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辽宁林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21世纪辽宁林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赵文华[1]2002年在《21世纪辽宁林业发展战略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及新世纪的到来,面对全球性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地高速发展,对资源消耗过快过人,使森林资源品质不断下降,森林维持生态平衡的功能的作用逐渐削弱,不仅我国叁江连续发生洪水,西北干旱加重,黄河多次出现断流,辽宁在20世纪90代的浑河水系也曾发生过水灾,辽宁西部干旱日趋加重,已经威胁到整个辽宁。这种生态的恶化,使辽宁林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影响。又由于缺少森林的蔽护,农业及水资源损失更为严重。水资源的减少也使辽宁工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地冲击。农田灌溉及城镇用水不足,以及由于干旱造成的土地沙漠化日益威胁辽宁经济的发展。 森林关系到环境与生态,也关系到陆地生物的存留。辽宁林业也关系到辽宁人的生存与发展。特别是关系到辽西、辽北,半干旱及沙漠边缘地区经济的农业及经济的发展,在21世纪新的经济发展时期,世纪的林业战略至关重要,对辽宁整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依据目前国内外林业的发展趋势及21世纪这一生态世纪,通过运用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利系统工程理论,将辽宁整体作为一个大系统,研究辽宁林业庄系统中的作用。通过战略性分区及研究各区的林业发展、人口分布、森林覆盖率之间的关系,探讨了21世纪辽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1世纪辽宁林业发展的主导战略是生态林业战略:以辽东林业的优势为基础,加速提高中部林业,以梯度推进的方式向西部推进,用森林气候推移的方式及植被恢复技术提高辽西植被度,彻底改变辽宁的生态状况。 为了实施这一战略,辽宁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①全面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质量;②大力封山育林,实施近自然林业;③加速辽宁人口城市化进程,促进林业高速发展;④以生态优先为原则,综合发挥生态、经济、社会叁大效益;⑤加强社会宣传与社会支持体系的作用,提高全民林业思想;⑥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特别是在生态林业工程中对退耕还林政策及其重要作用的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森林保护策略的研究;⑦加强科技支撑力度,提高林业生产力水平,在战略实施中应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不断研究推广高新技术在战略实施中的应用;⑧加速决策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决策信息一体化。

