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端午习俗变迁研究论文

秭归端午习俗变迁研究

王 潇,王庆贺

(中南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 端午习俗是中国传统节俗文化的典型代表,秭归则是端午习俗传承的核心地之一。在传统的端午节俗中,民众对于端午的认同通过个体行为和公众仪式的展演而得到强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端午记忆。近年来,随着端午习俗申遗的成功,政府对端午活动的参与力度逐渐加强。在政府力量的介入下,古朴的端午记忆逐渐转变为国家认同的体现。系统化、节日化、仪式化的习俗展演增强了民众,尤其是外来群体对于端午习俗的文化认同,从而使得端午记忆逐渐内化为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

关 键 词: 国家权力;端午习俗;文化变迁;秭归端午文化节

一、秭归端午习俗的传统记忆

秭归的端午习俗由来已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端午习俗虽有一定变化,但总体保留着传统的过节习俗,这些传统的端午庆祝方式既包括食粽子、挂艾草、喝雄黄酒、叫公祖等个体活动,亦有划龙舟、举办诗社、祭祀屈原等公众仪式活动。

(一)个体活动:端午习俗的记忆呈现

在秭归盛行着“端午比年大”的说法。因此,每逢端午佳期,当地民众都会进行食粽子、挂艾草、喝雄黄酒、叫公祖等习俗活动。这些个体行为保存了秭归端午习俗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的完整性,是秭归端午传统习俗得以延续的关键所在。

1.包食粽子习俗

端午食粽子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的习俗。晋代正式把粽子认定为端午食品。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会添加一些中药成分。南北朝时,粽子的原料得以丰富,糯米中被加入了肉、板栗、红枣、赤豆等。粽子的用途也更加广泛,除自家食用外,还被当作礼品相赠。唐宋之后,粽子的食材变得丰富,端午食粽子逐渐成为一种习俗风尚,备受推崇。如孟元老所著的《东京梦华录》中关于端午节物的描述便有“粽子、五色水团、茶酒供养”的记载。如今,包食粽子依然是端午佳节的重要习俗活动。

大部分的学者认为长期的高血压可导致脑动脉发生玻璃样变性,先使血管内膜下基质肿胀,内膜下有脂质沉淀,在内膜与内弹力层之间形成无结构物质,脆性增强,弹力下降[6]。此外,高血压还能导致脑小动脉痉挛,致使远端脑组织缺氧、缺血、坏死,产生出血。

2.挂艾草

秭归人在端午期间会在门口挂艾草、菖蒲,悬挂艾草、菖蒲一来可以驱邪,二来有医药功用。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有端午挂艾草的记载:“五月五日,荆楚人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形,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宋朝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亦有类似的记载:“端午时节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可见,由于艾草特有的医药功能以及人们普遍认同的祛邪避灾的功效,端午挂艾草的习俗早已内化为端午节俗的独特记忆。

其中,第1到第i个基分类器作为样本错误检验模型。根据公式1可以发现,集成学习准确率pensemble提升的基本条件在于:一是各基分类器的相关性低;二是各基分类器的查准率p高于0.5;三是有一定数量的基分类器。因此,提升基分类器的差异化有助于提升集成学习的预测精度(MSE,Mean Squared Error)[16]。

国际技术溢出是中间品进口影响我国制造业的主要途径。进口质优的中间品,不仅能提高每个地区创新主题的资本存量,还会使每个地区的创新主题都与国际技术知识接轨。不同区域的创新程度受到该区域人力资本和经济开放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对国际技术溢出也会产生相应的干扰。因此本文需要检验中间品进口的国际溢出是否可以促进我国各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其对各地区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差异。

3.喝雄黄酒

每逢端午佳节,秭归人都泡雄黄酒预防“五毒”。端午被认为是五毒出没之时,民间会用许多特定的方法来预防五毒之害,其中喝雄黄酒是人们最推崇的方式。端午前夕,人们会在药铺买来雄黄,并在端午当天将购得的雄黄研成粉末倒入白酒中,每三斤白酒只能倒一钱雄黄。雄黄有毒而酒可解五毒,雄黄兑酒则讲求以毒解毒之效。席间,大家要互敬几杯雄黄酒,一来烘托节日的氛围,二来可以避五毒之侵。饭后通常还要将雄黄酒涂于额头及手脚处,以防蚊虫的叮咬。饭毕,家中长辈还要拿着雄黄酒在房前屋后及门窗之上喷洒,用以防止五毒的侵扰。

4.“叫公祖”

