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方法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_列宁论文

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方法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_列宁论文

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方法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法论论文,列宁论文,中国论文,社会主义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21;A8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766(2002)04-0005-0 6

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问题,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由于所处时代的不同,所要完 成的任务也是不同的。由此,形成了他们各有其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法论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夺取政权后,可以较快地直接过渡 到社会主义。而且,社会主义社会本身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阶段,它不过是从资本主义到 共产主义的一个过渡时期。马克思说:“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 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 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1]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正是从马克思 恩格斯的这一设想出发,提出了直接过渡的思想,走上了直接过渡的道路。其具体方法 是:通过全民对产品生产和分配的计算与监督过渡到社会主义。列宁提出,国家资本主 义是社会主义的前阶,是走向社会主义的可靠道路。但在十月革命后的俄国,占主导地 位的却是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而非国家资本主义,因此,在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小 资产阶级自发势力是“社会主义的主要敌人”。战胜这个主要敌人的方法,是利用国家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有的东西——全民的计算和监督,用国家资本主义垄断的方法, 去排斥、取代小生产,进而实现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

有一种观点认为,由于1918年春列宁肯定了国家资本主义是走向社会主义的可靠道路 ,提出了“暂停向资本的进攻”,因而那时就解决了过渡道路问题,那时的过渡道路是 一条间接过渡而非直接过渡的道路。笔者不同意这样的观点。

首先,列宁虽然肯定了国家资本主义是走向社会主义的可靠道路,但这时主要是利用 国家资本主义的计算和监督职能,对全国的产品生产和分配实行普遍的严格的监督,从 而与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作斗争。很重要的一点,即对国家资本主义具有根本意义的贸 易自由,在这里就一个字也没有提到。列宁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作为走向社会主义前阶 的思想,其理论来源正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设想。因此,它本身就带有 立即摧毁旧的经济制度,建立新的经济制度的直接过渡的性质。

其次,列宁虽然提出要有某种程度的“退却”(由“赤卫队进攻资本”退到经济管理) ,但并不意味着放弃直接过渡的思想。在列宁看来,实现社会主义要以生产的社会化为 前提,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没收”、“国有化”。而使生产在事实上社会化,就是 对产品的生产和分配进行计算和监督,提高劳动生产率,所以列宁提出了由剥夺剥夺者 转向组织统计和监督的任务。通过对全国的产品生产和分配实行统计和监督,使国家尽 可能多地掌握产品和产品的分配,通过工农业之间的实物交换,限制市场的作用,直至 消灭市场,以保证建立完全的产品交换制度。因此列宁在1921年秋回顾这段历史时指出 :“你们回想一下我们党从1917年底到1918年初所作的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声明就可 以发现,我们那时已认为,革命的发展,斗争的发展的道路,既可能是比较短的,也可 能是漫长而艰辛的。但是,在估计可能的发展道路时,我们多半(我甚至不记得有什么 例外)都是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建设这种设想出发的,这种设想也许不是每次都公开 讲出来,但始终是心照不宣的。我特意重新翻阅了过去写的东西,例如1918年3、4月间 所写的关于我国革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任务的文章,我确信当时我们确有过这样的 设想。”[2](219页)

1918年夏天,国内战争爆发了。国内战争期间,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 主义政策的主要特征就是试图从小农经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其具体的方法是:在农 业方面,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制和余粮收集制。在工业方面,加快了剥夺剥夺者的步伐 ,对国有化企业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制度。强调要建成集中的经济,由中央统一领导的 经济,做到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在国有土地上和国营企业中组织大生产。在 流通方面,禁止一切自由贸易,取消各类商品生产。认为反对自由贸易的斗争是一场资 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最深刻、最根本、最经常、最广泛的斗争。在分配方面,实行平 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