邢美华[2]2009年在《林权制度改革视角下的林业资源利用:方式·目标·政策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我国林业被定位于以提供木材为主导的产业部门,源源不断的提供工业原料使得我国森林资源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依赖于森林资源发展的林区面临着严重的“叁林”问题。“叁林”问题集中表现为林业生产力低下,而林业产出率不高的症结主要在于林业发展的制度设计滞后,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林业建设的需求。2003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福建、江西、辽宁和浙江四省率先进行了“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2006年底在全国全面推开。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即将在全国全面推开之际,以黑龙江伊春国有林区为试点的林权制度改革也同时开展,打破了50多年来国有林区国有国营的经营管理体制。在新一轮林权制度改革在各地轰轰烈烈开展之际,本文从林业资源利用现状入手,基于资源利用视角分析此次林改的绩效,并从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两方面深入评价其改革效果,构建林区林业产业和生态目标,及其促进目标顺利实现的保障体系。本文借助大量的统计数据和丰富的调查资料,分析了我国林业资源利用现状及不合理利用的制度因素,运用一定的统计和数理分析方法从林业资源利用本身及其林业产业发展、森林生态保护叁方面对林权制度改革的绩效进行评价,并构建了林区林业“两大体系”目标与目标实现的保障体系。运用翔实的实地调查资料,对国有林区的伊春和集体林区的福建、江西、湖北的林权制度改革对其林业资源利用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并运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数理分析方法,以福建省为例,对其林改前后林业产业竞争力及结构效益、林业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以及森林生态效益水平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林改对区域林业产业发展和森林生态保护的影响。在我国提出的林业“两大体系”建设目标背景下,构建林区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建设目标,并就如何实现目标进行阐述,以探究林改对林区产业及生态的影响与林区目标的差距。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林业资源利用存在着诸如利用效率低、加工工艺落后、利用数量不足等问题,产权制度不明晰是制约我国林业资源利用不合理的关键因素,新一轮以“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林权制度改革对我国林区资源利用产生了积极影响,促使林区林业资源利用有了明显好转,林区产业都有了进一步发展,森林生态效益也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林改配套制度的不完善,林业资源利用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林业产业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林业生态保护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要顺利实现我国林区比较发达林业产业体系和比较完备林业生态体系构建的目标,需要从制度和政策两方面予以保障。通过以上章节内容的分析,可以归纳出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新颖性。本文从我国林业资源利用现状出发,将研究视角定位于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区林业资源利用的影响上,并由表及里,从对林业资源利用本身影响的分析深入到对林业产业发展和森林生态保护两方面影响的分析,并就如何顺利实现林区林业“两大体系”目标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从而使本文的研究视角具有新意。(2)构建了一个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林业具有优先提供生态效益的属性,本文在一般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林业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指标并进行了内涵界定,同时将生态化目标引入林业产业结构的评价之中,创造性的构建了一个以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生态化为内容、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福建省林业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3)在研究结论上,揭示了当前林权制度改革尚难以实现林业资源高效利用深层原因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影响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和生态效益最大化目标实现的内在机理;提出了林区发展的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的两大目标体系,并据此构建了两大目标体系的基本框架,设计出有利于推进“两大体系”目标实现的一系列保障措施。这对完善林权改革政策、指导林区林改实践和不断提高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韩友志[3]2003年在《辽宁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解决经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水资源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资源,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不可替代的可再生资源。水资源短缺是21世纪可持续发展中诸多矛盾的焦点,如何加强水资源高效持续利用,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广泛关注的话题。 辽宁省是我国北方严重缺水省份之一,随着辽宁省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农业生产和城乡生活用水不断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近几年持续高温、干旱少雨以及水污染加剧、水环境恶化更加重了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辽宁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水资源供需的矛盾,加强可利用水资源的管理,实现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达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辽宁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健康安全提供全面服务,是辽宁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问题。 本课题立足于辽宁省水资源管理研究前沿,借鉴了国内外水资源发展趋势和成功经验,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理论和经济预测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动态评价,进而预测辽宁省水资源供需发展态势,提出了辽宁省水资源合理配置、节约用水、水污染防治和增强水资源保护等措施,为辽宁省抗旱、节水和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决策依据。本文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辽宁省水资源战略研究,是“十五”期间辽宁水利发展规划整体布局的一部分,对实现辽宁省经济、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扎玛[4]2006年在《东北产业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振兴东北”是我国新世纪新时期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它与“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列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第叁步战略目标“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它担负着区域经济振兴以及东北亚政治经济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战略任务。因此,东北的振兴无论从现实还是长远都是国家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 东北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各个产业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复兴息息相关,更关系到东北区域经济的增长。东北问题主要源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各种矛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充分反应。东北曾经是我国工农业发展程度相对较好的地区,如今区域竞争能力却低于长叁角地区、珠叁角地区和京津地区。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仅是对东北工业的振兴,而应当是对东北工业、农业、基础设施、教育等全方位的振兴。东北各种矛盾问题所反映的本质归纳起来还是在于产业竞争能力弱。提高产业竞争力必须通过产业创新来实现,产业创新是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础和保证。通过产业创新,充分挖掘东北的资源潜力,将东北的企业、政府与大学和研究机构有机地联系起来,加强自主创新力,实现产业内外部要素价值的最大化。东北实行产业创新有必要性与可行性,关键在于产业创新的培育与开发。 本论文的研究出发点就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东北振兴,以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研究东北问题,以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分析东北

