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分析论文_彭红玉,张婷婷

新疆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儿科 834000

摘要:目的:探讨提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依从性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该临床研究所选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就诊时间为2015年至2017年,共计纳入40例,按研究要求设置两组,即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光疗前抚触,舒适卧位和鸟巢式环境及加强巡视等护理。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蓝光照射治疗依从性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新生儿在治疗1d、3d和7d时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光疗前抚触,舒适卧位和鸟巢式环境及加强巡视等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蓝光照射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其蓝光照射治疗效果。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依从性;护理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即新生儿黄疸,在新生儿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目前,临床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主要以蓝光照射治疗为主,该治疗方式以其操作简单、对患儿损伤较小、副作用较少的优势而得到了临床的一致认可[1]。但临床在实践中发现,对于行蓝光照射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从而对其治疗效果产生明显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临床研究所选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就诊时间为2015年至2017年,共计纳入40例,按研究要求设置两组,即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观察组包含11例男性和9例女性,年龄4-24d,平均年龄(8.8+2.5)d;体质量2.4-4.6kg,平均体质量(3.6+1.5)kg;其中早产儿1例、足月儿18例、过期产儿1例。对照组包含10例男性和10例女性,年龄3-22d,平均年龄(8.5+2.3)d;体质量2.2-4.8kg,平均体质量(3.4+1.6)kg;其中早产儿1例、足月儿18例、过期产儿1例。经SPSS17.0软件分析,以上2组研究对象各项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临床方法

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光疗前抚触,舒适卧位和鸟巢式环境及加强巡视等护理,具体如下:①光疗前抚触:将新生儿放入蓝光照射治疗箱之前,脱去新生儿衣物,轻轻抚触其胸、腹、背和四肢5-10min,以便促进其肠蠕动和胎粪排出[2]。②舒适卧位和鸟巢式环境:将新生儿放入蓝光照射箱后,采取舒适卧位和鸟巢式环境,把新生儿的衣物、毛巾等柔软的东西放在其身体四周,营造鸟巢式环境,使新生儿的身体能够触及到柔软的物质,增加其舒适度和安全感[3]。③加强巡视:增加巡视次数,随时掌握新生儿病情变化,及时给新生儿补充水分和营养,按需哺乳,必要时给予静脉补液,详细记录新生儿的出入水量。同时查看眼罩松紧度、及时更换尿不湿,按时变换体位[4]。

1.3统计学方法

SPSS13.0是本次研究中实施数据分析的统计学软件,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录入计数资料,t检验为组间比较方式;以百分比的形式录入计量资料,X2检验为组间比较方式;数据分析结果以α=0.05为检验水平。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的蓝光照射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蓝光照射治疗依从性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数据见表:

3讨论

综上所述,光疗前抚触,舒适卧位和鸟巢式环境及加强巡视等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蓝光照射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其蓝光照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安云,李国慧,陈江玲.护理干预在高红素血症患儿蓝光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97-99.

[2]叶兆琴,石光莲.综合护理对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70-172.

[3]郝贵芳.不同蓝光照射方法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12:2262-2263.

[4]徐晓妮,王亚萍,王卫华,等.不同蓝光及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比较[J].医学综述,2016,22:2660-2662.

论文作者:彭红玉,张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5

标签:;  ;  ;  ;  ;  ;  ;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分析论文_彭红玉,张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