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与道路自信论文

新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与道路自信论文

新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与道路自信

张乾元 苏俐晖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摘 要: 新中国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70 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经“中国工业化道路” “中国式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探索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也不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道路的再版,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创新版”。贯穿于这一探索过程中的从国情出发有步骤分阶段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以人民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序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各方面制度的改革完善和从严治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基因。

关键词: 新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国道路;道路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① 《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 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人民日报》,2013 年6 月27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年来,始终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经过70 年来艰辛的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出了一条通往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既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内在缺陷,又克服了苏联单一的公有制和指令性计划经济为特征的现代化模式的局限性,是合乎时代要求、顺应人民需要,为人类发展提供现代化道路的新选择,具有深刻的道路自信底蕴。

一、新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探索的历史脉络

中国的现代化变革经过19 世纪中叶以来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由被动的应变转为主动的求变。1949 年之前,中国现代化进程在殖民地化、革命化的大背景中缓慢发展、艰难前行。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建设开始成为社会变革的主流。

(一)中国现代化道路选择的历史趋势

18 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使人类步入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的新的历史时代。到19 世纪中叶,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和北美的确立,“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在现代生产力的引导下,“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②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35-36 页。 ,推动具有世界历史性趋向的伟大变革。以工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特征的世界现代化运动,“以世界贸易—工业—基督教—科技文明为特征的现代西方崛起,形成并扩展成为第一个真正的世界体系”①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年版,第349、382 页。 。

在“世界历史”形成、现代化成为全球发展总趋势驱动下,古老的东方大国被迫裹挟到现代化进程之中。鸦片战争使昔日闭关自守的清朝被迫打开国门。19 世纪下半叶,以“御夷图强” “变法图强”为理念的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抱定“中体西用”的价值,以器物变革为开端,寻求富国强兵之道。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领导的戊戌维新运动,虽已有“非变革不足以救亡、西方之学不止在技器,更重要的在制度”上的体察,掀起从“器物层次上的现代化”到“制度层次上的现代化”的变革,推动落后的君主专制政体向先进的君主立宪政体转变,初步涉及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核心问题。然而这种“在旧王朝体制下探索资本主义发展取向”②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年版,第349、382 页。 的早期现代化,终究敌不过强大的封建保守势力的抵制和反对,最终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夭折。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正式开启创制了必要的前提。孙中山“外察世界潮流” “内审中国国情”,突破单一现代化框架,创制一条从政治改革到经济改革,从社会教育到文化思想、价值观念全面更新的现代化道路③ 谭来兴:《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历史考察》,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年版,第118 页。 的美好设想,终因近代以来的国家主权逐步丧失、政治衰败腐朽和历史传统中的消极因素阻力巨大等综合作用而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推翻阻碍现代化进程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这是基本的、根本的前提。历史证明,中国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注定无力回应历史的召唤。伟大的历史使命落到了新兴而又弱小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身上,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没有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的中国,不可能发展工业”④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080、1026 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要“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⑤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080、1026 页。 ,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给发展工业生产,变农业国为工业国的任务”⑥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316、1437 页。 奠定了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为中国通向现代化创造了先决条件和现实道路,为使中国的生产力解放和发展开拓了巨大空间,提供了无限可能。

