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的文化价值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价值观论文,文化论文,毛泽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二十年来,国内学界围绕毛泽东各个时期文化观的形成、标志、内容、体系、特点和思想来源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持续的讨论,涉及到了毛泽东的文化本质观、主体观、作用论和文化建设的纲领、方针和道路等方面,但对毛泽东的文化价值观鲜有论及,未能展示出它的丰富内涵和意蕴。毛泽东的文化价值观是以人民为本位的,是其文化观中最核心、最具有特征的部分。它对当今中国文化建设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委实有深入探讨的必要。
一
任何文化观都必然包含着文化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并不等于文化价值本身,而是对文化价值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它关注文化价值的本体、文化价值的评判标准和文化价值的指归等问题。缺失文化价值观,就无法对文化现象进行价值评价,无法确立文化建设的目标,就等于放弃了文化主体的地位。这样的文化观不但是不完善的,而且对实践也是无意义的。
通观毛泽东各个时期关于文化的论述,不难发现,毛泽东历来重视文化的价值问题。他对文化问题的思考始于对旧文化的价值反思,终于对新文化的价值重构。他对文化价值问题的系统阐述,形成了独特的以人民为本位的文化价值观。
1、以人民为本位的文化价值本体。价值本质上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人的需求与对象属性之间可否满足的关系。因此,文化价值存在于人与文化的关系中,是文化对人的需求的可否满足性。文化价值主体是人,文化价值客体是文化,前者有某种需求,后者有某种属性,需求和属性之间的可否满足的关系,就是文化价值的本体。
在毛泽东看来,只有人民才是文化价值的主体,因而人对文化的需求,不是指个人的需求,而是人民的需求。这即是说,文化价值主体及其需求是以人民为本位的。什么是人民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士兵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①P812 毛泽东之所以强调人民的文化主体地位,强调以人民为本位的文化需求,首先,这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②P1031 人民对文化的需求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力量。其次,这也是文化先进性的根本要求。一种文化是否具有先进性,归根到底取决于是否能够满足人民的需要。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要,代表着每一历史时代的时代精神,预示着文化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所以,只有人民才能成为文化价值主体,也只有满足人民需求的文化,才有价值可言。
诚然,文化并非都能满足人民的需求,因而不都是有价值的。毛泽东认为,作为文化价值之客体的文化,本身有着不同的价值属性。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深刻剖析了中国传统文化,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③P707 毛泽东主张将传统文化中进步的东西与腐朽的东西区别开来,这正是体现了人民本位的文化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毛泽东还从文化源泉的角度,阐述了人民本位的思想。他指出:“民众是革命文化的无限丰富的源泉。”③P708 “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②P806 但是,“中国历来只是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可是地主的文化是由农民创造的,因为造成地主文化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从农民身上掠取的血汗。”①P39 毛泽东认为,文化原本就是人民创造的,脱离人民或与人民为敌的文化,是无价值的可言的。所以,文化价值只存在于人民的需要与满足这种需要的文化之间。
2.以人民为本位的文化价值标准。文化价值标准是判定文化主客体之间是否存在价值关系的依据,它回答以什么作为根据去评价文化、选择文化和建设文化的问题。在毛泽东看来,文化价值的主体是人民,因此,是否满足或在何种程度上满足人民的需求,才是判断文化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的标准。人民的需求与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是一致的。所以,凡是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文化,都能满足人民的需求,因而都是有价值的文化。这意味着文化价值的人民标准、生产力标准、社会发展标准是一致的,即都是以人民为本位的。文化批判是文化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也是文化价值标准的具体运用。毛泽东在谈到文艺批评标准时曾说过:“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按照政治标准来说,一切利于抗日和团结的,鼓励群众同心同德的,反对倒退、促进进步的东西,便都是好的;而一切不利于抗日和团结的,鼓励群众离心离德的,反对进步、拉着人民倒退的东西,便都是坏的。”“任何阶级社会中的各个阶级,总是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的。”①P826 各个阶级之所以都将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是因为政治是经济利益的集中表现;而毛泽东坚持的无产阶级政治维护和实现的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他的政治标准的底蕴是以人民为本位的。
3、以人民为本位的文化价值指归。文化价值观的核心问题是指归问题,即为什么人的问题,它体现着文化价值的本位和标准的统一。在毛泽东看来:“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②P857 他主张一切文化都应该为了人民,“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③P708
