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创新教育论文_梁振东

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创新教育论文_梁振东

山东省肥城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71600

摘 要:本文着重探讨了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并从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前途和中职计算机岗位设置入手推行中职计算机课程模式改革进行了创新和大胆的设想。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教师 创新教育

一、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职教的新形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计算机课程模式还停留在比较落后的状态:教材与师资专业程度不够,中高级职称计算机教师对本专业知识的更新程度日显落后,对中职学生的社会定位不明确,往往采取“一刀切”的做法,整个学校的所有专业开设同一门课,使用相同的教材,忽视了计算机专业相关课外知识的拓展和对学生技能训练的有效指导,学习评价模式单一……上述做法,不但严重地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已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综合竞争能力的形成。

2.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逐渐被冠以“低层次化”。随着职业教育的逐渐被重视,中职教育的“实用性”理念日渐强化,专业课程的改革和实施如火如荼,但没有走出职教的怪圈,中职计算机课程逐渐被冠以“低层次化”——能用就行;计算机专业教师也被打入“信息化类”、“多媒体功能室管理类”。具体表现为:其一,增加了专业实训课程的课时,但实训内容的安排无针对性和无法进行量化考核,只是简单的重复性操作;其二,计算机课程仅体现了“应用性”,而忽视了“时代性”,如有些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授课平台还停留在Winxp,教学使用软件的版本明显陈旧等;其三,教师少有进修、观摩等学习的机会,计算机教师闭门造车,不仅提高少、见识少,自我主动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低;其四,中职计算机课程改革缺乏导向,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研究不成系统,基本是自发的形式或经验式的总结。

2014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双创”一词由此开始走红。因此,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中职学校进行计算机课程模式的改革很有必要性,在职教大发展的形势下,抓住机遇,及时进行计算机课程的改革和探索,在中职学生素质大幅度滑坡的现状下,迎难而上,逐渐改变中职计算机课程“低层次化”和混乱的局面,重新建构中职计算机课程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中职计算机课程模式改革的内容

1.课程目标。要建立基于计算机类的职业岗位系列课程体系,体现“就业需要>确定岗位>确定能力(技能、技术)”的原则。一个专业可以确立2-3个主要岗位和1-2个拓展岗位,不同专业的岗位可以交叉,但主次明确;一个职业岗位能力可以分为一般能力(职业素养)和核心能力(职业能力)。如一个程序员岗位(偏Web编程)的岗位能力分析,核心能力有编写程序能力、软件工具使用能力、网站建设能力、网络管理能力等。每一岗位能力由一个系列课程(至多3门课程+2门实训课程)教学进行培养,形成系列课程链路。构建“计算机类职业岗位基础平台(发展、基础)+岗位系列课程(技能、技术、能力、职业证书)”模式,取消学科类基础课程。

2.课程开发。基于计算机类职业岗位的系列课程设置方案包括多媒体作品制作员(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动画设计与制作、多媒体制作实训)、电子商务技术员(网页设计基础、网络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实训)、网络管理员(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企业网组建与管理、网络管理实训)、程序员(Java系列)(Java程序设计、JSP应用程序设计、WEB应用程序设计实训)。以上只列举了四个岗位系列课程的设置方案,岗位进行精确的定位后,接着就是实际教学中对教材的挑选问题。要选一本好教材,对学生和教师来说至关重要,可以通过网络上的书评进行有选择性的挑选,不要轻信出版社的书托,从岗位设置和实际教学需要出发。

3.课程实施。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以人为本,知能并进,分层实施,全面提高。首先要求参与改革的教师改变理念,主动以新的教育理念武装头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其次,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现状的基础上确立学生定位,根据岗位划分制定教学计划和选定好的教材,最后决定实际教学策略。再次,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尊重学生,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机学习习惯。

4.发挥导向激励作用,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构建全新的全方面考察、重在能力测试的计算机课程学习评价体系是课程改革的保证,反过来可以更好地推动课改的进行。要倡导多维评价,避免传统的以学生分数为主的单一性、总结性的评价方法,不仅要求关注学生计算机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平时教师要记录学生课内外的实际表现,包括平时作业(书面作业、网络作业、实训技能等项目)、课堂表现、课外活动参与率及热情程度等。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特殊技能和校内外荣誉获得的加分评级活动,及时反馈和评价,使学生从评价中及时了解自己的现状,扬长避短,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傅松涛 蒋洪甫 英国BTEC课程模式的内容及其实施效果.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

[2]李福灼 计算机课程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桂林,2005,7。

论文作者:梁振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3月总第18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7

标签:;  ;  ;  ;  ;  ;  ;  ;  

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创新教育论文_梁振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