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分工范畴初探及现实启示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

马克思恩格斯分工范畴初探及现实启示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

摘 要:《德意志意识形态》用分工作为视角,深入研究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私有制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形成了重要的分工理论。研究分工理论对我们认识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以及理解唯物史观有着重要的理论作用,同时对于分析世界的发展现状以及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意蕴深厚。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分工理论;启示

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为共产主义确立了唯物史观的基础。在形态中集中阐述了分工是链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传送带以及关键环节,并且分工本身带着矛盾同时也为矛盾的消解制造条件。

一、分工思想的提出

分工思想的最先提出是在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富论》中。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曾经对分工这一概念做出了阐释,手稿中说道:因为劳动只是人的活动在外化范围内的表现,只是作为生命外化的生命表现,所以分工也无非是人的活动作为真正的类活动或作为类存在物的人的活动的异化的、外化的设定[1]。基于现实情况,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在对社会分工进行深入表述,而且对于分工的概念也表述的很抽象,难懂,片段式的。在形态中才进行了集中表述。

二、分工的发展阶段

由于生产的不断发展,分工相应的也具有四个发展阶段。

(一)性行为

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在这一阶段已经不是纯粹的动物式意识,他的意识代替了他的本能,或者是说他的本能是被意识到了的本能[2]。

对于货车,满载和空载时各前轮定位参数均有变化,而在检测时汽车是空载运行。为符合车辆实际运行状态,应检测汽车满载运行时的前轮定位参数。即空载时侧滑量偏大,而满载时汽车正常运行不受影响。对此类汽车,也应具体问题

(二)自然分工

真正的分工是私有制产生之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使得人们分别成为它们的主体,分工开始成为历史范畴。

(三)真正的分工

后来由于天赋、需要、偶然性等等形成自然分工,在这一阶段,人类开始根据自己的本性特征去进行具体的劳动,脱离掉纯粹动物意识。这一阶段生产力状况低下,还是主要依靠大自然进行生存活动,人们只能进行简单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每一个主体都是物质和精神生产的载体,尚未形成真正的分工。

(四)共产主义社会的分工

切实加强境外安全管理。继续在制度建设、安全教育、防范措施以及应急预案制定等方面下功夫。对各单位贯彻落实《水利部关于加强部属单位境外机构和人员安全的若干意见》精神的情况以及所实施的具体对策措施等进行检查,督促各单位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确保“走出去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形态》中关于分工的分析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结合资本主义社会现状对分工的阐述全面深刻,需要我们全面理解。

(一)分工具有的生产力属性

基于PLC和HMI控制的旋摆冲击磨操作系统的改进设计 程行知,申小刚,潘小康,田文海,韩玉香2(84)

马克思说到过共产主义是应该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的,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在此阶段每个人都不需要为了获得生存的需要而去出卖自己,使得自己成为被奴役的人,每个人都可能是物质资料或者精神资料的承担者,由人们自己来决定,此时劳动和分工都不是异化的状态,是自己愿意承担的状态。

(二)分工具有的生产关系属性

由于分工的不断发展势必然会导致一些人们可以从事轻松的可以获得高收入的工作,而另一些人从事体力劳动获得很低的收入,劳动及其劳动产品的分配极其不均衡,分工的发展会导致这两种属性的人物相互对立。原文中这样表述:因为分工不仅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人来共享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三个因素即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之间可能而且一定会发生矛盾,分工包含着这些矛盾,而且又是以家庭中自然形成的分工和以社会分裂为单个的、互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5]。笔者认为分工产生的这些矛盾正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和国家产生以及异化产生的根源。

在《形态》中阐述道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断突出,贫富差距日益严重,分工的消灭,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加剧,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会灭亡等这些因素都是后者单向被前者决定的关系,是从前到后的不可逆转的直线。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社会两极的分化和阶级之间斗争的缓和,笔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理论的表述带有夸张的成分,忽视了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有些片面夸大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理论上具备了全面性,由于现实状况的原因导致。

四、分工的局限性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也指出了分工本身蕴含的矛盾,以及消极作用,这些矛盾和消极作用对我们分析资本主义旧式分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分工本身存在的矛盾

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带来所有制等生产关系相应的变化,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以及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这些所有制分别表示出各个阶段的分配制度以及当时社会的运行模式。由于资本主义时期是马恩极为关注的时期,因此我们可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大篇幅的看到工厂手工业还有机器生产的大工业对分工以及交往的作用,还有分工与交往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马克思认为所有制的最初形式和萌芽在家庭中已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儿女是丈夫的奴隶,家庭分工不同,家庭中每个人所占有的产品资料也不同,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劳动产品,这种分配形式固定化就是所有制。所以说从最初的起源来看,分工是所有制的基础,没有分工就不可能产生出所有制来。在生产力观点中陈述到真正的分工是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相分离,这种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市所带来的城市的模式,例如警察,还有一些政治机构等。现实中的人们以分工和生产工具为基础,被分为不同的阶级,城市所带来的影响使得各种资本和生产工具迅速集中起来,农村则是逐渐走向没落,甚至由于贫穷和饥饿不得已到城市沦为奴隶以求得生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工会慢慢消失,其次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形式,共产主义社会,这种高度发达的社会形式使得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恩曾经说道他们所畅想的共产主义是这样的: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者批判者[4]。

