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形成与发展机制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城市群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不同功能和规模的多个城市聚合而成的城市群,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2004年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在仅占3.63%的国土面积上,聚集了全国14.33%的总人口,创造了41.34%的国内生产总值,47.16%的工业总产值,显示出强大的生产力和人口、产业与财富聚集力。在全球化日益显著的今天,以城市群推动城市化的空间发展模式,是工业化、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国土利用效率,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研究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机制、分析影响城市空间成长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有利于深刻揭示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规律,把握我国城市化的空间发展方向。
2 城市群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城市群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以单个或多个大城市为核心,借助现代化的交通通讯网络聚合而成的一个高密度、联系紧密的城市空间。从地理学角度,这个概念强调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城市的紧密分布,突出了城市群的空间结构特征;从经济学角度,这个概念强调城市群内部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和合理的分工协作体系[1]。
为了揭示城市空间组织由单体向群体结构的演变规律,我们将所有群体化城市形态统称为城市群,而不拘泥于城市空间结构在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出的具体形态,建立了包括大都市区、都市圈、都市连绵区,以及大都市带等在内的城市群概念体系。显然,这是一个广义的城市群概念,它们分别对应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空间范围的城市群体空间形态。狭义的城市群是一个与都市圈同级的概念,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一个或者多个大城市为核心,通过发达的交通网络与周边中小城市构成的城市区域。它是在以大城市聚集为主的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群体化城市空间形态,目前被国内专家和学者普遍认可的城市群体形态大多处于这个阶段。
3 城市群形成与发展机制的理论框架
城市群是人口、产业和城镇高度聚集的城市空间,也是生产系统在多个尺度演化的结果。由市场所决定的生产过程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上的运行机理决定着城市群的产生、发育与成长。
3.1 聚集与扩散机制
聚集与扩散是城市群形成与发展的微观动力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主体的逐利行为推动了人口和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与扩散。这种机制在要素层面上表现为人口与资本的流动与聚集,以及技术的创新与扩散过程,在企业层面上表现为企业的区位选择与再选择过程。城市化过程产生的人口和消费的聚集,决定了市场规模和结构,引导着产业结构的转换方向;企业的聚集有利于节约交易成本和提高交易效率,促进了分工以及规模经济的实现;产业的聚集培育了专业化劳动力市场、中间产品市场和中间性生产组织,优化了生产的外部环境;人才和技术的聚集,促进信息的交流和思想观念的碰撞,激发了创新活动。
追求聚集经济是聚集产生的主要原因,聚集经济是一种由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共同作用的复合经济,以地理上的接近、生产专业化以及财富与技术的集中为特征,来源于劳动力市场的共享、中间投入品的规模经济以及技术的外溢。作为一种动力机制,聚集又不仅仅来源于外部经济,还来源于自身的“循环累积效应”[2],即聚集本身也会成为吸引人口和要素聚集的动力,进一步强化聚集过程。聚集经济不仅是城市的本质特征,还是推动城市空间结构成长的根本动力。城市一旦产生,城市发展的自循环效应,就会促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经济活动的聚集动力还来自于规模收益递增、交易成本的节约,它们与聚集经济效应共同构成了人口与产业空间聚集的向心力。但是,受到当地资源和空间限制,聚集过程不可能无限扩张下去。当阻塞出现时,高昂的地价、交通阻塞、环境污染,将成为推动人口和产业的空间扩散与转移的离心力。城市空间结构的成长正是向心力和离心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向心力大于离心力时,经济活动倾向于在本地区聚集;当离心力大于向心力时,城市空间结构开始出现从一点聚集向多点聚集,从单体扩展向群体演进趋势。可见,聚集机制是促进各种经济要素空间流动的重要力量,也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调整、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重要机制。
3.2 分工与专业化
分工和专业化构成了城市群形成与发展的产业支撑,从产业层面揭示了推动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深层动力。第三次技术革命推动了劳动分工向产品内分工演进,产生了一种更为灵活的专业化生产组织方式——纵向分离。纵向分离是一种基于产业链分割的专业化分工过程,生产环节的分离,不但增大了生产的迂回化和社会化程度[3],也引起了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空间组织结构的转变,出现了多厂、多部门的现代化大型企业,以及具有高度专业化特征的柔性产业集群。这些生产技术和组织结构的转变,在交易成本机制下作用于厂商的区位选择过程,产生了集聚和扩散两种空间布局形式,那些有着密切经济联系的厂商,为了节约交易成本,倾向于聚集到各自的经济重心,从而产生空间聚集的拉力。而那些单位联系成本低的生产部门,则倾向于向外围地区扩散,以寻找生产成本最低的区位[4]。产业组织和厂商区位之间的相互作用,能积极地引导产业的空间转移和扩散,有力地推动城市空间结构成长,其作用过程如图1所示。
纵向分离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扩大了企业外部联系,由此产生了错综复杂的交易网络。如同科斯把纵向一体化看成是企业出现的原因,斯科特把纵向分离及由此产生的联系网络看成是现代城市出现的原因。他把这种由交易关系网络连接的产业综合体,称之为“原始城市形态”[5]。一旦这个产业综合体得以建立,便会产生集聚经济效益,并围绕它形成城市。在福特制时代,这种产业综合体具有“核心—外围”结构特征,并由此促进了具有垂直等级结构特征的中心地城市体系的形成。在后福特制时代,随着劳动分工日益外部化和零碎化,产生了由若干中小企业聚集而成的柔性产业聚集体,企业之间网络化经济联系的增强,将有利于网络化城市体系的建立。一般而言,生产的纵向分离程度越高,企业之间的联系网络就越庞大、越稠密。企业之间的联系网络,最终决定着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促进了城市群内聚力的形成。作为一种具有内聚力的区域城市体系,城市群内部既有网络化经济联系,又有双向垂直经济联系,各种联系网络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不但加强了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也提升了城市群的整体竞争优势。
图1 纵向分离对城市群形成的作用机理
3.3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机制
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是城市群形成与发展的宏观机制,工业化为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雄厚的产业基础[6],而这种大规模的城市化空间也为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市场规模和发展环境支撑。在工业化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劳动分工程度不同,引起了企业不同的生产组织方式和空间布局,产生了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体系。我们将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作用下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模型概括成表,该模型反映了在工业化不同时期经济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的相互作用及对政府服务的特殊要求。
图2 城市群形成与发展机制与技术支撑环境
4 结论
作为一种大规模的城市化现象,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机制是复杂的,具有不同的层次性。聚集与扩散机制从微观层次揭示了要素流动、人口与经济活动的聚集,以及技术创新与扩散对城市空间成长的作用机理,分工与专业化机制则从产业角度揭示了经济联系对城市体系以及城市之间内聚力形成的影响。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机制是上述两种机制共同作用于产业结构、组织结构,以及空间结构的综合体现,最终引起城市空间组织结构沿着单中心、多中心、群体化、网络化方向演进。从图2对城市群形成与发展机制的概括中可以看到,城市空间结构与企业、产业和工业化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经济主体的自组织过程,市场机制是推动要素流动、聚集与创新的根本动力,市场发育程度直接影响着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