端午当天,秭归地区的各户民众还会举行由当家人主持的“叫公祖”仪式。仪式开始之前,家中会事先摆好方桌和凳子,桌椅的摆放和座次的安排严格讲究主次的分别。一般正对门口的方向为上席,且右座为大,该位置多由家中辈分最高者落座,背对门口的座位则为家中备份最低、年龄最小者准备。桌上则摆满了饭菜,碗中添饭少许,杯中斟酒少量,一切准备就绪后,当家人便在上席位后,手持三张纸,心中默念邀请祖先与家人团聚过节的念词。叫来公祖要先敬给他们漱口茶,然后侍奉公祖享用节日美食。公祖食用完毕要收掉他们用过的碗筷,摆上新的餐具之后家人方可入席就餐。叫公祖仪式凝结着生者与逝者之间的血脉连接,秭归人通过这种仪式来悼念亡灵,借以表达对先辈之思。

(二)公众活动:端午记忆的心灵牵绊

秭归端午习俗以纪念屈原为主题,节日期间,人们通过一系列公众活动来表达对屈原及其爱国精神的普遍认同以及对屈子的缅怀与敬仰之情。这种公众认同基础上的端午节俗凝结了民众长久以来的端午记忆,通过民间或政府组织的公众活动,逐步加深端午节俗在民众心灵中的文化记忆。正是这些传统公众活动的举办,使得端午节俗得到完好保存,并呈现至今。因此,公众活动是民众对端午习俗的集体记忆,是对端午节俗的心灵牵绊,是维系民众端午记忆与认同的重要因子。在秭归,传统的公众活动主要包括划龙舟、祭屈原、诗会活动等。

2.节庆文化

秭归在当地人看来,端午节是一年之中比较重要的节日之一。当地人甚至把端午节分为“头端午”“大端午”“末端午”三个阶段,相应的庆祝活动可持续一个月时间。其中头端午除祭祀、游江等开幕仪式以外主要是民间庆祝活动;大端午则重点举行龙舟竞渡活动;末端午以诗会活动为主。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中所载:“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屈原所著的《九歌·湘君》中亦有“驾飞龙今北征, 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的记载,这里的“飞龙”即龙舟的意思。《湘君》是屈原借助湘夫人的口吻描述久盼湘君不归驾舟北往洞庭湖寻找湘君的故事,由此可知,早在战国时期,龙舟便已成为人们的水上交通工具。驾舟行驶本与端午习俗没有太大的关联,但由于端午节俗,特别是人们关于端午来源的传颂不断发生文化的借用,使得端午逐渐演变成为缅怀屈原的传统节日,龙舟竞渡则逐渐发展为祭祀屈原的重要方式。据宗懔《荆楚岁时记》所载:“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至今竞渡是其遗俗。”说明此时的龙舟竞渡已成为人们缅怀屈原的重要方式。清乾隆时期的《石首县志》亦有类似场景的描述:“五月五日……河滨具舴艋舟,渡水夺标,取其轻利,谓之‘飞凫’。”[9]这里的飞凫即为便利之舟。秭归的划龙舟活动除了上述共性的特征之外,还融合当地的民歌和号子创作出了雄浑壮美的龙船词曲。这种极富感染力的曲调,伴随着鼓手的鼓点,划手的呐喊和船桨击打水面的节拍紧紧扣住民众的心弦,成为端午节俗难以忘却的一幕。

综上,微创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低剂量放疗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促进患者发声功能恢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2.诗社活动

秭归有“中国诗歌之乡”的美誉,端午期间吟诗对句更是秭归端午习俗的一大特色。不过,秭归的诗人们不是个体间的单打独斗,而是以诗社为阵地。秭归的“骚坛”诗社成立于明清时期,据清代《归州志》记载:“乐平里诗风特盛,明清时代有好诗者结社骚坛,每逢端午节前后,好诗者邀约相聚,饮酒赋诗,述志抒怀,蔚为风气。”骚坛诗社的成员以农民为主体,历任社长必须由农民担任,因而拥有“中国第一农民诗社”之美誉。在诗词创作方面,骚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明清时期诗社存稿约1000首,自1982年恢复骚坛至今[10],社员共写词4000多首[11],编辑整理诗集9册。社员所写诗词的内容和主题多以缅怀屈原、歌颂时代为主。既表达着民众对屈原的缅怀与敬仰之情,也抒发着诗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赞美,而这些富有感染力和触动性的诗词佳句,句句扣动着民众的心弦,不断引发着他们的情感认同。

