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与贫富差距分析研究

共同富裕与贫富差距分析研究

李艳荣[1]2003年在《共同富裕与贫富差距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国家的社会生产力长足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然而就在取得这些伟大成就的同时,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也逐步突显,即居民之间贫富差距的扩大,这一现实已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此相比起来,我们的共同富裕目标似乎显得有些空洞和渺茫。本文从正确理解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入手,全面分析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状况,希望获得对理想和现实的科学认识,以统一人们的思想,坚定对未来的信心。本文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深刻阐述了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都曾在不同程度上对共同富裕问题做过论述和探索。邓小平就是在继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共同富裕思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最终目标,是全体人民的富裕而不是少数人的富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而不是同时同步富裕。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二部分:现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起贫富差距扩大。首先客观分析了贫富差距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全面探究造成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自然的、历史的、经济的、社会的诸方面的原因。接着对贫富差距扩大的现实作了科学的评价,指出现阶段贫富差距扩大并未形成两极分化,具有一定的正效应和负效应,处于可接受或可容忍的范围之内。第叁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公平和效率的科学把握。本部分界定了公平与效率的内涵并分析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辩证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对公平与效率关系做了全新的权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原则<WP=4>的提出,是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是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而合理的价值原则。第四部分: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是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在前叁部分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本人提出了自己对该论题的一孔之见,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要逐步形成市场注重效率,政府注重公平的格局,指出这一格局是与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原则相一致的,并强调要确保政府在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各项制度。最后指出要充分认识我国对贫富差距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应当有急躁的情绪,要决心长期艰苦奋斗并不断进行理性的科学探索。

吕义凯[2]2011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探索》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迈入到富裕阶层的行列。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有很多人尚未充分享受到改革的成果,收入一直没有较大提高,财产状况和消费水平亦没有得到较大改善,这就使得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其程度又因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而日益加深。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其既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反贫困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拉大了贫富差距。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但当下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的现实使我们与共同富裕的目标渐行渐远,共同富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且,我国现在正处于改革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如果贫富差距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则有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利益结构失衡、社会矛盾激化,从而影响改革成果,阻碍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在这一背景下,加大对共同富裕理论及实现途径的研究便显得日益迫切和更有现实意义。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首先要明确共同富裕的概念。因此,本文在介绍经济全球化对实现共同富裕正反影响的基础上,以共同富裕的概念研究作为出发点,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相关学者观点,对共同富裕这一概念作了明确地界定。其次,对当前我国实现共同富裕所面临的现状,即共富进程推进缓慢,贫富差距持续拉大,分别进行了展开论述。在分析贫富差距时,着重从基尼系数和贫富差距的叁个维度(收入、财产、消费)两个方面对当前贫富差距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再次,文章分析了当前共富进程推进缓慢、贫富差距持续拉大的成因并分别进行了展开论述。在分析贫富差距巨大的成因时,从合理因素、中性因素和不良因素叁个方面分析了产生贫富差距的总体原因;从我国突出存在的城乡差距、行业差距、区域差距和阶层差距分析了产生贫富差距的具体原因。最后,根据共富所面临的现状及其成因分析,文章从经济、政治、精神和社会四个层面对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提出了实现共富的途径措施,并展望了共同富裕的美好前景。

刘菲[3]2012年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收入分配差距的分析和对策》文中研究表明收入分配关系着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发展,更关系着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市场经济体制,随之而来的是分配制度的转型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情况。如果收入分配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如果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贫富差距悬殊,不仅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更将严重制约我国改革的深化和进一步推进,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也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相背离,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对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公平分配和效率兼顾为内在要求,遵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原则,探讨了我国经济发展中收入分配差距问题。首先,阐述了探讨我国经济发展中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依据和缩小差距的必要性;其次,从地区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人群收入差距等方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中收入分配差距现状进行了分析;再次,从发展战略因素、市场机制因素、经济体制因素、分配政策因素等方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四,分析了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后果,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会对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社会公平造成负面影响;第五,在上述基础上,探讨了调节我国收入分配的对策:一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营造和谐制度氛围,二是深化体制改革,为实现和谐社会奠定制度保障,叁是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四是加大农村扶贫力度,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柏东欣[4]2016年在《解决我国贫富差距过大问题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也带来了一定的贫富差距,基尼系数一直居高不下,近十年,我国基尼系数每年都在0.46以上,远远高于0.4的国际警戒线。认真研究我国贫富差距的产生原因,提出缩小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分析贫富差距的含义,探讨了贫富差距与两极分化的严格区别,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贫富差距现象难以避免,但不能任其发展和扩大。贫富差距过大的危害,必然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相悖,容易引发社会动荡,甚至导致两极分化。从行业间、地区间、城乡间的贫富差距分析了我国贫富差距存在的原因,认为现行的经济体制与经济运行机制、劳动力价格不同、行业垄断与不平等竞争现象、不科学与不合理的分配机制、现有税收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是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要缩小我国贫富差距应该加强对居民收入的调整,将居民收入差距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建立完善税收制度,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职工工资增长长效机制。