首先,文化必须服务于人民。以人民为本位的文化价值指归,是毛泽东人民观在文化价值观上的具体体现,而毛泽东人民观的精髓就是为人民服务。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②P1096 他还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基于这一主张,毛泽东反复强调“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②P820
其次,文化应当成为人民自己的文化。这是毛泽东以人民为本位的文化价值指归的落脚点,也是毛泽东所确立的文化建设的目标。长期以来,人民大众创造了文化,但是并没有占有文化。也就是说,文化一直被统治阶级所垄断,人民提供的文化创造的资源,被统治阶级异化成为与人民相敌对的意识形态,成为在精神上奴役人民大众的工具。因此,创造属于人民自己的文化,使文化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表现人民的欢乐和痛苦,展现人民的情操和理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文化“为什么人”的向题。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中,明确将“大众的”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目标,即是佐证。
人民的需要成就了文化的价值,满足人民的需要决定了文化的价值,为人民服务实现了文化的价值。正是这种文化价值观,使得毛泽东的文化思想卓然不凡,且具有恒久的理论魅力。
二
毛泽东人民本位的文化价值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坚实的哲学理论基础和长期的人生体验积淀。
1、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毛泽东文化价值观的历史文化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宣扬“重民”、“贵民”,有着丰富的民本思想:“重人轻神”、“惟人万物之灵”的思想,确立了人在自然、社会的中心和主体地位;“民惟邦本”、“民为君本”、“民贵君轻”等想,确立了君、国虚位,惟民为实的政治理念:“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思想,确立了“为政以德”的政治方略。它们对毛泽东文化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
青年时代,毛泽东真诚地推崇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早在1917年8月23日《致黎锦熙信》中,毛泽东就表达了“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建立“大同”世界的情怀。④P89 在《讲堂录》中,毛泽东根据《尚书》中“天视自我民视”的思想,直接将天命等同于人心,人心等同于历史决定力量,表达了对人民历史地位的高度尊重,对“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根本价值信条的完全认同。1918年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他对人民的认识从传统的民本思想上升为“群众史观”。
2、唯物史观是毛泽东文化价值观的理论基础。五四运动前后,毛泽东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学说。他在延安时期回忆说:“一九二〇年夏,我在理论上和某种程度的行动上,变成马克思主义者,并且自此以后,我自认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⑤P36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尤其是对唯物史观的推崇,使毛泽东为自己的文化价值观的形成找到了科学的理论基石。首先,毛泽东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形成了正确的人民观。他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主张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把向人民负责作为一切言行正确与否的最高判断标准,将为人民服务作为革命党人的宗旨。其次,毛泽东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文化本质观。毛泽东把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用于对文化现象的研究,认为政治、经济和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三大基本结构,三者的对立统一推动了社会的运动和发展。其中“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③P663—664 毛泽东既坚持经济基础对精神文化的决定作用,又坚持文化对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作用,在这一正确的文化本质观的指导下,毛泽东指出中国要建设的文化,必须是“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③P695 从而确立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建设目标。最后,毛泽东以人民为本位,实现了文化本质论与价值论的统一。文化本质论与价值论的统一,在毛泽东的话语系统中,就是文化为政治、经济服务与为人民服务的一致性。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指出“新文化”应为工农劳苦民众服务,成为他们革命的有力武器。建国后毛泽东又提出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国家服务的方针。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体现和维护的是人民的政治和经济的利益,它必然要求以人民为本位的文化来为自己服务;只有以人民为本位的文化,才能够满足无产阶级政治和经济斗争的需求,二者统一于以人民为主体的革命实践。
