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150036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中医饮食护理在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并观察患者血糖值情况。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常规糖尿病饮食护理和中医饮食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糖尿病饮食护理,记录给予饮食护理20天后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测量值,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进行中医饮食护理后,观察组患者餐后两小时血糖的下降更为明显(P﹤0.01)。结论采取中医辨证饮食护理更有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保持良好的代谢状态。
关键词:中医辨证饮食;老年;Ⅱ型糖尿病;餐后两小时血糖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nursing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II diabetes mellitus,and to observe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to select 3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routine diabetic diet nursing and diet nursing ca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diabetes diet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record the blood glucose and diet nursing fasting patients 20 days after measuring two hours blood glucose values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statistical method. Results after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diet nursing,the blood sugar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decreased more obviously after two hours meal(P < 0.01). Conclusion TCM diet nursing is more beneficial to control blood sugar and maintain good metabolism.
[Keywords]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diet;elderly;type II diabetes;postprandial two hours blood sugar;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的分泌和(或)作用缺陷而引起的[1]。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症[2]。糖尿病患者一经确诊就需终身接受治疗,如果病程迁延或治疗不当将导致机体并发肾脏、神经及血管等组织和器官的损害。我科在原有临床常规的治疗模式之上,观察中医饮食护理对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找到有效降低血糖的方法,有利于延缓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04月在我院的中西医结合内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30例,使研究对象符合以下条件:①年龄60周岁以上;②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确诊为Ⅱ型糖尿病;③排除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严重心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眼部病变、糖尿病足等;④服用降糖药物(除外胰岛素增敏剂)治疗,且药物剂量稳定在1个月以上。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年龄61-73岁,病程3个月-15年,平均(7.83±4.45)年;对照组15例,年龄63-72岁,病程4个月-14年,平均(7.69±4.51)年。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1.2.1饮食护理方法先向患者介绍饮食护理的目的在于维持患者的标准体重,纠正已发生的代谢紊乱,使血糖、血脂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2]。其对年长者、肥胖型病例、少症状的轻型病人有重大护理意义[2]。
方法如下:观察、对照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糖尿病饮食护理:①制定总热量[2-3]。②分配各营养物质的所占比例[2-3]。③三餐热量的分配[2-3]。
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再根据临床辨证分型给予中医饮食护理,具体护理如下:①肺热伤津型:控制食量,饮食清淡,且应偏重于益气养阴类,如白菜、百合、鲜藕、鳝鱼;忌食辛辣刺激、厚味肥甘及烟酒等助热生火、伤津之品;食疗方有二冬汤、葛根汤、乌梅汤等。②胃热炽盛型:控制主食量,禁随意添加食物,且饮食宜偏重于清胃泻火、滋阴类,如鲜藕、山药、蛋类、瘦肉、牛奶等养阴清热、生津之品;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食物。食疗方有五汁饮、山药粥、大黄甘草汤等。③气阴亏虚型:应多食益气养阴类,如山药、人参、黄芪、苦瓜、海带等;常见食疗方有:山药莲子粥、百合山药粥、黄芪猪腰蘑菇痩肉汤等以补气养阴。④肾阴亏虚型:多食滋阴固肾之品,如猪肾、猪胰、核桃黑豆等;常服桑葚汁、枸杞汤等。食疗方有小米枸杞粥、地黄粥。⑤阴阳两虚型:多食育阴温阳,补肾活血之品,如泥鳅、鲫鱼、韭菜、核桃等;阳虚畏冷,可酌加服鹿茸粉0.5克冲服,禁食生冷瓜果,应低盐饮食。
1.2.2观察指标在饮食护理前和进行饮食护理20天后分别记录空腹血糖及餐后两小时血糖值,比较数值的差异。
1.2.3监测方法用快速血糖测定仪,测指尖末梢血糖。
1.2.4仪器和设备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稳步倍易便携式血糖仪,强生公司原装配套试纸。
1.2.5数据处理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给予饮食护理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均下降,但无显著差异(P>0.05)。
2.2给予饮食护理前后两组患者餐后两小时血糖比较,给予饮食护理后两组患者餐后两小时血糖均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下降更为显著(P<0.01)。
3讨论
饮食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较好的控制血糖对提高患者的疗效改善预后有着重要作用。经研究[3]证明,合理的饮食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可以减轻胰岛负担、降低餐后高血糖纠正已发生的代谢混乱。本研究通过测定患者实施中医饮食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指标,评价中医辨证饮食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给予中医饮食护理的患者餐后2h血糖得到明显的控制。糖尿病的中医饮食护理根据临床分型指导饮食宜忌,佐以中草药制成的药膳,指导服用具有降血糖功效的特殊食物,与进行常规糖尿病饮食护理比较,显示出了中医饮食护理对糖尿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糖尿病不但根据病因病机可分为不同症型,并且在疾病的不同阶段症型相互转化,并可以多种症型夹杂,需根据疾病的变化及时调整饮食,注意饮食宜忌。饮食宜忌的基本原则,已成为中医养生理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采用中医辨证施护方法更具有针对性,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积极配合中医饮食疗法有利于血糖的控制,且具有安全,经济,可长期坚持的特点。因此注重中医饮食护理的研究,并从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对广大糖尿病患者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陆再英,终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84-788.
[2]尤黎明.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27-441.
[3]袁竹熙,李竹徽.从中医养生学说论糖尿病的防治.泸州医学院学报,2009,23(5):376.
论文作者:张文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4
标签:饮食论文; 血糖论文; 患者论文; 糖尿病论文; 中医论文; 餐后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