(二)新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改革开放40 多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经历了“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⑩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 年12 月19 日。 的历史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⑪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 年12 月19 日。 。应该看到,40 多年的“改革”和“开放”,不仅不是对新中国成立初期30 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背离,反而是其升华和飞跃。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历史性飞跃,得益于在坚持社会主义基础上的改革,得益于前30 年奠定的制度基础为中国现代化提供稳固、持续向前的根基;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基础上的对外开放,得益于前30 年奠定的物质技术基础使中国现代化具备了自主性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70 年实践探索的结晶。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建立并初步巩固,国家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地区民主制度等一系列政治制度初步确立,中国工业化所必需的制度根基和政治保证基本形成后,毛泽东同志在1952 年酝酿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时,就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同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作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并在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中把实现国家工业化作为现实的奋斗目标,确定以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作为中国工业化的战略起点。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明确把“重工业”作为国家的“命根子”,把“发展国家的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作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 ⑨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 1953 年12 月。 。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工业化”不是“一条腿走路”,而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同时,统筹发展农业、轻工业、交通运输业等,如同周恩来同志所指出的,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不是说把一切力量都摆在重工业上,其他不搞了,农业不发展了,轻工业也不发展了,那是不行的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29页。 。1954 年9 月,周恩来同志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的目标② 这是关于“四个现代化”的最早表述。周恩来同志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经毛泽东同志审阅定稿,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发展目标进入到对工业化与现代化内在联系的思考。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当时严重滞后,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而把“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之一。 。毋庸讳言,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是“依据苏联的经验从建立重工业开始”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四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版,第707 页。 的,但基于当时中国只“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却“一辆汽车、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④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329 页。 的现实和对于“苏联模式”弊端的初步认识,中国共产党提出“以苏为鉴”,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探索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⑤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传》(1949-1976)(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年版,第506 页。 。1956 年,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开始思考中国工业化的新思路,提出在重点发展重工业的同时,“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⑥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24、240-241、310 页。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中,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命题,指出“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我国经济建设以重工业为中心,但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⑦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24、240-241、310 页。 。到1957 年10 月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进一步指出:“以重工业为中心,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条毫无问题,毫不动摇。但是在这个条件下,必须实行工业与农业同时并举,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和现代化的农业。” ⑧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24、240-241、310 页。 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最后确立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并提出一整套“两条腿走路”即“同时并举”⑨ 毛泽东同志除提出“工业与农业并举”外,还提出了“中央和地方企业同时并举”“ 大中小企业同时并举”和“洋
法生产与土法生产同时并举”等。梁柱:《穿越历史的伟大起步》,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年版,第111 页。 的方针。这些举措虽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但在具体路径上冲破了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而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做法,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破题,是对符合中国情况的工业化道路的正确探索。毛泽东同志领导的中国工业化建设,虽经历过挫折,也没有建立起全面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正反两方面积累的中国开展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为后来作出正确的道路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在探索过程中,国家对现代化的认识逐步深入、全面,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建设目标,明确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是建立起了中国“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⑩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第804-805、839 页。 ,为以后中国的发展进步赢得了宝贵的经济上的独立。正如《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的:“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已经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还将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发展,但是它的主要点,已经可以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中得到基本的总结。”⑪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第804-805、839 页。

每隔一段时间,也许是一个世纪一次,总有一种类似信仰的东西出现。信仰之井满溢开来,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就会出现一次巨大的革新运动。(2014:270)

(三)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探索的历史性飞跃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并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的党。1978 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三十年的现代化探索经验和教训,果断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从此,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波澜壮阔的新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不仅找到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道路,走出了一条从独立到富强的复兴之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而且从根本上扭转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断衰落的命运,迎来了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新时代,同时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经济建设为主旨,通过国家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导,奠定工业化的坚实基础,实现中国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根本转变,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和认识,主要集中在国家工业化(具体而言是“钢产量”的单一指标)和“政治民主化”① 梁柱:《穿越历史的伟大起步》,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年版,第149 页。 上,建设强大而可亲的社会主义国家,初期的核心目标是“四个现代化”② 1954 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同志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把“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之一。1957 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目标。1959 年,毛泽东同志在《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时,根据“大跃进”的教训,提出“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后来在1964 年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依据毛泽东同志对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论述,周恩来同志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四个现代化”的完整表述。 。为此,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苦奋斗,在经济上实现了“全世界所有发展中国家和主要发达国家在同一时期取得的最高增长率”③ 沙健孙:《毛泽东与二十世纪的中国》,《中华魂》,2004 年第1 期。 ,获得了国际人士的高度赞誉④ [美]莫里斯·迈斯纳:“正是这个中国现代工业革命时期为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的基础,使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国家。”参见《邓小平时代:1978-1994,对中国社会主义命运的考察》,转引自《中华读书报》,2006 年2 月16 日。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在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教训深刻反思的基础上,科学判断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思考设计“中国式的现代化”之路,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满足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现代化。21 世纪初,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 周年之际,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⑤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年版,第179 页。 ,他明确地宣示“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现代化”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的阶段性目标。在中国现代化实践中,“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现代化的关键,这不仅因为现代化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社会整体结构的现代化,而且还包括社会主体的素质、生活方式与质量、社会心理与价值观念等的现代化变迁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实现“人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动力和条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现代化”的彰显,推动了新中国现代化的价值目标由单一目标到多元目标、由经济目标到社会复合目标的跃迁。