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形态中说道: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3]。也就是说分工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分工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两者是相符相成紧密相连的关系。顺着《形态》的线索,我们可以找到,马克思恩格斯表述到分工以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形式在资产阶级社会中表现出来,在文本中换而言之,分工只有从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相分离的时候才能成为真正的分工,在这种真正的分工下,使得一部分人从事体力劳动,其中一部分人从事脑力劳动成为了可能,进而创造出巨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马克思恩格斯所强调的分工应该是在社会历史范畴的领域下来陈述的,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前提是从现实的前提出发,这个前提是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中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二)分工制约了人的发展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忽视了分工会制约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分工会导致社会职能的细化,使得劳动者的工作模式固定化,模式化,人们不可能实现全面发展,只会做自己永远做的那一部分,劳动者没有办法不去适应这种分工,所以分工也变成了异化的状态,因为要生存,在上文就已经表述过,分工使得一个人的生活条件状况同他所屈服于的同劳动部门的相同劳动者的生活条件状况有差别,而且也很难改变。马恩也描述道: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这种力量[6]。

(三)分工的单向的决定作用

在北京石油干部管理学院学习的两个月里,老师带领我们初步学习了哈佛管理导师的课程,其中有领导他人模块中的说服他人部分。在学习这一段课程的时候,自己曾经经历的一段发生在会议室的谈判和争吵重新浮现在脑海中。

五、分工范畴带给我们的现实启示

我在通读张奎良学者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十大亮点”过程中关注到老先生曾经写到道分工的历史作用这一模块,对我的启发很多。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在私有制的体系中运行的,所以,分工范畴蕴藏着历史发展的奥秘。唯物史观是哲学体系中涉及到人类实际发展过程中的理论体系,分工理论作为其中的一个部分,更应该与现实的社会发展深度联系到一起,对现实世界的发展做出启示作用。

(一)大力发展生产力

迈入新世纪,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对立的格局仍然存在。美国是当今世界的首屈一指,中国是马克思主义体系成功运用的国家,两个国家的摩擦一直从未间断,如何能真正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共产主义的世界,还是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时刻站在发展生产力的角度上。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会使得社会的职能分工更加细化,创造出更多的社会岗位,劳动者们可以选择自己的分工,而不是被迫的接受社会所分配给他们的岗位,劳动者们拥有更多的自主性。到了世界范围内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时候,这种社会职能的分工相当于不存在(不是绝对)。

(2)外墙与顶板的连接:①顶板厚度大于等于外墙厚度时采用固接方式,外墙外侧钢筋应伸到顶板上部钢筋后,再水平锚固与顶板钢筋搭接,搭接位置一般在反弯点处(L0/4+Lad);内侧钢筋伸到顶板后向外墙方向锚固。②顶板厚度小于外墙厚度时采用铰接方式,顶板的上部钢筋伸到外墙外侧再向下锚固Lad。

(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在文中就论述到分工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旧式的分工限制了人们的发展,人们不断在旧式分工的泥潭中挣扎。而要真正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从人的主体性出发,真正的做到使得劳动者幸福,使得劳动者能感受到改变,不仅是在经济生产领域,更重要的在人文,社会关系等方面做出改变为基点不断努力才会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资本主义旧式的分工使得苦难的无产阶级遭受噩梦。直到今天人的全面发展还没有完全实现,仍然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三)正确对待分工的消灭

在《形态》中分工和异化联系在一起,为理解异化问题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根源。我要引用一下老先生对我而言启发很大的观点: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说只有共产主义才能真正消灭分工,如果从必然的角度来说人永远也不可能得到绝对的自由,人的活动总是要受到必然性支配和制约的,在这个意义上,人是不能心想事成的,异化也必然存在,共产主义是否可以真正的摆脱必然的限制,实现绝对自由和消灭分工,我们也不得而知。如果异化消失了,人们时时刻刻都可以获得成功,人类不就无所事事了吗,历史的发展不也就终结了吗?恰恰是人类不断探索,而又不能一下子达到目的,才使得人类在探求中永不停歇,不断前进,这才是我们看的历史观,才是人类真正的发展史[7]。分工是否有没有消失的那一天,我们不得而知,我们要实践中得到印证,真理也是相对的。

[ 参 考 文 献 ]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0):35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0):3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0):37.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0):36.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0):37.

[7]张奎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十大亮点[J].求是学刊,2016,43(6).

中图分类号:A811;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9)14-0077-02

* 作者简介:梁栋(1995-),男,山西晋中人,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标签:;  ;  ;  

马克思恩格斯分工范畴初探及现实启示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