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洪奇

阐述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洪奇

身份证号码:43022319880826XXXX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不断引进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的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大大的提高了混凝土质量和施工效率,混凝土能够和钢筋牢固结合,具有较高的强度、抗震性、耐久性,是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高层建筑更能凸显它的优越性。但是在混凝土施工的实际运用中,常常会出现混凝土凝结异常、强度不足、裂缝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质量,其中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分析并予以重视。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混凝土结构是当前建筑工程项目中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是将水泥、水、砂石等方面作为主要材料,并将一些辅助性材料进行合理搅拌,从而制作出以混凝土为主的结构,其中通常会包含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以及素混凝土结构等形式。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全面浇筑的过程中,需要对温度进行有效掌握,这样对于有效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整体结构具有良好效果。

1.混凝土结构技术优势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具有非常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1)在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使用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有效的确保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强度。建筑物强度和混凝土材料有着直接的联系,该项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优势,因此在施工的时候需要结合施工技术要求进行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控制,等到混凝土材料凝固后,需要有效的保障建筑强度,从而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其优势。特别是在建筑物承重墙或者支撑结构建设施工时,混凝土结构强度非常明显。(2)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有效的保障建筑防水效果。只有有效的保障建筑外观防水效果,才能确保建筑物在使用的时候能够有效发挥其功效,防止出现渗漏问题,确保工程的质量。(3)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积极引进先进的混凝土技术,能够方便施工流程,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也能够进一步控制施工周期,合理的控制成本,最大程度发挥其功效。

2.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要点

2.1混凝土配制技术要点

将混凝土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中必须要确保施工材料和施工方法的科学性,并严格的按照施工要求和环境进行混凝土配合。在搅拌工作中需要严格的计算出混凝土原材料,确保科学合理的分配混凝土。在进行混凝土的搅拌之间需要高度重视实验工作,并且检验混凝土分层离析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后要及时进行调整。在搅拌的时候需要重点注意搅拌的温度、投料顺序,从而确保搅拌的质量。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监督工作,在运输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确定运输路线,并严格的控制混凝土的施工流程控制,从而为混凝土工程质量提供保障,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2.2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前期阶段,需要自己检查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模板的标高、尺寸、位置、刚度和强度。二是钢筋和预埋件的数量、位置和保护层厚度。另外还要将清除干净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油污,要将淤泥和杂物清除干净,模板的缝隙和孔洞要严格堵塞,同时施工人员应当对模板进行整体性的湿润,但不能够有积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采用科学的浇筑方法,由低处往高处分层进行浇筑,每层的厚度的确定应当根据建筑物结构和钢筋配比情况和捣实方法等各种因素综合决定。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当先在底部填入水泥砂浆,要求与混凝土内砂浆的成分相同,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一定不可以发生离析现象,如果浇筑高度超过1米,则应当采用振动溜管等使混凝土顺利下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反复的查看模板、钢筋、预埋件、支架、预留孔洞的状况,及时能够发现变形、移位等现象,此时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混凝土浇筑时,完成第一层浇筑后,再实施第二层的浇筑。但要留意实施第二次浇筑以前,保证第一层浇筑的混凝土没有初凝,并在这基础上实施一层一层地持续浇筑,直到完工为止。对混凝土实施浇筑能应用分层浇筑的技术,分层浇筑技术一般能分为全面分层、分段分层和斜面分层。全面分层是在第一层的浇筑完成了以后再实施第二层的浇筑,循环接替完成全部的浇筑工作,这种方案能有效地避免发生裂缝,如果形成了裂缝也能实施及时有效的修补,所以受到了普遍运用。

2.3混凝土裂缝预防与控制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施工建筑原材料、外界气候、施工技术水平、施工人员素质和机械设备等各方面的原因影响,导致在建筑体表面墙壁或其他部位出现局部裂缝现象,尤其是在室外施工时,混凝土性质受外界影响更大,所以施工人员要充分加以注意环境和气候条件,特别是高温和低温等情况,都会使得混凝土墙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膨胀或收缩,造成混凝土墙面裂缝,由于混凝土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结构会有所差异,所以其裂缝情况的控制也有不同的标准。目前我国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裂缝问题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施工期间的技术强化与重点监管,如果不在施工过程中加以注意,等到建筑物出现裂缝问题时往往为时已晚,很难再采取补救措施,对建筑物的质量造成了不可扭转的影响。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办法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严格监管控制混凝土强度和韧性。

2.4混凝土养护技术

由于一些基础混凝土有尺寸较大的横截面积,混凝土水化热大,为了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在拆除模板后,要及时将一层塑料薄膜用透明胶带临时把混凝土表面包裹紧密,这样既能减少混凝土表面的色差,更主要的是能够保证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过快。同时,为了缩小外部环境与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温差,要经常用电子测温仪与混凝土内外部温度及环境温度进行测量,当混凝土内部温度和表面温度差超过20℃时,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外侧要搭设全封闭防护棚,根据测温的数据,判断棚内是否需要加热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养护期不少于两星期。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中要加强混凝土施工控制,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保证原材料配比的合理性。它不仅关系到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还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紧密相连,所以,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重视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同时使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方法,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从而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使建筑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胡灿强.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J].四川建材,2018,44(12):134-135.

[2]安胜.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48):31-32.

[3]化福真.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的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8(47):28-29.

论文作者:洪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  ;  ;  ;  ;  ;  ;  ;  

阐述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洪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