3、独特的人生体验是毛泽东文化价值观的情感基础。毛泽东出生在普通农民家庭。作为农家子弟,他十四、五岁时曾辍学在家务农。早年的田间劳动经历,使他了解劳动群众的疾苦和欢乐,熟悉人民的感情和愿望,并亲身感受到这个世道的不公平。少年时代,毛泽东在阅读旧小说时,就曾提出小说中为什么没有农民当主角的疑问,并发誓长大后要写关于农民的书。1917年在湖南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毛泽东主持开办“夜校”,从事对民众的文化教育。他在工人夜校的《招学广告》中写到:“列位大家想想,我们为什么要如此做?无非是念列位工人的苦楚,想列位个个写得、算得”,对工人群众的同情溢于言表。五四时期,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中提出了“平民文学”、“平民主义”的主张。
1927年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毛泽东依据在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实地考察的所见所闻,对农民的新文化运动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农民一向痛恶学校,如今却在努力办夜校,名之曰农民学校。他们热心开办这样的学校,是认为这样的学校才是他们自己的,因为这里讲的东西是农民需要的。
延安时期,无论在杨家岭、枣园,还是王家坪,毛泽东经常与当地的农民交谈,问长问短。他常常教育干部和战士,要尊重人民群众,不要因为他们不懂得卫生就看不起他们。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强调知识分子要向工农学习,使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没有这个改造,什么事情都是做不好的。建国以后,毛泽东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所到之处都留下了与人民群众亲切交谈的动人场面。毛泽东对人民的热爱,表现在对人民的尊重上,表现在对人民利益的维护上,也表现在他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为荣,没有任何特殊要求。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自小过的就是农民的生活,我习惯了。全国人民要是都吃上我这样的饭(小米加大米),那就很不错了。”⑥P333 1959年全国人民都在吃定量,毛泽东自觉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对身边工作人员宣布自己实行“三不”: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定量。毛泽东是人民的领袖,“是从人民当中生长出来的,是跟中国人民血肉相连的,是跟中国的天地、中国的社会密切相关的”。⑦P332 对人民这份厚重的感情,不仅催生了他的文化价值观,而且使他毕生持之以恒且努力践行。
三
毛泽东人民本位的文化价值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着成功的实践。新中国成立以后,因建国初期文化战线上的三次批判,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重大失误,毛泽东的文化观备受非议,作为它的核心——文化价值观,该当如何评价呢?换言之,它对于当前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还有无指导意义?
早在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就提出“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③P663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政协第一次会议致开幕词中,展望了中国新文化的美好前景:认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⑧P6 毛泽东认为,新中国的成立表明建立中华民族“新文化”所需的政治、经济条件已经具备,从事文化革命的时机已经成熟。他开始把注意力转向文化领域。他的奋斗目标就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相一致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他向往和追求的“人民大众的文化”。
促使毛泽东在建国后将主要精力转向文化革命,既有历史原因,又有政治原因。众所周知,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封建政治统治。此后的五四运动,作为一场彻底的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试图打扫中国封建文化这个“奥吉亚斯牛圈”。但这场伟大的新文化运动只持续了十余年,便被后来的阶级斗争、民族斗争所打断。尽管在这个期间,特别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新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但毕竟当时的中心工作是军事和政治斗争,不可能在文化革命上有根本性的作为。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1956年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毛泽东认为首要任务,是从事文化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的新文化。1957年在南京、上海党员干部会议上,毛泽东就说过,现在已处在“由过去的革命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转变时期。⑨P289
另一个原因是毛泽东对巩固新生政权的思考。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如何巩固人民政权,确保国家政权的人民性,是毛泽东反复思考和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从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到黄炎培的“兴勃亡忽”的历史周期律,他们无非是想说明历史上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其结果只是改朝换代而已。毛泽东发出了“进京赶考,绝不当李自成”的誓言,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不能同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相提并论,它的结果是建立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是人民当家作主。因此,确保政权的人民性,是巩固政权之根本。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彻底改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基础上,开展文化革命,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意识文化领域。
