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前成分“一”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动词论文,成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 引言
本文分析的动词前加成分“一”,是指“一”修饰动词、形容词形成“一V[,1]”,然后充当句法成分,其主要句法分布如下:
第一,“一V[,1]”用在成句的单一的主谓短语中。例如:
(1)得了官就跺脚一走。
(2)他忿忿想道:“出了五块钱呢。”就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
第二,“一V[,1]”充当另一动词的状语,例如:
(3)下车的旅客一拥而上,七手八脚,伸手来拿, 把陈奂生搞得昏头昏脑。
第三,在很多情况下,“一V[,1] ”构成的短语不能独立成为一个句子,其后通常出现另一个动词短语“V[,2]P”,其中有的V[,2]P与“一V[,1]”紧密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紧缩型单句,(注:“一V”与其他动词短语结合构成紧缩格式的还有其他类型,如“一问一答”、“一闪一闪”等,与本文讨论的不是同一类型。笔者(1996)对此作过讨论。)如例(4)(5)(6);有的V[,2]P与“一V[,1]”构成复句,V[,2]P与“一V[,1]”所在的短语分别构成一个分句,如例(7)(8)(9)。
(4)年节越来越近了,一晃已是腊八。
(5)看,忙得连胃病药都忘带,一去没个影子。
(6)陈岗忍受不了妻子的冷语,顶了几句,妻子一蹦三尺高。
(7)她水性不强,一进入激流,几个浪头盖下来,就有些发晕了。
(8)我一佩服您,就不免有点像挤兑您,是不是?
(9)我马上找沈处长去研究一下,他一赞成,你的顾问就当上了。
有时“一”用在形容词之前,如:
(10)他轻易不和人家争吵,所以一争吵便非常认真;一认真,他就忘记了外婆。
形容词前的“一”与动词前的“一”意义与功能基本相同,我们把它们看作同一种语法现象。
王力(1985)、吕叔湘等(1982)都讨论过动词前的“一”,詹开第(1987)专门研究过“一V[,1]”的基本意义,归纳这些学者的观点,“一V[,1]”的基本语法意义是:(一)表示动作、 变化突然出现或者是彻底的,或是短暂的;(二)经过具有(一)特征的动作后达到了某种程度,或者某种结果,或者紧接着出现了另一种动作或情况。我们认为上述两方面并不能正确、完整地反映“一V[,1]”的语义和表达功能,有必要仔细地全面地对“一V[,1]”做一番考察。
1 “一”的基本意义
1.1 我们知道, 古汉语中表示动量概念的方法通常是在动词前加数字。王力在《汉语史稿》中指出:“在唐以前,除了‘两次’的意思用‘再’之外,关于行为的称数,一律用数目字加在动词的前面。”例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又与之遇,七遇皆北”(《左传·文公十六年》)。如果动词前的数字是“一”,则表示动作发生了一次。(注:当几个表示动量的动词短语连用,其中的数字按次第出现时,则动词前的“一”除了表示一次动作外,还兼有第一次的意思,如“一命而缕,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左·昭七》)现代汉语中也残留有这种用法,如:“我已经一压再压,没有一点弹性了。”)现代汉语中用在动词前的“一”,实际上是古汉语中在动词前加数字来表达动量用法的延续。高名凯在《汉语语法论》中说过:“口语里也有仿古的地方,拿一个数目字加在具有动词功能的词的前面来表示次数的。”只是现代汉语中用在动词前表示动量的数字只有“一”。由此看来,现代汉语中动词前加成分“一”是一种动量成分,表示动作、行为出现了一次或状态变化发生了一次。
