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失与更替:工人、农民数量与结构变动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变动论文,工人论文,数量论文,农民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工人与农民是中国社会人口数量最多的两个职业,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全国的在业人口中,80%的人属于这两个职业。然而在近年的社会变革中,这两个职业是付出比较大代价的群体,社会变革也因此对这两个职业的数量与结构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农民的大量转移与工人职业内部大规模的成员替换上。本文根据1982-2000年的3次人口普查资料,尝试对此作初步的分析。由于是基于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因此根据人口普查的定义,本文把工人定义为“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和有关人员”,把农民定义为“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
一、1982-2000年工人、农民人口特征变化情况
由于人口增长、劳动力增加和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原因,与1982年相比,全国的工人与农民的数量均有所增加,工人人数从8337万人增长到11142万人,净增加2805万人;农民从37538万人增长到45377万人,净增加7839万人。但是有两点必须指出:(1)工人占全体就业人口的比重基本上没有变化,在15%~16%波动。(2)从1990年开始,农民的总量减少,占在业人口的比重更是从接近72%下降到占64%左右。
表1 1982-2000年农民职业人口基本情况
工人农民
年
人数 占在业人口
性别比
平均受教 人数 占在业人口 性别比 平均受教
(万) 比重(%)
(女=100) 育年数 (万)比重(%)(女=100)育年数
1982 833715.99 182.30 7.86
3753871.98 113.70
4.75
1990 981315.16 180.28 8.57
4568264.73 108.58
5.73
20001114215.83 199.13 9.04
4537764.46 106.11
6.78
说明:2000年是抽样调查数,总数根据9.5%的抽样比例推算
数据根据1982、1990和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整理
在数量增加的同时,这两个职业的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变化之一是整体教育素质提高了(见表1),以平均受教育年数计算,工人提高了1.18年,农民提高了2.03年。变化之二是大量女性青年进入工人队伍。1982年25岁以下工人男性与女性的性别比是136.30,2000年这一比值是117.64(见表2)。变化之三是农民老龄化。1982年只有39.14%的农民年龄超过35岁,2000年这一比重是57.63%,并且8.92%的农民年龄超过60岁(见表3)。
二、工人、农民职业变化中的社会流动
如果仅仅从上述几个指标分析,工人和农民这两个职业的结构变化不大,但是进一步从内部构成分析,将发现工人与农民这两个职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表2 1982-2000年工人性别、年龄构成(%)
数据根据1982、1990和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整理
表3 1982-2000年农民性别、年龄构成(%)
数据根据1982、1990和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整理
表4 1982-2000年农村青年继承农民职业情况
可以进入农业劳动人数(万)相应年龄农民人数(万) 继承率(%)
时期
全部 男
女 全部 男
女
全部
男 女
1982-1990 16956
8722 8234 11277
5504 5773 66.51 63.10 70.11
1990-2000 15431
7989 7442
6476
3348 3128 41.97 41.91 42.03
说明:[1]1990年可以进入农业劳动的人口数是1982年人口普查时县的7-14岁的人口数,相应年龄农民人数是1990年15-22岁的农民人数
[2]2000年可以进入农业劳动的人口数是1990年人口普查时县的5-14岁的人口数,相应年龄农民人数是2000年15-24岁的农民人数
数据根据1982、1990和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整理
表5 1982-2000年各年龄组的工人与农民流动率
工人 农民
年龄 1982-1990
1990-2000
1982-19901990-2000
全部
男
女
全部 男女
全部 男女
全部男女
15-19 69.75 99.5633.53 84.56135.00 29.01 3.87 8.99 -0.72 -16.57-13.82-19.13