3.祭祀屈原

屈原本是楚国的三闾大夫,后因楚国国破,屈原为彰显自己的爱国气节于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人们为他的爱国壮举所感动,便在其投江之日以竹筒贮米投水而祭,遂又把食物用苇叶、彩丝裹缠,投入江中,从而防止鱼虾咬伤屈子的尸体,人们的这种自发行为逐渐演变为现在的投江祭屈原活动。此外,人们还会在屈原祠举行一系列的祭祀仪式来缅怀屈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屈氏后裔都会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一派代表前往屈原祠朝拜先祖,并在端午那天合族举行祭祖仪式,随后召开全族大会,续写家谱等。屈氏后裔的祭祖仪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度中断,2010年,屈氏后裔恢复了朝祖仪式,并成立了中华屈氏宗亲会来朝祖祭拜。[12]除屈氏后裔的家祭之外,当地政府还会举行规模庞大的公祭仪式。不过,无论是屈氏宗族成员的家祭仪式还是当地政府主导下的公祭行为都凝结着后人们对屈原爱国情怀的普遍认同。

心理社社员总共约50个,每次聚会大概会来8成,比例算高。像我一样的大一新社员有12位,其中3位是女生。

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得知秭归传统的端午节俗可以分为个体庆祝行为和公众仪式两种,并且这些节俗活动均寄托着民众的共同诉求。即一方面表达着民众对屈原的敬仰与缅怀之情;另一方面,当地百姓借助端午的节日契机及祭祀屈原等祭神仪式来表达自己的个人期盼,希望家庭和睦、阖家安康。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秭归传统的端午习俗可称之为“民众的文化记忆”。人们用仪式化的方式呈现他们的社会认知和信仰诉求,无论是贴端午符、挂艾草,还是祭祀屈原以及诗会活动,他们通过具体的习俗仪式来表达内心的一种信仰[13]。这种信仰或许是通过屈原,或许是通过其他的神灵来表达,该行为可视为一种社会认知和一种深入民众内心的文化记忆。

二、秭归端午的现代习俗

齿轮加工刀具一般都要对中,即刀具中间刀齿或齿槽的中心线对准齿坯中心,否则加工出来的齿形不对称,产生齿形误差。

生活中,我们可以有意制造这样的机会。比如:当孩子请你帮他做一件事时,你可以告诉他:“妈妈还有事,五分钟后能帮你,你可以等一会吗?”当孩子问你问题时,你不妨说:“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让妈妈想一下,你也再思考下,五分钟后我们来交换答案好吗?”当孩子渴望立即得到回应,兴奋地要跟你讲一件事时,如果你正在忙,大可不必停下手中事转向他,而是可以让他稍作等待。

(一)民间活动:端午习俗的记忆再现

在秭归,端午期间素来有祭祀屈原的习俗,传统的屈原祭分为民间祭祀和官方祭祀。民间祭祀主要由屈氏后裔承担,官方祭祀则由地方政府举行。现在的祭祀活动主要是在端午开幕仪式上集中展现。每年的头端午即五月初五,地方政府会在屈原祠广场举行盛大的开幕仪式,仪式以祭祀屈原为核心,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及屈氏后裔会在开幕仪式上共同祭祀屈原。此外,开幕式中还设有端午民俗展示、领导嘉宾致辞、宣布开幕等环节,仪式的内容及仪式的呈现方式都与传统的端午习俗有较大的区别,是地方政府以端午习俗为契机,借助省文化和旅游厅甚至文化和旅游部的力量,对端午习俗的当代建构。

(二)诗会活动:端午习俗的记忆传承

骚坛诗社成立之初,其诗词作品主要以歌颂屈原为主,且为格律诗,对仗工整,深受人民喜爱;即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中断,但是度过特殊的历史时期之后,秭归的文学爱好者及诗词作家便恢复了骚坛诗社。秭归民众依然能够通过诗词来抒发自己对屈原的情感,借助诗词来歌颂屈原的爱国壮举。骚坛诗人在秭归乐平这个特殊的环境里构建了对屈原的认知和想象。他们为自己身为屈原故里的子民而自豪,并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性特征的身份认同。不过,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骚坛诗社发生了新的变化,其格式不再局限于格律诗,一些反映新时代的作品陆续出现。此外,在现代文化与经济理性的多重冲击下,民众的思想观念逐渐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诗社成员迫于生计的压力而外出打工,有些诗人渐渐淡出了诗社活动。但是,骚坛诗社依然存在,诗社活动依然在开展,其形式不断丰富,是歌颂屈原的文学阵地,是民众记忆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三)龙舟竞渡:端午习俗的记忆重构

