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农村配电网降损节能技术探讨论文_燕澄

供电企业农村配电网降损节能技术探讨论文_燕澄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巴彦淖尔电业局巴彦淖尔市 015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农村配电网管理项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结合地区实际特征和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更加系统化的控制措施,保证处理效果符合实际,将电力能源管理项目和电网设施效果优化作为项目升级的管理模型。文章从线损内涵入手,对线损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集中阐释了降损节能技术设计模型,旨在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加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供电企业;农村配电网;降损节能;技术

1.农村配电网

1.1农村配电网现状

我国现阶段的农村,使用电是很普遍的、也是很广泛的。在生活中家用电器比如:电磁炉、电饭煲、冰箱、洗衣机等常用的家用电器,当遇到停电或者是断电的情况,会很大程度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在工作中由于农村区域配点数量比较少,并且存在不合理的配置现象,在农忙时期,用电量达到了高峰,很容易出现超负荷的运行的现象,面临用电故障问题,将会对农业的正常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而在农村,下雨天或者是刮大风都有可能导致停电或者断电。由此可见我国现在农村的配电网现状还不是很好,所以必须对农村的配电网进行规划设计。

1.2农村配电网的发展

目前,农村的配电网中存在很多问题,还不够完善。电作为二次能源是可再生的,这也就是说电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电在未来的世界里将和人们的生活、工作密不可分。在我国发电业也是十分发达的,例如风力发电、潮汐发电还有水力发电这些都是借助自然界的外力进行发电的。

我国是人口大国,农村人数占据了我国总人口的一大部分。所以农村配电网规划设计的发展空间比较大,因此对农村配电网规划设计势在必行。当农村拥有了完善的配电网不仅是使农村的人们受益,还对国家电网有很大的益处。电器的使用、用电量的增加,都将促进消费水平的上升,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这样说来,对农村配电网规划设计是利国利民的。

2.线损内涵

在配电网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电能产生需要线路进行集中传送,需要将用户位置进行集中传输,提高处理过程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正是由于电网的运行和操作,就会在过程开始后产生的有功电能、无功电能以及电压损耗等参数,这些会对线路产生相应的磨损。主要分为以下两种:①技术性线损,需要相关技术人员结合实际建立相关描述;②管理性线损,在不同途径下产生差别化管理机制,就会造成线损问题。

3.供电企业农村配电网线损产生原因

3.1变压器的使用效果不合理

在配电网管理机制中,使用模型和管控措施存在不稳定的情况,资源浪费问题以及管理体系不完整等问题较为严重,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需求进行统筹处理。特别是针对较小容量的变压器时,技术人员要结合实际需求进行综合性分析,确保其不会出现过载或者过热问题,提高处理效果的基础上,减少其对变压器正常运行造成威胁,实现管理效果和体系的完整性,着重管理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问题。

3.2电容器出现故障

故障甚至导致电容出现烧毁。一般而言,多数变电站都是利用二次侧集补充机制和低压补偿,在实际管理机制中,以我国电网的特性为依据进行研究。电网线路中感性负荷波动数据较大,整体线路的电网能耗会逐渐增多。这主要是由于配电网管理体系中电容器安装不合理,整体管控措施和标准符合常态化管理需求。电容器的安装不够合理会直接导致损耗现象,甚至对整体工艺管理模型提高管理手段的实效性,要结合实际问题进行统筹分析和综合性管理。只有正确的选择接近负荷侧的位置,对整体系统进行有效处理,才能减少影响因素,一定程度上保证分级补偿措施的稳定性,达到平衡状态。只有对相关信息和管理机制进行综合性分析,才能使配电管理项目运行得到保障。

3.3配电网布局规划不符合标准

在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由于配电网布局规划体系不符合标准,导致相关项目得不到优化。在实际管理体系建立中,由于农村地区条件并不好,相关配电设备较为欠缺,在实际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过程中,也会对电源管理项目造成严重的影响,需要技术人员选择在有电源的最近位置进行综合性建设和集中处理。针对没有较为完善的规划措施等问题进行系统化处理,在优化整体管理问题的同时,保证效果的实效性。