苏宗海[5]2010年在《基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认为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随着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林业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并且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发展和建设,首次召开的中央林业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林业的定位并赋予林业以重大使命:“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林业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林业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林业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解决‘叁农’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林业适应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适时调整林业建设思路和战略布局,明确提出将发展现代林业作为林业工作的总任务,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林业工作的总目标,促进科学发展作为林业工作的总要求来构建我国林业发展总体格局。林业财政政策是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基石。加速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完善财政支持林业的政策、机制,是现代林业发展的一个重大时代命题。本文在现代林业建设应用理论以及公共财政理论、体制与我国财政政策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现行林业财政政策成效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明确提出现行林业财政政策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目前的财政政策仍不适应现代林业建设的需要;其次,分析了国外林业财政政策的特点,并对其进行总体评价,提出了我国现代林业发展应该借鉴的相关政策;第叁,依据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及其发展趋势,认真分析现代林业发展与公共财政的关系,判断未来发展呈现以下趋势:林业越来越倾向于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需要,越来越依靠政府职能亦即公共财政配置资源;第四,根据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结果,比较借鉴国外经验,明确了构建适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框架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建立适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的构成框架、实现机制和政策使用取向,为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参考。本文通过对已有研究的综述,在科学评价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本研究的重点。从现代林业建设应用理论研究入手,客观评述了现代林业的内涵、特征、主要建设任务和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对国外林业财政政策的对比研究,结合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经验与问题,探讨我国现代林业研究的一般理论和实践、我国现行财政政策执行情况以及财政政策与现代林业的关系,系统分析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目标和途径,研究探索现代林业对公共财政政策的需求变化及趋势,进而探讨符合现代林业发展规律的公共财政体制和现代林业财政政策支持机制,使林业发展稳定地、更好地、有效地契合于公共财政体制,形成支持现代林业生态、产业、森林生态文化和支撑保障体系建设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借鉴国际林业发展经验,为我国林业财政政策的完善与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1)林业财政政策是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基石。现代林业是以多目标可持续经营为基础,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多样化需求的林业。现代林业注重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公共财政与现代林业内在关联的纽带是不断增加社会福利。(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林业财政政策有广泛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所制订的林业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明确,采取的措施符合本国国情,并具有针对性。借鉴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加速我国现代林业建设,形成财政有效支持林业体制、机制和政策,具有重要意义。(3)通过深入研究现行林业财政政策的现状、成效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确信我国林业财政政策框架体系已基本建立,同时现行林业财政政策存在明显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要按照现代林业建设对公共财政需求的变化,调整和完善现行财政政策的逻辑关系,确定合理有效的路径选择。(4)通过对现代林业发展目标、实现途径的分析,提出了构建现代林业发展财政政策框架体系的原则与理论依据,并以现代林业的需求为基点,深入分析了现代林业建设资金要求与国家财力及公共财政支出能力的可行性,提出了建立现代林业财政政策的总体构想和各项机制措施。

陈柯[6]2013年在《中国基层林业站改革与建设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基层林业站是在乡镇设立的具有行政职能和服务职能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本论文从基层林业站的建设历程、发展现状、问题与原因、改革与建设模式、建设目标与内容、建设途径和办法、保障体系与政策建议等方面对中国基层林业站改革与建设进行系统研究。对林业站发展各阶段及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中国林业站建设发展过程中,政治因素具有很大影响,建设中的行政命令手段起很大作用;在建设中往往强调硬件建设而职能建设滞后,注重投资建设而疏于内涵提升;由于诸多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林业站职能虚化和服务能力低下;职能虚化和服务能力不足是基层林业站建设亟待破解的两大难题;导致问题的原因,既有管理体系不顺、组织系统欠完善、硬件设施落后、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低效工资待遇、机构不稳定等内在原因,也有乡村社会环境恶化等外在原因。对科技服务型林业站建设目标进行分析研究。在问题与原因分析基础上,提出建设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的建设模式。这一模式的选择既符合国家林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同时也符合乡村林业,生产经营的现实需求。在确立建设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模式基础上,从综合目标体系和职能改革与建设目标两个层面,对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目标体系进行分析研究,分析设定基层林业站改革建设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对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的建设内容主要有组织体系建设、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和管理机制建设。要对目前林业科技推广组织体系和林业站管理组织体系进行改革调整,建立一个体系完整、职能完备、运行有效的林业站组织体系。要注重各项制度的有机联系,相互依托,共同发挥作用。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要注重以组织结构为载体,系统相互作用,将行为制度化,采用有效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促使基层林业站有效发挥职能。对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的建设途径、建设方法、职能发挥保障体系与政策措施进行分析研究。强化各级政府与林业行政部门职能,改革现行资金投入渠道与办法通过实施项目带动,强化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采用分区域分类型分步骤建设、监督检查和投资制约、优化乡村社会环境等办法,实施科技服务型林业站建设。通过净化执法环境、加强执法、优化政策环境为基层林业站职能发挥提供政策法律保障,通过指导管理、控制监督、技术支撑为其提供组织保障,通过政府财政进行资金补助和奖励为其提供资金保障,通过提升人员素质、调整人才配置结构为其提供人才保障,通过办公条件改善为其提供硬件设施保障;通过生态文化建设为其提供社会意识保障;实施有偿服务和补贴奖励政策,推动基层林业站职能有效发挥。