秭归的龙舟竞渡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由原来的划龙船习俗演变而来,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1984年,国家体委将龙舟竞渡列为全国体育竞赛项目,使原来的划龙舟活动得到了新发展。秭归有“龙舟之乡”的美誉,每年端午佳节,人们都会来到江边,观看壮观的龙舟比赛。现在的龙舟竞渡活动主要在大端午期间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龙舟代表队分为专业组和业余组,他们在各自的分区角逐。传统的划龙舟比赛,其参赛队伍多由各个乡镇的当地人组成。比赛的最终目标是抢得红标,夺得红标的参赛队伍将会被视为英雄,他们为自己的家乡带来荣耀,其地位和威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如今的龙舟竞渡更多地体现了竞技体育的特征,人们参加比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夺得高额的赛事奖金。现在的龙舟竞渡与以前的划龙舟相比更加专业化、商业化,是为了满足节日文化的现代需要而对原本民间化的划龙舟习俗进行的系统化、专业化的现代重构。

(四)开幕仪式:端午习俗的当代建构

传统的端午节俗以民间活动为主,当地人通过举行家庭成员间家族活动及参与公共仪式等方式来庆祝节日。随着社会的发展,秭归端午活动的中心虽然逐渐由民间转向政府,但是民间活动依然是现代端午节俗的重要组成部分。秭归民众保留了包粽子、挂艾叶、祭屈原、泡雄黄酒、办家宴等习俗。这些民间节俗活动承载着他们对家庭的美好期盼及对屈子的悼念之情,是他们传统端午记忆的当代重现。如挂艾叶、菖蒲,除驱蚊虫的功效外,还可以驱邪驱魔;包粽子除了供家人食用之外,主要用于投江祭祀屈原来表达他们对屈原的怀念之情;家宴则是保留了他们传统的家族理念,全家老少在端午佳节齐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民间活动是民众对传统端午节俗的记忆重现,是营造端午文化氛围,保护端午文化生态的关键,更是端午节的意义所在。

本次大会对当下“三农”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宿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光华指出,第八届中国县域现代农业发展高层会议对政产学研推一体化、校企合作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并期待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搭建起政产学研推进一步沟通平台,凝练智慧,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

传统的端午习俗,无论是民间的自发活动,还是地方政府组织的官方活动都较为分散。随着传统民俗节日化浪潮的兴起,传统的民俗呈现方式显得过于单一和“无趣”,缺乏震撼力和吸引力。因此,为发展民俗节日和民俗旅游的需要,许多地方的民俗活动都在政府的主导下被建构为民俗文化节、民俗旅游节等现代节日。秭归的端午习俗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案例。在政府的主导下,秭归的端午习俗已由民间活动为主的传统活动逐渐演变为政府主导下的“政府仪式”,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端午习俗的现代变迁。

三、重构与认同:端午习俗的文化变迁

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的申遗成功给中国人民敲响了保护传统文化的警钟,我国各级政府开始重视对端午节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普查、申报及保护工作。2006年,端午节进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成功入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秭归当地本土化的民俗活动逐渐融入端午活动中,并对传统的习俗活动进行重新打造,以秭归端午文化节的形式进行集中展示,开启了传统端午节俗的现代化适应。

(一)传统解构:秭归端午的当代适应

1.祭祀活动的仪式化

端午节自古就有祭祀的传统,以往的祭祀活动主要是民间的自发行为,祭祀的对象除了屈原之外还有自己的先祖。祭祀的时间没有严格的规定,祭祀的程序也较为简单,祭祀的物品多为平常的食物。现在的祭祀活动主要集中在开幕式和龙舟竞渡活动中。每年的五月初五,由来自各地的屈氏后裔和各界代表在屈原祠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祭祀的物品、服饰、时间、秩序都有严格的规定。在龙舟竞渡之前也会在江边举行公祭屈原的仪式,现场搭建好主席台和祭祀坛。公祭仪式由主祭官主持,主祭官一般由德高望重的尊者担任,除主祭官外,现场还有大量的工作人员参与公祭仪式。在主祭官的带领下,全体公祭人员按照仪式流程祭祀,整个祭祀过程严肃而庄严,祭祀仪式结束后开始游江及龙舟竞渡等活动。总之,现代端午节的祭祀活动已由原来民间自发的、碎片化的传统习俗转变为具有仪式性的,由政府主导的政府行为。