牛飞亮[5]2000年在《制度变迁中的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分析》文中提出本文立足于体制过渡时期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这一假说,以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为分析的理论基础,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过渡时期我国城镇居民分配状况进行了系统和比较深入的分析,希望构建一个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以两种分配方式相结合为基础的有关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一个理论框架。分析的基本思路:首先从理论史的角度对社会经济不同发展阶段各主要经济学流派关于居民规模收入分配的理论观点进行概括性评析,然后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我国体制过渡时期各个利益集团的分化整合所导致的利益分配格局的变化及其特征表现;然后,再对中国城镇居民规模收入分配差距进行实证分析,并探讨差距形成的一般原因和特殊原因;最后,对我国体制过渡时期城镇居民规模收入差距和我国的宏观调控和管理的政策理论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建议。沿着这一思路,将全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分析。理论准备和奠基(第1,2章)居民收入分配在政治经济学说史上是个古老而永恒的课题,经济学家们在不同的时代,运用各种分析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这无疑为后继的研究人员奠定了极为丰富而翔实的理论资料。新中国建国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行了以按劳分配为基本分配方式的居民收入分配制度,劳动者的收入中只有工资而无其它收入来源,虽有级别,但差别很小。并且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差别渐趋消失,逐步演变为实际上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这在表面上看似乎是公平的,因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等要素收入归国家所有,居民只能获得在扣除各项社会基金之后的劳动剩余,这使居民间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但从理论上看,平均主义不是马克思的本意,因为在马克思本人看来,每个人由于天赋、努力程度等条件不同,分配上必然会产生较大的差别。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我国采取了市场取向的改革,在1993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并由此导致居民收入结构的巨大变化,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也逐渐拉大。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确立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新型分配体制。反映在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结构和比例上,必然要发生进一步的变化,由此也必然会产生公平与效率的新一轮探讨。鉴于一些经济学者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已作了较为系统的整体分析,所以,本文选择从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角度,以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分析方法为基础,批判借鉴西方新制度学派的制度分析方法,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等,对我国城镇居民规模收入分配格局的制度变迁及其特征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和贫困化的定量分析及国际比较(第3,4,5,6章)本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内容之一。我试图利用国际上通行的由Shorrocks开创的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分解法和Theil开创的泰尔熵指数法,对中国城镇居民的总体收入

钱路波[6]2014年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野下的我国贫富差距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叁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我国的贫富差距也呈扩大趋势。文章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考察了我国叁十多年来的贫富差距,其原因主要是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仍处于不平等状态、所有制关系的调整与变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原则在渐次削弱、对"效率优先"的收入分配政策的片面理解以及国家在抑制贫富差距扩大方面的力度还需加大。治理对策应该从切实提高劳动在收入中所占比重、毫不动摇地坚持"两个主体地位"、始终坚持以共同富裕作为价值导向、加强顶层设计提供有力保障等方面入手,从而为共同富裕的早日实现创造有利条件。