在“中国式的现代化”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时代重大课题,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激发了社会活力,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家各方面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等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在新时代,围绕如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重大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回答“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密切结合起来,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强调“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调“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等等,极大地丰富了现代化的内涵。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局面”⑨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 年12 月19 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得到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在21 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在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即已认识到工业化对于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意义。早在1944 年5 月,毛泽东同志在一次会议上指出,中国落后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新式工业。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必需有工业;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需工业化。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⑦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第146 页。 。1945 年4 月召开的党的七大就把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的近代化”作为党和人民奋斗的目标;1949 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革命胜利后“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⑧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316、1437 页。 ,确立了新中国的基本建设方略。

辉钼矿是矿石中的钼矿物,含量较低。辉钼矿以片状或片状集合体形式嵌布在脉石矿物中(见图3),少量以鳞片状浸染嵌布于脉石矿物中(见图4)。

二、新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探索的内在价值

水库大坝震损险情主要包括裂缝、滑坡、渗漏、结构破损、管理设施损坏等。据统计,汶川地震后仅四川省就有1 997座水库震损,其中存在裂缝1 425座,塌陷687座,渗漏428座,滑坡154座,启闭设施损坏161座,放水设施、溢洪道、管理房等不同程度震损有422座,其中50%以上的水库同时存在多种险情。

广西地不容为濒危物种,狭域分布[5]。2012—2016年连续5年,本课题组对文献和标本馆查询到的广西地不容分布区进行了实地调研,结果表明该物种资源仍进一步衰减;原有的一些产区已经很难寻到野生样品或者只有零星的个体,难以在群体水平上进行采样,比如广西凌云县、田林县、田东县和德保县。因此,对于广西地不容,在较大区域范围采集到群体水平的样品已十分困难,本实验以个体数量相对较多的5个居群评价其遗传多样性。

(一)新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探索的价值内核

从新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历程看,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目标中,始终贯穿着“社会主义”这一价值内核。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是肠道菌群失调症治疗的常用药物,其主要组成菌为中国株嗜酸乳杆菌、日本株嗜酸乳杆菌、枯草杆菌、粪链球菌等,嗜酸性乳杆菌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强有力的吸附在肠道黏膜上,进入机体后可转换为含糖物质,增加乳酸形成,降低肠道PH值,从而提高肠道的酸度,高酸性环境可抑制肠道中致病菌的繁殖,从而达到快速清理细菌,抑制病原菌繁殖,从而改善肠道功能紊乱[10]。与奥美拉唑联合应用可协同性的纠正胃肠功能紊乱,抑制胃酸分泌及病原菌繁殖,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11-13]。

(二)新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探索的价值驱动力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内在的价值驱动力。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毛泽东同志就把发展生产力及其是否改善人民生活作为衡量政党政策正确性的标准。他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在毛泽东同志心目中,“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与“发展工业” “建设国防”同等重要,应同等对待,都是民主革命的任务。1955年10 月,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座谈会上,毛泽东同志首次提出“共同富裕”和“国家富强”,他指出,“我们的目标是要使我国比现在大为发展,大为富、大为强。……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④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495 页。 。后来围绕着“国家工业化”建设,毛泽东同志提出要重视苏联工业化的经验教训,在“重点必须放在发展生产上”的同时,兼顾好“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兼顾好人民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人民幸福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保障,而且包括文化生活、医疗健康、国家管理、精神创造力的实现等多方面的内容。当1958 年6 月30 日从《人民日报》上得知江西省余江县消灭为害极广的血吸虫病,毛泽东同志浮想联翩,夜不能寐,欣然写下《七律二首·送瘟神》诗篇,抒发“六亿神州尽舜尧”创造激情。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的“无限的创造力”,深知只要释放人民群众的这种创造力,就一定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幸福”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根本。1979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过去我们搞革命,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如果“离开了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的改善”,革命就是一句空话。因此他认为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使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人民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当然,邓小平同志讲的“人民生活的改善”是建立在“共同富裕”的基础上的,因为“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大体现,“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110-111 页。 。1980年,邓小平同志把“人民收入是否增加”同“生产力是否发展”一起,作为“社会主义优越性”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政策对不对”的“压倒一切的标准”②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314 页。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人民幸福”具体化为更为丰富的内涵,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体化为“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③ 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年版,第41、4 页。 ,提升“美好生活”的品质。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追求。

