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建设工程施工过程风险的可拓优度评价论文_李永春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过程风险的可拓优度评价论文_李永春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供电公司 山西忻州 034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行各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建筑行业是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主要支柱,其中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更是对我国的电力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由于电力建设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人数较多,工作的内容繁杂,危险系数较大等,在施工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漏洞。基于此,以下对电力建设工程施工过程风险的可拓优度评价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建设工程;施工过程风险;可拓优度评价

引言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以下简称电建工程施工)是一个多工序、高风险、立体交叉、连续作业的系统工程。电建工程施工的特点决定了在其施工过程中,各种危险因素相互交织,工伤事故屡见不鲜,人身和财产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1可拓优度评价的概述

可拓优度评价是根据可拓学中研究策略、对象以及方式等优劣程度的一种评价方法。其会按照安全心理过程中的危险等级以及评价的指标,建立起相对应的区域,从而进一步分析危险的等级以及指标,然后根据两者之间的关系,确定出相应的模型以及关联系数等,最后根据建立的模型以及函数关系等判断安全心理过程的危险等级,达到降低安全事故的目标。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内外的建筑行业都依靠先进的科技以及技术提高了电力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有很多国内外的专家以及学者对安全心理过程做了大量的分析与研究。比如:Mohd借助TOPSIS对工作在海上的船员进行了分散注意力的心理安全分析研究。但是,这些安全心理研究大多数都是对工作人员心理的定性分析,对安全心理的过程没有做出完善的风险评定。安全心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与施工过程中工人的心理动态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安全心理更应该从施工人员整个的心理过程出发,研究电力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安全心理过程评价。建立完善的物元模型,定量的分析与处理电力建设施工过程中工人的安全心理动态,结合调查问卷等形式借助相应的计算公式,对电力建设工程施工人员安全心理做出评价,针对工人出现的具体安全心理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便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从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

2构建电建工程施工过程的风险评价模型

2.1电建工程施工过程的风险分析

电建工程施工过程的风险因素大致集中在三个阶段,分别为土建施工阶段、设备安装阶段和设备调试阶段。本文将这三个阶段的风险因素归纳为电建工程施工过程的三个方面,即施工保障、施工环境和施工管理。其中,施工保障中的风险因素主要存在于主客观因素中,包括员工自身因素和设备设施因素;施工环境中的风险因素主要指施工现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的风险因素;施工管理中的风险因素主要存在于施工程序、员工资质等方面。

2.2电力建设工人安全心理过程分析

电力建设工人的安全心理过程,是工人能动地反映生产实践和客观事物的心理过程,主要包括工人在电力建设中对安全的认知能力、安全情感的表达和意志、安全注意力的分配三种形式。安全认知心理过程是以工人为主体的一项复杂的认知信息处理过程,工人通过眼、耳、鼻、手、脚等生理器官,接受来自客体的信息并进行有效的信息加工处理,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保证实施安全行为。安全情感和意志是一种基本心理过程,情感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行为反应,意志是情感表达的高级表现形式,是对态度体验和行为反应进行的自我约束、自我调节和控制。安全注意力是指人心理活动对与安全相关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个体进行信息加工后完成各种行为的重要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电建工程施工过程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

首先,收集并分析了国内相关标准和国家能源局安全司公布的2006—2016年80起电建工程施工人身伤亡事故,总结出电建工程施工事故主要分为5类,分别是高坠事故、触电事故、坍垮塌埋压事故、打击挤压事故、火灾烧烫窒息事故;然后,利用Bow-tie模型向前可以追溯事故发生的原因,向后可以挖掘事故后果的特点,深入分析每一起事故,从中找出影响电建工程施工过程的25个风险因素,忽略对施工过程影响较小的风险因素;最后,结合实际“电建工程施工过程风险因素的安全检查表”,确定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2.4电力建设工人安全心理过程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建立

对安全心理过程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实验法。本文首先通过分析国家能源局安全司2010—2016年的电力监管报告,综合了其中由于人因导致的事故,然后再逐一通过互联网和电话咨询尽可能地寻找人因事故的具体情况,最后利用Bow-tie模型对其中深层次的心理原因进行探究,总结出其中影响人的安全心理过程的因素,并结合相关文献,最终确定了13个影响电力建设工人安全心理过程的因素。

3加强电力工程施工风险管理的对策

3.1建立规程制度

施工风险管控应规范流程、完善制度,包括安全例会制度、现场勘查制度、风险评估制度、作业票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等。定期召开安全例会,能够及时分析、解决风险管控中的重大问题。组织现场勘查,有助于提前发现风险因素。开展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便于采取有针对性的预控措施。办理施工作业票,推动风险控制措施落实到位。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形成闭环。

3.2加强施工风险控制,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对于施工工程建设行业来说,施工活动之中的安全建设尤其重要,对于电力施工工程来说,保障施工安全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队伍的安全建设,严格控制施工工程的风险有助于电力工程企业对外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加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对于施工工程之中的安全建设问题,应当形成一套完整的风险防控和安全管理机制。在相关制度具体指定的过程之中,应当结合电力工程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去制订规则。对于风险防控具体包括风险预判、风险评估和风险处理,安全管理机制的建设又包括施工安全标准的建立、应对突发事故的应对机制和安全事故发生之后的赔偿机制这三个部分。通过具体细则的制订,保障电力施工工程的安全有效进行。

3.3明确责任分工

通过科学的人力资源配置、明晰的岗位分化、规范化的员工管理,建立分层分级的责任分工体系,让各级人员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承担的任务、担当的责任,可有效地防止出现管理混乱、工作推脱、责任推卸等现象,促使各级人员尽责尽职,确保风险管控高效顺畅。

3.4加强企业的人才建设

我国电力行业目前应该进行的改革是吸纳相关具有专业能力的技术性人才,加强队伍的人才建设。通过专业人才引进制度,不仅引进了高端的技术人才,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新的技术。一方面吸引人才,另一方面应当重视队伍建设从而帮助队伍留住人才。在企业内部应当定期组织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并且对普通员工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从而加强企业内部的技术交流,营造内部良好的学习环境。

结束语

电力施工项目作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在发展创新的同时又会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在电力施工项目方面,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要想缩短差距,必然要在项目风险控制上狠下功夫。研究电力施工的风险管理,能够加强电力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提高施工质量与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彦光,陈海群,高崇阳.电力建设工程施工过程风险的可拓优度评价[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9,26(02):105-110.

[2]高崇阳,邵辉,张志鹏.基于可拓优度的电力建设工人安全心理过程风险评价[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8,25(01):70-75.

[3]行金玲,奚洋.企业管理人员可拓优度评价模型研究[J].学理论,2013(30):81-83.

[4]刘光忱,张靖,游蕾.基于可拓优度评价法的工程总承包风险评价[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04):381-385.

论文作者:李永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  ;  ;  ;  ;  ;  ;  ;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过程风险的可拓优度评价论文_李永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