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山东 青岛 255000)
【摘要】目的:观察并研究新生儿黄疸接受蓝光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4年10月到2016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黄疸新生患儿中选择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设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施以药物辅助蓝光治疗。通过对比,掌握对比两组新生儿黄疸的康复痊愈情况。结果:接受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相比观察组要低,两组之间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黄疸患儿接受蓝光治疗后,能够取得更为有效的效果,同时蓝光治疗在操作上较为简单,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
【中图分类号】R72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1-0155-01
新生儿黄疸(Neonatal Jaundice),是不足满月的新生儿常见的临床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等显像特征。医学研究认为,新生儿黄疸的发病致因是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的体产量过高,肝脏器官组织的胆红素代谢活动出现异常或障碍,或胆汁排泄障碍,从而导致血液中的胆红素指标偏高,引发其他病症。通常情况下,新生儿黄疸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需要医务护理人员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治疗手段。近年来,我院儿科加强了在药物治疗新生儿黄疸过程中的蓝光治疗辅助应用,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在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4年10月到2016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黄疸新生患儿中选择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分设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例数均等,均为严格根据医疗手段确诊的新生黄疽患儿。对照组中男38例女17例,足月46例,早产5例,超期4例。就诊年龄为不足日1例,不足一周23例,不足20天25例,不足28天6例。对照组的患儿黄疸分型中,伴感染因素4例,母乳性黄疽10例,尿布皮炎1例。观察组中男32例女23例,足月44例,早产6例,超期5例。就诊年龄为不足日2例,不足一周19例,不足20天30例,不足28天4例。对照组的患儿黄疸分型中,伴感染因素2例,母乳性黄疽8例,尿布皮炎3例。两组基础资料经比较,无显著差异性,可以进行可比性研究。
1.2 方法
1.2.1对照组。施以传统方法治疗,即给予针对性药物治疗。①输白蛋白:以输血浆方式供给白蛋白,血浆25ml/次,白蛋白1g/kg。目的在于增加胆红素与白蛋白的结合,预防人脑组织因胆红素诱发脑病;②肝酶诱导剂:每日分两口服苯巴比妥,共5mg/kg,持续5日;③缓解酸性中毒:选5ml/kg 5%的NaHCO3促进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④抗感染:以抗感染药物预防和治疗黄疽感染;⑤辅助强化治疗:发现新生儿出现低血糖、低体温、缺氧、贫血、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开展其他治疗。
1.2.2观察组。在上述各药物治疗基础上,选用蓝光治疗辅助治疗。本院采用国内知名企业的新型蓝光温箱,选用5根YZ20BT132蓝光灯管,间距35~45cm。开始蓝光治疗前,应及时用黑布遮盖婴儿双眼、会阴、肛门,身体各部保持裸露,接受蓝光照射。采用间断照射方式,持续光疗8h后停照16h,并周期性确保婴儿翻身。
1.2.3治疗效果临床判定标准 若新生儿黄疸显著消退,血清中总胆红素水平下降至原有指标的1/3以下,整体情况良好为具有显著疗效;若新生儿黄疸显著消退,血清中总胆红素水平下降至原有指标的2/3以下,整体情况良好为有疗效;治疗2d后黄疽未出现显著消退,需转院或自行出院者为无效。
1.3 统计学处理
准确采集各观察指标数据后,借助电脑的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20.0全面分析。计数部分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比,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治疗结果差别显著,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个组别接受治疗的效果比较[n(%)]
3.讨论
新生儿黄疽,又被称之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这一临床病症对不足月的新生儿而言属于常见高发病症,分析病因可能包括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一旦发现新生儿有黄疽病症,应给予积极治疗,避免因病情加重增加发生核黄疽的危险。
蓝光治疗应是当前新生儿黄疽病患的最安全有效方法。普通蓝光具有425~480nm的波长,这一范围与血清胆红素可吸收的波长上限(460~465nm)最为接近,这样表明,蓝光最能够直接被血清胆红素吸收发生反应,从而可降低胆红素指标。蓝光治疗方法,强调将蓝光照射到新生儿皮肤上,这时可对体内未结合胆红素产生作用促成水溶性异物体的转变,并顺利经尿排出,可有效降低血清血总胆红素水平,预防黄疽加重,降低胆红素脑病及核黄疽发生风险。与传统的药物治疗相比,蓝光治疗结合药物疗法,能够产生更显著的治疗效果。
蓝光治疗法开展过程中,应为患儿洗温水澡,洁净擦水后不必扑粉,可加强蓝光照射效果。准备阶段中,要更换患儿尿布,剪短指甲,选用黑色纯棉材质的布料做眼罩,用一次性纸尿裤做会阴罩,避免这些敏感部位直接接触蓝光。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新生儿的神志变化,测试其反应灵敏度、呼吸规律性,记录新生儿颜面及口唇色变情况,发现缺氧症状应及时处理。若新生儿在光疗时有皮疹或烦躁现象,属正常情况,停止治疗后可自行消退。如遇新生儿哭闹,可每日口服苯巴比妥3mg/kg,分2次服用,促进肝细胞结合胆红素后的排泄功能,并安抚镇静新生儿的烦躁情绪。要注意光疗过程中应及时补充水分以免脱水。
总之,新生黄疸患儿接受蓝光治疗后,能够取得更为有效的效果,同时蓝光治疗在操作上较为简单,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艳娥.间断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9):128-128.
[2]刘春华.短时多次蓝光疗法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6,3(11):2029-2029.
[3]黄苏东.对11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体会[J].当代医药论丛,2015(1):10-12.
论文作者:申丽华,秦爱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新生儿论文; 黄疸论文; 蓝光论文; 胆红素论文; 患儿论文; 白蛋白论文; 血清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