从根本上改变中华民族的落后状况,对人类作出比较多的贡献,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鲜明彰显,也是新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内在驱动力。在党的八大预备会议上,毛泽东同志把建设伟大社会主义国家上升到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和对人类贡献的高度来认识,号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搞好建设。他坦言,作为有6 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国家,如果花上50 年、60 年的时间还赶不上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那么“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球籍”“那我们中华民族就对不起全世界各民族,我们对人类的贡献就不大”④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89、157 页。 。同年,毛泽东同志在发表的《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展望中国未来50 年的发展前景时,对过去一个长时期内,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太少而感到惭愧,并自信进入21 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貌要大变,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⑤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89、157 页。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外宾时,多次指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于沦为半殖民地,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近150年,没有对世界作出应有的贡献,痛感这种状况同社会主义制度是不相称的。“衡量我们是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使我们自己发展起来,实现四个现代化,而且要能够随着自己的发展,对人类作更多的贡献”⑥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年版,第325 页。 。现代化建设不仅仅是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也包含对不发达的国家提供如何发展的经验和对他们的发展提供比较多的帮助。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是为世界上希望发展起来并且保持自己独立发展道路的国家,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正因为如此,邓小平同志把为世界发展作出贡献作为衡量是不是真正社会主义国家的判断标准之一,这不仅表明了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向世界昭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的价值取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把“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同“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起,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⑦ 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年版,第41、4 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不仅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而且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一带一路”倡议和实施方案等国际合作的经验和平台,既着眼于自身的发展也“抓住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观察中国的发展,“要看中国取得了什么成就,更要看中国为世界作出了什么贡献”⑧ 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年版,第483 页。 ,这不仅是中国发展的理念,也是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向,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内在价值力量。

(三)新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价值目标

新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价值目标,经历了一个由单一目标到多元目标、由经济目标到社会复合目标的演进历程。这一历程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和建设规律等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作了多方面的思考和总结,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拓展了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和认识的境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邓小平同志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认为新中国成立三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最深刻的经验,就是“在中国怎么搞社会主义”“归根结底,就是要发展生产力”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117、370、63 页。 “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117、370、63 页。 ;最深刻的教训就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③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117、370、63 页。 ,同时在保障发展生产力的制度体制上,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于集中,不利于充分发挥国家、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等各方面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一个是政治体制方面,解放以后没有自觉地、系统地建立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基于这一初步判断,邓小平同志提出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现代化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他振聋发聩地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至于如何改革,邓小平同志指出,经济体制改革要“按经济规律办事”④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196、146 页。 “运用经济杠杆”⑤ 《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年版,第657 页。 ,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⑥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196、146 页。 。在改革开放的艰辛探索中,邓小平同志奠定了“中国式的现代化”宏伟基业。“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⑦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 年12 月19 日。 “实现了第二次转型,即从经典社会主义道路转向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⑧ 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三卷 改道与腾飞)》,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第1121 页。 。

现代化是标志着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发展转变的过程。人类历史上的现代化道路,因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政治条件的不同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路径:一种是肇始于18 世纪欧洲工业革命而由资产阶级推动的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另一种是20 世纪初十月革命胜利后由俄国无产阶级推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新中国现代化探索的初始,事实上有两种不同社会发展方向的现代化道路摆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选择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1953 年,在提出和执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时候,毛泽东同志在修改党的文件时多次在“国家工业化”前面加上“社会主义”,在他看来,独立后的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就不可能摆脱外国垄断资本的控制,独立和主权也有可能再度丧失,而且走资本主义道路必然导致两极分化,是一条“痛苦的道路”。因此,中国现代化道路必须以“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方向。这一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的基本方向。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但在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138、204 页。 。如果不讲社会主义,那么“就忘记了事物的本质,也就离开了中国的发展道路”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138、204 页。 。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③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 年版,第28 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他的什么道路。

