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邓欢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421200

摘要: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相关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80例,由于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各组间患者的护理疗效、满意度及高热所导致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不同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疗效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 的高热惊厥的患儿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良好,改善了症状,降低了体温,减轻了患儿痛苦,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家属信赖和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小儿高热惊厥;应用效果

近年来,天气气候的不断变化,导致一些小儿出现感冒越来越频繁,其中由感冒引起的患儿出现高热惊厥现象多发。在临床上,出现小儿高热体温通常会上升至38.5℃以上,由高热刺激患儿大脑,使患儿出现四肢抽搐,同时伴有双眼上翻、意识障碍等临床特点[1]。该疾病是儿科疾病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急骤突然[2]。该疾病发生后,要及时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是关键部分[3]。在本文中,对该疾病患儿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其护理疗效,统计结果做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回顾相关资料,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热惊厥患儿80例,经我院护理委员会批准和患者知情同意自愿,由于护理的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符合诊断标准。其中,实验组患儿男22例,女18例,年龄在1~12岁之间,平均年龄(6.5±2.5)岁,病程3~10 天,平均病程(6.5±0.4)天;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在2~13岁之间,平均年龄(7.5±3.5)岁,病程4~11天,平均病程(7.5±0.2)天,两组患儿均表现为无力、发烧、四肢抽搐等症状。组间对比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及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差异均不明显(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基础护理:在患儿入院后,首先给患儿测量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与患儿家属进行交谈,了解患儿的具体症状,根据患儿的检查结果进行治疗,在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叮嘱按时休息。

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①了解基本状况:对患儿进行基本情况的了解,与其家属沟通了解患儿的身体状况。②体温护理:进行体温检测,给予患儿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温及呼吸的变化,在患儿体温开始下降,并出现流汗后,嘱患儿家属要擦拭身体,同时如果存在唾液时,要及时清洁,防止发生细菌感染。③吸氧:患儿高热可能会出现抽搐,缺氧及呼吸困难等症状,要及时给予患儿吸氧,改善缺氧状态,减少对脑部损害,保持呼吸通畅。④ 安全护理:为患儿创造一个温馨干净的病室,避免强光,防止受刺激。患儿高热惊厥发病后,会出现抽搐、牙关紧闭,在发病过程中应给予患儿口腔垫纱布,防止其咬伤。给患儿增加防护栏,防止发作后坠床。⑤饮食指导:给予患儿家属合适的饮食指导,患儿应给予温热、清淡、细软且易于消化的饮食。禁忌辛辣刺激、寒冷、生硬的食物。⑥健康教育:告知患儿家属高热惊厥的基本知识和防御感冒的发生措施,在患儿出院后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1.3观察指标

经不同干预后,护理效果评定:显效为临床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无不良反应;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体温有所下降,不良反应发生较少;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变,体温持续升高,且不良反应发生较多。总疗效=显效率+有效率。问卷调查护理满意度,其中优为80分,60~80分为良,60分为差。总满意度=优+良。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软件SPSS14.0对两组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以P<0.05时表示数据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指数中临床疗效和满意度为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数据结果对比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结果数据的表示。

2结果

2.1对比各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经不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儿症状均有所改善,其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5%,组间对比后发现差异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内容可见表1。

2.3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1例(2.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6例(1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高温惊厥是临床儿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该疾病起病急骤,发作时由于高热刺激,导致患儿出现四肢抽搐、牙关紧闭等症状。该疾病发作后,表明患儿高热不退、可能会存在缺氧,导致大脑或身体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甚至出现后遗症,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4]。及时给予患儿降温治疗,减轻症状,在治疗过程中,对患儿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是关键。在本文中对高热惊厥的患儿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良好,快速降低了患儿体温,减轻了患儿脑部损伤,改善了临床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中的实验组患儿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其效果明显,护理疗效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的发生较少,各小组的数据统计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效果较好,降低了体温,减少了不良反应多发的发生,提高了患儿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冯汉兰,温永珍,陈小红.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4(25):1572-1574.

[2]田建梅,陈凤艳.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32(16):112-114.

[3]李继亮.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8(21):3742.

[4]陈小丽.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8(34):228-229.

论文作者:邓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1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邓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