2.竞渡活动的“标准”化、商业化

古时的划龙舟习俗源于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没有统一的标准,人们打造的龙舟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但是在制作龙舟时有很多的讲究。现在竞渡所使用的龙舟已按照正式比赛的规格制作,即长15.5米,宽1.3米,深0.47米,船体重400公斤,每队登舟比赛的队员一般为23人,包括舵手1名、锣手1名、鼓手1名、划手20人,各队队员需穿上统一的服装。传统划龙舟活动的参赛队伍由各个乡镇的代表队组成,在比赛中率先夺标的队伍,不光是队员的极高荣誉,而且是整个乡镇的荣耀。现代的参赛队伍多代表各个机关单位和企业,队员也来自不同的地方,各个乡镇的村民很难再看到自己乡镇的代表队。比赛则严格按照专业比赛的规则和赛制进行,参赛的代表队也以获得高额奖励为最终的目的。传统的身份和荣耀的象征已经逐渐淡去,现代商业文化已经逐渐成为龙舟竞渡的主流文化,龙舟竞渡已经从原来的民间习俗变成民俗展示和竞技体育活动,成为民俗旅游的重要构成。

⑤即蝎、蛇、蜈蚣、蜘蛛、蟾蜍。

近年来,随着秭归端午习俗的不断变化,诗会的成员构成、作品、活动场所和展示方式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原来的诗会成员主要由农民组成,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诗会的成员延伸到了学校、文人、机关单位甚至企业,诗会的成员构成逐渐呈现多元化。诗会的作品由原来的对仗工整的格律诗延伸到了现代诗、骚体诗以及两者的结合体。诗作的内容由歌颂屈原逐渐扩展到端午的各个方面,甚至还有一些宣扬爱国主义、歌颂山水的诗词作品。诗会的呈现方式由原来单一的诗词朗诵发展为当代的舞台剧、情景剧,诗会的活动场所由屈原祠搬上了舞台,骚坛诗社由“泥巴杆子”诗人们的乐园逐渐成为各阶层民众参与的文化盛会。

(二)认同重构:端午习俗的当代表述

1.端午习俗的“入遗”

⑦谭爱民:《一壶雄黄酒,许尽端午愿》,《中国三峡》,2016年第6期,第80-81页。

2.端午习俗的遗产化与当代表述

一种事物是否为人们接受、认同,就看它是否具有认知的价值与生活的意义。传统节日经由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积淀而成,它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人们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赋予了传统节日丰富的文化意义。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由驱邪避恶、人神祭祀、节日饮食、竞技娱乐与家庭人伦五大要素组成,它们适应了传统社会民众共同的生活需要,五大要素的相互关联与互补也保证了端午节在中国传统节日体系中的稳定地位。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科学技术与文化的传入,传统的端午习俗正在逐渐淡化,端午节的社会地位和民众的认同感明显下降。尽管我们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认同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我们依然保留着千年积累的文化记忆,通过对端午文化遗存的认可成功申遗,不仅实现了当代的文化认同,还促成了端午习俗的现代适应。借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签,以及人们对端午习俗的记忆,国家和地方政府合力打造出了既传统又现代的端午习俗,人们通过参与具有仪式感的现代习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回味民族文化的特色,通过现代化的节日活动表述传统文化,将当代人们的情感、需求、审美、认同等融入传统节日中,再度展现传统端午习俗的社会功能。

1)外植体消毒试验结果表明,大花序桉最好的消毒方法为A5处理,即2%次氯酸钠浸泡20 min+75%食用酒精表面消毒30 s+0.1%HgCl2深层消毒6 min。这样的消毒方式能够保证较低的褐化率与污染率及较高的诱导成活率且生长良好。消毒时间过短,无法完全清除外植体上带有的真菌、细菌等微生物;而消毒时间过长,可能会使外植体组织损伤失去活力,导致外植体褐化或死亡。

竖向位移的研究对钢-混凝土双面连续组合梁的起拱度、挠度有重要意义。图4与图5分别描述了组合梁边跨跨中与中跨跨中的混凝土顶板与钢底板挠度的时间历程。由图4、图5可知,挠度均随温度上升而逐渐增大,至最大值后再逐渐减小,但存在滞后现象。混凝土顶板上下表面挠度的时间历程曲线相差不大,而钢底板的挠度均大于混凝土顶板。在10:00时,边跨跨中的混凝土顶板上下表面达到最大挠度3.8 mm;而钢底板在12:00达到最大挠度5.16 mm。中跨跨中处混凝土顶板上下表面及钢底板的挠度均在15:00达到极值,挠度分别为6.8 mm与8.3 mm。

