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极为迅速,而建筑行业作为安全事故高发行业,有效控制并降低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便显得极为重要。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也是我国建筑行业能够平稳,高效,快速发展下去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创新实践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管理加强对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建筑工程施工需要树立安全第一的原则,在实际建设工作如果施工或管理方面出现一定工作疏漏都会导致工程建设出现一定安全事故,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建设工程的施工现场和施工技术应用都需要明确安全管理意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建筑工程管理者或领导加强安全管理意识宣传,针对工程施工和施工现场的管理要加大宣传力度,可以采取树立宣传大牌和标语等形式让工程施工人员都意识到安全施工和重要性。当然进行工程安全管理需要调动施工工人和施工管理者的安全防范意识,安全管理要从源头上进行防范,加强预防工作,对施工现场的设备及原材料存放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尤其是对于钢筋和水泥等材料的摆放要严格按照摆放和储存要求,确保安全。对于施工设备要停放规范,对一些施工工地的不安全行为及时进行协调解决,在工程施工中要加强巡视力度,通过建立安全管理小组来让员工的安全意识不断强化,确保工程施工更加有序。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不仅可以确保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身安全,对于工程建设进度也有一定促进作用。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过程理念的不断加强,虽然在管理过程中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但是也有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得到重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过程的有效性。
2.1建筑施工安全意识不足
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不安全事故,其主要原因主是施工过程中对于建筑安全施工过程的安全意识的不足。管理过程中没有将安全第一作为管理的首要标准,而且在管理的过程中,安全管理多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就比如说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就安全第一的标语的张贴,多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让施工人员将安全第一这一标语记在心里,在施工过程中牢记安全第一这一重要的理念。而且对于安全管理的制度也多流于形式,是没有真正落实到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给施工过程中带来了诸多隐患,并且在安全排查的过程中也不能做到及时有效,对建筑施工安全的有效管理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2.2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的不同,对于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也相应不同。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缺少一个完整的具体的安全管理体系,在面对安全问题出发时,不能做到及时有效的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过程的有序进行。特别是在建筑工程体系越来越复杂,涉及学科越来越多的背景下,建筑工程施工流程一旦发生某种安全事故,就会导致工程质量缺陷,甚至引导不可挽回的安全事故,给工程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施工企业相关领导,在关心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的同时,忽视了工程安全管理工作。
2.3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过程缺失
在建筑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安全管理应该落实在施工过程中,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现阶段的建筑安全施工管理发展的不同,对建筑安全施工管理过程的重视程度也各有不同,存在着一些错误的现象。比如说在建筑安全施工现场缺乏相应的安全管理监督,不能对存在的安全问题做到及时处理,并且对于员工的一些安全行为与安全防护工作也不能做到符合相关制度的要求,相关的安全用具存在着缺少或者破损的现象,不能做到及时有效的更换和调整,从而从各方面保证员工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新时期建筑施工管理模式创新要点
3.1改进建筑施工安全组织架构
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其项目安全管理主要是通过配备相关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来开展进行相应工作,但从现实角度出发来看,安全管理者本身与施工者所存在工作性质差异性相对较为明显,两者之间连续性存在一定隔离性。比如针对施工管理者考核与安全指标等联系性差,相应安全管理者本身管理职位相对其他人员较低,使得整个施工期间安全管理指令往往不受重视,相关安全管理措施执行落实差异性较大,因此结合实际对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组织架构进行一定的改进创新便显得极为必要。明确安全管理者权责,确保施工考核与安全管理指令的联系性,提升安全管理者地位,保障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效果能够完全达到预期设计。
3.2创新安全管理组织
进行建筑施工管理模式创新期间,要明确其创新关键点,从创新安全管理组织入手,通常在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模式中,对应项目安全管理组织往往以项目经理为首,各安全监督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等全员参与的形式体现。因此其安全组织架构按照层层划分,即安全管理监督层和安全管理实施层。安全管理监督层其主要职责是以项目经理为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开展进行相应安全目标设定,建立项目安全管理组织。并对整个安全管理过程进行实时监督调整,因此对其权责范围做好明确划分,在此环节中做好各项专业节点的实时把控便显得极为重要。比如相应安全主管人员必须着重对安全管理方案的专业编制,监督安全管理方案以及安全技术交底落实工作并对相应安全管理过程做全面监督,明确监理工程师对项目安全所负具体责任,在进行现场施工期间对不安全行为以及存在安全风险进行技术制止整改,最大限度提升施工安全管理质量。
3.3提升安全管理意识
管理人员应该意识到安全施工对于整个项目的重要性,明确自身工作对于企业经济效益和施工人员安全的现实意义。施工方如果不按照合同履行自身职责,导致施工管理中安全意识淡薄,那么就会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上升。在施工管理中,应该杜绝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生产的行为。对于国家关于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进行学习,在施工现场宣传安全施工理念与知识。可以定期举办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对表现优异的员工进行奖励。同时,也能够明确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以便及时制定解决方案。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使其树立现代化安全施工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开展安全教育,促进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对于新员工应该加强岗前培训,保障其满足安全施工管理要求。
3.4推进信息化管理模式应用
全面推进信息化管理模式应用使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创新性价值得到展现,信息网络作为当前科技发展下的先进性技术手段,利用信息化网络进行安全生产信息收集整理,传输处理,实时控制等,使整个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现代化特征充分发挥。利用网络信息系统,形成更加具有时效性的施工安全管理信息模式,实时提供反应施工企业实际情况各种形式信息,并开展相应决策依据分析,利用数组模型以及过去信息总结预测后续发展趋势功能促进安全管理工作专业性和针对性。同时针对不同管理层做不同报告指标要求,使其形成辅助管理人员做相应监督控制作业,最大限度确保施工质量基础上,做到节省施工成本,提升施工安全性。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分析,可以看出在实际实践期间,不仅要对现有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企业体系框架等做好实时补充完善,更要注重对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以此全面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工作效率,有效增强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汤元园.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J].民营科技,2017(04):112.
[2]张晓飞.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创新探索[J].价值工程,2013,32(33):87-88.
[3]赵明.试论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制度创新举措[J].中外建筑,2013(01):102-103.
论文作者:梁毅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管理者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