进入新时代,中国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又赋予了新的内涵。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把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治理现代化包括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国家现代化总进程”⑥ 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年版,第104 页。 的必然要求。如果说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涉猎的是“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那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则是“成套设备”,更多地体现为国家制度方面,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和“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更具效能的治理能力。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这是现代化建设的全新价值目标体系。

如何选取合适的声发射传感器,不同种类的传感器之间差异性体现在哪里,不同传感器对相同实验的规律性是否一致,以上问题还需深入研究。本文通过模拟实际工程中因巷道开挖、应力重新分布造成局部应力集中而产生的围岩失稳状态,对含孔花岗岩进行双轴加载,选取两种不同类型的声发射传感器,分别从声发射基本参数和声发射波形分析两方面入手,对比两种传感器接收的声发射信号,以期总结出声发射传感器的选取原则,对室内实验在传感器选择上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三、新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与道路自信

在新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探索之前,人类历史上已经有两种类型的现代化模式可供选择,一种是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一种是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新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是在不断比较借鉴中吸取人类文明成果,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一)在比较借鉴中寻求的现代化建设新路

经过70 年艰辛曲折的探索,中国成功开辟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建设道路。这条道路是新中国在不断认识并解决自己所面临问题的探索中取得的,在不断超越自身局限性向宏伟目标迈进的改革中取得的,既避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弊端,又突破了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局限性,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选择。

毋庸置疑,以欧美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引领科技革命的先河,建立了适应机器大工业生产需要的现代社会,成功地开辟了现代化的资本主义模式。生产专业化不断拓展,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生产的联系性协作化日益增强,使得资产阶级在它的早期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了比它先前一切世代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的奇迹①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36 页。 ,成为那些“不想灭亡”的民族效仿的榜样。然而以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方面使全体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无产阶级化,另一方面生产出越来越多的没有销路的产品。生产过剩和大众的贫困,两者互为因果,这就是大工业所陷入的荒谬的矛盾”②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305-306 页。 。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竭力向外扩张而对落后地区进行侵略、奴役、掠夺,也扼制和阻隔了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就清醒地意识到,要独立自主地搞建设,“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在认真学习外国先进经验的同时,研究外国的教训并引以为戒。即使对于资本主义社会,要抵制和批判其腐朽制度,也要“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用人少,效率高,会做生意,这些都应当有原则地好好学过来”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43 页。 ,改进我们的工作。正因为如此,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曾经饱受贫穷落后之苦的新中国,以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原则,探索形成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在根本性质上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固有弊端。

同样毋庸置疑的是,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在确立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完全不同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重点,建立起迥异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从而完成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对于后发国家的现代化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在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探索中,我们一开始也是“照搬”苏联模式,但在“照搬”的时候,也有比较有分析,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既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也“研究它的错误”加以改进,“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少走弯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独立自主地按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办事,从而克服了苏联现代化道路忽略现代社会生产力阶段、摒弃商品经济运行的体制机制等局限性。

1979年,中国科学院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建立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对典型草原进行草原生态系统研究,标志着我国开始对草原进行综合、深入、广泛和定量化研究。经过20多年的系统研究,我国在草原现代生态特征、生态系统生产力、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改良、人工草地的建立和利用和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很多科研成果[19-24]。其中,关于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改良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被以及土壤环境退化特征、退化等级评价指标、退化草地恢复演替规律、改良措施对比试验和改良机具的研制与开发几个方面。

新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及其实现的伟大社会变革,既不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也不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道路的再版,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创新版”。它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端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秉承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又借鉴人类所创造的全部文明成果。