由于现代汉语中动量词与动词的搭配是具体对应的,动词前加成分“一”的动量意义也随其修饰的动词而表现出不同的具体意义。有时,“一V[,1]”相当于“V了一次”,例如“一动不动”、“一笑不笑”中的“一动”、“一笑”都相当于动一次,笑一次;“一醉解千愁”中的“一醉”也可理解为“醉一次”。有时“一V[,1]”相当于“V了一下”,例如:
(11)又转念一想,开枪就开好了,我还等什么。
(12)她心里一慌,手中的盘子摔到了地上。
“一想”、“一慌”相当于想了一下、慌了一下。有时要用现代汉语中对应于动词的借用动量词来理解,如“一看”相当于看一眼,“一踢”相当于踢一脚,“一砍”相当于砍一刀。有时很难用现代汉语中某一具体动量词来理解,如“老天一阴阴了三天”,“一喝喝了半斤”、“一住就是十年”等很难用“一下”、“一次”或其他动量词来理解“一”所表达的动量意义,但动量意义还是存在的,“一V[,1] ”在这里表示某个动作在一定时段内发生一次,说话者在心理上强调动作行为的一次性。再如:
(13)然而这一别,竟是20年。
(14)怎么着?你一出去两天,回来磅子儿没有,临完了,把钱都喝了猫儿尿。
(15)你可倒好,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啊。
“一别”的时间是20年,“一出去”的时间是两天,而“一去”的时间是没完没了,如何理解这里的“一V[,1]”表示一次动作? 我们认为,这些句子中的“一V[,1] ”的基本意义仍然是表示一次动作行为或状态变化,说话人心目中的“一V[,1]”只是一次,尽管V[,2]P 延续的时间较长,但说话人看来仍是“一次”。一次,可以是短时的,也可以是长时的。说话人心理上的一次动作与后续成分V[,2]P的长时形成了对比,从而强调和突出了“一V[,1]”对V[,2]P的影响。
1.2 动作、行为或状态变化都是在时间进程中发生的, 动量虽然着眼于动作发生的“量”,但也和一定的时间有关。与多次性动作或持续性动作比较,动词前的“一”包含的时量通常是短暂的,在时轴上不会延续很长的时间。当“一V[,1]”中的动词为瞬间动词、 (注:本文动词的分类参考了戴耀晶(1997)的做法。)结果动词时,“一V[,1]”确实表示短暂的动作,如“一见就爱”、“一碰就倒”、“一走进大门就哭”中的“一见”、“一碰”、“一走进”等动作包含的时量都不长,动作都是短暂的。当“一V[,1] ”中的动词是持续动态动词和静态动词时,“一V[,1]”也表示短暂的动作,如“一吃就吐”、 “一知道就跑”等。
1.3 动作短暂往往有动作快捷的意思,如:
(16)他把酒斟到茶杯里,一仰脖就灌了一大口。
王力(1985)和吕叔湘(1982)指出“一”可以表示突然。从动量小也能延伸出程度轻的意思,因此有时“一”前可再加表程度的词语进行修饰,如:
(17)白梅微微一震,脸颊顿时泛红了。 (18)小姑娘略一思索,说,“好的”。
所以有学者(华玉明,1992)认为动词前的“一”表示程度:有时表程度轻微,如例(17)(18),有时表示程度加强,如“一改清一色的老面孔”、“一展风采”等。我们认为这些句子的“一”的基本意义还是表示一次动作行为(含有短暂动作的意义),动作快捷,突然和程度等意义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引申意义和派生意义。
2 “一V[,1]”与“V[,2]P”的语义关系
2.1 我们知道, 现代汉语中表示动量的方法是在动词后面带上动量短语,“去一次”表示去的行为发生了一次,而“一去”也表示去的行为发生了一次,既然有了后附动量短语表示动量的方法,那么为什么又用动词前加成分“一”来表达动量意义呢?动词前加成分“一”与动词后面的动量短语的表达功能有什么区别呢?