20-24 -9.95 -3.44
-19.70 -8.90 1.56-25.39-2.76-2.58 -2.95 -19.65-20.74-18.57
25-29-15.12-16.04
-13.38-15.15 -9.68-25.14-3.23-4.40 -2.04 -11.86-13.68-10.08
30-34-17.22-18.54
-14.48-27.84-21.19-39.80-2.93-2.87 -2.99 -15.31-16.64-13.93
35-39 -35.67-24.76-56.09 -10.18 -9.55-10.8
40-44 -53.71-41.40-79.50 -10.12 -6.53-13.80
45-49 -71.44-65.41-86.80 -18.16-13.08-23.81
50-54 -80.92-81.22-79.24 -30.20-26.29-35.43
55-59 -76.38-79.59-48.90 -5.77 -4.55 -7.74
说明:[1]表中年龄是开始时点的年龄,如1982-1990年的年龄是1982年的年龄
[2]流动率=100×(期末年相应年龄的该职业人数/期初年某年龄组该职业人数-1)。1982年的15-19岁人口相应于1990年的23-27岁人口
[3]1982-1990和1990-2000年的时间跨度不同
数据根据1982、1990和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整理
1982年的工人当中,除了少数临时工和矿山、搬运等工人是农民轮换工之外,绝大多数工人是城镇人口,到了1990年,工人当中有45%是农业户口,2000年这一比例是61.8%。也就是说工人这一职业已经从一个基本上是城里人从事的职业,变成一个大多数是农村人从事的职业,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转变。
大量的农村青年离开农村,到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当工人,从事务类服务行业,构成了当代中国的流动人口大军。表4是根据人口普查资料对农村青年继承农民职业的一个估计,虽然受到指标口径的影响,只能是一个粗略的估计数,但是从中不难看出,在1982-1990年,大部分农村青年还是选择务农,而到1990-2000年,大部分农村青年选择离开农村。
表5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工人与农民的职业流动。根据流动率的定义,当一个职业的特定年龄组中,流动率为正数表示有人口流入,为负数则表示有人口流出。
根据表5数据,首先分析工人的情况。工人的职业流动有几个特点:第一,流入与流出并存,流入的以15-19岁人口居多,流出的以20岁以上人口居多,工人成为典型的“青春饭”职业。第二,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人流失的情况也更加突出。以1990-2000年的流动率计算,一批15-19岁年龄段当工人的人,到30岁时剩下78%,到40岁时剩下37%,到50岁时剩下2%。第三,女性工人的流动率远远超过工人,同样以1990-2000年的流动率计算,一批15-19岁年龄段当工人的人,男性到40岁时剩下54%,女性则只剩下15%,实际上很少女工能够工作到40岁以后。
流失以后的工人出路何在,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虽然有一些工人转入其他职业,但是有大量的工人处在失业状态。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56%的失业者失业前的职业是工人,而工人只占全部就业人口的15.8%,由此可见工人是一个高度不稳定的职业。如果考虑到一些原来是农民的失业工人,失业后回到家乡的话,工人的失业问题远远比上述的情况严重。由于劳动力市场上供大于求,除了少数技术工人之外,大部分工人所从事的是一个非常容易被替换的职业,大批的人口以工人为职业,度过他们的青春之后,就自愿或者不自愿地离开这一职业,他们原来的职位空缺被更加年轻的一批人替代。
其次看农民职业的情况。除了在1982-1990年,15-19岁男性农民的流入率为正数之外(可能是当时有较多中学毕业的农村青年回乡务农的结果),所有农民的流动率都是负数。显而易见,农民是一个整体上处于流失的职业。从表5中看,农民的流失在1982-1990年相对没有1990-2000年那么强烈。从表5中还可以看出,虽然不同年龄、性别的人口情况有所区别,但是农民的流失强度相对而言在各个年龄组中差别不大,性别之间也差别不大。
如果把表4与表5中的数据综合起来分析,在1990-2000年,只有大约42%的农村青年选择留下来当农民,而当农民之后又不断流失。
三、工人、农民变化的空间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空间差异增大,这也影响到各地工人、农民职业变化的情况。根据1982-2000年工人、农民职业的数量变化,可以把全国划分为几种类型:
第一类是工人与农民数量均减少的地区,有北京和上海两个直辖市。这两个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城市发展中不适当地强调了建设生产城市的思路,城市第三产业严重滞后。改革开放以后,北京与上海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工业企业外迁,同时因为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下岗问题,工人数量减少。因为农村城镇化和土地征用等原因,这两个城市郊区的农民大幅度减少。
