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九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因地铁出行直接涉及到大众的出行,其安全性必然要收到足够重视。地铁安全性的影响因素诸多,其中关键点之一即为防水技术。根据实际案例分析可得知影响其防水效果的因素诸多,因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做到结合实际情况,注意施工中易出现的人为问题,以及因自然因素所引起的种种问题。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选择合理的技术方案,同时做好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地铁工程施工质量,保证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关键词:地铁施工;防水;关键技术
引言
防水施工技术在地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保证地铁施工建设质量的关键性内容。作为施工单位,需要加强防水施工技术具体内容的了解,从而实现方式施工技术实际运用中效果的加强。这同时也是保证居民出入地铁安全,为人们构建安全出现环境的重要内容。
1 地铁工程施工防水基本原则
调查与工作中发现,受到温度、负荷能力、防水原材料等因素的影响,地铁施工中普遍存在纵向裂缝、变形缝等施工质量问题,严重降低了地铁施工成效,从而地铁投入使用后的运行埋下了很多安全隐患。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严格依照一定的防水原则进行施工,才能切实提高地铁工程施工质量。在实际的地铁施工中,应始终遵循以下几种原则:
1.1 整体性原则
地铁施工是一个整体性很强的工程项目,各部分、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一个部位出现渗漏水问题,势必对相关部门及后续工作产生影响。因此,地铁施工过程中的防水要坚持整体性原则,统一规划防水方案。同时,施工前全面开展岗位培训工作,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防水意识,做好防水工作。
1.2 因地制宜原则
地铁施工中的防水工程,包含两种类型:全封闭类型及排水类型。所以,在地铁施工过程中的防水项目中,应始终坚持以预防为主,并且还应依据地铁工程的实际情况与结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有效的防水施工方案。比如,在地铁工程的围构施工中应选择钢筋混凝土做材料,采用自防水方式有效预防渗水问题的发生,并确保地下水降、排的防水施工效果能完全符合相关要求,从而为地铁的安全、正常运行创造有利条件,并显著降低地铁投入运行后发生渗水问题的几率。
2 地铁施工出现渗漏水成因
2.1 纵向施工裂缝渗漏水
在地铁修建中,必不可少使用混凝土分段浇筑。在分段浇筑中产生的接缝凹槽,遇水后通常会产生膨胀的情况,随着符合力的减少,出现裂缝。除此之外,混凝乳结构中的钢板封条由于种种因素或多或少的产生脱落的情况,由此产生裂缝以及止水带的保护力达不到施工要求而产生的裂缝,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产生纵向施工裂缝,产生渗水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三缝渗漏
在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防水工程的质量非常重要。然而,在现实当中,往往会为了效率等原因而忽略根本,造成工程存在诱导缝以及施工缝等问题。为了避免变形等原因引起的结构破坏状况的发生,通常会对诱导缝进行薄弱设计,以适应诱导缝自身的特点。相比而言,施工缝的处理比较简单,而且混凝土与止水带防绕流网安装不符合其牢固度标准。通常在施工时会存在随便留置施工缝的现象,这样也导致了不良后果,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大量流出,这时,为了尽快修复施工缝,工人大多不会彻底清理杂物,进行二次浇筑,直接用编织袋随意堵塞渗漏地点,这样容易造成施工缝再次发生渗漏。因此,要格外注重施工缝设置存在的问题。
2.3 防水材料铺设质量
防水材料的铺设对于结构防水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运用较为先进、广泛的材料为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此种材料在混凝土浇筑后,会通过自身特性与混凝土粘结为一体,从而增加结构自防水能力。但在结构侧墙、顶部施工时,由于施工难度较大,现场进行铺设过程中,对于卷材搭接部分的焊接质量较差,形成防水漏洞;以及在防水板铺设后,进行钢筋绑扎施工时,由于会有钢筋焊接作业,对防水板产生灼伤、烧洞现场,影响材料的防水性能,导致后期结构产生渗水现场。