现代汉语中,表示时段、动量的成分既能用在动词前也能用在动词后,例如:
(19)A这本书他看了三天了。 B他三天就把那本厚厚的书看完了。
(20)A马军把那只狗狠狠地踢了一脚。 B马军一脚踢翻了桌子。
上例A句中的“三天”表示看延续的时间,“一脚”表示踢的次数;而B句的“三天”表示看完那本厚厚的书所花的时间, “一脚”表示踢翻桌子所花的动量。通过比较发现,动词前的动量、时量短语与动词后的动量、时量短语的表达功能是不一样的,用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行为或变化所延续的时间或动作、行为、变化所发生的次数;用在动词之前,表示完成某一动作、行为或变化所花的时间或动量;简而言之,一个是动作的时间和次数,一个是时间和次数中动作产生的结果。同样道理,作为动量成分的动词前加成分“一”与动词后的动量成分(“一次”、“一下”之类)在表达功能上是不同的,后者表示动作行为或变化发生的次数或延续的时间,前者表示完成、结束某一动作、行为或变化的时限或需要的动量。反过来讲,动词前用了“一”,则表示通过一定的动量完成、结束了某一动作行为,或者获得了某种结果、达到了某种状态。
2.2 因此,从总体上讲,“一V[,1]”与“V[,2]P”的语义关系就是时间和次数中动作产生结果。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语义关系:
第一,“一V[,1]”表示动作,后续成分V[,2]P 表示动作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或达到的状态。“一V[,1]”与V[,2]P 经常出现在两个分句中。例如:
(21)老太监把事情一说,众人你看看我,我瞟瞟你,谁也不敢承认。
当“一V[,1]”中的V为感知动词时,“V[,2]P”似乎是“一V[,1]”的受事,例如:
(22)它正贪婪地吃着,突然听见背后有声响,掉头一看,不由吃了一惊,原来有一只猎犬正凶猛扑来。
(23)我拿起电话,一听是孟庆东。
这两句话也可改成V[,2]P直接充当V[,1]的宾语, 但文字上要略作调整:
(24)它正贪婪地吃着,突然听见背后有声响,掉头看到一只猎犬正凶猛扑来。
(25)我拿起电话,听见是孟庆东(的声音)。
比较后发现,在“一V[,1]”后出现的“V[,2]P ”着重指明通过“一V[,1]”感知到的事物,该事物在“一V[,1]”完成前说话人并不知晓,“V[,2]P”对“一V[,1]”来讲是结果性的;而直接充当V[,1]宾语的V[,2]P是V[,1]直接感知的事物,而不是感知的结果。
V[,2]P有时出现“~成”、“便~”等字眼,例如:
(26)不知要以几位数字计算的那么多干部,阴阳头一剃,成了“牛鬼蛇神”。
(27)她心一横,便把提花枕巾捞起来干擦了一阵。
有时V[,2]P与“一V[,1]”构成对称性连锁关系,即有“一V[,1]”,就有相应的结果(V[,2]P),例如:
(28)三米多高的队员站在两米多高的篮筐前,好像老奶奶往菜筐里扔土豆,一扔一个准儿。
第二,“一V[,1]”表示动作,V[,2]P表示动作行为达到的程度。例如:
(29)一跳跳了六尺高。(30)一哭哭了三天。
“跳了六尺高”、“哭了三天”都是完成、结束了的动作,“一跳”、“一哭”则表明“跳了六尺高”、“哭了三天”所花的动量。
第三,“一V[,1]”表示动作,V[,2]P表示进入一种状态。如:
(31)主人见此,吓得浑身一软,抱着锣瘫坐在地。
(32)金厂长脸一绷,神情格外认真。
第四,“一V[,1]”与后一个分句表示两个紧随的动作, 即后一个分句的动作在“一V[,1]”产生之后立刻发生。例如:
(33)圆圆脸一进苑霞的房间,连忙问:“怎么,那个人是街办的?”