第二类是工人数量增加,农民数量减少的地区,有广东和浙江两个省。广东与浙江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两个重要增长点,工业增长迅速,广东省2000年工人的数量是1982年的3倍,浙江也接近2倍。迅速工业化的同时,大量农民离开农村成为工人或者从事第三产业,导致工人数量增加,农民数量减少。在这两个地区,新增加的工人当中,大量的是外来人口。
第三类是工人数量减少,农民数量增加的地区,有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南、西藏和青海等7个省区。这几个地区中的天津与东北三省是中国传统的工业基地,近年工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遇到较大的困难,一些企业破产,不少工人失业下岗,导致工人数量减少。其中最突出的是辽宁省,该省在1982-2000年,工人数量减少超过1/4。西藏与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人口不多,工人数量很少,少数企业的变动就可以对工人总量产生明显的影响。
第四类是工人与农民均有增加的地区,有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和新疆等20个地区。这一类地区又可以分成两小类,一类是1982-1990年农民数量增加而1990-2000年农民数量减少,有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重庆、四川和陕西等9个地区;另一类是1982-1990与1990-2000年农民数量保持增加,有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甘肃、宁夏和新疆等11个地区。
第四类中第一小类的一些地区是近年经济发展得比较好的地区,如江苏、福建、山东等地,因此有较多的农民开始从农业中转移出去,导致农民数量在1990年下降。而另外一些地区则是有大量农民外出打工,如安徽、四川、重庆等地,这些地区农村人口外流是导致农民数量开始下降的重要因素。
第四类中第二小类地区,大多数是近年经济增长不是特别强劲的地区,这也导致农民改变职业的机会相对少,农民数量持续增长。
通过地区差异的描述,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中国各地职业流动的强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而社会发展不平衡,导致了职业流动机会的不均等,因此想得到流动机会的人口,不得不进行迁移流动。
四、人口迁移中的流失与更替
人口的社会流动与人口的空间流动结合进行,大量人口是通过空间上的流动达到改变社会地位和职业目的的,这是当今中国社会流动的一个特色。
虽然外来人口当中,有高学历的人,有原来居住在大城市的人,并且这些人正在增加,但是大多数外来人口依然出自农村。广东省的外来人口当中,85.8%的人是农业户口。从他们的原居住地看,大多数居住在农村。根据表6中数据,把乡镇的村委会视为农村,82.6%的外来人口来自农村,其中来自外省的外来人口中接近90%来自农村。从广东省的情况可以看到农民的外流,同时也可以根据外来人口的职业变化知道,大部分外流人口通过人口迁移达到改变职业的目的。
表6 2000年广东省外来人口的原居住地构成(%)
原居住地
全部
省内 省外
乡
30.68
14.30
37.28
镇的村委会
51.95
54.45
50.94
镇的居委会
7.15
11.55
5.38
街道
10.22 19.70 6.40
合计
100.00 100.00
100.00
数据根据广东省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
通过2000年人口普查时的职业结构可以看出,外来人口中超过2/3的人是当工人,而且工人当中超过2/3的人是外来人口。在当工人的外来人口当中,超过90%的人原来是农业户口。换句话说,广东省的工人当中,超过1000万人是来自农村的农民。上海市2000年对外来流动人口的普查资料显示,属于工人范围内的制造加工人员、建筑施工人员和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占外来就业人口的50.3%,他们当中接近95%的人原来是农业户口(见表7)。
表7 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职业构成与原来为农业户口的人占该职业外来人口比重(%)
职业
职业构成
原来为农业户口的人
占该职业外来人口比重
专业人员
1.98
47.42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
0.24 40.22
商业服务人员 13.36 87.48
餐饮服务人员 6.51 89.42
居民生活服务人员 7.02 93.08
农林牧渔人员 7.92 98.66
制造加工人员 27.10 95.29
建筑施工人员 20.29 94.37
运输设备操作人员 2.89 90.12
废旧物资回收人员 1.70 97.62
其他 10.98 89.56
