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榕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从1966年开始,进入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全面否定了17年党对电影工作的领导,否定了17年新中国电影的伟大成就,严重打击和阻碍了整个文艺事业的发展,电影界更是重灾区。文革电影"给历史留下了充满争议的文化背影。作为特定时代语境下诠释主流意识形态的工具,"文革电影"不幸成为被"极左"政治扭曲和异化的艺术个案,在历史坐标中留下一抹悲情的色彩,它又在新中国电影美学的流变中演绎出一段耐人寻味的变奏,对其进行历史视野下的反思应能对当下电影创作提供某种积极的警醒或启示。本文参照文革十年电影产业的创作情况与特点,辩证看待革命样板戏,并借助文革时期前后电影产业的情况对比,突出江青等反革命集团对于新中国电影业的破坏与毁灭,同时衬托出反革命集团对于中国政治及人民百姓的专权控制、思想迫害。
关键词:文革、电影美学、否定“十七年”样板戏、三突出
一、文革时期电影是政治艺术化和艺术政治化时代的典型范例
(一)文革电影演绎出了一场充满时代悲情的美学变奏
文革时期的电影,在世界电影这个文化潮流中那个,提供了一种政治界与电影艺术界难解纠纷的文化现象,这时期的电影从没有独立于社会历史而存在,很好的体现了我国在这一时期的政治艺术化,艺术政治化的潮流。电影作为文艺形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宣传手段,宣传的效果非常明显,对于国家意识形态机器的无产阶级舆论具有强大的宣传效果,因此,政府对电影的正式和控制在文艺形式上首当其冲,成为文化大革命文艺领域中重灾区。
文革电影是国家政府传达思想内涵和审美趣味的主要手段,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和时代氛围当中,是国内、国际形势下,受到政治、历史、文艺等多种因素促成的,造成中国电影在1966-1972年这7年的时间里只有样板戏电影的存在,故事片空白的局面,在新中国电影美学形态波澜壮阔的历史潮流中,文革电影演绎出了一场充满时代悲情的美学变奏。
(二)以样板戏电影为突出代表
文革时期,再投七年生产的唯一电影就是1970年到1972年拍摄的十部样板戏电影,这些电影大都是十七年中创作的京剧现代戏,在这一时期,经过江青的插手,作为她精心培育的“样板而存在,但这些样板戏电影实际上是舞台艺术片,是由舞台剧到电影的形式转换。同时,江青还提出了“还原舞台,高于舞台”的要求,既“要注意使样板戏不走样”又要体现电影化的特征。
(三)样板戏电影以“三突出”原则为理论指导的形式美学
文革时期的样板戏电影那个完全按照“三突出”原则拍摄,而这“三突出”原则就是:“在所有的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实现了以“三突出”原则为理论指导的形式美学,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三突出”体系的认识沿袭了二元对立的戏剧式电影叙事、镜语体系的基本结构(倪震、沈嵩生《光与非光》),激化、僵化发展了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政治修辞法(戴锦华《时代之子——水华电影艺术散论》,因此,“三突出”体系无论在创作者还是接受者那里,都经历了长期的合法化、自然化过程。
电影创作者们再将样板戏“电影化”的过程中也进行了创造性的艺术实践,如舞台制景为立体制景,用更多的长镜头,来确保戏的整体效果,场面上在实现三原则的基础上,力求兼顾其他的人物,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反差。影片的主题色调以明快的绿色为主,在整体的氛围的营造上统一并且流畅,镜头的数量也随之增多,从拍摄的角度、色彩、构图、光线等多个角度突出了正面人物的高大,全面。创建了“新型的无产阶级电影”,在1972年以后出现的“文革”故事片也一脉相承。
二、文革电影与十七年电影的区别
“十七年电影”的创作方向是电影是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的,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体现,明确提出了文艺为群众服务,形式为内容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以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的基本创作原则,但到了文革时期,随着一轮轮政治运动的洗礼和整合,文革电影以一种较为纯粹的美学特点出现在历史的潮流当中。
文革电影与十七年电影具有迥然不同的美学面貌。首先,“极左”政治运动的非理性是造成电影极度的“浪漫化”和“理想化”的原因。其次,在国际上与苏联的断交,断绝了我国电影艺术向国外借鉴学习的机会,并且与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政治氛围相呼应,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电影逐渐远离现实的人民世俗生活,现实主义的美学取向逐渐退隐,被极度的革命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取代,用想象的无产阶级斗争的胜利来满足人们的视听愉悦和心理满足。
文革时期对“十七年”电影的政治清算和全面否定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造成了中国电影发展的断裂,造成电影发展出现严重的倒退现象,以批判“文艺黑线专政论”为前奏,全面否定了17年党对电影工作的领导,否定了17年新中国电影的伟大成就,严重打击和阻碍了整个文艺事业的发展,电影界更是重灾区。政治对艺术的扭曲限制了艺术本身的发展,严重扼杀了艺术创作的自由摇篮。
三、文革时期的优秀电影
随着1972年7月,毛泽东对文艺作品匮乏作出批评之后从1973-1976年,我国电影除样板戏之外,故事片电影达到76部,在电影的表现手法和拍摄技巧上都有所提高。尽管在极左的政治倾向横行的前提下,电影创作者们依然能够创作出将现实的生活与真实的情感相结合的电影作品,当然也是在不违背主要的政治理念为主要前提,如于彦夫导演的《创业》和李俊、李昂导演的《闪闪的红星》等等。
虽然这些文革电影的创作很难摆脱“三突出原则”和江青的政治影响,但依然可以看到电影创作者们在这一时期下书写现实的电影。文革时期的政治影响抑制了创作者对电影艺术的追求和自由个性的发扬,也导致了电影艺术倒退,沦为政治的附庸,但是其独特的艺术光彩,不应被忽视,最起码真实的记录和呈现了文革时代特有的风貌,作为一代人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特质必将被载入史册。
四、总结
“一切在历史上出現过的文学现象,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与不同程度的研究价值”。(王瑶)对文革时期的电影,我们亦可作如是观。某些作品虽然美学价值并不高,但却处在历史发展的关节点上,也具有无法被经典作品所代替的文献价值,这有助于对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电影发展的态势作出科学、客观的描述和评价。今天,这些变形夸张甚至带点荒诞意味的文艺宣传手法早就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不过作为记录历史的文献资料,它还是能提醒我们中国电影发展所走过的弯路,可以史为鉴,并引以为戒。
参考文献:
1、汪弘扬,江青对“文革”时期电影传播的影响 《福建师范大学》2014
2、龚金平,主流意识形态的伦理化表达——十七年(1949-1966)和“文革”(1966-1976)时期中国改编电影研究 《兰州学刊》 2007(2):141-144
3、章新强,“样板戏”电影是空镜头吗 《文化艺术研究》 2005
4、秦良杰,“影像文革”与集体记忆:新时期电影中的文革叙事研究 《苏州大学》2015
5、赵卫防,“文革”时期香 港左派电影的创作和发行实况新探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
6、冯坚,谈“文革”时期的电影歌曲 《电影文学》 2009
7、刘阳,文革时期的电影业述略 《电影评介》2011
论文作者:孙榕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电影论文; 文革论文; 样板戏论文; 政治论文; 美学论文; 艺术论文; 文艺论文; 《知识-力量》2017年9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