(34)“臭球”没理那名队员,他一调头,往另外一个方向跑去。
这里,“一V[,1]”与V[,2]P似乎是两个先后相继的平行的动作,V[,2]P不是“一V[,1]”的直接结果,但比较例(35)后发现, A句的两个单句紧密相连,出现“一V[,1]”就必然出现V[,2]P,V[,2]P与“一V[,1]”存在倚变或因果关系,V[,2]P的“就”不能改成“又”;而B 句两个分句是松散的,两个单句都可以单独存在,不存在倚变或因果关系。
(35)A他昨天回来后,一放下东西就走了。B他昨天回来后,放下东西又走了。
第五,如果“一V[,1]”并非表示真实的已经实现的动作, 那么“一V[,1]”就可以表示条件或假设,V[,2]P则表示结果。例如:
(36)一谈起来就滔滔不绝。
(37)一涉及到钱,一涉及到地方经济利益,一些人的是非观念就没了。
(38)在外面大家都说,一回国先倒头睡它三天三夜再讲。
(39)只要有人一走漏消息,大家都完蛋。
2.3 我们也注意到,一些“一V[,1]”句子,并不出现V[,2]P,如本文开头的例(1)和例(2),但“一V[,1] ”仍然表明一次动作中动作产生了结果。这一点,詹开第(1987)曾经分析过,指出,当(a )V[,2]P表示应该去除的结果,(b)V[,2]P表示动作连绵下去时, V[,2]P语义不言而喻,可以不出现。不出现V[,2]P还有其他类型的动词,例如:
(40)刘大山盯看着老伴,把缸子重重地往下一蹾。
这里V[,2]P不出现,是因为动作本身已经包含结果。
3 “一”的体意义
3.1 “一”的体意义是指当“一V[,1]”充当句子的谓语时,“一”所表现出来的事件情状意义。从“一V[,1]”角度看,V[,2]P 表达结果或进入的状态;从V[,2]P角度看,“一V[,1]”表达V[,2]P 事件发生的时间,即V[,2]P表示事件在“一V[,1]”指明的时间发生。 具有表时作用的动词可能具有各种不同的情状:有的在瞬间发生并完成,有的经过一个持续过程后结束,还有的开始后永远持续下去。不同动词带上前加成分“一”之后与其后续事件的时间关系都是一致的,即V[,2]P在“一V[,1]”中的动作行为开始的那一刻发生。 不同情状类型的动词有了前加成分“一”后,都表现为同一种事件情状,(注:关于动词的情状与句子的情状,参看戴耀晶(1997)。)说明“一”具有指明情状的功能,可以看作一种体标记。
作为体标记的“一”指明动作行为或状态变化的起始点,它是从内部来观察事件构成的,着重在事件的起始部分,它标明事件进入了起始点,可以叫始点体。(注:“始点体”名称取自乔治·欧·寇姆著(汪璜译)《英语句法》,但我们的含义与《英语句法》的不一样。)它只指明起始点,对事件起始后的情况不作观察,尽管事件本身可能结束,也可能延续,说话人并不在乎是结束还是延续。
3.2 瞬间动词只占据一个时间点,动作不能持续。 前加“一”指明瞬间动作发生的那一点,即瞬间时点。例如:
(41)野兔连忙用后腿一蹬,就地一滚。这两个动作之迅速,是无法比拟的。
(42)猛地,他一拍大腿有主意啦,找邮局去,准能“逮”住那个不留名的寄书人。
持续动作动词可以占据一个时段,动作可以延续。前加“一”指明动作开始产生的那一点,即始点。如:
(43)我挤到跟前一看,这是欢迎队伍啊。
(44)到了上边一问,才知道孩子是为了摘那几颗隔年酸枣。
结果动词占据一个时段,但经过一个持续过程后达到了结果,动作便结束。前加“一”指明动作获得结果的瞬间。例如:
(45)一走进门就大声嚷起来。
(46)下班回家,一遇到可以摆脱她的同伴的机会,她就钻进那个房间。
静态动词、形容词表示非活动性质,作谓语时通常表达静态的性质。前加“一”指明从非A状态变成A状态的那一刻,即变化始点。例如:
(47)“臭球”眼眶一热,嗫嚅着不知说些什么。