列宁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直接过渡思想,与1918年春以前的直接过渡思想是一脉相承 的。如果说有区别的话,也只是表现形式和发展程度的不同,战争犹如催化剂,使直接 过渡思想在战争的特殊环境下进一步膨胀了。就如列宁后来所说:“由于军事任务突然 压来,由于共和国在帝国主义战争结束时似乎已经陷于绝境,由于这一些和其他一些情 况,我们犯了错误:决定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3](182页)把在战争条 件下由国家直接进行生产和产品分配当作直接过渡的必要措施,并认为通过这些措施就 可以不经过使旧经济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准备时期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列宁的直接过渡究竟是在1921年春实行新经济政策后就立即停止了呢,还是1921年秋 实行商品货币关系后才停止的呢?通常的观点是:1921年春实行新经济政策后,就标志 着直接过渡的结束,间接过渡的开始。我认为:直接过渡方法的真正终止,间接过渡道 路的最终确立,是在1921年秋承认商品货币关系以后。理由是:其一,1921年春俄共( 布)十大上虽然提出了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地方范围的贸易自由这样一种新 的经济政策,但是,粮食税只是一种过渡性措施,列宁也认为它是一种既包含过去因素 ,又包含未来因素的措施。税收,就是国家向居民无偿地索取,这显然有过去直接过渡 时的余粮收集制的成份。另外,列宁在当时认为,自由贸易“就是倒退到资本主义”, 自由贸易的发展就是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可怕”而“危险”的。所以列宁对自由贸 易采取了三种措施:(1)把它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2)通过“商品交换”去排挤、取代 它;(3)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其二,内战结束后,带有显著直接过渡特征的 国有化措施进一步推广到了中小企业。而且,由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直接过渡措施对 于军事上的胜利起了一定效用,因此,内战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逐渐升级, 直接过渡思想进一步发展,到1921年春夏达到了顶点。其三,1921年夏天以前,在社会 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和小生产者的关系问题上,列宁仍然主张同国家资本主义结成联盟 ,因为国家资本主义“有助于克服小生产者的涣散性”。在1921年8月,列宁还说:“ 我们需要无产阶级国家同国家资本主义结成联盟来反对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2](11 5页)这些都表明,直到1921年秋以前,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上,列宁仍然没有从俄 国小生产占优势这一实际出发,而是从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社会主义思想出发,仍然没 有最终摆脱直接过渡思想的影响。1921年秋以后,由于提出与小生产结成联盟,主张退 到商品货币关系,标志着列宁的直接过渡思想的结束。

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重要标志的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法,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 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基本规律,不适应俄国小生产占优势的实际 ,因而必定遭到失败,带来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工农业总产值下降,人民生活 极其艰难;农民暴动遍及全国,工人罢工此起彼伏,甚至出现士兵叛乱。严峻的现实使 列宁认识到: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道路不但不“直接”,反而更曲折;不但不能走向 社会主义,反而可能离社会主义越来越远。因此,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通过一条“更迂 回的道路”。列宁指出,为了能顺利地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就必须懂得,需 要经过哪些中间的途径、方法、手段和辅助办法,才能使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关系过渡 到社会主义。关键就在这里。”[3]这就是说,从宗法制度、从小生产者过渡到社会主 义,必须经过一系列的“中间环节”。这一系列的“中间环节”,是走向社会主义的基 本条件,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桥梁,也是俄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法。

第一,过渡到社会主义必须利用和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最充 分的物质准备,国家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是一致的,它比小生产占主导地位的俄国经济 要先进得多,它大大高于俄国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前阶 ”,实现社会主义,必须具备政治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条件,就经济条件而言,俄国必须 到达社会主义的“前阶”即国家资本主义,不通过这个“前阶”,就不能走进社会主义 的大门。国家资本主义是小生产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环节,如果没有建筑在现代科学最新 成就基础上的大资本主义技术,没有一个使千百万人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中严格遵守统 一标准的有计划的国家组织,社会主义就无从设想。

第二,过渡到社会主义必须全力抓住商业这个基本的环节,允许自由贸易和私人商业 的发展。商业是无产阶级国家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是俄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是社会 主义经济与农民经济的结合点,是促使社会主义经济全面高涨的唯一可能的纽带;扩大 商品流转和商品交换,不能把商品流转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必须冲破限制商品流转的 框框,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商品交换;共产党员和国家机关 干部,在思想认识上和实际工作中要完成一个转变,即从过去的取消商业转到学会经商 和经营管理,要按商业化原则办事,按商品货币关系的规律办事,按商品生产和商品流 通的规律办事。

第三,过渡到社会主义必须把社会主义经济与小农经济结合起来,通过合作社把小生 产者引向社会主义。合作社已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它是实现社会主义集体化的主要方 式;合作社是国家有计划地组织商品流通的重要渠道,是“做买卖的合作社”,正是它 通过商业、市场,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合作社提供了个人利益服从 共同利益的合适程度,是在经济上把农民组织起来的最好形式,是使农民感到简便易行 和容易接受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法。因此,文明的合作社工作者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 的制度,合作社的发展也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

第四,过渡到社会主义必须进行一场文化革命。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实 现的,政治和社会变革成了文化变革的先导,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经济建设,发展社 会生产力,就必须首先进行文化建设;进行文化建设,就要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提 高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正确对待知识分子,造就一代全面发展的共 产主义新人。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俄国就能成为完全社会主义的国家了。

第五,过渡到社会主义必须改革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是变化着的活的有机 体,只有不断地改革和完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才能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经 济体制改革方面,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建立 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经济成份并存的不甚“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结构;变平均主义 的国家统一的实物配给制和义务劳动制为按劳分配,肯定公有制经济之外的其他经济形 式所产生的分配关系。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实行集体领导; 精简机构,压缩人员;完善工作制度,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对党和国家机关的监督检查 ;推进民主和法制建设;培养和选拔人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至此,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独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间接过渡的道路找到了 ,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改变了。这一具有开创性的社会主义建设方法论,对以后各国的 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它从方法论的角度启示后来者:进行社会 主义建设,必须从自身所处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能从书本出发。这是列宁对科学社会 主义的一个重大发展。