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建立在对旧文化否定的基础上,因此,文化批判便成为毛泽东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方式,而封建文化则成为主要的批判对象。事实上,毛泽东1966年发动的文化大革命,早在建国初期就已经拉开了序幕。对电影《武训传》宣扬的封建“奴性”思想的批判,标志着毛泽东建国后的文化革命的开始。而后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等一系列运动,包括文化大革命在内,实际上都是毛泽东从事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是他的人民本位文化价值观的实践。他提出的“双百方针”,旨在解决如何建设和繁荣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问题,希望运用民主和自由的方式从事文化建设,这本身体现着对人民的文化创造性的尊重;他提出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从文化的性质和功能角度对社会主义新文化作出了规定,明确表达了人民在新文化中的主位地位;他倡导反对腐朽没落的文化,移风易俗,改造中国,这是确立人民本位之文化的必然要求;他倡导知识分子学习马克思主义,自觉改造世界观,走与工农结合的道路,即使在今天,这也是文化建设所必需的。总之,毛泽东在建国后的一系列文化革命的实践,都旨在践行以人民为本位的文化价值观。诚然,他的文化实践有重大失误,若从文化价值观角度反思,失误的根本原因不在文化价值本位的确定上,而在对文化价值主体及其需求的认识上存在严重误区。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毛泽东对人民的具体性和历史性认识不足。人民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范畴,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涵。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人民的主体部分已由受剥削和压迫的劳苦大众,变成了翻身解放的国家主人。人民的需求也由政治翻身转变到发展生产和创造美好生活方面。毛泽东看到了这个变化,本应该适时调整工作中心,努力发展生产,把文化从战争时代的政治化中解放出来,使之丰富多彩以满足各个阶层的人们的各种层次的文化需求,但是,他对这一变化的意义估计不足,对人民的理解仍旧滞留在革命战争年代,误认为政治斗争仍旧是捍卫和发展人民利益的根本手段。
2、毛泽东对人民的文化需要的具体性和历史性认识不足。在革命战争年代,文化是人民大众从事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服从并服务于革命的政治和军事斗争的需要。建国后,人民对文化的期待已不再囿于政治斗争的需要,而是扩大到文化的娱乐和审美功能方面。毛泽东看到了人民对文化需求的多样性,也提出了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张,但由于他对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人民范畴的理解偏差,更加强调文化服务于政治,固守着文化政治化要求。其结果使得文化批判步入歧途,形成了“样板戏”一统天下的可悲局面。
3、毛泽东对满足人民需要的文化的具体性和历史性认识不足。基于对人民文化需求的判断失误,毛泽东把满足人民需要的文化,狭隘地理解为以工农兵为体裁的文化,或以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为主题的文化,认为只有这种文化才是有价值的,才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具有普泛道德规范价值的文化作品,歌颂纯真爱情的作品等,均被斥之为“封资修”,统统被打入冷宫。诸如相声等文艺形式也因其难以表达阶级斗争的内容而被搁置。他所追求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最终只能靠一批高大全、假大空的作品来诠释,严重脱离实际生活,丧失了引领和教育人民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人民本位的文化价值观。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文化建设上必然要求坚持以人民为本位的价值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则在此基础上明确将人民作为本位,并把人民本位的价值观上升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然而,一些人主张文化相对主义,拒斥对文化进行价值评价和选择,致使一些腐朽文化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幌子充斥文化市场。这些东西严重背离了毛泽东的人民本位的文化价值观,与时代主旋律形成抗衡之势,应该引起高度警觉。
注释:
①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②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③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④ 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
⑤ [美]斯诺毛泽东自传[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1.
⑥ 中外名人谈毛泽东[M].成都人民出版社,1992-09.
⑦ 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⑧ 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⑨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标签:新文化论文; 文化价值观论文; 毛泽东论文; 社会价值观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价值观论文; 中国近代史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服务文化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