(48)衣服一脏就被她拿走洗了。
3.3 “一”只占据时点而不占据时段,与时段不相容,因此,“一V[,1]”排斥表时段的成分和表持续的“着”。
(49)*一回家不久,伏在桌子上哭起来。
(50)*一出城不远,就有人追了上来。
(51)*他有力的大手一挥着,斩钉截铁地说,“不行。”
多次动量也占据一个时段,因此“一V[,1] ”也排斥多次动量短语。例如:
(52)*他一敲几下门,有人立即从里间跑出来。
3.4 起始体“起来”也是从始点进行观察, 但起始体所指明的事件还要延续下去。而“一”只指明事件的开始不关注事件的继续。请比较:
(53)A她一下子紧张起来,连忙捂住脸。B他一紧张,东西都忘了带。由于“一”和“起来”都表示起始,所以两者有时可以合用。如:
(54)她一急起来,把要说的话全忘了。
(55)一干起活来,他就变成另外一个人。
3.5 “一”的始点特征与“了”的意义是对立的。试比较:
(56)A看了就回来。 B一看就回来。 (57)A听了就懂。 B一听就懂。即使动词是瞬间动词或状态动词,“一”与“了”都指向变化的起始点,但两者仍然是不一样的。
(58)A见了就哭。 B一见就哭。 (59)A有了钱就买VCD。
B一有钱就买VCD。
很明显,“一看”、“一听”、“一见”、“一有”指明的时间早于“看了”、“听了”、“见了”、“有了”,在时轴上“一”在“了”的左边。这是为什么?石毓智(1992)指出,“了”包含有实现过程,即“了”指明行为、动作或状态从时间位于其前出现的某一“点”到自身出现的过程。而“一”不要求实现过程,不含有前时点。“看了”、“听了”、“见了”、“有了”都包含从“没看”、“没听”、“没见”、“没有”到“看到”、“听到”、“见到”和“有”的过程,而“一看”、“一听”、“一见”和“一有”只指明进入“看”、“听”、“见”和“有”的那一点,因此从说话者的表达心理讲,用“一”着重强调“开始点”,因此“一…就…”强调后一事件对前一事件紧密相随,而“了”着重强调实现过程,“V 了…就…”中后一事件对前一事件相随的紧密程度就低多了。由于“一”和“了”指明的时点不一致,所以“一”和“了”不能在一句中同时出现。下面的句子不成立:
(60)*我一闪了身躲进旁边的丁香树丛。
3.6 “一”表明动作开始产生的那一刻,有“刚”的意思, 但两者的意义和表达功能有很多差异,很多情况下不能互换。施关淦(1985)、邢福义(1987)对此均作过讨论。
4 结论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认为动词前加成分“一”是古汉语中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次数的成分在现代汉语中的延续和发展,其基本作用是表示动量。但由于现代汉语中时间词、动量词等用在动词前和用在动词后的表达功能不同,动词前加成分“一”表示一次动量(时间或次数)中动作产生结果;而动词一旦有前加成分“一”时,则动作、行为或变化一定在一次动量中完成、获得结果或进入一种状态;从事件所处的时间方面讲,“一V[,1]”标明后续成分V[,2]P所述事件发生的时间, “一”则标示“一V[,1]”中动作进入了起始点, 把“一”放入表事件的语流中,它无疑有标示句子事件的情状类型的作用,类似一种体标记,只不过不像“了”、“着”、“过”那样纯粹表示体意义。因此,对于后续成分V[,2]P来讲,动词前加成分“一”具有双重表达功能:从动作的量方面看,“一”表示完成V[,2]P所花的一次动量;从事件的时间方面看,“一”指示动作、行为或变化的始点,并指明V[,2]P事件发生的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