徐庆福[7]2007年在《林业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评价与产品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面临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两大难题的困扰,为了保证能源供应和安全,减少能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影响,必须大力发展包括生物质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因此,研究和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已成为全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林业生物质能源是生物质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量大、热值高、最适宜发展的清洁能源,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由于人们对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认识不足,基础薄弱,工作体系不健全,开发利用技术不成熟,开发成本高,市场风险大,相关政策及法规不配套,缺少科学、可行的发展规划及发展战略,致使林业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困难重重,林业生物质能源未能形成产业化。为了解决当前我国林业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与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技术经济、能源政策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促进林业生物质能源资源、能源、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走能源林业——能源工业一体化发展道路,实现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和现代林业的发展,有必要开展林业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评价与产品结构优化研究。本研究运用技术经济学、运筹学、系统工程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法,针对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障碍,对林业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评价、产品结构优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问题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为促进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现有生物质能转换利用技术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在对现有生物质能转换利用技术进行分析与比较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技术先进性、经济可行性和环境安全性叁个方面对现有生物质能转换利用技术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出生物质能转换利用技术的优先发展顺序和发展方向,为因地制宜地选择和改进林业生物质能转换利用技术提供理论依据。(2)通过对林业生物质能资源及其结构分析,界定了林业生物质能资源类型,确定了农作物、薪柴、木材及木制品废弃物、草本植物等生物质资源生物量的估算方法,分析了林业生物质能资源现状及分布,对现有林业生物质能资源可用性进行分析,估算了我国林业生物质能资源可获得量为17.48亿t,其中可作为能源利用的生物量约为5.83亿t。同时对林木生物质资源培育和开发利用区域进行分析,划分了东北、内蒙古林区,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地区,华北和中原地区,南方林区,华南热带地区,西南高山峡谷地区,青臧高原高寒地区七大区域,综合分析确定了能源林培育和开发利用的优先发展地区,为我国能源林发展提供科学依据。(3)运用系统工程学原理提出了林业生物质能源系统的概念、结构模型及特性。认为林业生物质能源系统是由资源供应、转换利用、消费需求、经济、社会与坏境影响等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的、开放的能源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林业生物质能源系统结构模型,论述了该系统具有的复杂性、开放性和多目标动态变化的特性。此外,建立了林业生物质能源系统分析与优化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对林木生物质能源树种的优化问题进行研究,从热值(出油率)、生物量(果实产量)、生产成本(产值)等方面分别建立了薪炭林树种和生物质燃料油木本能源植物树种优化模型,并对现有薪炭林树种和生物质燃料油木本能源植物树种进行了优化。(4)依据循环经济理论,采用运筹学线性规划优化方法,以林业生物质能源产品生产、使用及使用后的治污费总和最小为目标函数,以能源消费、能源总量、环境及能源品位为约束条件,建立了林业生物质能源产品结构优化模型,并对“十一五”期间我国林业生物质能源产品结构进行了优化。(5)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对林业生物质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理论研究。