我国采取了自由披露和强制披露向结合的原则,自愿披露会计信息是指企业一律按照本身的目标、意向和大概对外表露会计信息,这类披露形式具备随意性和主动性的特点。强制性披露会计信息,是指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将决定要求置于国家领导的管束之下,由各个企业依据政府或民间机构一致拟定的范例进行信息披露。但是现状确实:总体披露率较低,自愿性不足;形式上不规范,内容上也不具有可比性;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基因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够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建立起独立的、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实现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后期的历史飞跃,从一个农业大国转变为世界工业大国并向世界工业强国迈进;能够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化建设,有效推进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激发社会活力,贯穿其中的内在逻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内在根据。新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内在地包含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基因,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五点:第一,坚持从国情出发,有步骤分阶段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三,坚持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国际视野,有序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第四,坚持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各方面制度和体制机制的改革完善;第五,坚持从严治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正确判断和把握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有步骤分阶段制定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基本经验。走自己的路,首先要准确定位出发点所处的历史方位。新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历史表明,凡是现代化建设出现波折,往往同对社会发展阶段的判断超越国情实际、现代化建设目标冒进密切相关,20 世纪50 年代的“大跃进”即是如此;凡是现代化建设比较顺利,总是在科学判断国情实际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现代化发展目标,把握发展机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四十年,中国现代化建设能够快速发展,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根据实际递进地制定“三步走”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伟大目标,统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向纵深发展。坚持从国情出发,有步骤分阶段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理性。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力量,也是现代化建设的目的归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激发人民创造伟力的根本途径;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依靠人民推动现代化建设发展,从人民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现代化前进动力,让人民享受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凝聚现代化建设的新动能,是现代化建设良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智慧。

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关起门来搞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学习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从兴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和沿海省份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建立自由贸易区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升对外开放的质量,“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有序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发展大格局,既发展了自己也给世界发展带来机遇。当然,全方位对外开放并不是不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也不是闭关自守。正是通过对外开放,中国加速了自身市场化改革进程,参与全球化分工合作,培育了现代化全面发展的动力。坚持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国际视野,有序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锻铸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胆识。

现代化建设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要不断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消除一切阻碍国力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体制障碍,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这既是一个破除旧体制旧机制的过程,又是一个建立新体制新机制的过程,在当代中国,这主要体现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在波澜壮阔的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从“向苏联学习”照搬模仿到“以苏为鉴”的独立探索,从吸收和借鉴西方的管理方法到参与全球经济政治秩序治理,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改革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从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单一公有制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共产党以不断自我革命的精神,释放经济发展新动力,开拓经济发展新空间,打造经济发展新机制,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坚持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各方面制度和体制机制的改革完善,构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气魄。

由图6可知:当仿真条件改变后传统的自抗扰控制有抖动且大于基于arsh函数的自抗扰控制,基于arsh函数的自抗扰控制和基于fal函数的自抗扰控制相比响应时间更小,鲁棒性更好。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在于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新中国现代化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风险并行。要确保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能够有效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在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各项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就必须在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中国共产党以鲜明的理想信念构筑政治灵魂,用铁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以规范体系化的制度管权治吏,以谦卑的品质引领学习型政党建设,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不断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不断彰显,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不断加强。坚持从严治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道路的实质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① 吴忠民:《中国道路与现代化内生动力》,《中共党史研究》, 2018 年第10 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中国现代化建设探索实践中来,中国道路能否行稳致远,取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程度,取决于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能否坚持探索这条道路时积累的有益经验及其持续创造新的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特智慧不仅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也为解决当今日益突出的全球性治理问题贡献了中国方案。

An Exploration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Its Confidence in Its Own Path

ZHANG Qian-yuan SU Li-hui

(School of Marxism,Wuhan University,Wuhan Hubei 430072)

Abstract: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s an inevitable historical trend in both China and the world.Over the past 70 years, the roa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been formed by three stages of exploration:“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road”,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and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power”. This path is neither a replica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Western capitalist countries nor a reprint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other socialist countries,but an “innovative version” explored by Chinese people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The self-confidence in the roa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runs through this process of exploration,consisting of realizing the modernization goals step by step based on the national conditions,liberating and developing productivity,promoting all-round reform and opening up,pushing for the improvement of various systems in the spirit of self-revolution,and strictly administering the party and improving the party’s ability to govern.

Key words: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Modernization;Chinese Path; Confidence in the Path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245(2019)06-0039-10

收稿日期: 2019-06-20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18VZT0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张乾元,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俐晖,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马瑞雪]

[责任校对:王文秋]

标签:;  ;  ;  ;  ;  

新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与道路自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