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标准化,不仅可有效保障施工安全,还可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系数,对建筑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简析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标准化的作用,论述了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标准化的策略,以期为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督管理;策略
引言
我国的经济在不断的向前发展,建筑行业也随之在不断的进步,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其工程项目最为基础且关键的一个工作。施工现场会很多的安全事故,只有不断的增强对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事故的发生率才会得到降低。现阶段,大工程建设经常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如建设主体职责缺失、缺少好的安全监管人员等。要想这些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就必须要进一步的提高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借此才能够让建筑业得到一个良好的发展。
1安全质量监管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的作用
如今,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逐渐扩大,以往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已经无法顺应现代社会的监督管理需求,因此,应该不断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强化安全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强化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是保障整个工程项目顺利开展的关键,只有做好安全质量管理方面的工作,才能够降低施工现场中出现事故的几率。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质量管理工作,能够有效预防自然灾害以及各种意外事件,通过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体制,能够增强施工单位防范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能力,并且能够充分确保整个施工现场的安全。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督管理问题
2.1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意识不足
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意识不足是造成施工意外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当施工安全与施工进度存在冲突时,施工单位通常会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忽略施工的安全性。
2.2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比较低
一般情况下,监理单位中的监督管理工作者其自身整体素质水平的高低会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以及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很多建筑施工单位过度压制监理工作者的经费,并没有开展对应的安全方面的培训课程,使得监理单位很难招到优秀的人才,因此,企业应该加大对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者以及高质量的人才的投入力度。除此之外,很多施工作业人员自身缺乏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具体的操作技能,对待工作也并不认真,从而无法将员工自身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导致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以及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这也是引发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2.3建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完善
近年大批劳务分包企业、专业承包层出不穷,其素质也是参差不齐的,很多的分包商无论是在社会信誉,还是在管理水平以及施工技术方面均不是很好,甚至可以说差,在工程当中不但没有较强的安全意识,且还经常出现违章指挥、偷工减料等情况,同时施工人员还不是属于一家企业的,这无疑加大了总包单位在安全管理上面的困难,生产统一管理难以得到良好的实现。安全监管人员因经费不足以及技术装备落后等因素,在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工作时,大部分是是靠着自身的一个经验作为依据的,主要是通过眼看耳听手摸的老方式,这样的话科学性肯定会大大的降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标准化的策略
3.1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
建筑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会存在着众多安全隐患,承建单位需要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避免引发安全事故。在施工的各个环节和阶段中需要用连续的围墙在现场围起,施工过程应该实施封闭式管理,并雇佣相关人员设立门卫,建立和完善门卫管理制度,外部人员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对于现场施工的工作人员来说,安全永远放在第一位,这就需要施工人员需要在使用安全防护用品的同时还要正确地使用这些物品,要在容易发生事故的地点投放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品。例如,常用的施工工具有角手架、模板、钢筋等,需要对这些工具进行安全防护,还需要对安全技术交底,并详细记录和描述工程实施过程中容易存在的危险和特点。施工现场还应该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定期对施工材料进行检查,做好相符合的防火要求。为了更好地、全面地对建设项目工程实施工作有很好的了解和安全监督管理,相关部门和组织可以建立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发现其中违反安全规定的施工行为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督促和检查,从而大大提高监督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2培养高素质专业性的人才
要将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做到位的话,其必须要具备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性的人才,只有在这样人才队伍的基础下,才能够不断的去改进以及完善和推动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所以,施工方必须要花很大的成本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一方面,有针对性的对安全监督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让其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参观以及学习安全文明示范基地,借此来加强起专业技能以及知识。同时及时、快速的对其传达现今最新的相关规定以及政策,持续行的让其能明确掌握好施工规范和相关的安全施工制度。另外一方面,施工企业需要对安全监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进行一个定期的考核。借此来确保其能够时时刻刻牢记施工安全,时刻掌握施工进度和,能够及时的、快速的排查安全隐患。
3.3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
建筑施工单位要重视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并且政府部门要针对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定期的监督和管理,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施工调研,及时指出施工现场中存在的相关安全问题。与此同时,施工单位的主管部门要及时考核施工完成量,并出具相关的考核报告,通过向单位通报的形式,来形成良好的激励模式,同时,约谈项目施工的主要负责人,询问是否遇到施工困难,如果能够给出援助,要及时进行援助,形成良好的循环模式。
3.4需要对原材料的质量管理进行加强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使用的一些特殊的材料,应该出具对应的生产许可证以及详细的实验报告,如此一来,能够在根源上确保每一种材料都能够达到合格的状态。同时,物资管理主管需要严格考核供货商的实际情况,这样一来能够为选择信誉良好并且资质丰富的供货商提供有力的依据,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工作者还应该做好施工现场的材料验收工作;此外,应该强化安全管理工作,为了不断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质量,就需要施工单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对应的法律法规,并且要给一线施工作业人员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在落实各项施工作业的过程中,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在开展自检工作的基础之上,向监理单位申请验收工作,从而不断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实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标准化,应深入解读影响建筑工程现场监督管理的因素,并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与此同时,应着重加强对安全防护设施标准化的普及落实,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手法,不断引进先进监督管理方法,积极完善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提高施工安全意识,并有效落实施工安全责任制度,以提升施工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孙晓明.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6).
[2]赵锐.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工业C),2016,60:105-105.
[3]吕振兴.建筑市场质量和安全监管系统设计与实现[D].郑州大学,2017.
[4]宋丰虎.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探析[J].建设科技,2018(2):90~91.
论文作者:桑友耀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施工现场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安全监督管理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建筑论文; 工作论文; 监督管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