3.4电力检修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低

电力检修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不高,加之其责任心不强会导致管理项目失去时效性,失误问题多[2]。或者出现错抄和漏抄的问题,使得整体管理机制和管控措施失去实效性,相关项目得不到有序处理,也会导致整体管理模型失去实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农村配电网降损节能技术措施

4.1线损的技术措施

4.1.1对电网结构给予合理规划,有效缩小供电半径。通过对各电压等级进行分析,来对配电台区的分布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有效的缩小供电半径。配电台区最好选择多出线的方式,避免出现迂回现象,而且低压主线最好以三相四线供电为主,通过对电流进行有效分解的方式来降低线损;配电台区一般需要选址在负荷的中心。

4.1.2对三相负荷进行平衡,有效降低线路损耗。定时、定期对农村低压配电网进行三相负荷测试,并对其测试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对不平衡的三相负荷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予调整,以确保在各相线上单相负荷能够均匀分布。通常情况下,要确保低压三相电流的不平衡度低于15%。

4.1.3提高线路设备的绝缘性能,按照要求做好农村低压配电网的维护工作,避免发生泄漏电现象。定期对绝缘子进行抽查,如果发现质量问题的,要及时给予更换。

4.1.4做好表计的管理工作,以确保电能计量装置的精确度。定期对互感器、电能表进行轮换和检验,并对表位数和集表箱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

4.1.5配备无功补偿装置,以更好的实现低压线路无功分散补偿。

4.2降低线损的管理措施

4.2.1明确管理职责,健全线损管理机制。根据农村低压配电网线损管理的实际情况构建管理领导小组,由主管领导任组长,主要生产部室为成员,对农村低压配电网实行全员全过程管理。明确小组成员的基本职责,以确保降损节能工作的顺利进行。

4.2.2做好理论线损计算工作,其不仅可以为电网运行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而且还能够推动电网规划、建设与改造的进行,同时还能够为提高线损管理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

4.2.3做好营业普查工作。将定期检查与突击检查、自查与互检结合在一起,重点查账卡、查偷漏、查电表及接线、查倍率,及时解决漏抄、估抄、错计、计量事故、违章用电、错误接线等现象。

4.2.4做好对农村低压配电网的巡视及管理工作,对所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解决,避免出现“冒、滴、跑、漏”现象。

4.3降低线损的组织措施

4.3.1完善线损管理组织和线损管理制度,明确分工职责,以确保线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3.2对线损管理的小指标、分指标和总指标进行科学的选定,并按照要求开展分压、分线、分站、分区考核。

4.3.3最好线损理论计算工作,找出薄弱环节,从而确定主攻方向。

4.3.4优化计量工作管理,定期对供、售电计量装置进行校验,并实施按期轮换制度。如果农村低压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给予分析和整改,进一步明确退或补电量数额。

4.3.5完善停运线损定额管理、设备检修制度。

4.3.6定期开展营业大普查工作。

4.3.7开展线损管理竞赛活动,有效提高管理水平。

4.3.8加强核算、抄表及稽查工作,对抄表日期给予科学、合理的规划,从而更好的提高线损管理工作效率。

4.3.9定期对农村低压配电网线损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与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

结语

总而言之,在农村配电网降损节能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要积极践行更加系统化的处理机制,保证处理效果和控制措施符合标准,并积极落实更加有效的处理机制,提高管理效果和实际收效,借助不同的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效率,一定程度上为项目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强,曹俊华.提高农村配电网节能经济运行措施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12):146-147. [2017-09-11].

[2]耿英会.供电企业农村配电网降损节能技术[J].知识经济,2012,(07):101+144. [2017-09-11].

[3]钟艳军.供电企业农村配电网降损节能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2):147.[2017-09-11].

论文作者:燕澄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0

标签:;  ;  ;  ;  ;  ;  ;  ;  

供电企业农村配电网降损节能技术探讨论文_燕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