首先科学地界定了林业生物质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了林业生物质能源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概念模型,并对林业生物质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其次,设计出林业生物质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对策措施,提出“依据循环经济理论,以能源林为基础,以生物质能转换与利用为中心,以环境友好和满足能源需求为目标,建立林业生物质能循环利用系统,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政策扶持,大力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走能源林业——能源工业一体化发展道路,实现林业、能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发展战略思路,并且确定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遵循的五大原则(循环经济、保障粮食安全、与生态建设相结合、与林业发展相结合、经济技术可行)、四大重点领域(沼气技术、生物质气化和固化成型燃料、生物质发电、供热和热电联供、生物液体燃料)和发展目标,提出了林业生物质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五大对策措施和七大产业政策,对促进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沈振锋[8]2010年在《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从最初的农务学堂,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大多已发展成为行业特色非常鲜明的多科性大学。我国的高等农林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方面为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机遇中,在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等方面发挥着其他类型高校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农业大学如何发展已成为当前高等农林教育面临的十分突出的课题。大学办学模式是描述大学办学过程中各要素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简化形式,是办学理念、内部学科结构、办学程序和内部治理结构的复合体。与其他类型的大学相比,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具有行业性、区域性、应用性和多样性四个主要特点。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的变迁经历了四个主要的阶段。这四个阶段可以概括为四种模式,即以实业教育形式创立,形成高等实业学堂体系为主举办农科教育的被动开放模式;农业教育体系开始成形,以民国的独立学院、专门学校和综合大学农学院办农科教育,以综合大学农学院为主,属开放模式和封闭模式并行,开放模式为主导;新中国成立后,对旧教育的改造,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行业办学模式”,属于封闭的行业主导办学模式;农业大学的分化与重构,独立设置农业大学办学和综合大学农科教育重建,属于封闭模式向开放模式转化阶段,农业大学办学模式呈现多元发展的格局。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发展的四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立的,存在“共时的多样性”和“共时的进化性”。大学学术与职业性的双重属性是大学在社会中发挥作用的前提,也是我国大学办学模式流变的最终动因,办学模式的流变过程是我国农业大学为了应对此双重属性而不断寻找动态平衡的过程。经过百余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农业教育体系,高等农业教育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农业高校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农业高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可持续发展能力弱;学科专业结构及其设置仍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师资队伍数量、结构和质量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原创性高水平科研成果不多,科技成果转化乏力。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战略、“叁农”深刻变化等迫切需要大力发展高等农业教育。但是,长期以来高等农业教育一直未得到应有重视,如今发展空间越来越受到综合性大学的挤压,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弱势农业也影响了直接为农业服务的农业院校。农业高校要紧紧围绕国家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需求,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学科建设,扎实办好传统农科专业,稳步调整专业结构,努力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有较强竞争力的学科专业体系,为农业提供亟需的农业科技成果,解决重要的农业技术问题,培养亟需的各类农业人才。农业高校要打破以学科研究型为主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要把培养更多创业型人才、实用型人才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要围绕农业生产实际,完善专业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注重将学科发展新成果和生产实用技术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知识运用能力。要实现农林院校的良性发展,国家应强化农业教育立法及政策调控力度,应扶持农业高校纳入我国高等教育重大发展战略规划,加大对农业高校的支持力度;国家应重点支持若干所重点农林高校建设成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积极鼓励地方农业院校建设成为以农业学科为优势和特色,具有示范功能的高水平地方性大学;国家及有关部门应在资金投资上加大对农业院校办学经费的投入。建议国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农业院校的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实好农科专业免费政策,完善国家助学政策体系。办学模式的演变是一个历史过程,其中既包含着办学主体在具体条件下的主体选择性和历史复杂性,也体现着办学主体为了追求更具竞争力的实践方式而不断驱动办学模式演变的内在机制。

