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论文_苏巧玲

政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论文_苏巧玲

摘要:针对传统政治教学中存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得腻,学生听得也烦,学生不善于提问,缺乏问题意识的现象,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本论文从创设良好教学气氛,精心设置问题情境,运用发现式教学三方面来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强化其创新精神,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最终从根本上实现传统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

关键词:政治教学 问题意识 培养

问题意识在人的认识活动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然而,在日常的政治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不善于提问,有的学生找不到问题,还有的学生对问题的讨论不积极,不会讨论问题。同时,我们也发现有的教师不善于引导,缺乏方法,有的教师甚至剥夺了学生提问的权利,总是由老师一个人单向地对学生提问。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变得没有机会提问,稍久,便不爱提问,最终,便不会提问了,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深度与效率。因此,如何扭转学生这种被动学习的状况,研究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非常重要,也十分有必要性了。那么怎样在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关键是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与气氛,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1、师生双方应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

课堂是师生双方活动的空间,情感因素对教与学双方都有重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从情感上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师生之间应崇尚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本着解决问题的初衷一起分析、讨论、归纳。这一过程的本身既培养了师生的情感,也使学生感到舒畅,对问题的不同看法也就敢于表露。同时,当学生怀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进行探究,可以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这就有助于强化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很显然,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是有益于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的。

2、创造优良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大胆发问

教师在学生提问时,尽量做到表情专注,态度和蔼,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哪怕是十分的幼稚和肤浅,都应尽量给予肯定和鼓励,发掘其中可取的因素,防止从言行上伤害他们的自尊,挫伤其积极性。最重要的是,要创设机会让中下生尤其是哪些性格内向,对政治课兴趣不浓的同学发言,哪怕是极细小的进步,甚至只要说清楚都要给予肯定。

3、改变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组织性和有序性状态的倾向

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该牢固树立“学生无错”、“言者无罪”的意识。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要允许学生的某些“离题”、“出格”、甚至“出错”的质疑行为。学生答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不明白的允许发问;没想好的允许再想;有不同意见的允许争论;教师有错允许提意见。这样,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有独立探索问题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愿意多提问题、思考问题,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激情。

二、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多方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1、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兴趣,让学生“想问、想答”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得腻,学生听得也烦。受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既不愿意回答教师的提问,也不愿意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学生缺乏学习思考的兴趣。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自觉努力去探索、去攀登,向着认知的目标前进的欲望。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打破教材条条框框的束缚,引入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知识、自然知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努力增强教学过程的生动性、趣味性和价值性,以此来促进学生思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创设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泉于疑。巴尔扎克曾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逢事问个为什么。”由此可见,质疑是创新的起点,有了疑问,才能唤起认知的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和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的创设问题情境,并使这种情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地方性、参与性,就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充满问题的活动过程。

3、注意问题设置的难度和密度

问题的设置应有一定的难度,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活动,要使他们通过努力能够达到“最近发展区”,可以“跳一跳,摘果子”;同时应疏密有间,有一定的停顿时间,以适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特别注意不要一直问个不停,否则学生应付都来不及,哪来的时间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4、培养自学能力,促进问题意识的发展

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学,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完成教学任务,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种基本训练。自学能使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钻研问题。善于自学就能活跃思维、发展能力。自学往往是求知欲所驱动的,而求知欲又是“问题”开始的,比如,政治课教学中有些内容比较简单,在自学中,只要教师稍加引导,学生就能够理解掌握。这时,教师就应该放手让他们学习,切忌面面俱到,讲得过多反而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

三、运用发现式教学,强化学生问题意识

1、对教材的节题、标题等进行提问。教材中的节题、标题等,往往是对教材内容的高度概括,对此,可以引导学生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例如,围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可以提出如下的问题:什么是经济效益?为什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如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等。

2、在对照比较中去寻找问题。例如,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有什么异同?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有什么异同?“法治”与“人治”、“法制”、“德治”有什么异同?

3、在新旧知识的矛盾处发现问题。例如,学生在学习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后,已认识到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但“为什么发展市场经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呢?”

4、进行假设性和想像性提问。例如,假如你是一位乡镇企业的厂长,你将如何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应对“入世”的挑战?如果不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企业将会面临什么样的结果?

5、提出异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应要求学生认真学习和掌握书本知识,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跳出教科书的框框,不受其约束,敢于对教科书的观点、原理以及不成问题的问题大胆怀疑,提出异议。

当然,发现问题的方法很多,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做到“会问”、“善问”。

总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渗透培养,不断挖掘教材及生活中的实例,创造利于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各种情境,使学生在问题的探索中发挥主体作用,形成问题意识,不断培养、提高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叶卫 中学教育实践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

2、董操 政治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论文作者:苏巧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政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论文_苏巧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