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精神”探因论文_罗时军

“三线精神”探因论文_罗时军

都匀市民族中学 贵州 黔南 558000

【摘要】都匀的三线建设作为时代的产物已经成为历史,但其时代精神将被后人永记,探索其原因,与当时的国内外形势、社会基础、广大建设者的努力和党的坚强领导密不可分。

【关键词】三线精神;原因

工作之余,笔者信步走进都匀三线博物馆,在馆内一幅幅艰苦创业、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画卷;一个个再现当年献身国防、白手起家、勇攀高峰的视频;一尊尊 “依山傍水扎大营”和“靠山、分散、隐蔽”[1]的企业模型映入眼帘,目不暇接,让人遐思遐想,仿佛又回到了那如歌的岁月。

一、它是国内外严峻形势下迸发的爱国激情的反应

正当全国人民铆足干劲进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候,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却进入了多事之秋,在国内,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国家尚未摆脱1959至1961年困难时期带来的阴影,在国境边疆,外部势力的干扰,周边局势又激烈动荡起来。东南面美国支持台湾当局不断进行军事骚扰,企图反攻大陆;西南面印度军队在1962年由中印边界东、西两侧侵入我国领土,进行无端挑衅;北面苏联派重兵进驻中蒙边界地区,战略导弹直指中国;南面美国制造“北部湾事件”,对越南北方进行大规模轰炸,战火燃到了中国南部边界。在这一迫在眉睫的严峻形势下,时任国家主席的毛泽东说:“三线建设不好,睡不好觉”[2],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维护国家安全,粉碎西方强权对新中国的政治封锁、经济禁运和军事扼杀,党中央认为,战争会早打、大打,因此要抢时间、争速度,赶在战争爆发前尽快建设“三线”战略大后方,就这样,1964年三线建设全面铺开,与之俱来,素有不屈不挠抗争精神的中国人民,爱国热情也随之迸发,“三线精神”应运而生。

二、它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精神力量的集中表现

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了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没收了大官僚垄断资本,通过土地改革,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作为阶级的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身受百年屈辱的中国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为把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是当时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三线建设正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开始的,重点地区集中在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而支援西部,加快西部建设、缩短东西部地区的差距是人们的普遍共识,于是在“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口号下,大量的社会资源向西部地区大幅度倾斜,显然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下人民积极性的调动,改变一穷二白的旧中国,让旧貌换新颜,成为全国人民强大的精神动力,才形成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3]的建设局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它是广大建设者无私奉献和执着追求的产物

三线建设虽然以爱国主义为根基,以新中国的国家安全为目标,体现的是保卫民族独立和国家安全,但是广大建设者的无私奉献和执着追求更难能可贵。可以这样讲,面对当时国家的需要,三线的建设者们已经把个人与国家联系在一起,正如时人如是说:“我感到,我们攀枝花钒钛铁矿冶炼试验组已经成为决定民族命运的关键棋子。共和国面临要打仗,只有倾全国之力,孤注一掷了!”[4]另据国营南华仪器厂的雷为民回忆,他是1973年10月调入该厂,到第二年4月,整整半年,从吃小白菜开始,一直吃到白菜抽苔,几乎顿顿吃白菜,在煮熟的菜中,只能见到几颗飘起的菜油珠,有时下班晚了去打饭,连这样的菜也没有了,每月每人只供应四两菜油,很多人“献了青春献了孙”[5]。即便如此,他们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奇迹和成就。试想,如果不是广大建设者无私奉献和执着追求,在那种特殊的时代,特殊的环境,一切恐怕只是奢想。

四、它是中国共产党在三线建设中坚强领导的结果

梳理建设的过程,1964年10月,国务院批准下达1965年国民经济计划,其指导思想是:争取时间,大力建设战略后方基地,防备外敌发动侵略战争。1965年11月,国务院批准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提出:加快三线建设特别是国防工业建设,是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核心;要全面考虑备战、备荒、为人民三个因素,统筹安排,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把西南和西北部分省区建设成为初具规模的战略大后方。三线建设进入实施阶段后,虽然主要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带有明显的政治性,但党的坚强组织和积极领导依然是三线精神的灵魂。如周恩来期望攀枝花钢铁厂成为地区均衡发展的带动者。在三线建设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哪里最艰苦,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真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总结中外的历史经验,摸索建设和发展的规律,概括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6]。

三线建设作为时代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后,伴随着改革开放与冷战趋于缓和,三线企业陆续迁往邻近中小城市或大城市。这些企业迁移后,多半进行了改制,由军用企业转为民用企业。但是他们留给人们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必将被后人永记。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三一页.

[2]《周传典文集》第3卷,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575~577页.

[3]周恩来:《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的若干问题》,《党的文献》1996年第3期.

论文作者:罗时军

论文发表刊物:《成功》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  ;  ;  ;  ;  ;  ;  ;  

“三线精神”探因论文_罗时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