徐龙[9]2010年在《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研究》文中提出由于林业生态工程的公共物品特征,国家投资一直是其建设的主导形式。其中,投资管理体制是影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关键与核心。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和影响,我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滞后于国家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影响和制约了林业生态建设。因此,探索建立符合林业生态工程特点、科学合理的投资管理体制,已成为理论和实践的迫切需求。本文的研究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并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第一,对林业投资管理体制演变过程的研究表明:随着林业分类经营模式的改革,商品林投资主体已经形成多元化格局,其经营模式也不同程度的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但林业生态工程的投资管理体制依然在一定程度上沿用传统的“基数法”管理模式,较之计划经济时期没有明显的改变。只是在管理权限上强化了国家综合部门计划资金管理职能,弱化了部门管理职能,明显表现出“一放一收”的特征。第二,对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特征研究表明:相对其他工程而言,林业生态工程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特征。其中,自然属性将导致投资管理的不可控性加大;社会属性将导致诸如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因素对投资效果的潜在威胁更加明显;而经济属性中的公共物品特征将导致投资管理中可供选择的激励和约束等市场工具明显缺乏。第叁,显然对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和其投资管理特征的研究,还不足以构成构建合理投资管理体制的有效依据。为此本文以叁北防护林为重点,对目前中国“五大”林业生态重点工程的投资管理体制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和全面评价。这一研究表明:在投资结构方面,投资主体多元化趋势有所加强,但政府主导投资的状况并没有明显改变;在投资总体规模上,林业生态工程呈现快速、持续上升趋势,但单位投资增长并不明显;在投资管理上,虽然明确责任到省,但由于宏观管理体制的原因,林业生态工程的责任主体实际处于虚置状态;在投资规划与决策方面,尚未建立起十分有效地科学规划与决策机制。第四,划分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建设阶段。结合林业生态工程实践,研究确定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建设五个阶段,分别是:投资前期准备阶段、投资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竣工后管护阶段与后评估阶段,明确了不同投资建设阶段的特点与任务。第五,构建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建立了林业生态工程长效投入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建立林业生态工程稳定的投资渠道、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纳入公共财政范畴、鼓励引导社会资金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等;提出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组织管理结构模式,研究确立了中央和省级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中心的组织管理系统应按矩阵式设置;提出了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管理的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监理制构建的框架与建议等。第六,提出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研究确定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的主体是建设单位、政府与社会,客体是经济业务与投资管理活动;提出了投资前期准备阶段、投资实施阶段、竣工决算阶段投资内部控制的重点架构;提出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建设五个阶段与内部控制体系八要素可以构成一个包括四十个点的矩阵等。