在中国,毛泽东根据列宁间接过渡的思想,结合中国的实际,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 设的方法论问题。

首先,毛泽东根据列宁间接过渡的思想,提出了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 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直接建立社会主义是不可能的,中间应该有一个过渡时 期,这个过渡时期就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毛泽东说:“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到达社 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而在中国,为民主主义奋斗的时间还是长期的。 没有一个新民主主义的联合统一的国家,没有新民主主义的国家经济的发展,没有私人 资本主义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的发展,没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即新民主主义文化的 发展,没有几万万人民的个性的解放和个 性的发展,一句话,没有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彻底的民主革命, 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 [4]

其次,毛泽东根据列宁间接过渡思想的具体内容,建议党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 线。这条总路线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并使社会主义工业化处于主体地位, 规定了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和合作社的方法及途径改造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的总方针 。但是,它忽视了列宁间接过渡思想中关于商品货币关系的历史作用。

再次,毛泽东根据列宁间接过渡的理论与实践,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实际上就是论述社会主义建设的辩证法,它总结了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经验,提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能照搬外国模式,而要从中 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的第八次 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政治经济形势,提出了许多符 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观点,提出今后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 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特别是社会主 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理论,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 导。

但是,由于此后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先后出现了反右扩大化、大跃进、人民 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运动,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下的 继续革命”、“批唯生产力论”、“两个凡是”等错误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的探索中断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失误了。毛泽东没有完全找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 正确方法和道路。这一任务,历史地落到了既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又是党 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的邓小平肩上。邓小平通过对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教训 的分析与总结,把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完整的中 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论,这一方法论集中地、精炼地体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这一科学命题中。他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 结论。”[5]邓小平的这一科学命题,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这些内容体现了深刻的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第一,它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 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最重要的就 是同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实践相结合。在中国的现实条件下,搞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 ,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坚持,否则就是空谈马克思主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是在实际斗争中发展着。我们当然不会由科学的社会主义退回到空想的社会主义,也不 会让马克思主义停留在几十年或一百多年前的个别论断的水平上。所以我们反复说,解 放思想,就是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6]

第二,它体现了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是我国进行社会 主义建设的形式、方法和道路,又是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和进行建设的基本内容。从形 式来看,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自己的路”,不能照搬别国模式。照抄照搬 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得不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从内容来看,中国 建设的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其目标是要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 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三,它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统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 小平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出发,对我国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道路的总体概括。在这里,“中国特色”是中国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个 性即特殊性,“社会主义”则是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共性即普遍性。一方面,中 国特色这一个别一定要与社会主义的一般相联系,要体现和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特 征和规律。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一般也只能在中国特色的个别中存在,搞社会主义建 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社会主义当作固定不变的模式生搬硬套,理论上是错误 的,实践证明是有害的。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不断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 深入,得到了不断的充实和完善,形成了十分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方法论体系。这一方 法论体系,与列宁的间接过渡思想比较起来,在内容上更加全面、更加系统,在思想上 更具深刻性和创造性。

第一,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走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走自己的路,不能脱离中国的国情;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不以马克思主义为教条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要借鉴外国经验,但不照搬外国模式, 世界上一切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应该为我所用。要做到上述几个方面 ,就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

第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从质上看,我国已经 是社会主义。从量上看,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还不成熟不完善,制定一切 方针政策都必须从初级阶段这个中国最大的实际、最大的国情、最大的特色出发,既不 能落后于这个阶段,也不能超越于这个阶段。

第三,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 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现阶段我国社 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 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发展生产力首先必 须发展科学技术,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第四,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 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努力寻找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非公 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 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 平的原则。

第五,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 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健全民主制度,加强法制建设,建设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六,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 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发展面向 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建设高度 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第七,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不进行改革 ,“只能是死路一条”。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推进 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推进政治体制改 革: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实行党政分开;推进机构改革;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加强 对党和国家机关的监督检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改革干部人事制度。通过改革,解放 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向前发展。

第八,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是更 重大的、更深刻的改革;对外开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期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是全 方位、多形式、多层次的开放。通过对外开放,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发 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甚至在中国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少 数地区可以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第九,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有步骤地、分阶段地进行。通过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基本实 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现代化建设的长过程中要抓住时 机,争取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又比较好的阶段,使国民经济每隔几年上一 个新台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步富裕又是不可能的,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 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第十,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要坚持社会 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 想。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政治保证,四项基 本原则又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获得新的时代内容;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 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改 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综上所述,邓小平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法论,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完整 统一的科学体系。这一科学体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系统地回答了 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怎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科学地解决了中国社会 主义建设的道路和方法问题,是独特而崭新的社会主义建设方法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建 设的行动指南。

收稿日期:2002-01-20

标签:;  ;  ;  ;  ;  ;  ;  ;  ;  ;  ;  ;  ;  ;  ;  

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方法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_列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