朱金霞[7]2015年在《我国城镇居民财产及财产性收入与贫富差距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居民贫富分化日益严峻,成为影响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主要矛盾之一。《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的研究表明我国财产基尼系数达到了0.73的高位。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统计数据显示,近十年来,中国每一年的基尼系数都超过0.47,2012年为0.474,收入差距较大。收入差距与财产差距都呈现出迅速上升趋势,并且财产差距及其扩大速度远超过收入差距。所以,只是就收入上来讨论分配问题,最终无法缩小贫富差距。财产在收入累积的基础上形成,收入是产生财产的根本原因。收入差距的积累形成实际占有财产多少的差距,即造成财产差距。财产性收入依附于财产而存在,是财产所有者对财产享有的权利在经济上的体现。城镇居民对于财产的占有以及将财产转化为财产性收入的能力更强。因此,本文从财产占有差距、财产性收入差距以及财产中最重要的住房财产角度分析我国城镇居民贫富差距的形成原因。综合考虑收入分配与财产分配,从劳动力市场角度研究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中的财产差距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其贫富差距的原因。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政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完成如下主要研究内容:第一,贫富差距基本理论与测量方法。从收入分配理论、收入差距与贫富差距的概念、贫富差距测量理论及方法等梳理本文的基本相关理论和基础研究文献。第二,财产性收入对贫富差距的作用机理。首先,梳理收入差距与贫富差距的作用关系。分析了收入差距与贫富差距的区别与联系;从资本和劳动收入占比角度,研究了我国收入差距拉大可能与要素收入分配失衡的关系;进一步揭示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思路的实现,但是也更加揭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迫切要求。其次,分析了财产、财产性收入与贫富差距影响机理。从收入与财产的互动关系,财产和财产性收入互动关系,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互动关系,财产与财产性收入效应几个方面揭示贫富差距内部的作用机制;再次,住房财产与贫富差距影响机理。从住房价格与财产分配和消费,住房财产与社会地位的互相作用关系,揭示住房财产经过财富效应、约束效应、替代效应、马太效应等对居民贫富差距的作用原理。第叁,我国城镇居民贫富差距的演变、现状及特征。具体从集体贫困,不允许私有财产存在,收入差距形成并缓慢增长,收入差距与财产差距迅速上升、收入差距演变为贫富差距四个阶段探索我国城镇居民贫富差距的演变过程;从当前收入差距和财产差距两个角度总结我国城镇居民贫富差距的特征。第四,我国城镇居民财产占有与贫富差距的关系研究。本部分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调研数据,通过对我国城镇居民财产基尼系数的测算、分解等对城镇居民的财产总量及结构、财产分布差距及其变化进行研究。研究了财产差距扩大的结构性原因及主要影响因素,重点分析了房价变动与财产差距的关系。另外还对城镇居民家庭财产的区域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为缩小我国城镇居民财产差距、进而缩小贫富差距提供建议。第五,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与贫富差距的关系研究。这一部分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我国宏观统计数据,通过对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中财产性收入差距的贡献水平;通过对财产性收入来源内部差距进行分析,探索各项财产性收入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程度。具体分析了当前城镇居民整体收入状况、收入差距状况、财产性收入差距及变化;并研究了财产性收入内部状况和差距,探索主要财产差距贡献因素,检验了财产性收入的影响因素,为我国财产性收入增收提供建议。第六,我国房地产市场与城镇居民贫富差距的关系研究。立足于我国城镇居民财产中占比最大住房财产,详细分析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揭示房价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就业人员工资变化、收入差距以至财产差距的作用;宏观上检验了住房价格与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微观上检验居民住房财产对家庭收入的影响。为规范房地产市场,实现贫富差距提供建议。经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本文得到结论:我国城镇居民的财产差距明显大于收入差距,成为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领域的新问题;我国城镇居民财产差距呈现两极化及多维化;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连接了收入差距与贫富差距,并形成了累积循环作用;房地产财富作为我国城镇居民最核心的财产构成,成为目前我国城镇居民贫富差距的重要影响因素。

陈婷[8]2013年在《共同富裕与贫富差距的和解:深化我国收入分配改革》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我国贫富差距却不断拉大,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与共同富裕的目标背道而驰,同时也成为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因此,寻求化解二者之间矛盾的路径,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引起矛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原因是收入分配的问题。所以,我认为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是共同富裕与贫富差距的和解之路。本文先从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的收入分配理论入手,试图探寻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分配理论以及分配公平观和正义观。西方收入分配理论包括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和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在分析了理论目标共同富裕的理念和当代中国价值后,用实证方法客观阐述了当前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现实困境,并从体制性、制度性、政策性和个体方面分析了原因,阐述了产生的影响。最后指出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是理论和现实矛盾的和解之路,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收入分配改革的现实路径选择。