3.现代文化的引入与家园认同重构

秭归端午民俗是中国上古楚文化和端午礼俗的活态见证,它宣扬和传播了中国文人杰出代表屈原之精神品格和中国文化传统精神,将传统的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人性化和娱乐化,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端午节首先是民众拥有的驱邪避恶的节日,挂艾草、喝雄黄酒、食粽子、祭祀、叫亡灵、划龙船等传统习俗构成了传统端午节的核心记忆。随着端午习俗遗产化进程的加速,特别是2006年和2009年的两次“入遗”,一方面使得端午节成为家喻户晓的热门话题;另一方面,端午习俗的节日化和现代化改造更加顺理成章。于是,由文化和旅游部及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的端午文化节逐渐成为秭归的名片。近年来当地政府为迎合旅游的需要,在历届端午文化节中都会策划为期一个月的主题活动,以2016年为例(见下表):

2016年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活动一览表

从上表可知,2016年的秭归端午文化节中既包含端午祭、龙舟竞渡、端午诗会等传统的端午习俗活动,同时也融入了端午美食节、两岸同胞共度端午、外国游客屈乡行等具有现代意义的仪式化展演。如今的端午文化节紧紧围绕纪念屈子的活动主旨,讴歌屈原的家国情怀,同时,表达了各族、各地民众对于屈子精神的崇敬与赞许。这些既囊括传统又迸发着现代活力的端午习俗,一方面体现了传统端午节俗的当代适应与文化变迁;另一方面,传统端午习俗所表达的家国情怀被进一步强化,并逐渐内化为民众的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三)当代建构:秭归端午的文化变迁

端午习俗是在历史的发展演变中创造出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它不仅呈现出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秭归自端午习俗成功申遗以来,常以“屈原故里”这个独特的文化符号呈现,各种活动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的参与得到民众的认同。因此,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端午习俗不仅获得了生存的空间,其价值和意义也得到了新的诠释,其文化构成得到了重塑。

蓝蓝似有同感,点了点头,用眼睛扫描着洞壁上画着的开拓者的研发历程,以及鸣梭星、云织星、猎影星的简史。几百年来,在别人看来百无一用的机器人却把这个偌大的洞穴打造成了一个巨大的历史博物馆,或者说是历史迷宫。橙橙拉着紫丁儿停在了一组奇怪的图案前,惊奇地打量着那上面他们所熟悉的战舰,那是地球人才拥有的战舰。小小的战舰有的飘在云上,有的在云洞里巡游,有的则底朝上挂在云下——确切地说是头朝下飘在云团下。

1.竞技文化

端午习俗与体育竞技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传龙舟竞渡活动源于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据南朝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竞渡,俗谓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至今为俗。”南宋诗人陆游在路过秭归时写过一首《归州重五》的诗:“斗舸红旗满急湍,船窗睡起亦间看,屈原乡国逢重五,不比常年角黍盘。”此诗反映了秭归的龙舟竞渡与纪念屈原密切相关。龙舟竞渡的习俗世代相传,而传统的龙舟竞渡多由民间自发组织而成,参赛的队伍也由各乡镇的青年组成,村民们十分喜爱这个活动,并对夺标尤为重视,民间素有“宁愿荒废一年田,不愿输掉一年船”之说。夺标归来,不仅能使村名大振,而且还会带来一年的丰收和幸福。随着中国向着体育强国目标的迈进,龙舟竞渡逐渐受到国家体委的重视。1984年,国家体委在广东佛山召开了全国首届龙舟比赛筹备大会,并把比赛命名为“屈原杯”,中国的龙舟赛由此走上现代体育的行列,现在每年端午前后都会举办“中华龙舟大赛”,龙舟竞渡活动已由原来的民间习俗一跃成为国家正式比赛项目。

1.划龙舟

节日文化是指某一民族所创造的,在一定时日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形态特质的复合体,它包括实物、信仰、心理、价值观念、民族性格、思维方式、风尚习俗、伦理道德、艺术等。端午节是以汉族为主的民族群体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传统节日,并以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周期性和仪式性的展现,是该族群文化精髓的集中展现。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节日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将越来越丰富。民间自发组织的端午活动由于活动分散又单一,难于满足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更难以适应节庆文化和民俗旅游发展的需要,因此,借助于端午节的成功申遗以及端午节日法定化的契机,秭归的端午节俗得到了重新打造,原有的习俗活动经过包装和改造成为节庆文化的一部分。如原有的祭祀屈原活动被打造成为全国性的祭祀仪式;由农民发起和参与的诗会活动逐渐吸纳了学生、政府机构的参与,并由单纯的作词吟诗逐渐发展为现在的舞台剧、情景剧;原有的传统习俗整合为民俗文化展示;传统的节日食品被打造成为美食节。目前,一系列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在政府的参与下成功得到了重塑,碎片化的文化习俗被整合为完善的、有序的节庆文化。

