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二区 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目的:探索肝癌介入中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中2016年12月—2018年4月间接受肝癌介入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48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和生存质量。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评分为(89.4±6.2),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评分为(58.4±7.1),并且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各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积极意义,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肝癌介入;临床护理路径;癌症护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9-0295-02
肝癌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肿瘤类型,这种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其风险程度仅次于肺癌[1]。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在临床治疗时,通常以介入放射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方案,而在对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时,这种治疗方案会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身体机能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还需要配合优质的护理方案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康复有积极意义[2]。而本次研究中,探索肝癌介入中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中2016年12月—2018年4月间接受肝癌介入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48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23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介于42~68岁间,患者的平均年龄统计分析得(50.9±6.1)岁,实验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24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介于43~69岁间,患者平均年龄统计分析得(51.1±6.6)岁。所有患者信息录入统计学软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后未见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手术提前告知,并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护理,做好患者心理疏导。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方式如下:
在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前,首先应当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进行培养。要求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护理部门应当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路径学习,告知护理人员相关临床护理路径的内容和标准。
而在进行分组时,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和问题解决能力进行分组,使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活动时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对肝癌患者进行护理时,首先应当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主要包括体温测量和体征检测等。而其次还应当对患者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由于肝癌患者往往疾病较为严重,具有较大的心理压力,患者多数情况下会出现明显的恐惧和焦虑心理,这种不稳定心理因素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和恢复。同时护理人员应当采用合适的方式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真实的想法和顾虑,并对患者进行耐心的劝导,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1.3 评价标准
采用我院中自主制定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和生活质量调查表,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满分100,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越高和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结果中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和生活质量调查表等数据应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进行数据分析,数据采用t进行检验,若P<0.05,则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评分为(89.4±6.2),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评分为(58.4±7.1),并且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各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肝癌是在干细胞和肝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癌变所导致的一种恶性肿瘤,这种癌症属于临床上一种难治性肿瘤,并且这种病症在发病初期还未见明显症状和典型体征,所以多数患者在发现患病时已经处于中晚期[3]。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通常采用介入放射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案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期,减轻患者的不适感,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也可能出现较为明显的不良反应[4]。而临床路径护理能够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促进,这种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改善医患关系,从而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5]。多数患者在治疗时会存在一定的不良心理状态,这种护理方案也能够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改善患者的心理异常,对于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能够起到良好的关注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积极意义,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钱日红,许燕.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9):240.
[2]张丽霞,张蒙.临床护理路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8,13(03):355-358.
[3]李香玉,李颖,张晓磊.临床护理路径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01):179-181.
[4]刘梦珂.临床护理路径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4):4+6.
[5]钱多,沈静慧,王玫玲.临床护理路径在我国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35):4188-4193.
论文作者:袁志飞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0
标签:患者论文; 肝癌论文; 实验组论文; 路径论文; 满意度论文; 统计学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