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一人民医院神内二区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 分析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94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占45.74%(43/94),采取常规治疗,待病情稳定4周后实施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占54.26%(51/94),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即病情稳定1周内给予康复护理干预;以Fugl-Meyer运动评分、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Fugl-Meyer运动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或大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与重建神经功能密切相关,对于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神经功能
针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即使病情稳定后,但患者仍存在复杂的症状、体征,尤其是运动功能的缺失,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神经功能缺损密切相关[1]。诸多研究发现不同时期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差异较大,原因尚不明确,未形成统一结论;当前临床学者更倾向于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防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持续增大,最大限度重建神经功能。基于上述观点,本研究旨在分析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度收治的94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进行分组;对照组占45.74%(43/94),性别:男患占65.12%、女患占34.88%;年龄:最小67岁,最大83岁,平均(72.2±3.5)岁;类型:脑血栓形成占41.86%、脑栓塞占37.21%、其他占20.93%;观察组占54.26%(51/94),性别:男患占64.71%、女患占35.29%;年龄:最小66岁,最大82岁,平均(73.1±3.2)岁;类型:脑血栓形成占41.18%、脑栓塞占37.25%、其他占21.57%;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且待病情稳定4周后实施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即病情稳定1周内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如下:维持常规治疗,如高压氧、营养脑神经、抗凝血等;心理干预,从患者的表情、意识状态、肢体动作、病情恢复情况及性格特征等因素,评估患者的心理护理需求,以疏导、鼓励、劝解、暗示等多种形式,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发动家属及同病房的病友,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体位训练,积极帮助患者纠正不正确的体位,通过按摩、电刺激或针刺四肢关节,鼓励患者主动进行训练,借助拄拐下床活动,避免内撇、弯曲等异常体位,指导患者正确翻身、端坐或站立,注重活动的协调性;肢体功能训练,根据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类型、程度及恢复情况,实施个体化的肢体训练,具体包括:功能位摆放训练,定期按摩擦拭患肢的软组织,并变换体位;静态训练,在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协助患者进行翘趾/指、翻掌、转踝/腕等肌肉伸缩练习;动态训练,增加抬脚、翘膝、屈髋等关节阻抗训练;站立行走训练,分别进行下肢支撑站立、单腿扶拐单脚行走、搀扶行走、独立行走,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循序渐进,逐步推进;喉舌发音训练,以喉头张合、舌头伸缩练习为主,结合发音训练,包括单音节、数字重复发声,逐渐进行词、句的发音练习,引导患者提出问题,回答简单的问题,鼓励患者用语言表达主诉。
1.3观察指标
以Fugl-Meyer运动评分、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作为观察指标[2]。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以P<0.05说明差异显著。
2 结果
3讨论
对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而言,大多数患者经抢救治疗后的病情稳定,但存在的运动、认知功能障碍,与神经功能缺损密切相关,极大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鉴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受损的神经元再生可能性较大,但关键在于提高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既往临床学者认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情稳定初期,不宜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原因在于受损神经元恢复较为缓慢,且神经功能代偿、重建需要稳定的过度期[3]。近年来,亦有研究指出,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最大限度重塑、稳固患者的运动功能。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病情稳定1周内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显著早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运动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或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本研究的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中,维持常规治疗,可逐渐重组脑组织功能,结合康复训练,如肢体功能训练、喉舌发音训练,使运动功能更协调、随意,可以认为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关键在于对患者输出正常的运动模式,促进患者正常功能的形成,进而恢复运动功能[4,5]。此外,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为认知功能障碍、心理状态较差。但在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中,注重心理护理和日常生活护理,旨在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集中注意力,提高患者的思维能力。由本研究表2可知,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这充分说明了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与重建神经功能密切相关,对于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参考文献
[1]覃丽容,周建仪,曾奕云,等.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5,5(22):78-80.
[2]岳春华.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5,41(03):369-370.
[3]封自慧.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9):136-137.
[4]马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时机[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09):2579-2580.
[5]李擎,乔蕾,吴芳玲,等.个体化主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恢复后期患者综合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11):1051-1054.
论文作者:皮玲玲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患者论文; 缺血性论文; 老年论文; 脑卒中论文; 功能论文; 病情论文; 神经功能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