3 防水关键技术在地铁施工中的有效应用
3.1 采用混凝土结构防水施工技术
为促进地铁工程施工的有效实施,应将混凝土结构防水施工技术应用其中,做到不漏水、不渗水。在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应选择合理的施工材料,对混凝土缝隙加以控制,提高混凝土密实度。混凝土结构渗水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遇水便会产生水化反应,此外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残留的水分会逐渐蒸发,一旦温度下降便会导致冷缩现象发生,使混凝土内部产生一定约束力。基于这种情况下,约束力大于混凝土结构应力便会导致各种裂缝产生,最终导致渗水问题出现。据此,施工人员在材料选择上应尽量选择抗渗性大的材料,同时进行标准化施工,确保地铁防水工程的有效实施。
3.2 变形缝防水技术
在地铁工程施工中,有一种说法是“十缝九漏”,材料与材料之间的缝隙都比较大,设计人员在对这种变形缝进行处理时,可以先设计一个柔性的防水层,并在此基础上做好二道防水。一般在做二道防水时,可以将止水带直接放在混凝土结构外侧,达到止水目的,在放置止水带时,要注意止水带的齿轮与齿轮之间要咬合紧密。做好以上工作后,还要将注浆管固定在侧方底部,达到真空密封止水的效果。这一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地铁施工变形漏水问题。
在使用止水带时,要优先考虑地铁工程的整体结构,施工人员要注重清理混凝土表面的油污。清理干净后,应采用双面自黏改性沥青防水材料,将其铺设于边墙和侧墙的变形缝中,达到柔性防水效果。为了全面保证变形缝的防水质量,施工人员在混凝土结构浇筑过程中,应保持均匀、密实浇筑,预留好凹槽。预留凹槽的目的是为了放置接水盒,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因漏水引起的地铁运行故障。
3.3 UEA无缝防水主要技术
在地铁施工活动中,渗水与漏水问题不利于地铁的安全运行,会对乘客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在地铁工程的防水施工中,应始终遵循国家与地方制定的有关章程制度,在混凝土结构外围设置浇缝,并且应确保相邻两条浇缝之间的距离在30~40m。在地铁工程完成施工活动两个月之后,施工人员应对混凝土做填缝处理,以确保施工质量可达到相关标准。在地铁施工中应用UEA无缝防水主要技术时,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环节中,需要把在混凝土的收缩应力中恰当附加膨胀应力,并且在处理后浇缝的过程中,应依据地铁施工防水标准,恰当设计加强带。通常情况下,加强带的宽度是2m,还应在加强带周边设计钢丝网,以有效预防各种类型混凝土渗流到加强带内,以实现有效防水的处理目的。另一方面,在应用UEA无缝防水主要技术的过程中,要想优化防水质量,就需要在浇筑加强带之前,掺入适量的具有膨胀性能的UEA混凝土,占比大概为10~12%,并同时把浇筑标准调整到14~15%,以确保加强带的混凝土比两侧混凝土的强度高出4~6MA,从而顺利实现无缝防水目标。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UEA无缝防水技术在地铁施工中的应用,可实现无缝混凝土结构的超长连续浇筑,从而显著优化施工效率,并且优化防水性能,因此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结束语
总之,地铁施工中普遍存在的漏水问题,不利于地铁的安全、正常运行。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给工作提供一个更为安全与舒适的出行环境,就需要施工人员依据各种漏水原因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水措施,从而借助恰当的防水技术,有效预防各种漏水问题的发生,最终切实提高地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忠岭.浅析地铁施工过程中的防水关键技术[J].黑龙江科学.2017(04)
[2]朴金德,王璐.地铁施工过程中防水关键技术的应用探讨[J].四川水泥.2016(12)
[3]刘国帅.浅析地铁施工过程中的防水关键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38)
论文作者:王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1
标签:地铁论文; 混凝土论文; 过程中论文; 裂缝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