合计100.00 90.87
说明: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的调查表是上海自己设计的,口径与全国人口普查表格不同
数据根据上海市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
与广东、上海等地的情况相反,在一些工人数量大幅度减少的老工业区,外来人口不多,外来人口当工人的比重并不高。例如老工业基地辽宁省,全省的外来人口占全国外来人口的比重只有2.9%,工人当中属于外来人口的比重不足10%,与广东工人当中近70%是外来人口的比重相差悬殊。由此可见,通过人口迁移达到社会流动的目的的,主要发生在广东等几个外来人口聚集地区。
要指出的还有一点,就是有一部分农民通过人口迁移到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继续当农民。因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产品价格高,而当地人又不愿意务农,因此这些外地农民往往用向当地人承包土地的方式务农,这种情况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比较常见。
五、讨论
从前面的描述分析中,可以归纳出一些现象:(1)农村青年离开农村,改变农民的职业身份;(2)原来的工人大量流失;(3)农民与工人职业的变化体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4)工人、农民的变化与人口迁移流动紧密联系。
从前面的描述分析中也可以提出一些让人深思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农民流失的利弊。中国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必须有大量的农民脱离农业,农民外流对这一目标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从前面的分析当中可以看出,外流的主体是农村青年,在一些人口外流严重的农村,留下了大量的老人,广东省的东源县是一个人口大量外流的地区,2000年全县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口有19.4万人,相当于没有外出人口(31.2万人)的62.2%。全县没有外出的人口中,65岁以上的占10.3%,全县24个乡镇65岁以上人口占的比重均超过8%,属于老龄化社会,其中有的乡镇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2.4%。人口外流地区一般是贫困地区,大量青年农民外流,老年人滞留在贫困农村,对农村发展没有实质帮助。
第二个问题是工人职业不稳定的利弊。目前工人职业的高度流动性,有几个方面的原因:(1)工作性质决定工人流动。大量的工人从事的是简单的装配操作工种,因此特别容易被更加年轻和更加低廉的劳动力替换,这在广东等外来人口集中地区特别明显。(2)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工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充分的保证,企业解除工人劳动合约(或者就是根本没有合约)的权力过大。(3)工人本身没有持续工作的意愿。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到目前为止,户籍不在当地的普通工人在特大城市和外来人口集中地区是无法得到户口的,他们被视为外来人口、流动人口,多多少少受到歧视,因此他们长期固定工作的欲望也不强。
工人的职业不稳定有劳动力市场调节的合理因素在内,但是对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工人队伍,提高国家的制造业水平是不利的。工人职业的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是诱发社会不稳定的一个因素,特别是对那些以当工人度过青春的人来说,离开工人队伍后,如何谋生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当今社会的价值取向与社会流动。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一整套对不同职业的声望评价,由于收入低和职业的不稳定,当今中国对工人和农民的职业声望评价不可能太高。受到各种因素的作用,这两个职业的社会流动方向大体如下:
农民是一个绝对外流的职业,而工人则是一个大量流入后又大量流出的职业。大批出身在农村的青年以工人为职业度过青春后,继续流向其他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人在就业群体中比重下降和农民数量减少是必然的趋势,但是这两个职业群体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依然是中国社会的主体,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需要。目前的社会流动模式存在着比较大的隐患,如果对这种模式的缺陷认识不足,就会产生一些不利于社会长期发展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