肖京武[10]2015年在《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既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林业除了具有产业和经济效益以外,还兼有强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已被世界各国家接受和认可。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林业发展的基本潮流。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社会在历经叁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后迅猛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与成绩。然而,由于受二元体制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经济强国,但却是一个生态弱国,尤其是林业产业发展滞后的现状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林业生态建设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今后一段时期,林业生态建设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从建设“美丽中国”的国家战略大局出发,着力推进林业产业科学发展。科技以人本,林业产业的发展最终要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基本前提,加快我国林业产业发展,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通过加强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来实现。基层林业人才作为基层林业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智力资源,是基层林业开发中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在基层林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加强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既顺应和服从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又促进和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宏伟目标的全面实现。本文的研究基于当前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出发,结合林学、生态学、人力资源管理、博弈论等相关的学科理论,首先对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概念进行合理解释和界定,结合当前我国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历史和现状,通过深入比较国内外基层林业人才的总体分布、年龄结构、文化状况、受教育水平等因素,指出我国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指出了我国加强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确定了我国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内容。其次,文章结合当前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以及国家对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这一现状出发,从基层林业人才总体需求趋势、人才整体素质要求、人才队伍结构需求、人才布局结构、人才供给等几个方面合理预测我国基层林业人才整体发展趋势,分析了在当前我国林业教育和人才供给情况基层林业人才就业的宏观和微观环境。文章认为,林业落后的人事管理体制以及激烈的人才竞争局面,林区社会条件和艰苦环境的影响以及思想观念、社会心理的影响对林业人才就业造成了巨大的阻碍,林业人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基层林业人才本身素质越高,就越能选择到适于自已发展的良好环境,反之,基层林业系统的工资待遇越高,越能找到合适的人才。由于基层林业人才存在多种就业去向选择,当前我国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存在人才资源配置上无法实现“规模效应”、人才开发上存在“马太效应”、人才竞争上无法发挥“优化配置”效应。因此,我国必须加强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第叁,文章结合当前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美丽中国的背景,认为林业产业要想获得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发挥政府在林业产业发展中的宏观指导作用,无论是从基层林业人才的正外部性还是基层林业人才的比较弱势,都需要政府的支持与调控。通过结合博弈论知识,文章从人才使用和人才引进二个方面展开对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博弈分析;通过构建基层林业人才与基层地方政府二方博弈模型和对模型的求解,文章认为基层林业人才存在道德风险和非自愿失业的现象,但从长期来看,基层林业人才和地方政府选择合作将使双方获得最大收益。第四,文章通过展开对基层林业人才的识别与评价的研究,介绍了基层林业人才识别与评价思路、方法,构建了基层林业人才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基层林业人才评价的指标权重和评价模型,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文章认为,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件操作性很强的实践活动,通过构建特定的指标体系可以展开对基层林业人才合适性的评价,而加强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和建立一定的机制来实现。文章认为,我国必须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和基层林业工作的特点,从源头上加强对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必须利用合适的方法和手段展开对基层林业人才的招聘与甄选,必须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和合理规划基层林业人才职业生涯来大力提升基层林业人才的基本素质,必须加强对基层林业人才队伍的物质与精神激励提升基层林业建设绩效。最后,文章以湖南省为案例,系统分析了湖南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探讨了湖南省基层林业人才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总结了湖南省基层林业人才队伍的具体成效和经验,并结合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湖南省各县市基层林业站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展开对湖南省基层林业人才胜任力等级评价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湖南省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具体措施,拟为湖南省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决策参考。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本文在研究内容上通过全面综述国内外关于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关历史和现状,深入分析和比较国内外基层林业人才的总体分布、年龄结构、文化状况、受教育水平等因素,合理预测我国基层林业人才需求趋势、整体素质要求、队伍结构需求等,构建了基层林业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湖南省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案例,系统总结湖南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与启示,由此展开对我国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拟为我国林业事业单位和林业产业部门提供决策参考。由于国内相关研究尚不够深入,使得本文在研究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二是本文在研究方法上运用文献研读方法展开对最近五年来相关文献的研读以明确已有的研究基础,运用理论推演的方法系统设计和构建本文的逻辑框架,运用系统设计的方法构建本文的理论体系,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展开对湖南省基层林业人才胜任力等级的实证评价,以案例分析方法展开对湖南省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证分析,通过结合胜任力模型构建了基层林业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深度访谈与专家打分的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基层林业人才评价指标权重,然后运用模糊数学方法构建综合评判矩阵,分析得出各权重得分,最后根据所得出的权重分析判断基层林业人才必须注重哪些素质的培养,为基层林业人才选拔提供决策参考。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展开对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展开研究的情况,在相关学科领域内尚不多见。因而,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叁是本文在研究思路与视角上结合林学、生态学、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博弈论等相关学科知识,首先全面梳理相关文献和现有研究成果,然后展开对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问题的理论分析,再系统构建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逻辑框架,再系统展开对我国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战略措施和实施步骤的总结,使之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为我国林业事业单位和林业产业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指导,使得本文在研究视角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参考文献:

[1]. 21世纪辽宁林业发展战略的研究[D]. 赵文华. 东北林业大学. 2002

[2]. 林权制度改革视角下的林业资源利用:方式·目标·政策设计[D]. 邢美华. 华中农业大学. 2009

[3]. 辽宁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D]. 韩友志. 东北林业大学. 2003

[4]. 东北产业创新研究[D]. 扎玛. 中央民族大学. 2006

[5]. 基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D]. 苏宗海. 北京林业大学. 2010

[6]. 中国基层林业站改革与建设研究[D]. 陈柯. 北京林业大学. 2013

[7]. 林业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评价与产品结构优化研究[D]. 徐庆福. 东北林业大学. 2007

[8]. 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研究[D]. 沈振锋. 华中科技大学. 2010

[9].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研究[D]. 徐龙. 北京林业大学. 2010

[10]. 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肖京武. 北京林业大学. 2015

标签:;  ;  ;  ;  ;  ;  ;  ;  ;  ;  ;  ;  

21世纪辽宁林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