时间,分析其表现湖南文化生活的散曲作品;叁是对未到湖南的散曲家写的涉及湖南文化生活的散曲作品或曲句,采用先归类后分析的研究方法。在用湖湘文化观照元代湖南散曲时,则主要从湖湘文化对元代湖南散曲作家、作品的具体影响入手,揭示其湖湘意蕴特质。

赵德坤[7]2004年在《试论张可久散曲的艺术风格》文中认为元代后期重要散曲作家张可久 ,其作品数量居于元一代散曲诸家之首 ,且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 .作为一代曲家 ,张可久散曲的风格是丰富多彩的 ,但其主导倾向则表现为清和雅二层面 .本文即拟从这两个方面切入 ,对张可久散曲的艺术特色进行探讨

王雪枝[8]2012年在《张可久散曲的“诗”类意象与诗化倾向》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张可久散曲进行全方位的扫描发现,其中"诗"类意象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所谓"‘诗’类意象",隶属于人文意象,特指以诗人、诗友、做诗、诗作作为审美对象的意象,它们又可分为以创作主体、创作过程、创作成果分别为中心的叁个层次。"诗"类意象的频繁使用使张可久散曲形成了浓重的诗化倾向,其在散曲发展史上的意义在于呈现出一种趋向:创作主体的自我定位由浪子型向雅士型回归;曲体功能由娱乐性转变为言志化;曲作的审美情趣由世俗化走向典雅化。

罗斯宁[9]2007年在《以剧曲为曲与以词为曲——马致远与张可久散曲之比较》文中研究指明从各体文学的角度分析马致远与张可久散曲的差异可以看出,马曲以剧曲为曲,张曲以词为曲,代表了元散曲创作中两种不同的创作方向,体现了元杂剧和元词对元散曲创作的影响。另一方面,马曲俗中有雅,张曲雅中有俗,张曲对马曲又有继承之处,马、张二人成为元前期通俗生动的俗曲和后期文雅守律的雅曲之间过渡性的作家。

吴国富[10]2006年在《张可久散曲的“道化”与“雅化”》文中提出学界论述元代后期散曲大家张可久,莫不以“雅”形容其散曲的风格,而这种“雅”又与他运用宋词手法写曲有关。如任讷《散曲概论·派别》说“其曲之十之八九为雅丽一派,……总嫌参用词法过多。”邓绍基《元代文学史》说:“他的散曲运用诗词手法,讲究含蓄蕴藉,且多熔炼诗词

参考文献:

[1]. 张可久散曲用韵研究[D]. 王莹. 河北师范大学. 2007

[2]. 张可久散曲研究史论[D]. 王月欣. 河北师范大学. 2003

[3]. 张可久散曲研究[D]. 赵德坤. 重庆师范大学. 2003

[4]. 张可久散曲语言的修辞艺术——以辞格运用为中心[J]. 张剑舒.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2

[5]. 张可久散曲风格新探[J]. 陈双蓉.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6]. 元代湖南散曲研究[D]. 史庭宇. 广西大学. 2007

[7]. 试论张可久散曲的艺术风格[J]. 赵德坤. 宜宾学院学报. 2004

[8]. 张可久散曲的“诗”类意象与诗化倾向[J]. 王雪枝.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9]. 以剧曲为曲与以词为曲——马致远与张可久散曲之比较[J]. 罗斯宁.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10]. 张可久散曲的“道化”与“雅化”[J]. 吴国富. 中国道教. 2006

标签:;  ;  ;  ;  ;  

张可久散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