3.旅游文化

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民族服饰、民族婚礼、民族歌舞、民族体育、民族异俗等构成了民族文化的花园,是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节日文化的旅游开发则是将节日活动由当地居民的节日转变为广大旅游者观赏与参与的旅游专题活动。秭归的端午节在旅游开发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气势宏伟的三峡大坝,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历史悠久的屈原文化,都是难能可贵的旅游资源,再加上延续千年的端午习俗,构成了秭归集自然、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多维度旅游体验。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端午习俗的支持力度,从2010年开始,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湖北省政府每两年在秭归联合举办一次“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活动。节日期间,游客的参与和体验成为现代端午习俗的重点,旅游活动、产品交易、美食节、民俗展演、非遗体验等活动贯穿在端午活动的始终。相比以往单纯的当地居民的自娱自乐,如今秭归的端午活动更多地容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端午活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民俗活动,更是秭归甚至宜昌旅游开发与文化交流的窗口,成为政府打造的一张文化名片。

四、结语

端午节作为一个承载着丰富文化意义的传统节日,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其原有文化要素正在褪去光芒,甚至有些传统习俗已被人们遗忘,但人们对端午的记忆认同依然寄托在公众活动及个体行为之中。一方面,许多传统习俗如挂艾草、食粽子、赛龙舟、祭屈原依托于端午节,获得了继续传承的文化空间和生态。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传统观念、习俗进行了筛选,逐渐摒弃了一些迷信陋习。此外,一些新的文化习俗在新时代的引领下逐渐盛行起来,如借助纪念屈原而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依托端午佳节而表达的对故人之思、亲人之念。总之,新时期秭归人以端午为契机来表达自己的家国情怀,借节日的气氛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增进了家庭的凝聚力和亲属之间的亲近感。

秭归传统的端午节以民间活动为主,民间的过节方式较为简单,能够聚集的力量比较分散,在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下,传统的民间习俗难以抵挡,许多传统的习俗逐渐被淡化。但随着我国开始重视非遗保护工作,政府加大了对端午习俗的参与力度,在原有的节俗活动基础上重构了一个更加仪式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端午文化节,以民俗节日的形式对端午文化习俗进行现代的集中展示。

端午节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过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统节日法定化的背景之下,在保留原有的传统习俗与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利用传统的端午习俗创造端午节日文化的现象,并以此为基础在新的社会时期建构新的地方文化特色。现在秭归的端午节凸显出对于文化与国家的认同感,使传统的、民众自发性的端午习俗在政府力量的作用下逐渐变成具有公共性特征的仪式展演。民众从原有的活动主导者逐渐转化为活动的参与者,民众个体的文化记忆在国家主导的端午文化建构中逐渐适应,而传统的端午习俗正经历着仪式化、现代化的文化重构与建构过程,一方面引起了传统端午习俗的文化变迁;另一方面蕴含着家国情怀的传统端午记忆在现代化、仪式化的持续展演中逐渐内化为民众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

注释

①[宋]孟元老撰、王永宽注译:《东京梦华录》,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46页。

② [南朝·梁]宗懔撰、姜彦稚校:《荆楚岁时记》,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第34页。

③用艾草扎成的小人儿,端午节挂在门前驱邪。

④[宋]孟元老撰、王永宽注译:《东京梦华录》,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46页。

3.诗会活动的现代化

⑥谭爱民:《一壶雄黄酒,许尽端午愿》,《中国三峡》,2016年第6期,第79-81页。

2004年5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不要冷落了自己的传统节日”的报道,称亚洲某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此后的某国被证实为韩国。一时间,保卫端午节,保卫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息出现在各大媒体的版面上,这也引起了专家、学者以及政府的高度重视,以至于2005年11月,韩国成功申报江陵端午祭之后,端午申遗成了当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而对传统节日的关注也由此成为政府、学者、媒体(社会力量)和民众都普遍关心的问题。政府开始加快传统文化的申遗工作,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年3月26日)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005年12月22日)等文件相继出台。与此同时,在政府的支持下,秭归、黄石、汨罗、苏州等地迅速开始了端午习俗的调查、论证和联合申报。2006年,国家正式公布了第一批共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习俗赫然在列,端午节由民间传统习俗一跃成为国家级非遗节日,2009年则更进一步,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遗节日。

⑧ [南朝·梁]宗懔著、姜彦稚校:《荆楚岁时记》,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第36页。