李萌[9]2016年在《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不仅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而且使得居民的收入来源更加多样。居民在满足基本生活与消费需求后有更多富余进行投资,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财产,并获得了更多的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居民收入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2015年,统计口径变更后,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14年中国城镇居民财产净收入达到平均水平达到2812.1元,占可支配收入的9%;2013年,中国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平均水平达到809.88元,占可支配收入的3%。财产性收入的水平不断提高,在可支配收入中的份额也不断增加,深刻影响收入结构。财产性收入的研究成为学术界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学者对财产性收入从概念的界定,到财产性收入的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效应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财产性收入来自于居民积累的财产,没有财产,财产性收入便无从谈起,居民的存款产生利息,股票转化为股息红利收入,房产转化为房租收入,知识产权所有者获得产权收入。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居民的经济实力和收入水平差距在扩大,相对富裕的人首先积累财产并转化为丰厚的财产性收入,进一步加大贫富差距,反映了财产性收入的“马太效应”。一方面,在我国,特别是在城镇地区,财产性收入的“马太效应”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关注广大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水平的提高,使中低收入者财产性收入增加,缩小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对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越发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在以工薪阶层为主的城镇地区,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水平总体仍然较低,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水平,仍然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篇论文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现状及成因分析:第叁章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分析;第四章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第五章研究结论与提高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对策。经过研究,本文发现: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不断增长且增速加快;房产和金融资产以及房租收入和股票收入分别为我国城镇居民的主要财产和财产性收入;财产和财产性收入想高收入群体集中;城镇化水平、金融业从业人数和科研成果数量的提升成为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水平,提出了如下对策: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防止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化;加强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提供多元化理财产品;进一步促进城镇化水平提升,促进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科技投入,形成更多高质量科研成果。

张倩[10]2017年在《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一直以来是人类社会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更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从当时中国国情和未来发展出发,提出“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共同富裕思想,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人民生活的温饱、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推动作用。本论文通过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思想的主要内容、历史影响以及在当今的坚持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正确看待当前逐步拉大的贫富差距现象,并采取积极的措施不断缩小贫富差距,坚持协调和共享发展理念,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正文共分为四个部分来研究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第一部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本部分论述了邓小平在分析我国当时的历史条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汲取“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导致共同贫穷的历史教训以及实现现代化建设“叁步走”战略步骤后,提出了共同富裕思想,说明这一思想的提出符合当时的历史发展需要。第二部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内容。本部分从理论上论述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发展脉络、基本内涵以及基本特征,从纵向角度和横向角度更加准确全面地理解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及这一思想的提出初衷及本意。第叁部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历史影响。本部分从两个角度进行论述:一方面,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提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也出现了贫富差距拉大的现实问题。在肯定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积极的历史影响的同时,正确分析与看待当前贫富差距问题产生的原因,澄清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误解等模糊认识。第四部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在当今的坚持与发展。本部分以党的十八大为分水岭,首先考察十八大以前,江泽民和胡锦涛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然后研究十八大以后,习近平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提出五大发展理念特别是共享发展理念,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发展到新的境界。我们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更好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乃至现代化的征程上引导人民走向共同富裕。通过全面分析和研究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可以使我们准确理解和深刻把握这一重要思想。在现阶段,我们应该继续发挥共同富裕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导作用,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缩小贫富差距,共享发展成果,充分调动广大人民整体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继续努力前行。我们坚信,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终有一天可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共同富裕与贫富差距分析研究[D]. 李艳荣. 河南大学. 2003

[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探索[D]. 吕义凯. 浙江工商大学. 2011

[3]. 我国经济发展中收入分配差距的分析和对策[D]. 刘菲. 广东商学院. 2012

[4]. 解决我国贫富差距过大问题的对策研究[D]. 柏东欣. 渤海大学. 2016

[5]. 制度变迁中的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分析[D]. 牛飞亮. 中国人民大学. 2000

[6].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野下的我国贫富差距分析[J]. 钱路波.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

[7]. 我国城镇居民财产及财产性收入与贫富差距问题研究[D]. 朱金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15

[8]. 共同富裕与贫富差距的和解:深化我国收入分配改革[D]. 陈婷. 山西师范大学. 2013

[9]. 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问题研究[D]. 李萌. 安徽大学. 2016

[10].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研究[D]. 张倩. 河北师范大学. 2017

标签:;  ;  ;  ;  ;  ;  ;  ;  ;  ;  ;  ;  ;  

共同富裕与贫富差距分析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