⑨丁世良、赵放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398页。

管理说到底就是管和理,由于人与事密不可分,人都要有事做,事都要人去做,管与理也就相提并论、互相影响,但在学校的实际工作中管和理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

⑩“文化大革命”期间骚坛诗社活动受到打压,诗社也一度解散,1982年由当地农民谭光沛等人发起在故里乐平里恢复了骚坛,命名为“骚坛诗社”。

⑪秦晓梅:《新时期骚坛诗社历史及现状的调研》,《三峡大学学报》,2009年第S2期,第102页。

⑫秦晓梅:《秭归端午:楚乡遗俗至今留》,《中国三峡》,2016年第6期,第24页。

⑬鲁文:《嘉兴端午习俗的再仪式化——以海宁市长安镇为例》,上海大学,2014年6月,第40-41页。

⑭王庆贺:《经济理性视角下传统工艺的传承研究——基于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调查》,《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7年第1期,第149页。

⑮鲁文:《嘉兴端午习俗的再仪式化——以海宁市长安镇为例》,上海大学,2014年6月,第62页。

⑯萧放:《端午节俗的传统要素与当代意义》,《民俗研究》,2009年第4期,第229页。

本文属于尝试性的探讨,以期引起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重视构建新时代下较完善的中国海外投资安全风险国内、国际法律防范体系和法律制度。

⑰宋颖:《端午节研究:传统、国家与文化表述》,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5月,第115页。

⑱宋颖:《端午节研究:传统、国家与文化表述》,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5月,第112页。

⑲金毅:《浅析民族节日文化的社会功能》,《黑龙江民族丛刊》,1992年第4期,第98页。

⑳陈昌茂:《试论民族节日文化旅游开发中的政府行为》,《理论月刊》,2003年第9期,第74页。

㉑许莉萍:《端午节日文化的再创造——以国家级非遗“罗店划龙船习俗”为例》,《民间文化论坛》,2010年第6期,第29页。

参考文献

[1]阎艳.端午节源流及其变迁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05).

[2]谭爱民.一壶雄黄酒,许尽端午愿[J].中国三峡,2016(06).

[3]谭家斌.屈原与骚坛——浅议屈原对秭归乐平里骚坛诗社的影响 [J].三峡大学学报,2009(S2).

[4]秦晓梅.新时期骚坛诗社历史及现状的调研[J].三峡大学学报,2009(S2).

[5]秦晓梅.秭归端午:楚乡遗俗至今留[J].中国三峡,2016(06).

[6]鲁文.嘉兴端午习俗的再仪式化——以海宁市长安镇为例[D].上海:上海大学,2014.

[7]萧放.端午节俗的传统要素与当代意义[J].民俗研究,2009(04).

[8]宋颖.端午节研究:传统、国家与文化表述[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

[9]金毅.浅析民族节日文化的社会功能[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2(04).

[10]陈昌茂.试论民族节日文化旅游开发中的政府行为[J].理论月刊,2003(09).

[11]王庆贺.经济理性视角下传统工艺的传承研究——基于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调查[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7(01).

[12]许莉萍.端午节日文化的再创造——以国家级非遗“罗店划龙船习俗”为例[J].民间文化论坛,2010(06).

[13]孟元老、王永宽注译.东京梦华录[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14]宗懔,姜彦稚校.荆楚岁时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6.

[15]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

On the Changes of Dragon Boat Festival Custom in Zigui County

Wang Xiao,Wang Qinghe

Abstract: The custom of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 culture,and Zigui County is one of the core places for the inheritance of Dragon Boat Festival custom.In the traditional Dragon Boat Festival custom,people's recognition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strengthened through individual behaviors and public ceremonies,forming a unique memory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In recent years,with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Dragon Boat Festival custom,the government has gradually strengthened its participation in Dragon Boat Festival activities.With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government,the primitive memory of Dragon Boat Festival gradually changed into the embodiment of national identity.Systematized,festive and ritualized custom shows have strengthened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public,especially the foreign groups for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custom of cultural identity,thus gradually internalizing the memory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national identity.

Key Words: state power;custom of Dragon Boat Festival;cultural changes;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n Zigui county

中图分类号: C9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2584(2019)02-0033-10

作者简介:

王潇(1980- ),女,汉族,陕西西安人,中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民族关系史。

王庆贺(1980- ),男,汉族,河南通许人,中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艺术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族艺术文化与艺术遗产保护。

(责任编辑 邓 娜)

标签:;  ;  ;  ;  ;  

秭归端午习俗变迁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